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热点话题聚焦:学术腐败为何屡禁不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3:14:09
     编者按:两会上,学术腐败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焦点之一。学术腐败为何屡禁不止?规范学术道德的治本之策究竟在哪里?代表委员纷纷追根究源。

  

  *** 代表委员深度剖析学术腐败 ***

  四政协委员谈学术腐败:打破"论文崇拜"是治本之策

  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历史地理研究所博士生导师葛剑雄直言,对认定学术腐败要有严格的界线,只能指利用权力、金钱或实际利益非法获得学术成果、地位、声誉或利益的行为,不能扩大化。但对查有实据的学术腐败人物或事件必须像对待其他腐败行为一样,彻底清查,严肃处理。 >>>详细

  人大代表:教授“跑部进钱”跑得一点学究气都没了

  教授不该“跑部进钱”。现在政府部门在大学里搞这个项目那个项目,弄得大学必须去跑项目,教授也不不是活在真空里,跑项目跑得一点学究气都没了。财政资金应该按预算一次性拨给高校,让学校自主分配。>>>详细

  政协委员6问中国教育热点:学术腐败能否容忍?

  广州市政府参事张嘉极认为,学术腐败相当严重,学术是社会最后一片净土,如果学术都腐败了,那么说明社会的其它方面也腐败了。>>>详细

  政协委员痛斥科技界潜规则:科学家想攻关要先"公关"

  听起来有些难以置信,一名科学家如果想申请“攻关”某项国家级课题,首先要做的很可能是拎着礼物,踏上进京的道路,先去“公关”。 >>>详细

  院士委员直斥“官本位” 科研大奖得主多是官

  政协委员评院士“走穴”:不是票子驱动就是面子驱动

  院士“走穴”现象,不是因为票子就是因为面子。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志新今天接受记者专访时,评论了当前出现的院士“多栖”怪现象。 >>>详细

  代表委员透视高考加分背后的教育不公平现象

  2009年高考前后,闹得沸沸扬扬的“浙江高考航模加分”和“重庆31名考生民族成分造假”等事件,让执行多年的“高考加分”政策带来了信任危机。今年两会期间,高考加分制度仍是代表委员热议的一个话题,他们认为,不在阳光下接受监督的“加分”必然会加剧教育不公平现象。 >>>详细

  代表列举高考加分四大弊病 呼吁高考加分改革

   代表委员热议:高校缺钱和乱用钱现象并存

  有媒体曾报道,中部某高校为聘请中央某部委一位局级领导为兼职教授,在北京一家五星级酒店里包了一个豪华大厅举行聘请仪式,中午宴请时,光主桌饭菜就花费1万多元。 >>>详细

  *** 追根究源 学术腐败为何屡禁不止 ***

  

   专家称我国无相应惩处机制 致学术界腐败滋生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中科院院士王志新表示,我国科研经费近30年来急剧增长,但是在经费的管理上,还延续着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操作模式,缺乏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打击和惩处机制,一些科学家能力有限、欲望无限,这必然导致大量腐败滋生。>>>详细

  原来学术腐败是这样“炼成”的!

  建立保证学术独立的机制,如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教授委员会、学术规范(或学风建设)委员会等都应在事先制订并经民主通过的条例的指导下充分发挥作用,而不能听命于领导或行政部门。只有彻底地消除高校体制内的行政腐败,才能真正清除学术腐败。>>>详细

  *** 网言网语:教育腐败需警惕 ***

  网民“斜风细雨”:一直以来,择校费、借读费牵动着千家万户,成为家庭困难学生面前的“一座大山”,各种巧立名目的收费实际上就是教育腐败的温床,建议学校取消这些费用。

  网民“鲁春林”:公平教育,是实现人人平等的重要标志。取消虚假的各级“重点”,废除无效的达标升级,均衡资源的合理配置,鼓励优秀的教师扶贫,督察教育的资金到位,限制行政的胡乱干预,严惩教育的惟利是图,保护发展的特色教育,确保考试的权威信度,提升公民的重教意识。

  网民“土窑洞”:教育乱收费的现象很严重,一些所谓的补课费、资料费收个不停,家长一问就说是教育局规定的。希望收费信息更透明一些,不要让孩子成为学校的“摇钱树”。

  网民“药饵”:加大基础教育投资,并回访资金使用情况,严防蛀虫!

  网民“浪阿拉”:学校的校舍建设,一定要加强监管,千万别再有“豆腐渣”工程了。

  网民“东东”:学术腐败、高校老师在外兼职赚外快等这些问题危害了正常的教育秩序,希望有关部门能够重视起来。

  高校学术不端屡禁不止背后:学术考评片面量化

  学术造假屡禁不止,凸显机制缺失

  对学术腐败需要“零容忍”而非“零作为”

  教育问责要“问真责”“真问责”

  闫希军建议尽快将规范学术诚信纳入立法程序

  司富春委员呼吁树立良好学术风气、加强高校学术研究

  纪宝成:高校去行政化真正含义是按教育规律办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