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警官竞聘上岗是释放体制活力彰明较著的治本之策(原创首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6:15:54
3月16日早晨,一则重庆警官竞聘上岗的新闻出现在了网上,在人民网强国论坛等媒体引发强烈关注。这则出自打黑风暴驰声海外的雾都重庆的新闻,释放出来的政治能量就非同凡响。

细心的读者其实已经发现,就在两天前闭会的全国两会期间,中共中央政治常委、中纪委书贺国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都从分管工作的角度对重庆的打黑除恶和反腐败工作给以充分的肯定;重庆代表团讨论开放日,又引来了众多中外媒体记者全方位多角度的深入采访,成为两会新闻的一大亮点。也有网友认为,两会期间的薄熙来处事低调且不张扬,而这一热一冷的背后却又孕含了重要举措的出台。

为什么重庆的打黑除恶会引发从普通百姓到中央高层,从国内到国外的强烈反响,究其原因,就是重庆通过打黑除恶而暴露出来的蕴藏于国家机体内部的突出问题,已经到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程度。一个共和国最年轻的中央直辖市,居然有一千多个冤魂沉埋在了共和国的历史年轮中难见天日,居然有数千个家庭要为死去的亲友而蒙冤受屈。雷厉风行的半年打黑,也只为数百个冤魂及其家庭亲友伸张了正义,也还有许多诸如此类的冤曲沉淀在积重难返的体制温床之下。而这些乱象恶孽,许多又与担负国家公职、行使专政职能的警官息息相关。历览充满血腥的严酷事实,人们也许早已明白,严酷的现实其实已经不像张也演唱的《高山流云》唱到的——“莫怨人情冷,将心来比心,一人添上一根柴,顽石也能炼成金,炼成金”那样温情脉脉而优雅动听了!

略知当前政治玄机的人都知道,由于体制性障碍和或由体制派生的消极因素的长期发酵,某些由体制惯性和人文理念、行为习惯的结合而产生的窒息体制活力的消极因素,已经到了令人震惊的程度。为了国家和人民的福祉,中央制定了一系列确保执政为民的政策措施,比如“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领导干部必须下基层调查研究,就地解决问题等等,但在执行中却出现了各行其是的实用主义,一些领导干部对昭昭在目的违纪违法问题熟视无睹,不少官员还火中取粟,见怪不怪,习以为常;对因执政不正、处事不公、因领导行为而引发的上访信访等,却又以权打压,某些从一开始就是违纪违法的上访信访案件,即使中央过问也解决不了,致使上访信访雪球越滚越大,上访难成了一个突出的社会政治问题;人情世故对体制活力的窒息效应也空前强大,你说要“任人唯贤”吗,他们搞“任人唯亲”却说只要符合程序就没有问题;你说要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吗,他们搞查疏不查亲却邀功“三个代表”!在国家政权最基层的党委任免职级最低的官员,有时也会因来自高层要害部部门官员的干预而无能为力;要解决一个省级行政区警官内部的突出问题,建设一支党和人民真正信得过的警官干部队伍,又会是何等的艰难!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人们已经发现,在国家先进体制的上空,一直悬着一张无形的大网,其魔力早已在决定一切,支配一切,控制一切,它可以使好的变“坏”,使坏的变“好”;使美的变“丑”,使丑的变“美”;使真的变“假”,使假的变“真”;使合法的变为“非法”,使非法的变为“合法”,一句话,它可以使先进制度的灵光映现出封建社会的劣迹——“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①,进而使许多为解决突出问题的努力付之东流!

被恩格斯誉为“他不仅是一个富于创造性的天才,而且是一个学识渊博的人物,所以他在每一个领域中都起了划时代的作用” ②的黑格尔,认为在人类意志领域具有实体性决定性的力量依次是:“首先是夫妻,父母,儿女,兄弟姊妹之间的亲属爱;其次是国家政治生活,公民的爱国心以及统治者的意志;第三是宗教生活”③。可见,当把建立在金钱、友情和“哥们义气”之上的人情世故纳入政治领域而凌驾于国家法纪上面的时候,超越体制轨迹的行为习惯就成了制约或窒息国家体制生机活力的法力无边的魔法,任你使尽浑身解数也都挥之不去。

重庆的打黑除恶暴露的问题已经向人们昭示,不是我们的制度和文明已经过时,而是衍生于制度层面的习惯成自然的一些恶习和很难撕破的大网窒息了制度的生机与活力。闻明世界的中国《易经》六十四卦之一的《艮为山》,在两重山之后就已经到了极限或顶点,就要发生变革或向反面转化,而现行制度下要解决一个非常辣手的突出问题,却是真真切切地要突破万重山了——而这些山上的神灵又个个都是神通广大!在现实社会政治生活中又有多少人能突破万重山呢?要从根本上破解且释放体制蕴含的生机与活力,果断地排除一切干扰而在新的起点上重塑上下一致、让党、国家和人民真正放心的警官干部队伍,已经是时代呼之欲出的别无选择的重要举措了。
注释:
①(曹雪芹《红楼梦》第31页)
②(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215页)
③(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下册第28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