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瞭望:“伊核问题”中国会依国际公理作抉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6:01:51
环球瞭望:“伊核问题”中国会依国际公理作抉择
外交部长杨洁篪在7日上午的新闻发布会上再次就“伊核问题”表明了中国政府的立场。早些年谈论伊朗核问题,总是觉得它距离中国有些遥远。而今,伊朗核问题变成了一个中国的“核压力”。所谓压力,就是中国需要在是否制裁伊朗这一问题上表态,是支持,是反对,还是弃权。这也确实考验着中国的外交智慧。
环球瞭望:希腊债务危机将使欧盟成“杯具”吗?
欧盟中的德、法等大国虽然一再声明决不袖手旁观,一再高喊“不抛弃不放弃”,但到目前为止除了口头上的承诺以外,还没有拿出任何具体的救援方案。对他们而言。救,还是不救?的确是个问题。救,不一定能成功,反而可能惹火烧身;不救,欧盟这个巨人则可能会倒塌散架,上演被遗忘的“杯具”。
环球瞭望:“伊核问题”中国会依国际公理作抉择
王冲
2010年03月07日11:52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字号大中小】打印留言论坛网摘手机点评纠错 E-mail推荐:  
外交部长杨洁篪在7日上午的新闻发布会上再次就“伊核问题”表明了中国政府的立场。早些年谈论伊朗核问题,总是觉得它距离中国有些遥远。而今,随着伊朗核问题的深入发展和中国国力的提升,伊朗核问题变成了一个“核压力”。所谓压力,就是中国需要在是否制裁伊朗这一问题上表态,是支持,是反对,还是弃权。这也确实考验着中国的外交智慧。
拥有选择权是幸福的,但选择的过程有时并不轻松。就在中国面临抉择之际,各方游说力量接踵而至。
3月4日,美国常务副国务卿斯坦伯格及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亚洲事务高级主任贝德抵达北京。今年,中美因谷歌事件、贸易、对台军售、西藏问题等引发争议,斯坦伯格是两国关系趋紧后访问中国的最高级别美国官员。一些舆论把斯坦伯格的北京之行看作修复中美关系的挽救之旅,但就伊朗核问题向中国施压,希望中国同意制裁伊朗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此前,伊朗方面也放出话,希望中国“公正行事”。伊朗工业部国际关系委员会主席阿卜杜拉·卡扎米说:“中国是我们在亚洲的一个很好的盟友,我们和中国有良好的关系、很好的合作,和中国有很密切的贸易来往。我们期望中国能在现今的世界做出更加公正的行为,我们也必须要关注我们两国的国家利益。”
这段话软中带硬。一方面说中国是盟友,尽管中国不和任何国家结盟;另一方面,说必须关注两国的国家利益,暗示中国同意制裁可能对和伊朗的合作带来负面影响。而美国方面呢,对中国的牌更多,贸易问题、台湾问题、西藏问题,都是明牌。因此,斯坦伯格的北京之行,肯定不是赔礼道歉那么简单。
伊朗核问题的另一关键角色以色列也派人来到中国。据以色列《国土报》报道,由战略事务部长摩西·亚阿隆和央行行长斯垣利·费希尔率领的以色列代表团试图说服中国支持对伊朗实施制裁。以色列向中方提供了该国情报部门所掌握的全部情况,并希望借此说明,伊朗正在制造核武器。
更让中国为难的是,同样与伊朗保持传统友好的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最近表示,有关伊核问题谈判进程没有取得成果,俄方更倾向于对伊朗的制裁,这将使中国成为大国里唯一对制裁持反对意见的国家。各方的压力考验着中国的外交智慧。
有人认为,此次伊核事件,如果中国支持制裁,那么就可能得罪伊朗,显得不够朋友;但如果反对制裁,便会开罪欧美,况且俄罗斯都同意制裁了,唯独中国反对似乎太过于特立独行;而弃权呢,又有可能两面不讨好。
从务实的角度来讲,这样的分析可能没有错。但是如果单以此分析作为决策依据,笔者认为是不甚妥当的。虽然人们常说国际关系是“只有永恒的利益,没有永恒的朋友。”不过,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来说,如何抉择,要看是否站在国际公理高点,而不应该在利益上过于算计。半个多世纪之前,新中国在那么艰难的环境中能够在外交领域打开局面,靠的就是这一条。
外交部长杨洁篪在记者招待会上重申了两点:第一,主张维护国际核不扩散体系,也就是说,反对伊朗发展核武器;第二,主张通过磋商、谈判来和平解决伊朗核问题,外交努力未有穷尽。笔者认为,这样的主张,既维护了国际核不扩散体系,又反对通过极端手段解决国际问题,显然是符合国际社会大多数成员的意愿的。
实际上,这样的主张也是符合当前伊核问题的现实状况的。尽管俄罗斯支持了制裁的说法,但却采用了比较灵活的语言。梅德韦杰夫说,制裁的前提是方式要“有效”且“巧妙”,其措施不针对平民。如何“有效”,如何“巧妙”,自然需要各方去协调,在这个协调的过程中,中国尚有可以发挥作用的空间。
其实,不论中国是否赞成制裁,都不是真正的问题所在。试想,假若外交手段失效,便是制裁,那如果制裁也失效呢?倘若美国像打击伊拉克那样打击伊朗,会对世界有什么影响?中国所考虑的除了这个漫长过程中外交政策的延续性、整体性以外,也要考虑世界的政治的整体格局,而不是就事论事、走一步看一步。尽管伊核问题牵涉面广,是利益优先,还是道义优先?是按照西方所说“负起责任”,还是维护在友好国家中的威信?但是,从国际社会的整体利益出发,中国需要一个稳定的中东,世界也需要一个稳定的中东。
(作者为资深媒体人)
环球瞭望:印度的“印度洋战略”将如何影响中国
环球瞭望:从林毅夫到朱民 中国经验如何服务世界
环球瞭望:谷歌“触礁”意大利 网络自由有底线
环球瞭望:美俄核裁军谈判缘何难“收官”
环球瞭望:《阿凡达》隐喻了怎样的历史主题
热点透视 第101条 - 第52条        下一页
·环球瞭望:希腊债务危机将使欧盟成“杯具”吗?·环球瞭望:“伊核问题”中国会依国际公理作抉择·环球瞭望:印度的“印度洋战略”将如何影响中国·环球瞭望:美俄核裁军谈判缘何难“收官”·环球瞭望:“国强必霸”是帝国思维的延续·环球瞭望:西方领导人为何执意会见达赖·环球瞭望:颜色革命是一场“被民主”的政治游戏·环球瞭望:美国深陷对“二次危机”的恐慌·环球瞭望:中俄朝共同打造远东“后院”·环球瞭望:正确认识“中国式制裁”很有必要 ·环球瞭望:“过敏”将致美国更加歇斯底里 ·环球瞭望:美对台军售绝不是简单的选举问题 ·环球瞭望:欧盟对华军售要看美国的脸色 ·环球瞭望:日本的马六甲海峡战略 ·人民时评:美国互联网外交是虚伪的实用主义 ·环球瞭望:中国维和行动堪称国际社会的典范 ·环球瞭望:岂可再让美国肆无忌惮对台军售 ·环球瞭望:中国不必担心美国“重返东南亚” ·环球瞭望:俄罗斯为何对“东亚共同体”三缄其口 ·环球瞭望:某些西方政客再度玩弄中国“潜规则”
·环球瞭望:“梅普配”为何强硬捍卫前苏联历史 ·环球瞭望:“中国模式”须走出前苏联的余影 ·环球瞭望:哥本哈根,失望之城亦扬希望之帆 ·环球瞭望:解读《哥本哈根协议》的“四大皆空” ·环球瞭望:哥本哈根会议被发达国家逼至失败边缘 ·环球瞭望:"大人物"频搞小动作 中国人怎能不拍案 ·环球瞭望:别让"富人"的傲慢与偏见淹没哥本哈根 ·环球瞭望:哥本哈根会期过半 三大谈判锁定成败 ·环球瞭望:中国减排早已行动,西方怎能漠视? ·环球瞭望:减排资金出钱难分钱烦花钱乱
·环球瞭望:哥本哈根,发展中国家不得不算五笔帐 ·环球瞭望:从《2012》看西方的“气候牌” ·环球瞭望:发展中国家需坚守“体制内”阵地 ·环球瞭望:俄罗斯减排“老本儿”殷实步步为营 ·环球瞭望:发达国家有能力有义务大规模量化减排 ·环球瞭望:哥本哈根大会要过“四道坎” ·环球瞭望:哥本哈根美欧中三大阵营的合纵连横 ·环球瞭望:揭穿美国博弈减排的“如意算盘” ·环球瞭望:印度“联美制华”是条死胡同 ·环球瞭望:捍卫主权当甩开国际形象的“包袱”
·环球瞭望:须防过度消费“买断”中国发展前景 ·环球瞭望:从"欧盟总统"的诞生看欧洲统一之梦 ·环球瞭望:奥巴马访华释出三个信号 ·环球瞭望:中国如何应对西方国家的“非洲牌”? ·环球瞭望:“丑化中国偏执症”何时消停? ·环球瞭望:中国不可被美“军事透明”所忽悠 ·环球瞭望:东亚共同体:金融危机炒热的一盘冷饭 ·环球瞭望:世界向何处去 ·环球瞭望:美德"解毒"计划会"毒到"自己吗? ·环球瞭望:瑞典对美国说了啥
人物聚焦 第29条 - 第1条
·环球瞭望:从林毅夫到朱民 中国经验如何服务世界·环球瞭望:拉登缘何对美发起气候攻势·环球瞭望:对台军售,奥巴马真的赔大了·环球瞭望:美国总统到底是谁?·环球瞭望:小泽一郎会重蹈田中角荣的覆辙吗?·环球瞭望:尤先科下台隐含的外交“铁律”·环球瞭望:提前结束“蜜月期” 鸠山首相经难念·环球瞭望:普京这十年!·环球瞭望:“欧盟总统”权力有限重任在肩·环球瞭望:不一样的总统 两难间的美国 ·环球瞭望:洪森“一石三鸟”泰柬风波再升级 ·环球瞭望:李光耀深谙政治哲学 中国超脱零和思维 ·环球瞭望:李光耀“拥美制中”为何令国人惊诧? ·环球瞭望:且看卡尔扎伊如何折磨奥巴马 ·环球瞭望:佩洛西的红脸与白脸 ·环球瞭望:奥巴马新外交改变不了其帝国本质 ·环球瞭望:奥巴马执政百日举措多 ·环球瞭望:奥巴马外交“软身段”能否领导世界 ·环球瞭望:从古巴破冰之旅看奥巴马务实外交 ·环球瞭望:奥巴马面临群雄逐鹿的全球经济新时代
·环球瞭望:内塔尼亚胡上台未必都是坏事 ·环球瞭望:奥巴马的阿富汗新战略 ·环球瞭望:奥巴马上演“脱口秀”美国政治娱乐化? ·环球瞭望:金融危机给了梅德韦杰夫千载难逢的机会 ·环球瞭望:希拉里会与中国为敌吗? ·环球瞭望:法总理讲话何以“揭秘”中法僵局缘由 ·环球瞭望:奥巴马最大麻烦是什么 ·环球瞭望:温家宝对中国信心最为深刻的诠释 ·环球瞭望:美国人不傻 为何对奥巴马的"虚无主义"顶礼膜拜
人文观察 第14条 - 第1条
·环球瞭望:谷歌“触礁”意大利 网络自由有底线·环球瞭望:《阿凡达》隐喻了怎样的历史主题·环球瞭望:炒作最大旅游团 勿忘“富贵不能淫”·环球瞭望:中国不能搞西式民主是历史的结论·环球瞭望:给国家排座次岂可“儿戏”·环球瞭望:“韬光养晦”何须公开张扬?·环球瞭望:中日“世仇”可以法德历史为鉴·环球瞭望:抽签也是政治秀·环球瞭望:简化汉字是大势所趋·环球瞭望:美国媒体 彻底腐败的2008年 ·环球瞭望:文物的聚散与国力有关 ·环球瞭望:痛楚之痛——亲历追讨鼠首兔首庭审 ·环球瞭望:中国文物巴黎强行拍卖的背后 ·环球瞭望:宽容 异文化相处的基础
·环球瞭望:希腊债务危机将使欧盟成“杯具”吗?
·环球瞭望:“伊核问题”中国会依国际公理作抉择
·环球瞭望:印度的“印度洋战略”将如何影响中国
·环球瞭望:从林毅夫到朱民 中国经验如何服务世界
·环球瞭望:“国强必霸”是帝国思维的延续
·环球瞭望:《阿凡达》隐喻了怎样的历史主题
·环球瞭望:西方领导人为何执意会见达赖
·环球瞭望:炒作最大旅游团 勿忘“富贵不能淫”
·环球瞭望:颜色革命是一场“被民主”的政治游戏
·环球瞭望:美国深陷对“二次危机”的恐慌
·环球瞭望:中俄朝共同打造远东“后院”
·环球瞭望:正确认识“中国式制裁”很有必要
·环球瞭望:拉登缘何对美发起气候攻势
·环球瞭望:美对台军售绝不是简单的选举问题
·环球瞭望:对台军售,奥巴马真的赔大了
·环球瞭望:欧盟对华军售要看美国的脸色
·环球瞭望:美国总统到底是谁?
·环球瞭望:日本的马六甲海峡战略
·环球瞭望:中国不能搞西式民主是历史的结论
·环球瞭望:小泽一郎会重蹈田中角荣的覆辙吗?
·环球瞭望:尤先科下台隐含的外交“铁律”
·环球瞭望:中国维和行动堪称国际社会的典范
·美国经济复苏状况喜忧参半
·环球瞭望:给国家排座次岂可“儿戏”
·环球瞭望:提前结束“蜜月期” 鸠山首相经难念
·环球瞭望:岂可再让美国肆无忌惮对台军售
·欧洲,敢问路在何方
·环球瞭望:中国不必担心美国“重返东南亚”
·六方会谈能否重启再引关注(国际视点)
·换种心情看危机
·保护孩子 多头并举
·呵护孩子们清纯的目光
·美再度面临“多头反恐”难题
·环球瞭望:某些西方政客再度玩弄中国“潜规则”
·环球瞭望:普京这十年!
·2009,人们这样关注世界(国际视点)
· 看“斗牛士”如何调欧洲杂音(国际视点)
·共担责任 携手推动世界和谐发展
·格鲁吉亚欲改国名 重审历史还是给历史加佐料?
·环球瞭望:“韬光养晦”何须公开张扬?
·环球瞭望:“梅普配”为何强硬捍卫前苏联历史
·环球瞭望:“中国模式”须走出前苏联的余影
·俄罗斯篇:危机中谋发展(年终报道)
·环球瞭望:哥本哈根,失望之城亦扬希望之帆
·环球瞭望:中日“世仇”可以法德历史为鉴
·环球瞭望:解读《哥本哈根协议》的“四大皆空”
·环球瞭望:气候变化国际合作艰难前行
·环球瞭望:哥本哈根会议被发达国家逼至失败边缘
·环球瞭望:"大人物"频搞小动作 中国人怎能不拍案
·环球瞭望:别让"富人"的傲慢与偏见淹没哥本哈根
环球瞭望:“伊核问题”中国会依国际公理作抉择 环球瞭望:欧元或因多极化格局“重获新生”m,//环球瞭望:“伊核问题”中国会依国际公理作抉择 环球瞭望:中国GDP渐生“国际共识” 环球瞭望:“丑化中国偏执症”何时消停?--国际--人民网 环球瞭望:李光耀深谙政治哲学?中国超脱零和思维--国际--人民网 环球瞭望:奥巴马访华释出三个信号--国际--人民网 环球瞭望:美国新亚洲战略呼之欲出--国际--人民网 环球瞭望:“乌克兰蛋糕”搅动中国心 环球瞭望:国际信用评级机构是否已沦为政治工具--国际--人民网 《瞭望》:优先发展西部的抉择 环球瞭望:“丑化中国偏执症”何时消停? 环球瞭望:须防过度消费“买断”中国发展前景 环球瞭望:印度的“印度洋战略”将如何影响中国 环球瞭望:从林毅夫到朱民 中国经验如何服务世界 环球瞭望:中国决不能重蹈日元升值的覆辙 环球瞭望:从林毅夫到朱民 中国经验如何服务世界m 环球瞭望:中国决不能重蹈日元升值的覆辙m 环球瞭望:中国不可被美“军事透明”所忽悠 环球瞭望:中国不必担心美国“重返东南亚” 环球瞭望:中国“稀土之痛”何时了 环球瞭望:中国发展,改善了世界的发展环境 环球瞭望:掌控好中国的战略新空间 环球瞭望:中国决不能重蹈日元升值的覆辙k 环球瞭望:从林毅夫到朱民 中国经验如何服务世界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