蔚州杨氏先茔碑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4 08:07:43
蔚县杨赟碑,全称为《蔚州杨氏先茔碑铭》,位于蔚县麦子疃村西北的杨家墓地。由我国元代著名的大书画家赵孟頫篆额、书丹并撰写碑文,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宝库中的珍品之一。
杨赟碑由碑首、碑身、碑座三部分组成,通高3.3米,宽1.2米,首体相连为一整块青石雕刻而成。碑首为拱形,高1.1米,浮雕二盘龙,龙头向下置于碑首下端两侧,龙身盘绕碑首顶部,中抱圭形碑额,额题篆字两竖行“蔚州杨氏先茔碑铭”八字。笔力挺然,蔚蔚古风,大有艺术奇趣。碑身为长方形,高2.2米,宽1.2米,厚0.32米,正文竖刻端庄秀丽的行书23行,满行38字,计706字。碑文记录了墓主人杨赟的生平、人品、功德、政绩,文字清楚,镌刻精工。碑座为自然青石,下部已深埋于地下,仅高出地表0.3米,天然似“龟趺”,无人工雕刻痕迹。该碑立石于元至治元年(1321年)十一月二十七日,碑文被收录在赵孟頫《松雪斋文集》中。碑阴额刻盘龙,与碑阳相同。中刻“杨氏宗系之谱”六字,下刻杨赟曾祖以下五代至其子辈,碑阴文字非赵孟頫书撰。
据《蔚州志》记载:杨赟,蔚州人。祖父杨万,曾随太师出征任副元帅,佩银符。其父杨伯荣,不曾为官。杨赟12岁开始从事马驿,16岁由祖母代之而还家务农。至元四年(1267年)受命率3000人于蔚州城南之交牙山采木,因办事认真得力,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召见,授蔚州采木同提举。至元十六年(1279年)佩金符,升采木提举,由奉训大夫(从五品)改为奉道大夫(正五品)。后历任泰安、莱芜等处铁冶提举以及岚州、平定州知州。时逢皇太后巡幸五台山,视其干练,升为忠顺大夫、宣德府知府,仍兼管皇家采木之事。至大二年(1309年)卸任于晋宁路治中。杨赟生平与碑文记载相同。
赵孟頫,字子昂,自号松雪道人,生于宋理宗宝佑二年(1254年),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后裔。宋朝灭亡后,他一直闲居家乡,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被征召到大都,朝见了元世祖忽必烈,初授官奉训大夫,后官到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官至一品,恩推三代。元英宗至治二年(1322年)逝,封为魏国公。赵孟頫是个多才多艺的文学艺术家,他的书画造诣尤其高深,篆、隶、行、草各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并带有一股清逸古风。《元史·赵孟頫》载:“诗文清邃奇逸,各种书法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
《蔚州杨氏先茔碑铭》编撰庄重典雅,碑铭脱尽老套,抑扬顿挫,生动活泼,文字精炼,叙事记人,恰到好处,无累赘拖沓之感。从碑文可以看出,杨赟卸任晋宁路治中后,为荣耀其家门,修祖茔,葬其曾祖以下三世于蔚州,特拜求时任集贤侍讲学士、中奉大夫的大书画家赵孟頫为其撰书碑铭,以借名家光耀门庭。而全篇碑文也堪称赵孟頫晚年的代表之作。《蔚州志·金石》载,该碑“碑石甚奇,以得赵文与书,故州人多传拓者,旧志载入艺文”。日寇侵华期间,经常前去拓碑,村民为保护该碑以防不测,曾将赵孟頫三字凿掉,今碑凿痕犹存。
1982年7月23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蔚县杨赟碑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