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高官,为何让儿子当农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3:31:27
作者:刘丽群    文章发于:乌有之乡         更新时间:2010-3-12
转发刘丽群的文章
身为高官,为何让儿子当农民
刘丽群
为纪念古田会议召开80周年,我来到位于井冈山市茨坪镇的小井红军医院参观。这所医院最初取名为“红先医院”,是我军第一所正规医院,1929年l月第三次反“会剿”中被国民党军队烧毁,1977年井冈山人民按历史原貌修复了小井红军医院。
在昏暗的展室里,一张张老一辈革命者的照片映入眼帘。忽然,一张女红军的照片吸引了我的目先。照片上女红军一只手轻轻地托在腮边,柔美的黑发自然蓬松地垂到肩头,大大的眼睛中透着灵气,一件贴身的毛衣外套衬托着苗条的身材。照片右下角写着:1932年在厦门从事地下工作时的曾志。
“啊!还有这样的美女红军!”面对着这样一张与众不同的照片,我忍不住脱口惊叹。
“不容易啊!她把  3个儿子都送了人。”
“不简单哪!身为中组部副部长、儿子却留在井冈山当农民。”
身边两位老同志的感慨让我陷入了沉思和困惑。带着疑问,我回到了北京,找到了她撰写的书——《一个革命的幸存者——曾志回忆实录》。从书中,我了解到了她与3个丈夫、3个儿子和1个女儿在革命战争年代那些惊心动魄的往事。
第1个儿子是她和第1任大夫夏明震所生。夏明震就是当年写“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的夏明翰的弟弟,后来也英勇就义。孩子出生26天,她要和部队转移离开井冈山,无奈只好把孩子托付给别人。直到24年后人才再次见到这个孩子。当时曾志已是广州电业局党委书记,母子相认后,曾志考虑抚养孩子的一家在那么艰难的情况下把他拉扯大。她不能把儿子留给自己,因此她说服儿子留在井冈山,做了一辈子农民。
第2个儿子和第3个儿子是她和第2任丈夫蔡协民所生。蔡协民也在革命中不幸牺牲。第2个儿子她自己带了两个多月,当时,党的活动经费非常少,这个孩子最后以100块银洋卖给了一户殷实人家。不幸的是,孩子很快夭折了。第3个儿子她仅带了13天,就又要随部队出发,孩子被迫留在了当地。多年后,母子相见时,孩子已成了跛子。
唯一的女儿陶斯亮是她和第3任丈夫陶铸所生,这个孩子4岁前是由一个参加过长征、腿部有伤残的老红军所带,在延安要疏散、撤离这些非战斗人员时,这位老红军历时一年多,在敌机的狂轰滥炸之下,骑着毛驴,从延安辗转几个解放区,甚至借道平壤,终于把女儿送到在白山黑水之间战斗的陶铸、曾志夫妇手上。
以今天多数人的视角,可能很难理解曾志的亲情观、生死观和婚姻观?是什么支撑这位瘦小的女子在掩埋好丈夫的遗骨后。仍有力量拿起刀枪继续战斗?又是什么力量让她把舔犊之情化作革命的动力?
读完她的回忆录后,我理解了。她是一个彻底的革命者。她的爱不是简单的卿卿我我.而是完全融入到了革命信仰之中。
相濡以沫的丈夫的另一个身份,是她亲密无间、怀着相同的革命理想、共同浴血奋战的战友。在她心中.孩子是“娘的心头肉”,但更是人民的后代。
她清楚地记得:当她病重时,是一位普通的农家大嫂抛下自己的孩子不顾,把她背上山,躲过了敌人的扫荡。当时这位大嫂听着村里的枪炮声,泪如雨下。
当她看到抬担架的民工在敌机轰炸时,不顾个人安危,扑到受伤的战士身上时,她明白了,为什么我们弱小的党和红军能够战无不胜;当她看到东北数万民众忍饥挨饿把抢运回来的粮食,颗粒不少地送给部队作军粮的那一刻,她理解了人民是靠山的含义;当她看到温文尔雅的丈夫前仆后继倒在革命的征途上,她意识到,她的生命已经不再是个体意义上的生命。
承载了这些流血和牺牲.她的生命力比别人更顽强。因为,烈士的英灵没有走远。她一定要笑对艰险、傲视困境。
什么都可以改变,唯独革命的初衷不能改;什么都可以舍弃,唯独革命的信仰不能抛弃;什么都可以放下,唯独党员的职责和使命不能放下。
即便是她担任了中组部副部长,她也深深地相信并坚持这一点。因为,她深知手中的权力浸染着无数先烈的血迹,唯一不能愧对英灵的就是尽职尽责完成使命。正是为了这份坚守的信仰,她把儿子留在了她和丈夫并肩战斗过的井冈山上,至今还是一个农民。
在晚年的时候,她说过,“我对我选择的信仰至死不谕,我对我走过的路无怨无悔。”她实现了自己15岁时面对党旗宣誓时的誓言,坚持了自己的信仰。
在她死后,按照她的遗愿,她的部分骨灰撒在了小井红军医院旧址旁的小山坡一棵柏树下。这所医院是当年她怀孕7个月时和战友们一起创建的。这个小山坡是当年130多位没有来得及转移的红军伤病员被枪杀的殉难地。
在她的墓碑上刻着四个字——“魂归井冈”。在生命的终点,她把自己交给了红土地上的人民
哲学家萨特曾经说过,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是亘古不变的,一是高悬在我们头顶上的日月星辰,一是深藏在每个人心底的高贵信仰!
温水中游动的鱼终将在舒适中“死”去。今天,有许多人对幸福的感觉越来越迟钝,为贪欲所迷,为金钱所惑。此时此刻,追思这些珍贵的红色记忆,看一看革命前辈为之坚守的信仰,我们应该有所启迪。
(《环球视野》 2010年3月9日 第282期,摘自 2010年2月2日 《中国国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