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发展的八大趋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5:34:12

山西省统计局
 窦志达


  改革开放以来的26年,开创了中国经济发展史的新纪元。期间GDP总量由1980年的4546亿元增加到 2005年的183085亿元,年均增长率达9.6%(按可比价格计算),创造了大国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回顾过去26年中国经济发展走过的路程,我们不仅能够看到经济总量的高速成长,通过数据的简单对比,还可以发现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变动趋势,对这些趋势的准确认识和把握,有助于确保国民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方向和动力。

  趋势一:经济增长潜力逐级抬高。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国家而言,总是希望有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在较短的时期内赶上发达国家,但经济增长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一定条件下所能达到的合理速度是有限的,这个限度就是经济增长潜力,在这个速度下,国民经济的增长既快又好,如果持续高于这个速度,将引发由于经济资源普遍不足而导致的通货膨胀;持续低于这个速度,将造成经济资源的大量闲置,引发经济萧条和市场疲软。在现实中经济增长潜力常用一个时期的平均增长速度来表述。从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看,由于经济基础逐步完善、政府宏观经济管理水平逐渐成熟,中国的经济增长潜力有逐级抬高的趋向。如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国GDP年均增长率为 6.2%,八十年代GDP年均增长率为9.35%,九十年代提高到10.45%,由于进入新世纪只有5年的资料,还不能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时期,所以我们与九十年代以来情况作合并研究,1991-2005年GDP的潜在增长率为10.1%,我们预计在未来10-15年内这种趋势不会改变,国民经济将继续围绕10%左右的速度增长。

  趋势二、经济增长波幅逐步平稳。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都是不平衡的,在一个经济周期内,增长率总是有些年份高,有些年份低,但是,当经济增长的高点与低点差距过大时,对长期经济发展将造成大的损害。所以,现实中常常把一定时期内经济增长的高点与低点的绝对落差作为衡量经济运行机制及结果是否成熟健康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经济管理能力的不断提高,在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内,我国经济增长波幅呈显了逐步缩小的趋势,如1980年以来的25年,从中国经济增长曲线看,可以划分为三个较长的经济周期,即:1981-1990为第一个周期,期间经济增长率最高点为1984年,当年GDP增长率为15.2%,最低点为1981年,GDP增长率仅为5.2%,两者相差10个百分点;1991-1999年为第二个周期,期间经济增长最高点为 1992年,当年GDP增长率为14.2%,最低点为1999年,GDP增长速度为7.6%,两者相差6.6个百分点,比上一个周期缩小3.4个百分点;当前正处在第三个经济周期,本轮经济周期从2000年开始,虽然至今还没有结束,但种种迹象表明,本轮周期的最高点是2005年,当年GDP增长率为 10.2%,最低点很可能就是2000年,当年GDP增长率为8.4%,两者相差不足2个百分点,比第二个周期又下降了1个百分点以上。经济增长波幅缩小、经济周期低点抬高,充分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宏观经济管理水平趋于成熟的事实,我们认为今后我国经济增长率的波动幅度将会稳定在一个较为合理的区间。

  趋势三:产业结构稳步升级。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资源不断从低收益部门向高收益部门转移,社会产出结构也不断由农业转向非农产业,进而由物质生产部门转向非物质生产部门,这是世界各国产业演进的共同规律。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产业结构转移的步伐明显加快。1980年我国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为29.9%,1995年下降为19.8%,期间平均每年下降0.67个百分点;1996年至2005年又进一步由19.5%下降为 12.6%,平均每年下降0.7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占GDP比重的加速下降,充分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的事实。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不仅表现在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动上,在贸易结构上的变化尤为突出,如1980年我国出口商品中工业制成品比重为49.7%,其中附加值较高的机械产品仅为 4.6%,到2000年工业制成品比重上升到89.8%,其中机械产品为33.4%,到2005年两者的比重又进一步上升至93.6%和46.2%,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迹象非常明显。

  趋势四: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由“双膨胀”走向“单膨胀”的趋向。物价波动与经济增长率的关联变化反映了市场经济发展的综合特征。对比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率与物价波动曲线可以发现两个明显特点:一是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波动显示出趋于稳定的特征,九十年代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累计增长75个百分点,年均增长7.5个百分点,2001-2005年年均增长率缩小到不足1.4个百分点;二是在经济发展的高潮阶段,社会产品价格走势出现分离,由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的全面紧张演变为部分生产资料的供不应求,由“双通胀”演变为“单通胀”。在做长期经济周期研究时,常常把年度GDP增长率持续3年以上高于经济增长潜力的时期称作经济发展的高潮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经过三次大的发展高潮:第一个高潮出现在1983-1988年,第二次高潮出现在1992- 1996年,第三次高潮从2003开始至今已经连续3年。当经济发展处于高潮时,社会产品总供需矛盾往往由需求一方引起,此种情况下价格的上升是必然的,对比这三次高潮期价格总水平变化可以发现:在经济高潮阶段社会总供需的演变由物质产品的全面紧张演变为部分紧张,表现在物价变化上,由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的“双通涨”变为生产资料的“单通涨”,表明了我国经济运行的结构变化特征,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经常出现生产、消费全面“过热”现象的经济基础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趋势五:经济增长与就业增加的关系出现了“一高一低、相互分离”的趋向。经济增长、就业增加、物价稳定是各国经济发展共同追求的三大目标,其中经济增长与就业增加之间的对应关系,从一个特殊的侧面反映了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我国经济从总体上讲,仍处于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所以就业的增加主要是指非农产业就业的增加。通过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与就业增加关联变化的分析,可以看出:随着经济的增长,就业稳定增加,但就业增长弹性系数出现了明显下降趋势,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后,这一趋势特征更加显现。1980-1995年我国GDP年均增长率为10.3%,同期就业增长率为6.18%,就业弹性系数平均为0.6,1995-2005年我国GDP年均增长率为9.1%,同期就业增长率为2.55%,就业弹性系数下降为0.28!就业弹性系数下降趋势明显,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即是经济发展阶段的特殊现象,也有管理体制不适应的因素。当经济发展进入重化工业阶段,由于重化工业的资本有机构成高,单位资本投入、单位产出所吸纳的劳动力远低于轻化工业时代,此时将不可避免地出现经济高增长与就业低增长的经济现象。此外,我国特殊的城乡管理体制也限制了乡村人口向城市的正常转移,人为限制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及与其相关领域就业人口的增加,解决这个问题,单靠市场机制是不行的,必须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   趋势六:传统产业增长趋向极限。中国2005年的钢材产量、汽车产量、石油产量分别为3.7亿吨,570万辆和1.8亿吨,分别比1985年增长了9倍、12倍和 0.46倍;按可比价格计算,中国人均GDP2005年比1985年增长了3.7倍;可见国民经济的扩张与各产品、各行业的扩张是不同步的。受市场、资源、环境的影响,有些产品或行业的扩张速度高于GDP的速度,如过去20年的钢铁工业和汽车工业,有些就达不到GDP的平均速度,如中国的石油开采业;现在的问题是,按照现代化的基本标准,中国的人均GDP还需要扩张5倍,但中国的钢材年产量是不可能扩张5倍了,中国的煤炭年产量也不可能在扩张5倍了,实际上现如今相当多的中国工业产品及行业受资源及环境的限制都不可能扩张5倍了,那么GDP扩张5倍的任务怎么完成?中国的现代化怎么实现?从理论上讲,经济的发展是没有止境的,但现实中任何一种产品、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受资源、环境及市场需求的影响是有相对极限的,当一种产品或行业的发展到达或接近相对极限时,其规模扩张的速度将趋于停滞,或以很低的增长速度(如3%以内)维持性发展;其所吸纳的生产要素将发生向其它行业或产品流动的趋向,尤其是实体经济部门的发展(如农业、工业、建筑业),在离相对极限较远的时候可以创造和保持较高的发展速度(如过去20年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当接近或达到相对极限时,其发展就受到了限制,这种限制不是发展的停滞,而是发展方式的转变,由规模的扩张转变为内涵的提高,由国民经济中的领涨行业变为相对滞涨的行业;由占 GDP份额的逐步扩大到相对稳定、进而逐步缩小。2005年中国人均GDP约1700美元,按照国家现代化的基本标准(人均10000美元)计算,中国经济规模再放大5倍即可实现几代中国人的梦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年均增长率为9.6%,依此推算实现我们的梦想还需要20年左右的时间。不过这种推论只考虑了时间的因素,没有考虑各产业增长的潜能和相对极限。因为国民经济由若干产业组成,经济规模的扩张不是、也不可能是各产业同比例的放大,有些部门受资源、环境的影响,已经没有扩张5倍的潜力了,如中国的粮食种植业不可能在2005年的基础上再放大5倍(那将是目前全世界的总产量!),经测算,以2005年为基础,中国相当多的产业、尤其是基础产业的发展已经接近或即将接近其发展的相对极限了,(详见窦志达[中国产业发展的相对极限与中国经济的现代化]),这种情形在中国经济发展史上是第一次出现,将迫使中国产业结构发生根本性调整。

  趋势七:社会最终产品使用环节出现了消费疲软趋向。社会最终产品主要分为三大部分,即新增资本、消费和净出口。从过去26年统计数据反映情况看,我国出现了总消费、尤其是居民消费率持续下滑的趋势,1985年我国消费率为66%,1995年下降58.1%,到2005年又进一步下降51.9%,过去20年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下降了13.6个百分点,由1985年的51.6%下降为2005年38%,消费率的持续下滑不利于我国社会产品价值的正常实现,也不利于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目前我国消费率大大低于世界上同等发展状况国家的平均水平(75%左右),这种状况不改变,中国第三产业就不可能发展起来。回顾我国经济发展历史,曾经出现过两次大的消费不足时期,一次是改革开放前,一次是九十年代中期以后。两次消费不足的原因不同,第一次是由于长期执行重生产、轻生活的经济政策,导致了国民经济严重的比例失调和居民生活水平的长期停滞;第二次是九十年代中期以来,由于管理市场经济的经验不足,在社会保障体系发育不完整的情况下又形成了较为严重的社会分配不公,新创造收入大量集中在少数高收入者手中,收入分配的过度集中,不利于社会和谐发展,也不利于内需为主的经济增长,反映到社会消费层面上,就是社会总体消费率达不到应有水平,影响新创造价值的正常循环。从解决消费不足问题的历史经验看,第一次系统解决此问题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改革开放初期,随着各项政策的落实,居民收入水平,尤其是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最终促成国民经济长期高速增长;目前消费疲软趋向已经引起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十六大提出科学发展观,提倡构建和谐社会,随着十六届六中全会的召开,各项促使社会和谐发展的惠民政策将陆续出台,改革开放带来的发展成果将更加惠及全体民众,消费疲软的趋向将逐步得以扭转。

  趋势八、经济发展水平出现了与发达国家差距加速缩小的趋向。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公报,2005年我国实现GDP182321亿元,如果按年末汇率 8.08:1换算,折合22564亿美元;根据国家第一次经济普查结果,重新核算的2000年GDP数据为99215亿元,按当时汇率8.28:1换算,折合11982亿美元。2000-2005年我国GDP可比价年均增长率为9.4%,同期以美元计算的年均增长率为13.5%,后者远高于前者,按这一趋势发展,党的十六大提出到2020年实现人均GDP3000美元的目标将很容易实现。这种“以美元计算的目标很容易实现”的现象与1980-2000年实现第一个“翻两番”时的情况正好相反。可见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汇率变动规律不同,作用于按美元计价的GDP效果也不同。综合各方面情况判断,我国经济目前已进入“以美元计算的”快速增长期,在此期间,按汇率计算的人均GDP增长速度将快于GDP的实际增长速度,呈现出明显的与发达国家差距加速缩小的趋向。(详见窦志达[关于中国GDP美元表述的特殊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上只是从经济层面列举了其中八大趋势变化,正确认识这些趋势变化,对其发展方向进行合理引导,对于推动经济健康发展及社会和谐稳定有着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