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富士山与靖国神社——一个中国人眼里的日本--……错乱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7:44:25
-[戴季陶]日本論(節選)
櫻花、富士山與靖國神社——一個中國人眼裡的日本
關鍵詞: 日本                                           文章來源: QQ之BBS 作者:武夷我曾在日本研修農業,又從2004年9月開始,在日本攻讀工商管理碩士學位。7年來,在日本研修和留學的過程中,在與日本各界人士的交往中,對日本有了一定的瞭解,也有一些感想和體會,想寫出來,與大家交流。
  
   一、從櫻花談日本人的民族性格
   第一次看櫻花,是在1999年的春天。接收我研修的五戶果樹農家和當地農協的朋友邀請我們幾個中國研修生一起到公園賞花。舉頭望去,漫天的櫻花連成一片花海,在明媚的陽光下,流光溢彩,蔚為壯觀。櫻花樹下,親朋好友席地而坐,有人舉杯痛飲,引亢高歌;有人略微小酌,淺唱低吟;更多的人則邊吃邊聊,氣氛十分輕鬆。
   一個星期後,當我和一中國朋友再次到那裡時,又見另一番景致。紛揚的花瓣,隨風飄搖;落英繽紛,撒滿荒原。身在異鄉的我們,見此情此景,還頗有幾分傷感。我俯身抓起一把花瓣,仔細端詳,怎麼也想像不出它們幾天前高懸於樹時的風采。而日本人喜歡櫻花,不僅欣賞它盛開時的絢爛,更感歎它凋零時的淒美。
   後來,我也在盛花期採摘過一、兩朵櫻花置於掌心,同樣看不出它美在哪裡。
   於是,我想起了中國的牡丹。在我看來,二者相比至少有兩點不同,一是牡丹之美,或展現於凜然怒放之時,或表現在含苞待放之際,但無人欣賞其殘花敗絮之態。更重要的一點在於,牡丹哪怕僅有一朵也嬌艷逼人,而單朵的櫻花卻絲毫不引人注目,可以說,不論哪個花期,櫻花之美,都體現為一種集團之美。
   由此,我想起了日本人。在社會學家的眼中,日本人的民族性格複雜而又矛盾,既生性好鬥而又溫和謙讓,既窮兵黷武而又崇尚美感,既桀驁自大而又彬彬有禮,既頑固不化而又能屈能伸,既忠誠而又心存叛逆,既勇敢而又怯懦。我也確有同感。日本人的性格不是僅靠櫻花就能形容的,但從櫻花開始談日本人的民族性格,在我看來是一個比較自然的切入點。
   心繫團隊的協作、絢爛之前的謙恭、作為個體的內斂、作為團體的張揚,這是櫻花的性格,也是日本人的性格。
  
   1、崇尚協作的團隊精神
   關於日本人的團隊精神,只要是談日本人的文章多會提及。我只從一個側面談談自己的感受。在「人力資源管理」課學習日本企業的職員錄用制度時,同班的日本同學認為理所當然的做法,我們中國同學就很難接受。比如,一個日本的企業職員如果離開了他原來的企業,想再找一個好單位,是十分困難的。不像在中國可以頻繁地「跳槽」,還有可能總是找到比以前更好的單位。在日本,基本上不存在這種情況。即使有,也是少數擁有緊俏技術的人,但即便是他們,雖然能找到薪水更高的職位,但也很有可能只是這家會社的「合同社員」,而不是「正社員」。產生這種現象,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在於日本人對打造企業團隊、培育企業文化的重視。在日本的企業經營者看來,最理想的職員是大學一畢業就入社(正所謂一張白紙能畫出最美的圖畫),從一開始就接受企業的經營理念,在企業文化的熏陶下學習、成長,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團隊的和諧運作。他們特別看重社員的協作精神,而且還傾向於認為,經驗比能力重要,只要在這個團隊裡按要求去學、去幹,沒有什麼學不會的。正是基於這種思維,日本的企業尤其是大企業大多採取終身僱傭制,社員一旦入社,一般就一直幹到退休。企業為職員提供各種福利待遇和學習培訓的機會,職員則忠於企業、「愛社如家」,職員之間也必須互相關照,團結協作。而「跳槽」另謀高就則與日本人的思維方式、與日本企業的管治理念格格不入。
   為了維護團隊的運作,個人不求出頭冒尖、集體不評先進模範(當然不是絕對的,但與中國相比,極少),這也是日本人的一大特點。那麼,個人奮鬥的原動力從何而來呢?可以說一半來源於日本人從小就被灌輸的觀念:不給人添麻煩;而另一半最體現日本人的性格特徵、甚至可以說是已經隨日本文化的傳承而熔入日本人的骨髓之中的一個觀念:不能被人恥笑。假如自己工作不努力、不認真,就會拖集體後腿,就會給所有的人添麻煩,甚至會被人恥笑。所以每個人都必須努力,每個人都不能落後、不能出差錯。一位在日本醫院作訪問學者的整形外科醫生最感慨的就是,他國內所在的醫院完全把收入和工作量掛鉤以調動積極性,可日本的醫院根本不用這樣做,也沒有一個人偷懶。我的一位老師跟我說過她親身經歷的一件事,兩個日本人同時到中國的一所高校擔任日語教師,一年後,這所高校把其中一位評為優秀外國教師。另一位沒被評上,他覺得無法理解,認為這是他的恥辱,並給校長寫了一封長信,質疑學校的做法。信的大意是說,我一年來已經為教學盡了全力,當然也肯定有不足之處,有可能不如其他老師,可是,為什麼校方從沒有人向我指出過哪裡做得不夠,哪裡需要改進?到了我們要回國時,搞這樣的評選,除了讓我感到恥辱之外還有什麼意義呢?這就是文化背景與思維方式的不同造成的誤會。日本的企業每天一上班先開晨會,連有些接收中國研修生的農戶也每週開例會,最主要的內容就是點評昨日(上周)的工作,指出不足,告訴你該怎麼改進。有的中國研修生剛開始也不大理解,稱之為「批鬥會」。而日本人能很自然、很自覺地利用這些機會,及時調整和改進自己的行為,保證與同一集體內的其他成員同步前進,做到永不落後。
   也正因如此,日本企業的質量管理是世界一流的。不同企業各有特色,但同一企業裡的員工,就像一個模子裡出來的,言行整齊劃一。好比賞櫻花時,人們會比較哪棵樹漂亮,決不比較哪朵花漂亮。
   禮讓互助也是普通日本人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出的美德,在日本有過生活體驗的外國人,對此都有所體會。在我的印象裡,禮讓首先表現在交通秩序上。人行橫道線上,機動車肯定讓行人。剛到日本時,我曾有多次站在路邊想讓機動車先過,可常常是司機把車停下來,招手示意我先過。機動車之間也互相禮讓,被讓者都會在車上向對方點頭致謝。互助最能體現在問路上。我的一位同學在一橋頭向一小商舖的店主問路,過了長近百米的大橋後,沒有按他指的方向走,這位店主擔心外國人語言不通走錯路,立即騎上自行車追上我的同學,再次向他說明該怎麼走。我有幾次問路,被問的人也不大清楚或沒有把握,他們馬上向路旁的其他人確認後,再耐心地向我講解。
  
   2、卑微謙恭的學習態度
   對日本人學習態度的第一體驗,是從我當研修生時教他們包餃子開始的。到日本不久的一個星期天,我們兩個中國研修生想換換口味,自己動手包了一次餃子,並送了一些給接收我們研修的幾個日本朋友吃。他們覺得好吃,還聽說我們連餃子皮都是自己擀的,於是提出讓他們的夫人跟我們學。我們也沒多想,就答應了。但那幾位日本主婦的學習態度,讓我們大吃一驚,還覺得有點不安。因為她們竟然把我們兩個並不擅長包餃子的南方人包餃子的全過程做了記錄,我們隨手抓的一把配料,她們也量化為「某某材料約多少克」,全部記下來。後來才發現,日本人就是這樣學東西的:只要他認為你的某一方面比他強,哪怕你的地位很低,他也能放下架子,認認真真地學、原原本本地學。當然真正學到手後,他會進行改造提高,但在最初階段,決不想當然,決不走捷徑,決不學走樣。剛開始作為農業研修生在果園勞動時,我的一些「走捷徑」 的做法就被糾正過,雖然在我看來那樣效率更高,但在他們看來操作規程必須遵守,尤其是作為來學習的研修生更必須原原本本地學。
   日本的企業都有一套完整的學習培訓制度,對員工培訓的重視在一般人想像之上。他們的學習有一大特點,即重視在實踐中學習,並且善於在實踐中學習。我在日本讀的是MBA,但在日本MBA並不大吃香。在國內MBA(尤其是EMBA)的學費比普通專業要高得多,MBA畢業後的平均年薪也比碩士的平均水平高得多。而日本不存在這種現象。首先,MBA的學費及畢業後的收入與其他專業沒有太大的差別(實際上日本除少數職業外,大多數行業的起點工資都差不多,這在後面再談),因為他們認為企業管理必須在實踐中學,理論學習固然重要,但僅僅一個MBA學位不能說明任何問題。在國內有的人拿了一個MBA學位後,「跳槽」換個單位,立即收入翻番、身價倍增,在日本決無這種可能。其次,雖然日本人也自認為日本是一個「學歷社會」,但日本對學歷的重視,並不是簡單地認為碩士比學士好,博士比碩士好,日本實際上認的是學校的牌子,即學歷來自哪個學校。一個一流大學的本科生在就業市場上肯定比二、三流學校的研究生搶手。日本人強調「終身學習」,但並不熱中於提高學歷層次,他們認為,對於從事實際工作的人來說,本科文憑就夠了,念博士根本沒必要。名牌大學畢業的,說明他們素質高(當然也有人質疑),但不管哪個學校畢業的,就職後都必須按企業的要求,放下身段,從頭做起,邊干邊學。
   虛心學習外國的先進文化,是日本民族每一次進步的起點,也將日本人卑微謙恭的學習態度體現得淋漓盡致。對中華文化的學習模仿自不必多言,就連一位有名的右翼反華分子也不得不承認,一翻開唐詩宋詞,心中就升騰起一股鄉愁,那是文化的鄉愁,文化的根。直至今日,日本天皇的年號、皇族繼承人的名字,都還是來源於中國典籍。比如,現在的年號「平成」,就取自《書經》中的「地平天成」和《史記》中的「內平外成」。我曾看過日本中學生的國語課本,發現他們初一就開始學論語和李白、杜甫了,最讓我吃驚的是日本的高考竟然必考中國古代的文言文,我試著做過1999年的試題,很慚愧,沒全對。我也問過借給我教科書的那位學生,喜歡學這些東西嗎?他回答說,喜歡李白的詩,但對其他東西不大感興趣,也沒那麼多精力去學,多花點時間學好英語更重要。由這位學生學英語的熱情,我猛然想起了福澤諭吉在150年前的一聲感歎。福澤諭吉是日本近代最著名的啟蒙思想家,甚至被某些人尊為日本的「思想國父」,著有《脫亞論》,其肖像至今仍印在日本面值最大的萬元大鈔上,他在1862年得知中國只有10幾人能教英文時(當時日本已有500多人能勝任英文教師),說了一句:完了,清國完了。由此我又想起了當西方列強剛打開日本國門時,日本天皇交代國民的一句話:要像過去尊重中國人一樣尊重西洋人。從那以後,日本開始了模仿西洋、「脫亞入歐」的進程。日本古籍《菅家遺戒》中最有名的論述是「和魂漢才」,在日本流傳近千年,可明治維新後,馬上出現了一個新詞:「和魂洋才」,這個詞彙至今仍廣泛使用。可見,日本人的學習是有選擇的,日本人的謙恭也是有前提的----你必須比他強。
  
   3、內斂與張揚、傳統與現代
   1998年,初次踏上日本土地的我,以新奇的目光打量著周圍的一切,可一開始卻沒發現什麼能讓我吃驚、讓我震撼的東西。黃皮膚黑眼睛的面孔、方方正正的漢字,讓我沒有多少身處異國的感覺。但幾天後參加的一次活動給了我全新的感受。那是當地的秋季「例祭」,即每年秋季舉行的民間活動。我站在擁擠的人群中,看著幾十人抬著「神輿」高聲吆喝著走過來,當中有平日西裝革履的公司職員、有文質彬彬的教師、還有頭髮染得五顏六色的「新新人類」,但此時全都換上了日本的民族服裝,頭上還纏著綵帶,一個個早已汗流浹背卻仍拚命顛著肩上的「神輿」,漲紅著臉聲嘶力竭地吼出一些我聽不懂的日語。周圍的人也大都被感染,一個個興致盎然。這時,我才感到:我在日本,我在異國他鄉。在摩肩接踵的人流中,我感到的是一種孤獨。
   在中日兩國都有較長生活經歷的人告訴我,一到日本,就有一種寧靜、沉穩的感覺,連建築物的顏色都以灰色調為主,與中國完全不同。而民間各種各樣的「祭」,當屬這寧靜沉穩中難得的喧囂。它的存在與變遷比較集中地折射出日本人身上的內斂與張揚、傳統與現代。「祭」,源自祭祀活動,但隨著社會的發展, 已經淡化了原來祭神的意義, 而被賦予娛樂、溝通的功能和內涵,成為一種民間節日。有的地方把「例祭」辦得十分隆重盛大,還表演雅樂或以笛子、鼓等組成的演奏或伴奏。其實,不光是「祭」,日本還有很多傳統文化遺產也都得到很好的保護和繼承。我曾參加日中友協組織的到日本人家中客居三日的活動,主人是長野縣的一個房地產商。他喜歡日本傳統的曲藝形式----能樂,於是專門在附近的山上建了一座別墅式的「能樂堂」,有專業的舞台和佈景,專門用於和當地的能樂愛好者切磋交流、自娛自樂。說到自娛自樂,自然就會想起日本人發明的卡拉OK。看到這些在八小時工作時間內一絲不苟、拘謹刻板的日本人在八小時之外的放鬆與宣洩,看到在高度現代化、高度西化的當今日本還保留著如此眾多的傳統元素,看到日本人在模仿、吸收之後的改進和發明,對日本人才算有了進一步的瞭解。
二、從富士山談日本的社會結構
   富士山也可寫做不二山(在日語裡同音),海拔3776米,是日本第一高峰。我在2005年8月登上了山頂,同行的12人中一半中國人,一半日本人,領隊是日本電通公司的職員,他兩夫婦是登山愛好者,幾乎每年都要登一次富士山。他告訴我,每年「電通」的新職員和新獲提拔的管理人員都要登富士山。果然,我在離頂峰不遠處看到了這家公司立的紀念碑。據報道,有一家公司還把對新職員的錄用考試放在登富士山的過程中進行。
   富士山是日本的標誌,日本人也喜歡富士山,不少地方都把當地的外觀象富士山的小山稱為小富士。遠眺富士山,呈完美的圓錐形。它是一座火山,現在的外形是大約一萬年前的噴發形成的。最近的一次噴發是在1707年,但在1907曾因地震而引發噴火。
   我在回國前的最後一個月登上了富士山,第二天下山後,泡在山腳下的溫泉裡,回望這座剛剛被自己征服了的山峰,再回想自己前後生活了兩年的日本,心裡別有一番感受。當時有個第一次見面的日本朋友問我,對日本社會的印象如何?我只簡單說了幾句,又覺得不是幾句話能說清的。過後當我一個人靜靜地望著富士山時,才發現,如果要找一個東西來比喻我心目中的日本社會,富士山倒挺合適。金字塔形的縱向的社會結構,也可說是富士山形;強調均衡發展與社會公平而形成的相對穩定的社會結構,就像富士山外觀一樣四平八穩;社會內部孕育的變革,則像這座休眠的火山一樣有復甦的可能;強大的經濟實力掩蓋不住經濟結構的弊病與漏洞,就好像遠看線條完美的富士山其實遍佈大小不一的火山熔岩,還有巨大的火山口。
  
   1、縱向結構的社會
   一位在日本農協工作的朋友從中國回來後,說起一件他很難理解的事。他到中國的一個縣裡考察,當地很重視,好幾個領導在門口迎接他。他沒想到,第一個被介紹並與他握手的是其中最年輕的一位,是分管農業的副縣長,才30多歲,農業局局長、副局長都是40多歲,而全程陪他下鄉的農技站長已是50多歲的人了。對於中國人司空見慣的事,他之所以驚奇,是因為在日本決不可能出現這種情況。
   當然,日本也有少數年輕的政治家,比如30來歲的國會議員、30多歲的地方行政首長,但他們多是出身於「政治世家」,而且是通過選舉當選的,故被稱為「政治家」。而日本的「政治家」(主要指各級議會的議員和地方的行政首長,均通過選舉產生)和公務員是兩個不同的體系。公務員通過考試錄用,又分為國家公務員和地方公務員的不同序列,國家公務員的最高職位是內閣各省的事務次官,而在這之上的政務次官(副大臣)、大臣等必須由國會議員擔任,換句話說,他們屬於「政治家」序列。而除他們之外,不論是公務員還是企業職員、或是社會團體的職員,其職務陞遷必須講資歷。「年功序列」是日本企業的三大特色之一,即工資與職務均與為企業服務的年限緊密掛鉤。提職時一般是在同等資歷的人裡選能力強的,而未陞遷的人有可能被調整崗位,比如一些50來歲的高級別公務員會被安排提前退職,然後到民間團體或企業工作(在經濟上一般沒有損失)。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維持上下級關係的順暢。所以,幾個日本人在一起,一般憑年紀大小就可判斷其職務高低。
   而且,日本人部下對上司的服從可以說是無條件的、絕對的,有一種心理上的天生的敬畏,而不僅僅是因現實的利益因素(比如怕被「穿小鞋」等)。一個社會人總是處於各種關係之中,日本人對縱向關係的重視明顯高於對橫向關係的重視。所以,這是一個論資排輩的社會,一個等級森嚴的社會,一個縱向結構的社會。
  
   2、注重平衡的社會
   和日本人談起日本社會,他們常會說起一個詞:一億中流。日語也是這四個漢字。意思是大約一億日本人自認為自己的經濟狀況處於「中流」水平(日本人口1.28億),與統計結果也大致吻合。日本國土面積小,比較注重經濟的均衡發展,重視通過二次分配等各種手段使不同地區、不同行業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質量不產生太大的差距。
   我研修時在日本農村生活一年,留學時在東京生活一年,對日本城鄉差距之小,感受極深。現在日本農村的大部分農戶是兼業農戶,除了干自家的農活外,還在公司工作,總收入當然不低;而專業農戶雖然平均現金收入不高,但與生活在城市相比,有不少得天獨厚的優勢,其實際生活水準並不低。六年前接收我研修的五農戶,三家是專業農戶,兩家是兼業農戶,我感覺他們的生活質量甚至比東京的一些工薪階層高。首先,這得益於日本政府扶持農業的一系列政策。農協為農民提供產前、產中、產後的系列化服務,國家和地方財政都為農業提供了大量的資金扶持,農民進行基礎設施建設、購買農用機械、引進新品種等都可申請補貼。其次,農村的交通、通訊等各項基礎設施十分完備。比如,家庭汽車的擁有量遠遠高於大城市,彌補了地理位置偏遠的不足。農村的衛生環境也非常好,不少農民的住宅整修得像別墅,沒有農民在家裡養豬、養雞,只有養寵物。第三,各項社會事業的發展已經完全覆蓋農村。我研修所在地的一所小學,若按當地人口數量衡量,只相當於國內規模很小的村完小,只有30多位學生,但卻有10位老師,有高大的教學樓,有室內體育館和游泳池。他們的理念是,不管孩子出生在哪個偏遠農村,都有權利接受和東京一樣條件的教育。只要是公立學校,條件都是一樣的。第四,農村和城市一樣都建立了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農民也都享受醫療保險、養老保險等各種社會保障。
   東京是全世界生活費用最高的城市,整體工資水平相應地比日本其他地方高,但也只有10-20%的幅度。而且,除了醫生、律師等少數行業(都是需要高度專業知識的行業,而不是所謂的「壟斷行業」)外,各行各業的工資收入沒有太大的差別。日本各大企業的社長(即總經理)的收入高於普通員工的倍數也是發達國家中最低的。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日本人在中國人面前開玩笑:我們日本在搞共產主義。2005年6月我在東京參觀一家老人護理中心時,又聽到有日本人這樣說。日本從2000年開始建立了護理保險制度,目的是彌補醫療保險制度的不足。因為不少老年人並沒有明顯的疾病症狀,只因身體衰弱而部分或完全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他們的護理費用,無法用醫療保險支付,有可能給個人帶來很大經濟負擔甚至因無力支付護理費用而無法生活下去。護理保險制度實施後,年滿40歲就要在繳納醫療保險費的同時,繳納護理保險費。到需要護理時,所有的護理費用個人只須承擔10%,其餘部分由護理保險基金和各級財政按規定比例承擔。護理項目非常多,包括定期上門幫助洗澡等等。我在那裡還看到了常年住進護理中心的老人,收費標準是每月50萬日元(日本工薪階層的平均月薪是40萬左右),如果沒有保險,很多人負擔不起,但參加了保險則人人都能承受,因為領到的養老費比個人要承擔的護理費高。
  
   3、孕育變革的社會
   日本人大都知道中國的改革開放,但對於具體的政策,一般人不大瞭解。六年前接收我研修的一農戶告訴我,在接觸中國的農業研修生之前,他一直以為中國的農村還在搞人民公社。儘管如此,對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進步、對中國今後的發展前景,他們感到羨慕甚至感到一種壓力。大部分日本人也覺得日本社會需要一定的變革,不能再像最近十幾年這樣停滯不前,但一般人又說不清該怎麼變,似乎也沒有什麼比較一致的意見。
   有兩件事我印象很深。一件是,在我研修結束就要回國時,下一批研修生的赴日手續因日方的原因還沒辦好。接收研修生的農戶很著急,因為新的研修生不能及時來,我們走後空下來的公寓,他們還要照付房租。當時日方負責接收我們研修的社會團體負責人是某個在野黨的國會議員,一農戶就此大發牢騷:××黨就是不會辦事。並轉身對我們說:就好像你們中國不能沒有共產黨一樣,日本還是要靠自民黨。後來也是從他們口中知道,自民黨對農業政策的重視、對農協組織的重視,說到底,是對農村選票的重視。另一件是,2005年8月8日,小泉因郵政改革方案被否決而宣佈解散眾議院,我們在郊遊回來的車上聽到這一新聞,開車的日本朋友深深地歎了口氣說:乾脆換個政黨做做也好,日本不像中國,中國一定要共產黨這樣有權威的政黨才行,日本沒關係,在九十年代就出現過其他黨派執政,也沒出什麼大問題。
   在歷史上,明治維新和二戰後的改革的確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改變了日本。而最近十多年來,日本政治家雖然也提出了種種改革設想,但不論是冠以響亮名稱的「平成維新」也好,還是現在的所謂「小泉改革」也好,在老百姓看來都是雷聲大、雨點小,具體成效乏善可陳。對於經濟體制、經濟結構上的一些深層次問題的解決,雖然政府也採取了一些措施,但有些問題積重難返,普通國民已失去了等待的耐心和關注的熱情,他們目前最關心還是年金等有關社會保障政策的調整,因為這最直接地影響每個人的切身利益。
   但不管怎樣,日本社會需要變革、正孕育變革、也逐漸發生著一些變革。這幾年,我的幾位在農協工作的日本朋友,他們的名片,他們的通訊地址等,幾乎一、兩年就變一次,有的只是因為基層農協的合併而使單位名稱發生變化,有的是內設機構的調整,有的則因人員的大調整而調動了工作,到別的地方去上班了。日本農協,這一對戰後日本的農業發展發揮了巨大作用、並有相當政治影響的機構,在新的時期也面臨許多困難和矛盾,到了非改革不可的時候。
   日本各項政策的調整和新政策的出台,有一個十分突出的特點,就是醞釀時間長、研究論證較充分,而且從政策公佈到實際執行有一個很長的「緩衝期」,能夠把準備工作做得非常周到(當然這也要付出降低效率的代價)。比如,我第一次到日本時,問一個人,日本的學校每週休息幾天,他回答說,因為自己家裡沒有孩子上學所以搞不大清楚,政府是在幾年前就公佈了學校也要實行周休兩天的制度,但到底何時開始實施他記不清,反正要等好幾年。後來有人跟我解釋,因為這涉及到教學方案的調整,必須有幾年的準備時間。又如,2005年日本通過了新法律,調整離婚後夫妻雙方對於養老金領取權的分割辦法,但要到2007年4月才施行。由於新的分割辦法明顯對女性有利,出現了不少原準備離婚的女性推遲離婚的現象,甚至有人推測2007年後日本將爆發離婚潮。政策的調整和新政策的出台還有一特點,就是一般不進行「試點」,一旦確定即在全國實施,包括護理保險制度的建立等都是如此,我分析這一是因為國家小,二是為體現公平,當然也需要財力保證。
三、從靖國神社談日本的歷史與未來
    
  臭名昭著的靖國神社離我的學校只有三、四百米,建築佈局呈東西狹長分佈,就在大街旁,我從地圖上按比例尺計算,長約600米,大部分地方只有100多米寬,但西部有200多米寬,參拜的本殿和資料館等主要建築都在那裡。最東邊的正門是個大牌坊,南面還有側門,也都是開放式的,站在大街上就能看到裡面的一部分。在那附近呆了一年,發現一年中最熱鬧的是兩個時候,一是春季櫻花開的時候,靖國神社是日本人賞花的景點之一,靖國神社的「春季大祭」也在那時舉行。再就是8·15戰敗日(日本人稱為終戰日),尤其是2005年的「8·15」,上演了一出20萬人參拜的鬧劇。一些反對參拜的遊行群眾還與為參拜造勢的右翼團體發生了衝突。關於靖國神社、關於歷史,日本人到底是怎麼想的?
    
  1、無法化解的死結
  如果一定要用最簡潔的語言來表述大多數日本人對歷史的態度的話,我覺得只有一個詞:曖昧。當然,也有很多例外,有的人表現出難得的清醒與良知,有的人則信口雌黃、顛倒黑白讓人無法容忍。
  作為農業研修生在果園勞動時,一位80多歲的老人常和我們在一起。認識沒幾天,他就告訴我們,戰爭期間,他在中國呆了11年,但戰爭結束後就再也沒去過中國。那時,口語不好,很少主動和他說話,他的話也不多,總是三言兩語地問現在中國各方面的情況,聽了我們的回答後,就默默地想著什麼。他說話最多、也是我最難忘的一次是和我分析為什麼日本經濟能在戰後迅速崛起,他認為這首先得益於日本在戰後從軍國主義轉向和平發展。他說,你們中國如果沒有強大的軍隊就會被別人侵略,日本就沒必要,日本沒資源,沒有人會來侵略日本,所以日本不應該把錢花在軍隊上。他還說,世上最糟糕的事就是打仗,千萬別再打了。打起仗來,最苦的是老百姓,戰火中的老百姓比軍人更苦。憑心而論,他對經濟問題的分析是膚淺的,但他對侵略戰爭罪惡的認識卻是深刻的。雖然他沒有開口說道歉的話,但從他的談話中,從他對中國研修生的關心照顧中,我們能感受到一個侵華老兵在戰後的反思和醒悟。
   2005年7月,在一次為期三天的友好交流中,我被安排住在一房地產商的家裡。他向我講述了他父親五兄弟在二戰中的遭遇,最幸運的算他父親,戰敗後馬上從中國回日本了,有兩兄弟分別戰死在馬來西亞、中國,還有兩兄弟在中國東北被蘇聯紅軍俘獲,押往西伯利亞,多年杳無音訊,直到最小的叔叔從西伯利亞被釋放回國時,才知道另一人已死在西伯利亞集中營。他至盡仍記得小叔叔回到家時,一家人抱頭痛哭的情景。如今六十多歲的他,工作之外的時間都花在慈善事業和日中友好交流上。可第二天在他熱情地帶我與當地的幾個正在打門球的老人見面時,一個老頭第一句話就問,你們中國政府為什麼一定要反對參拜靖國神社?還沒等我反應,陪同的人馬上轉換了話題,事後還向我道歉,同時也向我說明,確實有這樣的日本人,在這個問題上無法理解中國的立場。
    
  我在日本的一個網站上申請了個人主頁,主要是把關於中日農業及文化比較方面的一些感想等以日記的形式放在網上交流。在我的網頁上留言的日本人很多,絕大多數都是鼓勵的話,還有人留下電話號碼等聯繫方式希望交朋友。但有兩個例外,一次是由於我的一篇文章(比較日本的武士道與歐洲的騎士道)中提到近代日本發動的戰爭都是侵略戰爭,有一日本人不服氣,在我的留言板上粘貼了大量的「史料」,辯稱日本發動的戰爭不都是侵略戰爭,有的是從歐洲列強手中解放殖民地的「解放戰爭」,說我在侮辱日本。另一次是2005年4月國內爆發反-日游-行時,有日本人留言:支-那-人、朝鮮人、韓國人滾出日本! 2、無法迴避的現實
    
  對於歷史,普通日本人到底抱什麼態度?以我的觀察和理解,大多數人知道並且承認日本有過那麼一段侵略歷史,但大多數人對那段歷史又瞭解得很少(或者瞭解也不願多講),而且,不少人似乎不大願意去深究那段歷史,似乎希望就這樣讓它成為過去,不影響他們現在的生活,一句話:態度曖昧。尤其是在少數右翼分子的煽動下,對於中、韓等國家的正當要求,越來越多的人感到不大理解甚至不耐煩。例如,對於小泉參拜靖國神社,雖然今年以來反對的人超過了支持者,但反對小泉繼續參拜,並不表示他們都認為參拜靖國神社是錯的。不少人只是認為小泉作為首相應該通盤考慮、權衡取捨,犯不著為這件事激怒中、韓而影響日本的根本利益。很多反對小泉參拜的日本人,自己卻在繼續參拜。
    
  在紀念二戰結束60週年期間,日本NHK直播了一場長達3個半小時的對話節目,主題是日本應該如何看待歷史,如何走向未來。參加節目有社會名流,也有普通國民,還有中國、韓國及東南亞國家的在日人員。現場氣氛十分熱烈,日本人之間也有完全相反的觀點。但在整個節目過程中,為侵略戰爭翻案、狡辯的言論總是引來最熱烈的掌聲,讓人怒火中燒,心情沉重。我印象最深的是兩個人的發言。最精彩而且連在場的持右翼觀點的日本人也難以反駁的是日本前駐美國大使,他的話很簡練,但高屋建瓴,邏輯嚴密,是我印象裡對歷史問題的認識最清醒、最深刻的日本人之一。最「坦率」、最讓我「大開眼界」的是在場的一內閣大臣,除了為右翼教科書狡辯外,他還解答了幾個年輕人的疑問,為什麼教科書裡有關於二戰的內容,而他們印象裡歷史只講到明治維新。這位曾擔任過文部大臣的現任內閣成員做了解釋,大意是說,因為「日教組」(即日本教育工會)受馬克思主義的影響太深,如果讓這樣的老師講述近代歷史,會誤導下一代,所以日本的教育行政機構早已形成了一個共識,不講授這段戰爭歷史。
  所以,日本學生想真正瞭解這段歷史,只能靠自學。由許許多多類似的事例出發,我們就比較容易把握日本現在的社會環境,從而對一些現實問題的成因與走向做出科學判斷。
  韓國總統盧武鉉在一次演講中說,與日本這樣的國家為鄰,是韓國人的恥辱。面對一些日本右翼分子的言行,中國人同樣滿腔怒火、義憤填膺。但僅有憤怒是不夠的,而做出一些不理智的過激反應,不僅不解決問題,甚至正中一些右翼反華分子的下懷。作為一個家庭,有可能像「孟母三遷」一樣為自己選擇好鄰居,而作為一個國家,則別無選擇,必須直面各種各樣的「鄰居」,不能迴避現實,也不應激化矛盾。無論你如何痛恨它當年的侵略暴行和今日的翻案醜行,你都不得不面對這樣一個「鄰居」,而且是一個重要的「鄰居」。越是憤怒的時候,越要保持清醒和理智。越是危險的對手,越要研究它、學習它。對於罪犯,尚且要研究犯罪心理學,對這樣一個國家,不做研究,僅憑義憤,能解決什麼問題?不真正瞭解對手,只有豪言壯語,沒有制敵的本事,不僅戰勝不了對手,相反,只會讓對手恥笑。在紀念抗戰勝利六十週年的時候,近80年前初版的《日本論》又成了暢銷書,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了我們對日本研究的不足。我認為其中的一段話,在今天似乎仍有現實意義:「『中國』這個題目,日本人也不曉得放在解剖台上,解剖了幾千百次,裝在試管裡化驗了幾千百次。我們中國人卻只是一味地排斥反對,再不肯做研究功夫,幾乎連日本字都不願意看,日本話都不願意聽,日本人都不願意見,這真叫做『思想上閉關自守』」。在某大學的BBS上,就有學生問我,學什麼不好,要學日語?去哪裡留學不好,要去日本?
3、無法預知的未來
    
  這個小標題似乎有點悲觀色彩。對於今後的中日關係會出現什麼樣的困難和波折,確實無法預知。但我對中日關係的最終走向是樂觀的,這種樂觀首先來自於對中國發展前景的樂觀,其次來自日本國內的不容忽視的和平力量。倒是越來越多的日本人在談及日本的未來時,常常流露出悲觀和宿命的看法,認為未來無法預知。
  對於日本政治出現的保守化傾向和少數右翼分子的囂張,普通的日本國民缺乏應有的警惕。雖然不贊成右翼分子的主張,但認為應保障他們的言論自由。對於政壇的向右轉,不少人還認為是應該的,認為戰爭已經結束60年了,日本不應再背負戰敗國的包袱,而應當成為所謂的「正常國家」。不少大眾傳媒也有逐漸右傾化的趨勢。
  在與一些普通日本人的交談中,既可看到他們對一些問題在認識上的簡單幼稚甚至錯誤荒謬,也可看到他們對和平的渴望。即便是一些在歷史問題上認識模糊的人,在和我爭辯的同時,也很認真地對我們說,絕對不能再打仗了。有一位朋友,很認真地問我,你在日本呆了這麼久,你說日本還有可能打仗嗎?他不等我回答就接下去繼續講他的觀點。在他看來,只要是瞭解當今日本實情的人,就肯定認為日本再也沒有發動侵略戰爭的可能。對他們的這些看法,我當然不能贊同,但不能否認的是,大多數日本國民渴望和平、反對戰爭的心態是真實存在的,而且時常很自然地流露於言談之中。
  我們將面對一個怎樣的日本?我個人認為,首先,是一個歷史認識態度曖昧的日本。不要幻想它能像德國一樣真誠認罪。戰後對兩個國家的改造政策完全不同。歷史走到了今天,再做過多的假設已經毫無意義。在有關歷史認識等原則問題上,我們應該丟掉幻想,做好長期鬥爭的準備。其次,是一個逐漸走向「正常國家」的日本。二戰已經結束60年,日本等國家從「戰敗國」走向「正常國家」的進程,人們可以延緩它,但無法阻止它。這是不以我們的意志為轉移的,對此,應有充分的心理準備及應對措施。第三,這是一個和平力量與右翼勢力並存的日本。日本今後的走向,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二者之間的較量,當然也取決於國際社會對它的影響。
  如何面對這樣一個日本?首先,在原則問題上不能退讓,要維護中華民族的尊嚴和利益。其次,在應對一些現實問題時應靈活而講究策略,講求實效。要站在歷史的高度看問題,謀國家和民族的長遠利益、根本利益;要從世界範圍內激烈競爭的角度看問題,要有更加寬廣的視野,要認識到我們的競爭對手不只一個日本,不能以小失大,更不能用對方的錯誤來懲罰自己,以至影響發展步伐。第三,重視民間交往,培養互信的基礎。既要看到右翼勢力的抬頭,也要看到和平力量的強大。第四,加強對中國青少年一代的教育,要樹立正確的歷史價值觀,熱愛自己的祖國並且知道如何最有效地為祖國的未來貢獻自己的力量。
  面對日本這樣一個國家,我們確實無法準確預言它的未來;但面對充滿變數的未來,我們中國人必須有所思考、有所準備、有所作為。
    
            2005年9月9日於東京日中友好會館後樂寮
     後記:為什麼寫這篇文章?
  
    利用回國前的最後幾天時間寫的這篇文章,在回國後給幾位朋友看了一下。有的評價過高,讓我受之有愧;有的直言不諱,指出文章有美化日本之嫌。我覺得有必要把寫作動機做一個簡要說明。
  首先是因為我覺得國內不少人對日本的現狀不夠瞭解。由於日本不能以正確的態度對待歷史,再加上在領土問題(包括東海石油問題)上採取強硬措施,中國政府與之進行了針鋒相對的鬥爭,得到了全中國人民的支持。國內媒體有關日本的報道自然也是以此為重點,這是理所當然的。但這種現象長期持續,也造成國內群眾對日本其他方面的情況缺乏必要的瞭解。其次,我所看到的有關日本的個別文章內容不夠客觀,尤其是分析不夠深入。比如關於今年日本國內反對小泉參拜靖國神社的比例高於支持者,有的報道就是以此為標題,然後簡單地介紹有關數據,卻沒有做深入分析。這就有可能使國內讀者產生誤解,在此問題上盲目樂觀,缺乏長期鬥爭的心理準備。還有極少數文章,或許是作者擔心被扣上「親日」的帽子,而簡單迎合國內讀者心理,讀者希望看到什麼,它分析和預測的結果就是什麼。對於中國人不願看到的情況,或視而不見、或語焉不詳。
  由於上述原因,許多中國人對日本的認識存在偏差。首先,對日本右翼勢力抬頭、整個社會右傾化的成因及今後還將更加嚴重的發展趨勢,缺乏瞭解。既不瞭解日本「向右轉」的文化背景、歷史淵源、國際環境及國內因素,也不瞭解現狀的嚴重性、鬥爭的長期性。少數人甚至因此不理解中國政府的對日外交政策,認為是中國的對日政策不夠強硬造成日本右翼勢力的囂張,幻想通過情緒發洩式的強硬行為迫使日本右翼勢力低頭。其次,對於日本在二戰後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成果缺乏瞭解。大多數人雖然知道日本經濟發達,但哪些方面值得借鑒、哪些方面不能照搬,卻不大瞭解,或是不屑去瞭解。第三,對當今普通的日本人缺乏瞭解。對日本人的理解仍局限於好戰、殘暴的一面,不瞭解和平時期普通日本人的心理特徵。當然,出現這種情況,首先是由於日本右翼勢力的頑固不化造成的,但我們應當瞭解大多數日本人的真實心態。第四,就日本而論日本,沒有看到日本的現狀成因及未來走向是與國際環境密切相關的,中日關係的調整和發展也是與國際環境密切相關的。中日雙邊關係只是國際政治經濟大格局中的一環,必須放在這個大格局中審視和謀劃。
  正是基於上述思考,我寫了此文。限於篇幅,對於大家比較瞭解的問題,我寫得很少,一些常見的原則性的話,也重複得很少,主要是真實記錄自己的見聞和感受,想引發大家對一些問題的再思考,同時,也從一個側面說明黨和政府對日方針的正確,少數人的不理智言行雖然出於愛國熱情,但卻達不到好的效果。
  在未來的競爭中,中國不能再輸給日本,這是每一個中國人的心願。要達此目的,最好的辦法就是建設一個走和平發展道路的強大的中國,並且讓中華文化成為世界的強勢文化,在構建和諧世界的進程中,發揮強大的積極的影響力。這樣的勝利,才是真正的勝利,是每一個對手都不得不歎服的勝利。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慾則剛」。有五千年文明史的炎黃子孫,應當有與之相應的胸懷和氣度、眼光和視野、智慧和韌性。最後的勝利一定屬於這樣的民族。
    
              2005年9月25日於武夷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