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误传了几千年的八句俗语:王八蛋实是忘八端 - Qzone日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3:35:50
  1)“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原为“嫁乞随乞,嫁叟随叟”意思是一个女人即使嫁给乞丐或者是年龄大的人也要随其生活一辈子。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一俗语转音成鸡成狗了。

 

    2)“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皮匠”实际上是“裨将”的谐音,“裨将”在古代是指“副将”,原意是指三个副将的智慧合起来能顶一个诸葛亮。流传中,人们将“裨将”说成了“皮匠”。

 

    3)“不见棺材不落泪”,本是“不见亲棺不落泪”,并不是见了任何棺材都落泪。讹变为“不见棺材不落泪”,如果不管谁的棺材,只要见到就落泪,那就有点太莫名其妙了。

 

    4)“有眼不识金镶玉”,本是“有眼不识荆山玉”。荆,指古代楚国;“荆山玉”,是玉匠在荆山发现的玉。

 

    5)“不到黄河心不死”,本是“不到乌江心不死”。乌江,项羽他老人家自刎的地方。乌江讹变成黄河,真是让人无从解释了。

 

    6)“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本是“舍不得鞋子套不住狼”意思是要打到狼,就要不怕跑路,不怕费鞋。不过这个还能理解点,因为好像四川那边管鞋叫孩子。如果真的拿活生生的孩子去套狼,也太狠心啦!

 

    7)“狗屁不通”,这个成语最初是“狗皮不通”。狗的表皮没有汗腺,酷夏,狗要借助舌头来散发体内的燥热。“狗皮不通”就是指狗的身体这个特点,“屁”是污浊的象征,对于文理不通的东西,以屁来喻,也就将就些吧!

 

    8)“王 蛋”这是民间的一句骂人话。实际上,这句话的原来面目是“忘八端”。古代“八端”是指“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此八端指的是做人之根本,忘记了这“八端”也就是忘了基本的做人根本,可是后来却被讹变成“王 蛋”。

 

 

-------------文化补习课---------------


  

意想不到 “感冒”一词竟是源于古代官场

 

    “感冒”是常见的流行病,可是任何一部古代中医典籍中都没有“感冒”一词,原来,“感冒”这个常用语不是医学术语,而是来自官场,是一个官场专用语。

 

    宋代有专门的机构分掌图书经籍和编修国史等事务,这些机构是昭文馆、史馆、集贤院三馆和秘阁、龙图阁等阁,通称“馆阁”。按照规定,馆阁中每天晚上要留一位官员值夜班,以防图书被盗,如果因故不能值夜班,就要在请假簿上写上这么一句:“腹肚不安,免宿。”当然不一定是真的“腹肚不安”,而是一种相沿成习的借口。请假不能连续超过四天。因此馆阁的官员们俗称这本请假簿为“害肚历”。这一笔记载出自北宋著名科学家沈括所著的《梦溪笔谈》一书,原文是:“馆阁每夜轮校官一人直宿,如有故不宿,则虚其夜,谓之‘豁宿'。故事,豁宿不得过四,至第五日即须入宿。遇豁宿,例于宿历名位下书:‘腹肚不安,免宿。'故馆阁宿历,相传谓之‘害肚历'。”

 

    南宋时期,时为太学生的陈鹄也在馆阁中供职,陈鹄喜欢别出心裁,他在《耆旧续闻》一书中记载了自己的发明创造:“余为太学诸生,请假出宿,前廊置一簿,书云‘感风',则‘害肚历'可对‘感风簿'。”陈鹄偏偏不愿意写“腹肚不安,免宿”,而是写上“感风”,还沾沾自喜地声称“感风簿”跟“害肚历”可谓一联绝对。

 

    陈鹄创造的“感风”一词也是有来历的,与他同时期有个中医学派,史称“永嘉医派”,创始人叫陈无择,他写了一部医书《三因方》,将复杂的疾病按照病源分为内因、外因和不内外因三种,外因称“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内因称“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不内外因指虎狼毒虫等意外疾病。陈鹄于是创造性地把外因之首的“风”信手拈来,前面冠上一个“感”字,“感”者,受也,故称“感风”。“感风簿”一词从此开始风靡官场。

 

    到了清代,“感风簿”演变成了“感冒假”,成为官员请假休息的托辞。清代学者俞樾在《茶香室丛钞》一书中说:“按今制官员请假,辄以感冒为辞,当即宋时‘感风簿'之遗意。”清代官员的创造性在于将“感风”变成了“感冒”,“冒”是透出的意思,“感冒”即是感风之后仍然带病坚持工作,今天终于全面爆发了!

 

    从官场发源,“感冒”一词开始进入人们的日常口语。人人都会感冒,人人都会说“感冒”这个俗语,可是它有趣的来历却被遗忘了。

 

----------------------------------

 

“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四海”究竟是指什么?

 

   “四海之内皆兄弟”,语出《论语·颜渊》,司马牛见别人都有兄弟而自己没有,很忧愁,说:“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对他说:“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四海之内都是你的兄弟,你又何必担心没兄弟呢?《礼记·祭义》中也有“夫孝置之而塞乎天地,溥之横四海。推而放诸东海而准,推而放诸西海而准,推而放诸南海而准,推而放诸北海而准。”这就是成语“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由来。那么这两处所说的“四海”究竟是指什么?“四海之内”又指的是什么范围呢?

 

    辞典中对于:“四海之内”的“四海”解释为:现今的渤海、黄海、东海、南海。这种解释有些牵强。即使四海就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四海,但此四海都分布在中国的东南方向,而西北方向并无海,这只是一种半包围的状态,又如何体现出“内”字的涵意呢?而对于“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四海”则解释为:古人认为中国的四境有海环绕,故称全国为“四海”。这种说法只是字面上的一种猜测,并不可信。古人为什么就一定认为国土四周有海环绕呢?这其实应该是后人替古人作的想象,而缺乏实际的根据。

 

    四海的“海”其实指的不是真的大海,而是古代疆域的范围。我们来看一看《尚书·禹贡》中的一段话:“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生教论于四海。”这分明说的是生教影响的范围;而《礼记·王制》中说得就更明白了:“西不尽流沙,南不尽衡山,东不尽东海,北不尽恒山。凡四海之内,断长补短,方三千里。”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判断“四海”实际上指的就是当时疆域的范围,或者说四至,和真的大海没有半点关系。

 

    既然是疆域的四至,那么又四至到哪里呢?《尔雅·释地》中对“四海”作了完整地解释:“东至泰远,四至邠国,南至濮铅,北至于祝栗,谓之四极;觚竹、北户、西王母、日下,谓之四荒;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由此可见,“四海”指的就是夷、狄、戎、蛮,或者说疆域四至到当时的夷、狄、戎、蛮四方。夷、狄、戎、蛮并不是专指古代的哪一个民族或部族,夷、狄、戎、蛮更多指的是一种方位,它是古人根据周边异族的居住方位,对异族习惯上的一种泛称,并不是专对哪一个种族的称谓。

 

    四海指的既是夷、狄、戎、蛮,那么“四海之内”就是夷、狄、戎、蛮四方异族所包围的范围,也就是古代中国统治的疆域范围,亦即我们常说的九州岛之地。《礼记·王制》中说:“凡四海之内九州岛。”九州岛是古代中国的自称,一般是指《尚书·禹贡》中所谓的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四海”的“海”字既有“远”的含义,也有深、晦暗、不了解之意。古代交通不便,这大概也是古人称其为“海”的原因吧!

 

---------------------------

】“黄粱一梦”到底睡了多久

 

    成语中“黄粱一梦”,典故出自唐代的传奇小说《枕中记》。对于这个“黄粱”,如今的注解多称是蒸小米饭,真是大谬。

 

    《枕中记》是唐传奇中很有趣的一篇。参照其原文,说的是有钱的地主家公子小卢在小店午歇,来了邋遢的云游道士老吕,虽然话不投机,但老吕却把瓷枕借给了小卢睡觉,小卢从荣华富贵之梦醒来,所谓“黄粱”还在后厨的蒸锅里没出来呢。那么,“黄粱”究竟为何物,其实原著中说得已经很明白了,是“黍”。“黍”者,黄米也,非小米。黄米蒸熟之后可以做“黄糕”。

 

    黄糕是将黄米面蒸熟后,以拳蘸凉水飞速揣后的产物,所以黄糕又叫“揣糕”。这个“揣”可是个技术活,目的是使烫手的黄糕变得筋道,更有光泽。揣好后的糕可以下热油炸,成为“炸糕”。但一般情况下,是将揣好的糕的表面抹一层麻油,佐以汤汁多的熬菜或烩菜,直接食用。配黄糕的汤菜最好是茄子炖肉,或者是白菜炖肉,豆腐炖肉也可,前提是料切得要碎,熬得要烂。另外,还可以在蒸糕时把鸡蛋一并蒸熟,然后去壳用筷子拌碎,把酱油、香油、盐、味精、葱花等加少量开水调和成汁,与碎鸡蛋搅拌均匀,和着黄糕一起吃,此做法又称“揣糕熬菜”。

 

    黄糕被当作口粮,据说起于黄帝时代,故而称黄糕,流传至今,历史悠久得很。

 

    黄糕蒸熟大约需要20分钟,再加上“飞水揣糕”、“熬菜”、“拌菜”等工序,没有半个多小时是完不成的。所以说,《枕中记》里的小卢大概小憩了半小时左右。至于把小米当“黄粱”,或许是以讹传讹,但归根到底,只能说旧时代的知识分子们大多五谷不分。

 

--------------------------------

“八斗之才”“才高八斗”赞的是哪位文学奇才

 

   据宋?无名氏《释常谈》:南北朝时著名的大诗人谢灵运曾言:“天下才有一石(为我国古代容量单位,一石等于十斗),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由此,后世便称才学出众者为“才高八斗”或“八斗之才”。如唐李商隐的《可叹》中有:“宠妃愁坐芝田馆,用尽陈王八斗才。”唐徐夤的《献内翰杨侍郎》中有:“欲言温暑三缄口,闲赋宫词八斗才”等。

 

    谢灵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诗人,也是见诸史册的第一位大旅行家。其诗充满道法自然的精神,贯穿着一种清新自然恬静之韵味,一改魏晋以来晦涩的玄言诗之风。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韦应物、柳宗元诸大家,都曾取法于谢灵运。他还是中国山水诗的开创者,被后世称为“山水诗鼻祖”。这么一位有自负资本的牛人,对曹子建才华的评价又如此之高,可见曹子建在文学史上有多么牛了。

 

    “独得八斗”之才的曹子建,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曹植,他的文学才华为当时和后世所推崇。

 

    曹植生于公元192年,卒于232年,是建安时期最杰出的诗人。字子建。他是曹操之妻卞氏所生的第三子。

 

    曹植自幼颖慧,年10岁余,便诵读诗、文、辞赋数十万言,出言为论,下笔成章,史载其“十岁余,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他的文章写得出色,甚至曹操都怀疑“汝倩人邪”(你是请别人代写的吧)?对他极为宠爱。曹操曾经认为曹植在诸子中“最可定大事”,几次要立他为太子。后来因他“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无节”,就逐渐对他冷落了。后曹植行为放任,屡犯法禁,多次引起曹操的震怒,而他的兄长曹丕则颇能矫情自饰,终于在立储斗争中渐占上风,并于建安二十二年(217)得立为太子。建安二十五年,曹操病逝,曹丕继魏王位,不久又称帝。曹植的生活从此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他从一个过着优游宴乐生活的贵公子,变成处处受限制和打击的对象。曹丕即帝位后,对曹植屡屡*,相传,文帝曹丕曾令曹植“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曹植“应声便为诗:'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见《世说新语?文学》)曹丕迫于太后的压力,放过曹植,但对其做了贬爵处罚。黄初七年(226),曹丕病逝,曹睿继位,即魏明帝。曹睿对他仍严加防范和限制,曹植处境并没有根本好转。曹植在文、明二世的12年中,曾被迁封过多次,最后的封地在陈郡,卒谥思,故后人称之为“陈王”或“陈思王”。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曾这样不无遗憾地评价曹植:“陈思文才富艳,足以自通后叶,然不能克让远防,终致携隙。”

 

    诗歌是曹植文学创作的主要领域。前期与后期内容上有很大的差异。前期诗歌的主要内容是表现他的理想和抱负,充满了豪壮的乐观气息和浪漫的情调,如《白马篇》、《薤露行》等。同时也有表现他贵公子生活的诗篇,如《名都篇》、《公宴》、《斗鸡》等。后期诗歌则大多反映他内心痛苦,多为慷慨悲愤、哀怨惆怅之音。有抒发自己和朋友遭*的愤懑的,如《赠白马王彪》、《野田黄雀行》等;有抒写自己被压抑而壮志难酬的苦闷的,如《杂诗》等;有借思妇或弃妇题材来寓托自己的身世遭际,以抒发内心悲苦的,如《七哀诗》、《杂诗?南国有佳人》、《美女篇》等;有借游仙题材幻想解脱的,如《游仙诗》、《仙人篇》、《远游篇》等。

 

    曹植作为建安文学的集大成者,对于后世的影响是不小的。在两晋南北朝时期,他被推尊到文章典范的地位。曹植还是诗歌史上第一位大力写作五言诗的诗人,现存九十余首诗中,就有六十多首五言诗,他的写作完成了乐府民歌到文人诗的转变,大大地推动了文人五言诗的向前发展,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