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于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0:30:28
  

感谢于丹


    每次郁闷得想去找上帝聊天的时候就想写点文字。以往此种心境下写出的东西不乏人生的感慨与人情的悲凉,但这次却不想写这些,因为人生的惆怅与无奈是常有的事,写不尽的,不写也罢。这次我想到了《百家讲坛》的于丹老师。            2008年被公众评为最睿智的人物便是于丹,我非常赞同这个评价。无论是在《百家讲坛》还是在网上于丹博客中,于丹老师的举手投足,音容笑貌总会让我耳目一新,他的话语更让我有醍醐灌顶之感。我敬重她的博学多识,崇拜她的能言善辩,尤其她对中国古今文化的恰到好处的融合,更让我心悦诚服。对于当今时代的许多中国人来说,之乎者也的文章已经不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似乎没有继承和发扬的必要。更有甚者会认为,它将永远属于历史,而不属于当代社会。但易中天说:“灰色的孔子必须链接多彩的世界。这世界充满生命活力,姹紫嫣红,千姿百态,万类霜天竞自由。正因为有了生命的五彩缤纷,理论的灰色才不显得死寂,也正因为有了思想的高贵纯粹,纷繁的世界才不至于俗不可耐。灰色提升着品味,而多彩保证了活力。这也就是和谐。”话虽如此,那么谁来担当链接古今文化的重任?对于这一点,于丹做到了。孔子也好,庄子也罢,他们把活泼泼的人生经验穿越沧桑,流传到今天,让我们仍然感到温暖。于丹说:“我们学习《论语》,学习任何经典,所有古圣先贤的经验只有一个真谛,就是使我们的生命在这些智慧光芒的照耀下,提升效率,缩短历程,使我们尽早建立一个君子仁爱情怀,能够符合社会道义标准,不论是对自己的心还是对于社会岗位,都有一种无愧的交待。”这便是于丹的精妙解读。可以说,于丹实现了中国人的一个愿望,那就是让现代人和古代人进行了一次面对面的交流,从此古代和现代不再遥远,古人今人也不再陌生。

看到于丹老师,我感到自己的肤浅,虽然同为教师,却不能相提并论。作为北京师范大学的教授,于丹老师自有她的深刻,她的经典语言已经成为我深藏于心的名言宝典。在我茫然无措时,她的话会让我重拾信心和勇气找到前进的方向;在我寂寞无聊时,她的话会充实我贫乏的大脑使我不再狭隘浅薄;在我即将大发雷霆时,她的话会及时浇灭我愤怒的火焰从而化干戈为玉帛;在我痛苦失意时,她的话如一剂良药,可以为我去肝火滋心肺从而不再心痛……总之,于丹老师的话似乎有一种神奇的力量,一次次把我拽出人生的低谷,使我对人生从此不再失望。正因如此,我要感谢于丹老师。

于丹老师让我认清自己。

在人生整个成长的经验过程中,我们可以不断地认知天地万物,增长经验,但惟独难以认清我们自己。人们经常会用“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等来赞美教师赞美教育。听到这样的话,可能每位老师都会产生神圣之感,为自己从事的事业感到荣耀。但于丹的一个学生却这样评价于丹:“学生是天上的天使,来到地上是因为折断了翅膀,在他们还没有忘记天空的时候,他们在寻找为他们缝补翅膀的人。教师就是为这些天使缝补翅膀的人。”于丹说,她很荣幸,得到这个评价,胜过她得到的所有奖项的总和。于丹还说:“教师的职责就是陪伴成长。……我需要这份职业成全我的生命……有时看似老师在成全学生,其实是那么多的学生在成全老师。”这段话让我心灵震撼,也为之感动。其实,每个人活在世上都在履行着各自的责任,教师为学生缝补折断的翅膀就是教师的职责所在,并不是有多伟大。人一旦受到责任感的驱使,就会创造出奇迹。另外,每个人在要求别人感恩的同时,自己也要学会感恩。学生要感恩老师,老师也要感恩学生。如果人人都能心存感恩,构筑和谐社会也不会是什么难事。我也是为学生缝补翅膀的人,也许在缝补的过程中会扎到手,甚至会伤痕累累血迹斑斑,但我无怨无悔。因为我也需要这份职业成全我的生命。在教学过程中,我的大脑被开发,我的智慧被激活,使我的教育生命得以延长。我不神圣也不伟大,即使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也得感谢我的每一个学生,感谢身边给予支持和帮助的每一个亲人和朋友。所以,我还要感谢于丹老师,是她在时时提醒我不要得意忘形,不要刻薄寡恩。

从于丹老师那里,我了解了孔子和庄子,了解了儒家和道家的不同和共融之处。在《于丹论语心得》中,我学到了君子之道、心灵之道、人生之道、为人处事之道。在《于丹庄子心得》中,她的“境界有大小”、“认识你自己”、“总有路可走”、“谈笑论生死”等让我真正感受到文学的魅力、艺术的享受、学者的深刻。今天写这篇文章,不只是为了表达我对于丹老师的敬意和真挚的情感,我还希望没有看到《百家讲坛》不了解于丹老师的人和我共同分享于丹老师的精妙话语,让更多的人受益,从而提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