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雄手段 蒋介石诔词说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2:24:03

奸雄手段 蒋介石诔词说屑

【 作者:安淑萍 】

  蒋介石是一位非常复杂的历史人物.他有许多拉拢部下、恩宠乡党、化解政敌的方法,如金钱收买、封官许愿、结交金兰、赠送照片、夫人外交、挑拨离间、资送留学等。但是他运用得最好的一手,以代价和所起作用的双项标准衡量,就是抓住别人的“生死问题”做文章。所谓“生”,就是生日,蒋为其父辈或本人送贺幛、赠寿礼。“死”是死后,也就是为死者厚葬和致送诔词。有时两者交替运用,有时延续不断,或因时而做,或因事而为,十分有效。也可以说,别人的“生死”问题,是他权谋驰骋中的难得祝会,是他拉拢、安抚、策反、瓦解异党的两大法宝。如果他认为某人可资利用.首先在这“生死”方面寻找突破口,因为这两种方法最省钱、最简单而又影响久远。

  在“生死问题”上,他运用最好的,又是“死”的方面,即“颁赐”诔(lěi)词了。的确,要想全面了解蒋介石,最好涉猎一下他的诔词,以及诔词在他纵横摔阖的权谋中的作用。

  因中国人素来讲究孝道,蒋为其父母撰写诔词,对其感化作用十分重要。这里所说的诔词,是一种广义的范围,包括祭文、唁电、唁函、悼词、挽联、挽词、挽额、挽诗、碑文、“族忠状”、“褒扬令”、“公祭令”、“国葬令”、“公葬令”、告殓文、启灵文、通电、通告,以及谈话、演讲等等。

  “贻厥孙谋”

  1933年9月,在湖北省广济县一个名为西官坝的乡村,有一位92岁高龄的老妇人驾返瑶池。然而她的瑶池添座,却引起国民党高层的格外关注,包括蒋介石、林森、张群、孔祥熙、戴季陶、吴铁城、于右任、吴稚晖、何应钦、黄郭、刘峙、何键、居正、吴国祯等在内的数十人,先后为她题写诔词致悼。一时间,西官坝村乃至整个广济县都为之震惊。

  这还要从老夫人的孙子刘文岛说起。刘文岛(1893~1967)幼读私塾,17岁入保定军校,当时恰好发生校长蒋百里不满段棋瑞专断而自栽事件。刘文岛站在蒋百里一方,被军校作为替罪羊开除,蒋百里认为刘的处境是因自己受牵连,动了侧隐之心,资助刘于1918年留学法国。1925年刘回国,在黄埔军校工作,成为校长蒋介石所赏识的人才。1927年5月刘任国民军总司令部政治部副主任。8月蒋下野,以“誓与领袖同进退’”为信念的刘文岛,也提出辞职,更加得到蒋的信任。1928年刘任汉口市长,因受到何成浚的排挤,被蒋外派,于1931年9月16日任驻德国公使,1933年9月13日转任驻意大利公使。当时,蒋正热心于争取德、意两国的军事专家的帮助,因此对刘很重视。

  恰在刘文岛离任履新的交接之际,祖母张氏病故,家人电告速速回国服丧。国民党中央认为:当此关头,不可“以私误公”,蒋介石更是坚持此议,婉拒刘文岛的“告假”请求。为安抚刘家和刘文岛,在蒋的带领下,中央大员纷纷为老妇人撰写诔词,因他们对张氏并不了解,所以诔词大多为4字的挽额。当刘家接到蒋的挽额“贻厥孙谋”,先是吓了一跳,后来陆续接到国民政府的唁电及政军要人致悼之后,才知刘文岛不能回国,即于次年元月将老人安葬。

  到1934年,处理完交接诸项事务后,刘文岛几经申请,于9月返国扫墓。4日船到上海,5日赴南京述职,拜见林森。6日转牯岭见蒋介石,蒋赠500元香火钱,并嘱代自己扫墓。9月21日刘再次谒蒋,这次的拜谒促成他官职的升迁:同年10月30日,国民政府公布刘由驻意大利公使升格为驻意大利特命全权大使。

  刘文岛在民国时期的外交界,有两件事值得自豪,一是与希特勒斗酒,使其大醉;二是他赴任伊始,提出让墨索里尼接驾。这在弱国无外交的当时,足以让中国人“扬眉吐气”了。

  就在刘文岛春风得意之际,发生一件让他“臭名远扬”的事件。有一次,某报发布“时人行踪”消息,将他的“刘大使”错印成“刘大便”,于是举国哗然,以至于他由此得了个绰号―“刘大便”。由于报社在更正中说这是“技术差错”,国民党政府无可奈何,蒋介石也哭笑不得,刘文岛更是有“臭”难言。

  34年后,即1967年6月11日,刘文岛在台北病逝,年75岁。11月3日蒋介石明令给予褒扬,成为蒋近60年诔词史上祖孙“同享哀荣”的少有特例。

  忠夫烈妇相成忠杰

  1940年5月1日,张自忠在枣宜战役中英勇殉国,年50岁。

  这是自抗战以来战死的最高指挥官,蒋介石深为张的忠勇所感,在震惊、悲痛之余,急电前线:立即下令第五战区不惜任何代价,夺回张自忠遗骸。当张的灵枢运抵重庆,蒋亲自到码头迎接,并上船扶棺大恸,令在场者无不动容。据史沫特莱记载,此后,蒋的办公桌上开始摆放张的遗像。5月28日,国民政府在重庆为张举行隆重葬礼,蒋介石率文武百官出席,亲自主祭。但是,蒋没有为张自忠题挽联,除祭文外,仅以“忠烈千秋”挽额悬之于会场中央。后至7月7日抗战纪念日,国民政府颁发对张的“褒扬令”。

  1943年5月,在张自忠殉国3周年之际,蒋介石又发起纪念运动,并派张治中为代表前往北碚墓地致祭。这次蒋为张将军题写了挽联:“大仁大义至勇至忠,江河万古国士之风。”

  1947年5月10日,国民政府再次对张给予褒扬。在张自忠转战各地时,夫人李敏慧在上海养病。当张将军殉国后,家人极力对她隐瞒,唯恐有碍病愈。8月10日,女仆不慎,偶泄事实,李夫人得知噩耗.悲痛万分,绝食7日,于8月17日泣血而逝。消息传来,震惊各界,人们无不为“忠夫烈妇,同出一门”而感叹、激奋。

  在张自忠殉国半年后,即同年11月21日,各界在重庆又专门为张夫人举行追悼会(据说这是蒋介石为殉节而举行的唯一一次),蒋亲笔题额“相成忠杰”;并明令予以褒扬,将生平事迹宜付国史馆,单独立传(据说这是国民政府设立国史馆后,第一位单独立传的女性),成为因殉节而受蒋诔词的一个特例,同时也是夫妻“同享”蒋诔词中,最为悲壮的一个典型。

  为郭朝沛“赐”挽联

  郭朝沛是郭沫若的父亲。1927年,蒋介石发动“清党”运动,郭沫若写下《请看今日之蒋介石》.对蒋痛予谴责,遭到蒋的通缉,被迫流亡日本。至此他摒弃政治,对国内的一切政争不闻不问,一心研究甲骨文,并卓有成果,以《两周金文辞大系》、《殷契粹编》等巨著饮誉海内外。抗战爆发后,郭沫若潜回国内参加抗战、那时国共已经开始第二次合作,在陈布雷的运作下,7月30日国民党取消了对郭沫若的通缉令。

  昊稚晖介绍郭沫若前往南京去见蒋介石。9月24日,在陈布雷的陪同下,郭沫若与蒋见面,回去写了《蒋委员长会见记》,文中对蒋的抗战决心给予高度肯定。蒋对郭的“才华和影响力”也很欣赏,表示:要设法帮他把散在欧美各国的、有关中国古器物学的材料搜集起来.供他研究。还要给他一个“相当的职务”。后由蒋权意陈城,邀请郭沫若出任国共合作成立的玫治郁第三厅厅长,负责抗日的宣专工作。

  1939年7月5日,郭朝沛在四川乐山以86高龄逝世。10日,郭沫若在《中央日报》头版刊发“哀启”,称“先严膏如公寿终”,表示要“匍匐奔丧”。11日,郭偕夫人于立群返乡前,提出辞去第三厅长。陈诚不敢做主,请示蒋介石,蒋没有批准,还是用老办法,致送挽联:“耄寿喜能断,优时何意成千古;中原终克定,告庙毋忘慰九泉”悼之,以示“恩宠”,从而化解了郭的辞职请求。

  何应钦也送挽联:“市隐然圭,医鸣华扁;身怀成德,子尽达才。”

  毛泽东、秦邦宪、吴玉章、林伯渠、董必武、叶剑英、邓颖超等人合送的挽联为:“先生为有道后身,衡门潜隐,克享遐龄,明德通玄超往古;哲嗣乃文坛宗匠,戎幕奋飞,共驱日寇,丰功勒石励来兹”。

  正在苏联治病的周恩来也送来了挽联:“功在社稷,名满寰区,当代文人称哲嗣;我游外邦,公归上界,适瞻祖国吊英灵。”

  但是,蒋介石这次以死人“说事儿”、拉拢活人的挽联,最终未能奏效。

  为阎书堂写挽联

  1934年11月8日,蒋介石在傅作义、端纳的陪同下,从张家口飞到太原与阎锡山见面,希望阎配合东北军向陕北发动夹击,帮助高桂滋、井岳秀“剿灭”红军。而阎则借机向蒋要钱要武器。双方经过讨价还价,很快达成协议。但是蒋还不放心,为巩固与阎达成的成果,在与阎一起进餐时,突然向阎打听去阎的家乡河边村的道路,表示要立即去看望阎的老父阎书堂。阎锡山不知蒋什么用心,惊惑不安。当时阎父已重病在身,躺在床上不能起身。阎深思后连说:“不用,不用!”蒋却再三坚持。次日上午,蒋、阎等人驱车来到河边村。阎书堂家人急忙出门迎接,并派人把阎书堂用太师椅抬到院子中。蒋介石毕恭毕敬地站在阎老汉面前,脱下帽子,口称老伯,一连行了3个鞠躬礼。阎书堂甚为惶恐,哆哆嗦嗦地看着蒋,颇抖着嘴角说:“锡山不肖,请委员长多加指教。”蒋介石温和地回答:”哪里,哪里!'

  午间,阎的嫡系将领贾景德赵戴文等设宴招待蒋、阎。晚间,由阎锡山正式款待蒋。蒋提出约见贾景化、杨爱汇等人,表面上是对中午宴请的回礼,实际是借机观察,并与阎的部将建立直接联系,为日后分化晋系军阀做准备,后果然实现这一目的。

  有人说:蒋介石河边村之行,三鞠躬一箭双雕。也有人说,阎书堂没有福气享受委员长的三鞠躬,不把他烧死,也把他吓煞。结果竟不幸而言中。一个多月后,12月17日,阎书堂患脑滋血去世,年74岁。当时蒋介石正在溪口扫墓,得知后,下令拨发“治丧费”10万元,为其隆重治丧。阎锡山则以丁忧辞本兼各职,蒋力加挽留。

  1935年l月10日阎家开吊,蒋派何应钦为代表到河边村致祭,并携蒋亲书挽联:“德昭颜训,勋业付儿曹,多士讴歌思元老;数备箕畴,声名垂党国,吾公福命是神仙。”把阎氏父子都吹捧了一番。何应钦严格洛守蒋的旨意:他先代表蒋致祭,三鞠躬后,走出灵堂,再返回以自己身份鞠躬。阎书堂作为一个乡巴佬、土财主,也算是享尽“哀荣”了

  25年后,即1960年5月23日,阎锡山在台湾去世,年78岁。蒋介石亲往致祭。30日9时公祭.蒋颁赠“伧怀普勋”挽额悼之。8月l日,蒋明令褒扬。阎锡山成为国民党高官中,父子皆受蒋诔词的典型一例。同时,在中国各派系军阀中,以晋系军阀首领的结局最为“善终”。

  “犹存”笑天下

  在蒋介石的诔词中,最搞笑的是为四川省主席刘湘写的挽额,值得一叙。

  1938年1月20日,刘湘在武汉病逝,年48岁。翌日,夫人刘周书和部将潘文华、邓锡侯赶到武汉。他们在察看遗体后,刘夫人失声大喊:“他是被人害死的!”并要求验尸,蒋介石以“不相信政府,不尊重刘主席”为由拒绝。

  刘夫人哪肯罢休,找到蒋质问:“委员长,我的人是怎样死的?你知,我知!既然人已经死了,要想让他复活是不可能的,那么我就得提一点小小要求·一一”于是就狮子大开口,提出让长子接替刘湘,出任四川省主席,二儿子委任一个上将军衔等一系列要求。蒋为洗刷猜疑,只同意厚葬。包括实行国葬,明令褒扬,追赠一级陆军上将,建陵墓园(建成后占地160亩,花费达140万),飞机抛洒祭文传单,铸刘湘铜像等。蒋还亲自为刘撰写祭文和挽联。对于这个早就必欲除之而后快的“四川王”来说,蒋介石实在想不出更好的词语,勉强以:“板荡认坚贞心力竭时期尽瘁;鼓颦思将帅封疆危日见才难”交差。可是横额又怎么写呢?不写?面子上过不去,且有“江郎才尽”之嫌。正在为难之际,忽然看见刘夫人向他兴师问罪时带来的刘湘遗像,端详了一会儿,欣然命笔:“飒爽犹存”。

  在蒋的所有挽额中,唯以此4字格外特别,字面上看似乎有开玩笑的成分;有人说:就没有见过如此的挽额!真不知蒋当时是怎样想的。然而更大的笑话还在后面。

  在追悼会上,来人见了挽额,均窃笑不止。

  原来在早先,四川督军刘存厚割据川东北,推行很重的苛政和捐税,弄得民不聊生。10年间,他竟将税赋预征到三四十年以后,最多的地方甚至征到了100年后。他在达县经营10年,“毫无善政可记,搜刮款项,最为厉害。征敛之苛虐,则父死子押,兄逃弟囚”。广大人民对他恨之人骨,骂他是“刘厚脸”、“刘瘟牛”。在刘存厚政治上追随北洋政府,吴佩孚垮台后,刘于1923年窜到川北,自封为“川陕边防军”,在他霸占的万源、宣汉、达县、城口等地,依然挂着昊佩孚的五色国旗。刘对于民主思想极端仇视,枪杀革命党人樊孔周(樊系民国时期四川总商会会长、《四川公报》主编),激起民愤。民间幽默大师刘师亮作对联予以讽刺:“樊孔周周身是孔,刘存厚厚脸犹存。”当时人们咒骂刘存厚脸皮厚,为他起绰号“六寸厚”,谐音“刘存厚”。

  这副对联梦写作艺术上可称是“千古绝对儿”,从讽刻性讲,可谓拍案叫绝,成为茶余谈资,流传很广,一段时间里,似乎“犹存”二字成了骂名的代称。如今刘湘已死,还有什么可“犹存”呢?人们一联想,莫不一番捧腹。素来泼辣的刘夫人更是不依不饶地破口大骂:“这哪里是悼念的文词呀?分明是在骂人!"

  蒋介石肯定不知“厚脸犹存”的笑话,否则他是不会这样写的。

  不妨简约

  1933年10月13日,西藏十三世达赖圆寂。国民政府追封他为“护国弘化普慈圆觉大师”,同时派出以黄慕松、刘朴忱为正副代表的致祭使团前往拉萨册封致祭。这是国民政府图谋解决西藏地方问题的一个重要步骤。不料行署总参议、副代表刘朴忱于第二年1月7日竟在拉萨病逝。5月12日在南京华侨招待所,为刘举行追悼会,蒋介石送挽联:“万里去筹边,未入玉门先化鹤;卅年忧国事,维标铜柱更何人”祭悼。第二天,《中央日报》对此事作专题报道。喜爱对联艺术的人,对蒋的挽联纷纷研究,揣摩。结论竟是褒贬不一,毁誉参半。

  著名中医陈存仁曾为于右任侍疾,并结为忘年交。一次,陈与于闲谈,由书法扯到对联,陈乘机请教于对蒋此挽联的看法。于右任只说两字“锣嗦!”陈似乎没明白,又问了一次,于也就又重复了一次。陈以为是说自己,也就没再言声。

  几天后,钱化佛因故宴请于右任,陈存仁相陪,推杯换盏,很是惬意。陈存仁借着于右任脸红耳热,旧事重提。于听罢大笑,解释说:我不是说你罗嗦,而是指委员长的挽联。你看:如果上联去掉一个“去”字,下联去掉一个“事”宇,如何?

  钱化佛找来报纸,与陈存仁仔细翻看,反复吟诵,认为确有道理。于右任掀髯又说:委员长行文极为简约,不违“文如其人”之古训,你看他的唁电,堪为世范。可是他的挽联呢?于右任喝了一口酒,没说下去。

  委婉数语欲罢不能

  蒋介石在败退大陆前,派出许多人,进行了一场“劝说运动”,就是把“党国元老”、社会名流、科技俊杰劝说到台湾去。其中不乏胁迫之举。对有的耄老贤尊,蒋甚至亲自出面劝说。如他对考试院院长、前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荃,曾两次登门,反复劝说,但未能奏效。最后又由蒋经国代表他前来劝说,并留下一驾飞机,让张“几时想走几时可走”,但这驾飞机终究未能起飞。司法院院长居正,也是蒋要拉拢去台湾的国民党高官。

  居正(1876~1951)号觉生,别号梅川居士.湖北广济人。早年留学日本,参加同盟会。1916年到山东组织中华革命军东北军任总司令,占潍县,攻济南。在这段期间.他手下有一位参谋长,就是蒋介石。所以,在国民党的伦理中,居正是蒋介石的上司和前辈。可是.在1930年,蒋怀疑居正与许崇智等在上海运动第五师师长兼上海警备司令熊式辉反对他,将居正拘押。到九一八事变后,居正才获自由,又莫名其妙地被蒋推为司法院院长。1948年居正又上了蒋介石的当、参加总统竟选,成为蒋的陪选花瓶,受到黄埔系的奚落和为难。令他窘迫不堪。吃够苦头的居正,发誓再也不上蒋的当了,并对前来劝说的人表示坚决不去台湾。

  蒋决定亲自前往劝说,而且很有信心。

  相见后,蒋殷殷探问居正与夫人的身体健康,又提出去居正父母的坟上扫墓。这在当时的军政形势下是根本不可能的,但这一句话,却勾起居对往事的回忆。

  1921年6月14日,蒋母王采玉病逝于澳口,蒋在家依凡守制葬母。居正戴季陶、陈果夫等人赶来,为蒋母治丧,居还题写墓碑,当时作为居正下级的蒋十分感谢,仔细珍藏。1934年,居正父母归葬,蒋得知亲笔题写碑文,致送膊仪金。后来居正的女儿想赴美留学,因没有名额,还是蒋出面解决的,临行前,蒋又赠款相送。

  1942年5月3日,居正的长子居伯强在西安患脑膜炎去世(曾留学欧洲,专治陆军,时任某集团军装甲兵团团长)。蒋于5日得知,立即电唁居正:“居院长觉生先生大鉴:惊悉伯强世兄病逝西安,英才甫展,而遭殒鳌年,悼惜何巨!先生遇此丧明之痛,自必伤悲逾恒,务望勉遗悲怀,善自葆靖。适有会议,不及亲趋握谈。谨电致意,惟得鉴纳。蒋中正叩,鱼。”

  想到这些,居正坚决的心软了下来,对蒋的态度也变了。最终,蒋没有去扫墓,居正却跟着蒋到了台湾。

  1951年11月23日,居正在台北家中去世,年76岁。蒋以“硕德丰功”挽之。还组成了以陈诚为主席的治丧委员会,为居举办隆重的大硷典礼和公祭仪式,蒋亲自宣读祭文。

  居正年长蒋10岁,可是一家三代有4位在去世后,得到蒋的诔词,成为蒋诔词史上的奇闻。而诔词艺术在蒋的权谋驰骋中,得到又一次极致的发挥。

  迟到的褒扬令

  蒋介石是一个工作勤奋、做事认真的政治人物,由他处理的文件一般会很快有结果。对于著名人物的去世,他都会很快作出反映,根据其官职地位、社会影响,或是写祭文,或是发唁电,或是“颁”挽联,或是“赐”挽额。但有时也会因种种原因,拖延很久。

  1942年9月,在抗战最紧要的关头,蒋不知想起了什么,忽然提出对去世13年的梁启超给予宣传和表扬,并建议国民政府颁发“褒扬令”。10月3日,对梁自超的“褒扬令”行文通令全国。

  汤毅生1948年在河北昌黎被解放军俘获,1953年6月判死刑。在台湾的汤毅生同僚旧友得知后,向蒋提请褒扬,蒋因不明情况,不敢贸然处置(此前曾发生蒋为活人写挽联的奇闻,令蒋十分尴尬),直到1964年6月10日才下达对汤的“褒扬令”。又如戴民权,1940年5月在河南遂平与日军作战牺牲,年49岁。29年后.即1969年9月18日,其家属才得到蒋颁发的“褒扬令”。

  此外还有罗福星,也是29年后才“荣享”蒋的“褒扬令”。

  罗福星(1884~1914)广东嘉应人,生于印尼。1903年随祖父来台湾,从事反清活动,结识孙中山、黄兴、胡汉民等人,1907年参加同盟会,1911年4月27日参加广州起义。1912年11月,奉孙中山的铆洲直,至台湾筹设同盟会支部,秘密进行抗日活动,因消息走露,以罗为首的700多人(其中不少为台湾人)被日本殖民当局逮捕。1914年1月3日罗被绞杀。

  蒋到台湾后,为笼络台湾地方人士,也为强调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观念,先后对台湾或与之有关的牺牲烈士给予表彰。1953年4月30日蒋以“总统”名义颁发对罗福星的“褒扬令”。

  迟到时间最长的,是1896年去世、以行乞办学而著名的武训。蒋对武训非常尊崇,他在家乡溪口创办武岭农校,有效仿武训之意。多次对学生训话提到武训,大加褒扬。1934年正值武训延辰97周年,田东省教育厅长何思源发起纪念活动,蒋在和的宣传册上题词:

  “以行乞之力,而创成德达材之业,以不学之身,而边权人寿世之泽。呜呼,先生独行空前,人孚义叶,久无愧于艰苦卓绝,世之履厚席丰而顽鄙自利者,宁不闻风而有立。”

  以后又几次题额,但“褒扬令”却是在武训去世42年后,即1938年3月28日,才批准国民政府颁发。不久,蒋又把“以行乞之力,而创成德达材之业;以不学之身,而遗淑人寿世之泽”作为对武训的挽联。

  公葬耶?国葬耶?

  1937年2月17日晚11时,国民党军委会办公厅主任朱培德,因注射德国进口的补血药引起血液中毒去世,年49岁。

  朱培德(1889~1937),云南盐兴县猴盐井人。1914年毕业于云南讲武堂,曾跟随蔡愕发动“护国战争”。又参加过孙中山领导的护法运动,被孙任命为大本营巩卫军军长兼大本营参军长,代理军政部长。1925年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军军长。可以说,朱的早期经历,远比蒋显赫。以1925年廖仲恺葬礼为例,当时挽联、花圈的陈列,是以在国民党中的地位为序,第一位是汪精卫,第七位是朱培德,而蒋仅以陆军军官学校校长名义,列第26位。

  蒋第一次与朱见面,印象极好,在日记中称他是一个值得交往血性汉子。然而真正共事后,两人不断发生摩擦,导致朱两次公开武装反蒋。蒋通过纵横裨阖的权谋,掏空了第三军.最终军长也换成了他的心腹,朱不得不屈服于蒋,成为无一兵一卒、为蒋所驱使、调节各种派系矛盾的幕僚。

  2月17日上午,蒋根据报告,偕夫人宋美龄到医院探视朱培德,当时朱神志尚清醒,还向蒋请假10天治病。蒋听到此言,感念他的敬业,不禁悲从中来,不但恳切慰问,还要留院陪伴,经其他人劝阻才离去,却让宋美龄留下,与各位委员共同陪伴床侧。当夜11时,朱培德“膏肓不治”而殁。

  2月20日国民政府在南京仁孝殡仪馆为朱培德举行大硷,蒋送挽联:“竭毕生股肱,心荠之劳,委身以事,片语不及私,只留得党史元勋,声名盖世;值国事震撼,危疑而后,来日大难,万端方待理,更谁共仔肩重任,哀感移时。”并且“凭棺痛哭失声,余人均伤痛落泪”。作为国民党元老、孙中山所倚重的军事将才之死,国民党高层一致认为应予国葬。然而3月2日,蒋在行政院会议上发言说:“朱上将努力革命,效力党国―赞襄勤劳,持躬廉谨,洞明大体,不慕虚荣,尤为全国军人同心钦敬,综其一生,功在国家.实应国葬。唯每值国葬,糜费公努,为数甚巨。朱上将生前淡泊明志,精忠为国,决不愿虚耗国力。故余亦体此心,向政府提请公葬。”最终行政院通过蒋提出的公葬提案。

  但是,蒋介石此举在第三军上下却掀起一阵怨声,朱培德生前密友汪精卫、李宗仁、白崇禧等都表示了不满。汪精卫对蒋说:“益之在世行年四十有九,从军三十有一啊,悲哉壮哉!痛哉惜哉!”汪妻陈璧君也找到蒋,捶胸顿足为朱讨公道,声泪俱下地说:“朱不国葬,谁也不配国葬!"

  在此情况下,蒋也不好坚持了,作为公开反对过自己的人毕竟已经屈服,而且已经死了,他不能让活人再借此反对自己。3月13日国民政府明令褒扬,实行国葬.,生平事迹存备,宜付国史馆。

  蒋介石既定的事情,别人很少能改变,但是在丧葬方面,却多有例外。如1946年2月15日,叶楚伦在上海去世,蒋当时定为国葬,因为陈氏兄弟的反对,最后改为公葬。

  殷殷探视惶惶心态

  对于著名人物的生老病死,蒋介石较为关心,在他们病后,他尽可能抽出时间,及时前往探望。这些人也每每以得到蒋的探病为荣。可是有一种奇怪的现象,一些人在蒋探视后不久即‘化羽归道”。所以当时有些人较迷信,认为病人身份卑微,承受不起蒋的探望,更有怕因蒋的“鸿恩”而“折寿”的家属,把蒋的探病看作是“催命符”,尤恐避之不及。还有一些病人家属对蒋的探视处于“盼之不祥,拒之不能”的两难境地。

  1941年9月5日,蒋介石得知《大公报》主笔张季莺病危,到重庆歌乐山中央医院探视:蒋坐在张的病榻前,握着他的手,望着他清瘦的病容,眼睛含泪,纳呐数语,眉宇重凝。第二天凌晨,张即“驾鹤西翔”。因此蒋在致《大公报》的唁函中有:“握手犹温”一词,就是说的前一天,蒋到医院探望张时的情景。

  1946年2月13日,蒋赴上海市立疗养院探视叶楚伦,当时叶的精神状态还很好。蒋安慰叶说:安心养病,不要为公务操心。蒋唯恐电灯刺激叶的眼睛,要护士把灯关掉。然而15日上午叶就故去了。

  这样的例子有很多,而且到了台湾后更为严重。

  1962年2月5日,蒋经国看望病中的胡宗南.并告诉胡,“总统”将在星期五探病。果然2月10日,蒋介石带侍从医官来到胡的病床前。胡立即就亢奋起来,挣扎着要起身,又说:“总统,你来看我了。”家属看到胡似乎比以前好多了,但3天后终归不治。

  1964年6月17日,蒋介石和夫人及蒋经国来医院探望蒋梦麟,当时蒋梦麟在睡觉,蒋介石没有打搅,只是对蒋梦麟的女儿嘱咐了几句话:要蒋梦麟好好养病,早日康复。可是到了18日午夜12时,蒋梦麟便呼出最后一口气。

  其实,一些人对蒋探视的恐惧是不必要的。蒋日理万机,他的探视是根据医生的病情报告作决定的,一般都是在较严重时前往。蒋为安全考虑,行踪无定,他人难以掌握。但有时对特殊病人例外,会在探视前,派蒋经国、张群、陈诚、何应钦等“近臣”通报。病人就会有一种兴奋和期盼。当与蒋见面时,蒋要说些安慰的话,做一些许诺,使兴奋达到顶点,表面上看是“精神焕发”,实则正在加剧病情恶化。在蒋走后,病人因精力耗尽而“寿终”。

  所以在蒋探视后,屡屡发生病人“遽然而逝”的现象就不足为怪了。

  真传假“圣旨”拍马惹麻烦

  邓文仪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一期,曾是蒋介石的“狂热信徒”,有所谓“十三太保”之一的称号。在30年代任蒋的主任侍从副官,当时任何人要想见蒋,都得事前非通过他不可。其权势之大,可想而知。

  西安事变发生后,蒋的一些亲信怕被扣于西安的蒋投降,使政局发生变化,便主张炸平西安,牺牲蒋介石,另推何应钦为领袖,而邓即是其主谋者之一。待蒋被释放回南京后,宋美龄向蒋言明内幕,加之平时那些恨邓之人,也对邓落井下石。至此,蒋就把邓当成眼中钉。邓失去蒋的信任后,职位随即降低,见到过去他的部下,见面必须立正敬礼,开口必称“报告”,惹来黄埔同学的纷纷讥笑。他的心腹朋友贺衷寒、袁守谦、萧赞育等也爱莫能助,不敢在蒋面前为他缓颊。但邓能忍别人所不能忍之辱,受别人所不能受之气,仍“忠心耿耿地崇拜”蒋。

  1938年,经贺衷寒等人的举荐,邓任中央军校政治部主任。蒋虽未加反对,但余怒未消。一次中央军校举行毕业典礼,蒋在大操场边走边巡视,邓作为该校的领导,理应陪同。可是蒋骤然回头对邓说:“你处处跟着我,是否觉得漂亮些?我不愿意看到你这副嘴脸,你给我滚开!”邓在众多来宾面前受到如此大辱,真是无地自容,待典礼一完便立即气冲冲地跑回家去闭门思过了。思过之后,依然练习他的“忍功”。

  1947年经贺衷寒的运作,邓出任国防部政工局局长兼国防部新闻发言人。

  1948年7月16日,康泽(1904~1972)在襄阳战役中被我人民解放军俘虏。4天后,蒋与何应钦、顾祝同、卫立煌等军事将领共进晚餐。席间谈及康泽的下落,蒋颇为自信地说:“我对康泽十分了解,他是不会被俘的,很可能已经像张灵甫那样为党国而壮烈成仁了。”

  就是蒋的这个“很可能”推断,让邓文仪又看到了拍马的机会。两天后,邓文仪以国防部新闻发言人的名义,在南京举行记者招待会,并宣布康泽已经殉难。然而这一宣布,给蒋带来了不知多少尴尬和麻烦。

  《大公报》又根据邓的宣布,随即专门作了报道、康泽的妻子得知后,可能是神经受到刺激,在南京城里疯疯癫癫,逢人就说:康泽如何做了蒋的孝子,如何成仁取义。有人问她要去干什么?她说要找蒋报告康泽成仁的消息。蒋听说后,马上让俞济时送10万元去打发她。这样看来,似乎康泽之死成为定论。但是,当月下旬《新闻天地》便透露了康泽的真实下落:“新华社于17日夜晚已宣布康泽受伤被俘。”为此,舆论一片哗然,康泽之“死”便成为笑谈,国防部“大窘不堪”。

  开始时,蒋的确不相信新华社的报道。到台湾后在一次演讲中,他很沉痛地说:‘在大陆沉陷的大失败之中,真正临难死节的只有两人,这两人中便有康泽”。后来随着消息的明朗化,蒋不得不面对现实。于是他又开始为自己的“很可能”推断,多次作种种辩解,1962年又对康泽的“忠贞不屈”发表谈话,对康大加赞扬。此时,他已经很少作挽联了,却要破例,为活着的康泽撰写“挽联”:“襄阳当南北要冲,弹尽而莫之济,粮竭而莫之援。十七日中阁部扬州,嬴卒孤城,已分百死;忠烈昭党国史乘,劳改而终不变,酷刑而终不屈。二十五载文山土室,丹心正气,独有千秋。”

  蒋的挽联写得不是很好,所以一般都不太长,而此联却长达70字,他不仅是要表达对康泽“不屈”精神的赞扬,更是要为自己的错误判断做进一步辩解。

  1964年他再一次提起康泽:“我曾经提到康泽同志在大陆上被俘囚禁之中,十几年来抗节不屈的情形,今天我愿意重复提出来再说一回。康泽同志遭受共匪炼狱的折磨,身体早已衰弱不堪,据说他的牙齿都脱落得快没有了,这十多年,真不知道他是怎样熬过来的!"

  不知蒋在辩解之余,又会怎样地羞辱邓文仪了。不过邓自有办法,除了继续练就忍功,还主编了一系列吹捧蒋的书籍.依然官运亨通。

  夫人从政的起步---诔词

  宋美龄嫁给蒋介石后.和姐姐宋霭龄有很多相似之处.也是从协助丈夫办教育入手,在嬴得贤名后,逐渐步入政坛。不过她可不愿像姐姐那样,跑到陌生的乡村去当什么教师。她的愿望是协助丈夫从政,做一位叱咤风云的女杰。但她自知资历不足,因此她的干政有两个起点,一是办学,二是效仿丈夫,颁送诔词。这两点她都做得不错。

  宋办理的第一所学校是南京国民革命军遗族学校,1928年由国民党中央常委会决议创办,学生主要是北伐中阵亡的将士子女,指定宋庆龄为校长。蒋对新婚不久的妻子说:二姊在国外.学校的事交给你吧。此后宋就一直成为实际负责人。

  第二所学校是协助蒋管理创办于1925年的溪口武岭农校。宋美龄虽然来武岭的次数不多,但她对学校的影响和贡献却不可小视,从校园的规划、校舍的图纸设计,到门窗样式,甚至连油漆的颜色,都是按照她的意见更改的。1947年.宋又出任该校的董事长。宋在办学取得初步成就的同时,开始涉足蒋的诔词领域。主要分为3个时期:

  第一步是与蒋共同具名时期。30年代开始,有时蒋“颁赐”的诔词,是以“蒋介石、蒋宋美龄”具名的。如1933年11月21日夜,《西京日报》社长丘元武遇袭身亡1934年2月10日举行追悼会,挽联,‘一言褒贬春秋意,千古哀荣党国殇、”就是由蒋宋天妇共同具名。

  1938年2月19日,空军大队长李桂丹抗日殉国,20日举行公祭,蒋和夫人参加,共同具名致送挽联:“武汉雄踞天下之中,歼敌太空,百万军民仰战绩;滂沱挥同胞之血泪,丧我良士,九霄风云招英魂。”而且夫妇均含泪盈眶。

  第二步是夫妻分别具名。如1939年12月4日,吴佩孚在北平去世,6日,蒋向北平吴家属致唁电慰问。8日,宋美龄又电唁吴家属:“闻子玉先生以微疾竟尔长逝,仰怀劲节,举国同悲,夫人悼痛逾恒.更可想见。唯子玉先生以一身任民族正气之重,音尘虽隔人天,高风自垂千古。尚望夫人勉抑哀思,用慰九泉。谨电致唁,不尽依弛,蒋宋美龄叩,鱼。”

  第三步是取代蒋.独立致送诔词。1941年4月24日,谢晋元在上海殉国。27日,宋美龄电唁家属:"上海谢故团长夫人鉴:谢团长在沪殉国,英名足垂千古,唯念中道捐躯,遗孤失估,夫人悲伧,更可想念。尚望勉抑哀忧,抚孤继志。谨代表本会同人,专电驰唁。中国妇女慰劳总会主任委员蒋宋美龄感。”

  至此,宋经常代蒋致送诔词.宣慰家属。又俨然如政治领袖一般,题词也经常出现在(中央日报》二版上(当时习惯,一版是广告),还作讲演,发指示。

  可是,也有人对她十分不满,李宗仁即是。李因台儿庄大捷,获得“青天白日”勋章,很看重,并特意拍照一张佩戴勋章的纪念照,赠送他人。有一次与何应钦一同去见蒋,等了许久,蒋才着便装挽着宋款款而出.何用脚碰碰李,李看到宋佩着大缓带和“青天白日”勋章,浑身珠光宝气的,立刻就觉得自己的那枚勋章一钱不值。回来后李大发牢骚:我们南征北战,拼将老命,不过才得到一个牌牌子,这个臭女人凭什么也戴着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