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流行和中国人开始过生日之间有何联系 - Qzone日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1:26:42
    跟佛祖学过生日

         据说,孔子的诞生日是9月28日,今年是孔子诞辰2560年。各地的祭孔大典照样热闹非凡。不过令人沮丧的是,孔子在世的时候不仅没有见过这么讲究的生日party,连句生日快乐都没听到过--那个时代的人尚不知生日为何物。

          翻开史籍,魏晋南北朝之前,我们找不到过生日的记载,人们也没有“生日”这种意识。专讲礼仪的《仪礼》、《礼记》、《周礼》均无生日礼。《诗经·豳风·七月》有云:“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有人说这“反映了春秋时期人们在寿筵上为人祝寿的热闹场面”(杜家骥《中国古代人际交往礼俗》),这恐怕是臆测之词。综合全诗来看,这句诗无非是劳动人民辛苦一年之后举杯互相庆贺之词,不是具体向某人祝寿,更无关寿筵。

         魏晋以后,陆陆续续有了生日的说法。《颜氏家训·风操篇》曰:“江南风俗,儿生一期,为制新衣……自兹已后,二亲若在,每至此日,尝有酒食之事耳。无教之徒,虽已孤露,其日皆为供顿,酣畅声乐,不知有所感伤。”这是说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江南地区,人们已经流行在生日这天大吃一顿,就算是父母已经亡故了也照吃不误,没有感伤。看来颜之推对时人在生日这天吃喝庆祝很是不以为然,不过这也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已经有了在每年生日这天庆祝的做法。   
         入唐以后,唐玄宗以自己的生日为 “千秋节”,作为国家法定节假日。此后历朝皇帝纷纷效仿,相沿成习。上行下效,百姓过生日、做寿的习俗也逐渐兴起。到了《西游记》里,连黑风山的熊罴怪都过起了生日。顾炎武说:“是此礼(生日礼)起于齐梁之间。逮唐宋以后,自天子至于庶人,无不崇饰。”(《日知录》)
        中国人过生日的习俗兴起于魏晋,唐宋以后大盛,这是没问题的。问题是,它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产生呢?
       在中国文化史上,佛教的传入是一个大事件,它在很多方面都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如后世丧葬礼仪中的很多风俗都来自佛教。而佛教在中国的发展恰恰也是兴起于魏晋,唐朝以后大盛。佛教流行和中国人开始过生日之间有没有联系呢?
         佛教文化似乎很重视诞辰日。很多佛教节日实际上就是各个佛和菩萨的诞辰日。如佛教最重要的节日四月初八佛诞节是释迦牟尼诞辰的日子,此外还有正月初二弥勒圣诞,二月十九观世音菩萨圣诞,二月二十一普贤菩萨圣诞,三月十六准提菩萨圣诞,四月初四文殊菩萨圣诞,七月十三地藏菩萨圣诞,九月三十药师佛圣诞,十一月十七阿弥陀佛圣诞等,这些佛教节日也随着佛教而传入中国。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南北朝时,在佛诞日浴佛已经成为荆楚一带的习俗:“四月八日……以五色香水浴佛,共作龙华会。”除了浴佛,佛诞日的另一项重要活动是“行像”,就是用宝车载着佛像巡行城市街衢的一种宗教仪式。《魏书·释老志》载魏太武帝“遵太祖、太宗之业……于四月八日,舆诸佛像,行于广衢,帝亲御门楼,临观散花,以致礼敬。”可见这种礼俗形成很早。此外,《洛阳伽蓝记》、《荆楚岁时记》也记载了很多民间“行像”的活动。唐宋以后,佛诞日等其他宗教节日被迅速地世俗化,逐渐成为中国的传统节日。
         这些佛教诞辰节日的流行必然会对当时中国人的生活与思想产生很大的影响。在之前的中国人的意识里,一个人的出生日期是一个无关紧要的概念,不需要去记住它,遑论去纪念它。而佛教的习俗也许给中国人带来了一些新的思考:佛祖的诞辰日是四月初八,我的诞生日是哪天呢?佛祖诞生日要“浴佛”、“行像”,我的诞生日能不能也搞点特别的仪式呢?这种观念,就是中国确立生日习俗的思想基础。而那个无比自信的唐玄宗效法佛祖和菩萨带头把自己的生日也定为节日之后,社会大众对“生日”这种新民俗的认同就不可阻挡了。
        有趣的是,生日文化在中国落地生根后,道教也吸收了这一文化。唐宋以后,道教陆续给老子、玉皇大帝、王母娘娘等神仙安排了生日,这些“圣诞日”也成了道教的重要节日。
         以上说的是生日,推而广之,我们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似乎中国文化对纪念日不是很重视。我们看中国的传统节日,大多是历法、气象意义上的节日,为人物、事件而设立的纪念日性质的节日绝少(端午、寒食、七夕很可能是先有节日本身,后来才有传说附会)。反观佛教的节日,绝大多数为纪念日,除了诞辰日外,如二月八日释迦牟尼出家日、二月十五日释迦牟尼涅槃日、腊月初八释迦牟尼成道日、六月十九观音菩萨成道日、九月十九日出家观音菩萨日等,均是某一事件的纪念日。西方节日中的重要节日如圣诞节、复活节、感恩节、情人节、母亲节等也都是纪念日。正是由于中国不重视纪念日,所以我们古代改朝换代了那么多次,却从来没听过一个“国庆节”。

 

        ◆风俗通义◎李子明

 

--------------------------------------------------

清代士子们请客吃饭为什么叫做“吃梦”

 

       同治十年,王闿运(1833年~1916,晚清经学家、文学家,湖南湘潭人)进京会试。他的朋友多,朋友的朋友更多,因此,在办正事之余参加的吃请也很多。据《湘绮楼日记》,在此期间,几乎宴饮无虚日。请客吃饭没什么稀奇,不值得专文记叙,但他们买单的方式比较奇怪,才有记一笔的价值。

 

    士子吃饭叫“吃梦”

 

    这年六月二十七日,许振祎发帖子请他赴宴,与会者共计八人,其中,以闿运等三人为“梦神”,以许振祎、谭继洵等五人为“展梦”。对闿运来说,这次宴会就叫“吃梦”。吃饭就吃饭,什么叫“吃梦”?且不管吃什么,都要买单,依常理,许氏招客,自应由他买单。“梦神”二字,或可猜测为贵宾,即闿运等三人毋庸掏钱;而许氏与其他四人具有“展梦”的资格,那么,由“展梦”者AA不成?

 

    后来,读到吴仰贤《小匏庵诗话》,才算解开这个谜团。其书云,参加会试的士子们,在发榜之前,每有聚餐,与会者都不用带钱包,带上嘴就行(“不携杖头钱”),胡吃海喝完毕,拍屁股走人。买单的事谁负责?待到发榜,由中了举人、进士的与宴者负责。因为在吃的过程中大家都不知道这是“吃”谁的请,而大家又都“梦”想这桌能由自己买单,所以,这就叫“吃梦”。

 

    由于当时个人信用体系的建设不够完善,不免有上了榜却逃单的人,于是,大家在与宴者中挑出一或几个不参加本科考试的人,让他们作“酒监”,此即所谓“梦神”。一般情况下,“梦神”不用买单,故“咸乐为之”。只是,倘若手气不好,坐到一桌名落孙山的席上,则出钱人人有份,“虽梦神不得免焉”。故又有诗云:“莫羡监筵作梦神,梦神也是梦中身”。

 

    榜单传来当场“买单”

 

    “吃梦”首倡于何时?闿运在同治末年“吃梦”,吴仰贤与他是同代人,此外未见更早的记载,或可据此断为清代“同治中兴”以后。光绪时,此风大盛,如宝廷《揭晓前一日与文镜寰满敬之清阶平饮酒》云:“今日固是梦(自注:榜前宴会俗谓之吃梦),明日岂遂醒。人生天地间,终身与梦等。有酒且畅饮,莫负明月影。功名果何物。无妨心暂冷。梦中须觅乐。百岁原俄顷”;虽有冷眼“吃梦”之嫌,究是诗人爱做惊人语,兼且“欢愉之辞难工”,无足怪也,然可证光绪时此风之盛。而沈钦韩《除夕效白乐天何处难忘酒》云:“此时非吃梦。无力送斜晖”。自注:“会榜未出前,聚朋市饮,俟得第者偿,谓之吃梦”;由此可知“吃梦”的时间,或就是在发榜的当天。因填榜都在夜里,故“吃梦”者从晚饭开始,可以一直吃到消夜时分,等到榜单传来,即行当场“买单”。

 

    再回到开头。许振祎等五人,在当时已成进士,业为命官,不用再等考试放榜,怎么还聚会“吃梦”?据胡思敬《跋天宁寺食梦图》,凡有望成为各省考官的,在圣旨钦点以前,也聚在一起“吃梦”。以此推想,许振祎等人所吃之“梦”,或是高官与美差。

 

    现在的高考学子中不乏试后结队成群去KTV唱通宵者,窃以为娱乐形式虽异,在买单的事上倒不妨借鉴前辈的做法,可做一场“唱梦”。既尽兴,又有趣,且相对保证经济上的公平,堪称多赢。只是,扩招以来,上榜者太多,想不读大学也难,即使用古法,恐怕最终也只是AA之局。(本文来源:河北青年报 作者:谭伯牛)

 

--------------------------------

真正法定意义上的“状元”什么时候才出现的

 

    状元何时出现

 

    ◎常强

 

    将“状元”之冠戴在考试出色者的头上,自古就有,但明代以前并没有法定“状元”。

 

    最早的“状元”与汉代实行的征辟制密切相关。征辟是察举制(两汉选拔官吏的主要途径)的一种,可分为皇帝征召与地方府州辟除。明朝人卜陈彝在《握兰轩随笔》中说:“状元之目,始自辟召。”征召和辟除都需要有举状,凡是上了举状的人,都是在地方上有一定名望、才干的贤达人士,人名排列没有高下之分,皆为“状元”。

 

    清代考据学家钱大昕认为:“进士第一人称状元,起于唐。”他们还可以被称为“状头”“榜首”“榜头”等。直到北宋时期,“状元”才普遍被用来称科考第一名,但当时“状元”之称的使用并没有后世那样严格,科考中榜进士无论是否是头名,皆可被称之为“状元”,如钱大昕在《十驾斋养新录·状元榜眼》中曾有“是第二、第三皆可称状元也”之语。

 

    明朝时期,政府首次以官方态度对殿试一甲第一名称“状元”做了明确的规定:“(殿试)分一、二、三甲以为名第之次。一甲止三人,曰状元、榜眼、探花……”由此可以看出,明代以降,真正法定意义上的“状元”才正式出现。

 

------------------------------------

“八字还没一撇儿”的真实来历

 

  人们在说事情还没有眉目时常常会说“八字还没一撇”了。对此人们一般理解为“八”字先撇后捺仅两笔,连第一撇都还没有写,八字远着呢。追根溯源,这句俗语是来自一个历史典故。

 

    南宋理学家朱熹《与刘子澄书》一文云:“圣贤已是八字打开了,人自不领会,却向外狂走耳”。就是说,通向圣贤的大门早已敞开,可是人们并不领会,不但不进去,反而朝外走。

 

    因“八”字形似两扇门,朱熹在这里以“八”喻门,很是形象,俗语“八字没有一撇”即源于此。所谓“八字没有一撇”本意是指没门,和我们常说的“没门儿”一样,后来便演变用来指事情还没眉目,早着呢。

 

 

--------------------------

 

没有出嫁的处女为何被叫做“黄花闺女”

 

黄花闺女的由来

 

    闺女为什么要叫黄花闺女?

 

    “黄花闺女”一词源于南京

 

    “黄花闺女”一词,普天下几乎人人皆懂。殊不知,其由来都是出自于金陵。

 

    南北朝刘宋时,宋武帝有位女儿寿阳公主,生得十分美貌。有一天,她在宫里玩累了,便躺卧于宫殿的檐下,当时正逢梅花盛开,一阵风过去,梅花片片飞落,有几瓣梅花恰巧掉在她的额头。梅花渍染,留下斑斑花痕,寿阳公主被衬得更加娇柔妩媚,宫女们见状,都忍不住惊呼起来。从此,爱美的寿阳公主就常将梅花贴在前额。

 

    寿阳公主这种打扮被人称为“梅花妆”。传到民间,许多富家大户的女儿都争着效仿。但梅花是有季节性的,于是有人想出了法子,设法采集其他黄色的花粉制成粉料,用以化妆。这种粉料,人们便叫做“花黄”或“额花”。由于梅花妆的粉料是黄色的,加之采用这种妆饰的都是没有出阁的女子,慢慢地,“黄花闺女”一词便成了未婚少女的专有称谓了。

 

    以上的说法是民间传说,贴花黄之风俗比刘宋时期早,北朝民歌〈木兰诗〉中就有对镜贴花黄一句,而北朝的建立是早于刘宋的,北魏一个普通民间女子早已贴花黄,可见这一风俗可能在东晋之前就有了。

 

    民间常把年轻姑娘称为“黄花闺女”。这个名称是怎么来的呢?

 

    原来,古时未婚女子在梳妆打扮时,喜爱“贴黄花”,就是妇女们根据自己的爱好,用黄颜色在额上或脸部脸两颊上画成各种花纹;也有用黄纸剪成各种花样贴上的。同时,“黄花”又指菊花。因菊花能傲霜耐寒,常用来比喻人有节操。所以,在闺女前面加上“黄花”二字,就说明这个女子还没有结婚,而能保持贞节。

 

-------------------------

“五雷轰顶”的“五雷”指什么

 

    在遭到了巨大的打击时,人们往往喜欢用成语"五雷轰顶"来形容。但其中的"五雷"指的是什么呢?要搞清楚这个,首先须搞明白一个古代盛行的学术概念:五行。

    行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物质观,五行学说最早出现在诸子百家中的道家学说中。它强调整体概念,旨在描述事物的运动形式以及转化关系。如果说阴阳是古代的对立统一学说,则五行可以说是原始的普通系统论。五行学说作为我国古代的物质组成学说,与西方的地、水、火、风四元素学说类似,包含着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

    行"一词,最早出现在《尚书》的《甘誓》与《洪范》中,在《甘誓》中有"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剿绝其命"这样的句子,点出了"五行"这个词。《洪范》中则指出"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雷轰顶"中的"五"指的就是五行,代表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因此,"五雷"就是金雷、木雷、水雷、火雷、土雷的合称。金雷指刀剑、金属、铁器、车祸等。木雷指棍棒、高处摔下、树木压住等。水雷指溺水、水淹、在行走中出意外、生病等。火雷指火烧、电击、雷击等。土雷指土埋、房屋倒塌、高处掉物等。古人还认为,被此五雷击倒者必定是罪孽深重的人。

      雷轰顶"又作"天打五雷轰",其另一层意思是告诫人们别作恶,如干了伤天害理的坏事后,一定会遭到上天用各种形式的惩罚。

 

------------------------------------

 

民间三百六十行都拜啥祖师爷

 

   典当业、算命业、香烛业、蚕业、丝织 业、糕点业都是拿关羽作祖师爷

 

      行业祖师崇拜是民间文化的一个分支,过去各行业都很重视,视其为本行业的保护神。民间有″三百六十行,无祖不立″的说法。祖师爷们都是些很有名望的人,直接或间接地开创、扶持过本行业。有些人成为祖师爷纯属偶然,有的是后人强行安上去的,有的几个行业共用一个祖师爷,像典当业、算命业、香烛业、蚕业、丝织业、糕点业都是拿关羽作为祖师爷。有的则是一个行业有好几个祖师爷,像盐业就有管仲、蚩尤、张飞、炎帝、鲁班等。 f|q6nM

 

      民间行业祖师

 

      农业--神农氏

 

      蚕业--马头娘、嫘祖

 

      织业--黄道婆、织女

 

      渔业--伏羲、海龙王、姜子牙

 

      商业--财神爷(财神赵公明;文财神比干、武财神关羽;五路财神何五路

 

      纸业--蔡伦

 

      笔业--蒙恬

 

      陶业--范蠡

 

      铸业--李老君

 

      盐业--葛洪

 

      酒业--杜康

 

      醋业--帝子

 

      水业--水母娘娘

 

      屠业--张飞、樊哙

 

      厨业--詹王、易牙、灶君

 

      药业--孙思邈

 

      医业--华陀

 

      染业--梅葛二仙

 

       车行--马王爷

 

      牛行--牛王爷、龚遂

 

      自行车行--哪吒

 

-------------------------------------

谁才是真正的天安门城楼设计者

 

   关于天安门城楼的设计者,大多数人公认的是蒯祥。蒯祥,生于明初洪武年间,为江苏省苏州府吴县香山人,其父是当时很有名望的工匠。由于深受父亲的影响,蒯祥在30多岁的时候即“能主大营缮”,是位造诣很高的木匠。永乐十五年,明成祖朱棣重建北京城的时候,在全国征召能工巧匠,于是蒯祥同许多技艺高超的工匠一起被征到北京。由于他技艺超群,在营造中充分发挥出建筑技艺和设计才能,很受督工(建筑师)蔡信等人的重用,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皇宫宫殿落成以后,蒯祥便被提升为工部营膳所丞。

 

    蒯祥不仅木工技术纯熟,还有很高的艺术天赋和审美意识。据记载,蒯祥能以双手握笔同时画龙,合二为一,一模一样,技艺可谓是炉火纯青。在当时营建宫殿楼阁之时,他只需略加计算,便能画出设计图来,待施工完毕后,建筑与设计图样大小尺寸分毫不差,就连明宪宗也很敬重他。1420年,承天门建筑完工后,他受到众口一词的赞扬,被称为“蒯鲁班”。后来,蒯祥官升至工部左侍郎。在他任职期间,先后搞了不少修建工程,包括明英宗正统年间重建三大殿,明景宗天顺年间兴建裕陵。“凡百营造,祥无不与。”《宪宗实录》中这样评说。

 

    不仅如此,蒯祥受人称赞的还有他的人品,尽管他的官职很大,但是他为人仍然非常谦逊俭朴。到了晚年,虽然他已经主动辞官隐退,但每当有营造工程向他请教时,他还是非常热心地指导。蒯祥死于明成化十七年(1481年)三月,终年84岁。过去在北京曾经有一条蒯侍郎胡同,据说他就曾在这里住过。蒯祥的后代子孙大多继承了他的技艺,直到晚清时,仍有“仅江南木工巧匠皆出香山”的说法。

 

    不过,对于天安门城楼的设计者,也有人持不同意见,认为是蔡信。

 

    因为营建北京宫殿是一个浩大的工程,而且当时皇上是在全国征召的能工巧匠,技艺高超者不独蒯祥一人。更何况,在营建的过程中曾先后涌现出许多的著名工匠。除工于设计的蔡信、瓦工出身的杨青(官至工部侍郎)外,还有与蒯祥同时代的著名雕刻石匠陆祥等人。有人通过查阅资料发现,在宫殿初建的阶段,蔡、杨二人是起了很大的作用的,只不过他们当时都是年事已高,而蒯祥正值壮年,又工于计算和绘画,在蔡信、杨青去世以后,大量的皇家工程都由蒯祥来主持,所以无形中他的地位与作用被凸显了出来。故宫博物馆古建筑部高级工程师于倬云先生也说,过去大多数人都认为曾经主持建造南京宫殿的蒯祥是故宫的设计者,这个说法不确切,其实蒯祥只是故宫的施工主持人,设计人应该是名不见经传的蔡信。

 

    据史载,与蔡信同时负责营建故宫工程的,还有瓦匠出身的建筑师杨青、石匠出身的陆祥,其后有木匠蒯祥、郭文英、徐果等人。可是宫殿竣工后,蒯祥等人升为工部侍郎,而蔡信却榜上无名。实在是造化弄人,历史给了蔡信施展设计才华的机会,却没因此而给他带来应有的地位与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