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百科全书:乌托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2:04:40
WIKI百科全书:颤栗的乌托邦
作者:李安科 | 2005年01月10日12时53分 |

【内容提要】2004年年末,WIKI News推出。“新闻创作方式的颠覆”、“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记者”,冲浪者奔走相告,种种赞美言辞漂浮在浩瀚的互联网上。WIKI的早期开发者之一Larry Sanger更是宣称:WIKI迎来了一个伟大的时代。但真是这样的吗?

2004年年末,WIKI News推出。“新闻创作方式的颠覆”、“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记者”,冲浪者奔走相告,种种赞美言辞漂浮在浩瀚的互联网上。WIKI的早期开发者之一Larry Sanger更是宣称:WIKI迎来了一个伟大的时代。
但就在一个月之前,《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的前任主编Robert McHenry在谈到WIKI时,使用了一个不无尖刻的比喻。他把到Wikipedia(维基百科全书)上查看某一词条、确认某项事实比作去公共厕所:“它可能看起来很脏,让人不得不小心翼翼;它也看起来很干净,让人们因而放松警惕。但人们似乎永远也没办法搞清楚:刚才到底是谁使用了这里面的设备?”
网上有一些缺乏见识的论调,说Robert之所以使用如此恶毒的比喻,是因为WIKI百科全书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构成了竞争。这种可能性存在吗?数字说话——Wikipedia英文版首页上清清楚楚地写着:从2001年起,这里一共积累了445464个词条。(中文版始于2002年10月,仅有17936条目,均为2005年1月10日凌晨1:46统计。)而1768年首次出版、1974年推出第15版的《不列颠百科全书》全套共32册,其学术性和权威性已为世人所公认。其在线版于1994年正式发布上网后,更是受到各方好评。二者之间能够构成竞争吗?
或者说,Robert嫉妒的,正是WIKI全民创作、让所有人创作面向所有人进行传播的新媒体理念?
鬼才信~~!板砖迎击而上。Robert所抨击的,正是WIKI理念的不合时宜!
Robert的言论引发了小范围内对于WIKI理念的激烈质疑。好玩的比喻层出不穷:
“使用WIKI,就好比是把你的汽车开进修理厂,但里里外外不管什么人都要跑过来给你修理。”
“一个厨师有一种主张,一百个厨师有一百种主张。当他们争吵起来的时候,你会发现你吃不吃菜已经无关紧要了。”
……
争论的议题始于WIKI词条的可信度。很多人建议WIKI需要像传统媒体一样,有一个明确的内容生产流程,词条需要给原作者以署名权,已确定的词条即不能改动,等等。WIKI理念的维护者自然对此嗤之以鼻,认为如果WIKI这样做,那就违反了与BLOG同出一脉的草根性。
从草根谈开去,又有人建议,WIKI需要一支精干的专家队伍,以保证内容词条的准确性。于是形成了三个讨论分支:草根与精英的分离;民主与独裁的对抗;商业与免费的对立。
草根与精英的分离
多年来技术的突进,已经赋予每个人足够多的获取信息的手段。很多人早已对此前仅由传统媒体的精英所把持的话语权、议程设置权厌恶到死,好不容易找到这么一个可以汇聚草根力量的社区,如何能够又向传统的百科全书编纂一样,扯一大推精英进来呢?WIKI社区的信条是:“共同创作本应是人类生存进步的方式。”并热烈邀请大家:Be Bold(勇于参与)!但实践经验表明,没有经过特别训练的人(亦即非专家学者),实在是难以胜任百科全书的编篡工作。去年编目专家Lubetzky以105岁高龄辞逝,网友Cat Wizard在Wikipedia上查阅其生平,看到了这样一段对于Lubetzky贡献的描述:
Lubetzky’s theory of cataloging went far beyond the Dewey Decimal System. He divised a colorful yet tactful way of identifying but ordering books where even the most simple person could find it.
Cat wizard对于此段的评价是:“完全不知所云,显然是外行所写。当时尚不知维基百科是何方神圣,只惊异于百科全书也可如此随意。”网友泅水大象也因此说道:“要真的拿维基百科当工具来使用的人本身,需要有相当程度的判断力。”
民主与独裁的对抗
作为一种技术,WIKI在互联网上一直被视为自由、民主利器。诚然,对于每一种事物,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与众不同的理解——就如有人认为黑色沉稳,有人认为黑色暴戾;有人认为西施最漂亮,有人认为老婆最美。但作为一种应用,WIKI百科全书则无法容忍为所欲为、畅所欲言。这也就是WIKI上最为人所诟病的Trolls(可意译为“扯皮”)现象所形成之深层原因。WIKIer们信奉“没有锁的门是最不怕被撬的门”的古谚,结果家里就经常被翻腾得乱七八糟。我曾在一篇文章中使用过这样的案例:《中国大百科全书·电影卷》中对“导演”的解释是:把文学剧本搬上银幕使其成为影片的主要艺术家。可当你把这个词条的解释放到WIKI,过了几天你发现内容被人改为“导演都是大流氓”,那时你准成八大山人,哭之笑之了。
另外,WIKI中文词条中也有很多颇具后现代恶搞特色的,最为著名是当数“稻米”了。登录http://zh.wikipedia.org,在搜索框中键入“稻米”敲回车,然后你就可以看到猫扑走召弓虽贴式的介绍:
稻米的烹调:
如果煮的时候多放点水,煮熟后称稀饭,也叫粥;但水放得太多,煮熟后称撩命汤。如果煮的时候水放的比较少,煮熟后称干饭;只加一点水的煮后叫夹生饭,不加水的叫爆米花。用油炸的叫锅巴。煮成的饭有的生、有的熟、有的焦的叫三层楼。饭煮好后加水的叫泡饭。 也可以把煮好的饭和蔬菜,肉,海鲜等一块翻炒,这种做法叫炒饭。著名的有扬州炒饭。
外国人也有搞出这种内容的,兹举一例:前不久Google Blogoscoped推出的新玩意Google Encyclopedia(Google大百科),就是利用Google的define operator,再加上翻译功能来组成百科全书。其中关于Adult的词条,解释是:
A person who has stopped growing at both ends and is now growing in the middle.
你无法否认这种内容的价值——多高的娱乐性啊。但你同时也无法否认:这样的内容不应该出现在WIKI百科全书当中。
网友Keven认为,Wiki需要一个志同道合的民主社群。这句话足可作为完美WIKIer虚拟乌托邦倾向的印证。在完全开放的WEB环境上,“志同道合的民主社群”的建立,谈何容易?著名社会软件学者Clay Shirky于2003年4月份在O’Reilly Etech大会上发表了关于虚拟社群的一个演讲,谈及完美虚拟社群建立之困难性,题目就叫做:A Group Is Its Own Worst Enemy. 那似乎就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现有情况下,没有绝对的民主,亦无绝对的独裁,那WIKI社区所生产的内容质量,实在是无法保证。
WIKI技术在新闻媒体上的应用(WIKI News),则足以想象其中最为激烈的反映:隔离墙亘立在约旦河西岸,以色列人与巴勒斯坦人共同在WIKI上维护此新闻,那这条新闻就会永远处于BETA版。至于真相……这个世界上有真相吗?
商业与免费的对立
自全球互联网业复苏以来,先哲们曾经高举的FREE大旗,眼见着被腰斩了一片。WIKI是仅存的、标有典型的彻头彻尾FREE字样的互联网应用之一。
在如何促使WIKI成为一个高质量的百科全书方面,批评家K.G. Schneider旗帜鲜明地提出,Wikipedia应当由一个高素质的专家队伍来建立,并适时维护更新。但这就绝对不是免费的了,而理所当地应该给这些专家的劳动以回报。
因为此等说法,KGS或许会被人比做“万恶不赦”的美国唱片业协会、美国电影协会,也就是曾经抵制MP3、一度剿灭了Naspter的郐子手们。但假如你每天都从Wikipedia上获取了足可信赖的知识,对你的工作生活构成便利,这个问题还需要争论吗?
反正MPAA(美国电影协会)已经四处开始抓BT了;而Bter(俗称“网络盗版电影爱好者”)还在喊冤叫屈。
错误的定位?
问题的核心就在于,素有“思想源泉”美誉的Ward Cunningham(2003年底加盟微软,任“规定性架构指南”部门设计师)所发明的基于WEB的协同编写工具,何以就被应用到了“在线百科全书”上面呢?
在百科全书之外,WIKI技术有着非常成熟的应用。在开源软件的大本营www.sourceforge.net上,很多程序员无暇编写软件的FAQ,只好搭建一个WIKI系统,让用户及其他人在试用软件之后,来帮忙撰写帮助文档。记不清是哪个软件了,其俄罗斯裔作者赞道:想不到用了WIKI,以前让他头痛的英文文档,竟然不到一星期就搞定了!
翻译工作者可以很好地使用WIKI(如果是中英互译,记得找一款中文支持比较好的WIKI系统);中国图书出版界N多集体攒书的体力劳动者也是。还有坊间风传GOOGLE、Microsoft、Motorola等大公司在内部架设了WIKI系统供员工交流与协作的。
可是,谁让他们把这套系统拿来用做百科全书,还用了一套华丽的梦境一般的语句,来描述其灿烂的乌托邦前景的呢?
百科全书,一般来说,是对于既往已经确定了的知识的汇聚与总结,是静态的、被动的,一般般的人不能去经常质疑的。喜欢百科全书的孩子,注定是有出息的孩子。就像盖茨,从小就喜欢阅读百科全书,微软公司拽起来之后,盖茨想要拓展公司家用产品线,头一个想到的产品就是电子百科全书。当他与大英百科全书接洽时,对方一口回绝。微软转而与另一家并不起眼的百科全书出版商合作,1993年推出了Microsoft Encarta——第一个专为计算机设计的多媒体百科全书,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并直接导致了《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在信息时代的势微。
在Encarta之后,尚有多家大型出版商涉足电子百科全书的,比如富豪沃伦·巴菲特旗下的《世界百科全书》(World Book)。而且,几乎所有的老牌百科全书出版商,都考虑往网络转型——前面提及的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在线版,还有集成进MSN的Encarta,等等,信息量与现有的Wikipedia相比绝不是一个重量级的,且有着良好的、商业意味浓厚的新知识加入的体系与制度,有无数经过认证的专家,领着薪水,在为这些事情贡献智力与智慧。
还有GOOGLE。这个巨无霸的意图索引上下五千年人类知识的搜索引擎,也几乎成了百科全书的代名词。(上文曾提及,他们也在既有搜索技术体系之上,推出了专门的百科全书服务Google Encyclopedia。)要寻找一个问题的答案,只需要在GOOGLE的输入框中键入关键词,敲回车,翻屏,你总不会失望而归的。凡此种种,我们真的需要一个像WIKI一样由大家共同编写的百科全书吗?
另外,不得不承认的一点是:现有的Wiki系统,都存有着严重的技术缺陷。且不说囿于网络传输速度的多媒体化,简单的WIKI语法甚至连个稍微复杂一些的图表都画不出来;搜索功能只能是最简单的找出结果来了事,统计、排序、计算等功能是不敢提的。或许,或许还应该算上这桩:程序执行效率极慢,即便是在本机上,即便是数据库中的内容少到可以忽略的地步,还是慢。
要依照现在的内容更新速度,要使Wikipedia在内容的权威性、实用性、可检索性等达到《大不列颠百科全书》、Microsoft Encarta的高度,当真连上帝都要痛哭:我怕等不到那个时候了……
所以,这是一个大家都无法忽略的事实:用WIKI做百科全书,立意过于宏大;而编辑方式,在现阶段是无法保证其质量的。这是一个WIKI技术典型的失败应用案例,而其在近三年的发展过程中,充分验证了“酒与污水定律”在虚拟社区依旧颠扑不破:把一匙酒倒进一桶污水,得到的是一桶污水;如果把一匙污水倒进一桶酒,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或许还可以证明一个朋友的玩笑话:在一百个上网的人当中,总会有一两个心怀鬼胎。
那么,对于这个颤栗当中的乌托邦,我们需要说些什么安慰之语吗?
李安科
2005-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