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教科书为何总是讳言“阶级”[美] 詹姆斯?洛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7:07:55
美国教科书为何总是讳言“阶级”

[美] 詹姆斯•洛温 译者 马万利 

    
 
    “阶级”是引起不平等的先天因素,但美国的教育体系却刻意回避该问题,宣称每个人通过努力都能获得成功。在作者看来,这种误导对不富裕的学生的消极影响尤为严重,会让他们无法认识到社会制度的缺陷,而将贫困单纯归咎于自身和家庭的无能。 

                             让学生了解阶级没坏处

    历史上发生的各种事件、过去的各个阶段,无不与社会阶级紧密相关。美国的政府体制是有钱人制订的,其理论基础在于“政府是有产阶级的壁垒”这种学说。学者爱德华•佩森的研究发现,40%以上的美国总统发迹于上层社会,15%来自介于中层与上层之间的家庭,25%有着稳定的中上层社会背景,只有6位总统来自中下层阶级。事实上,社会学家已经证明,多数美国人会在某个社会阶级老死终生,那些变动的人通常只能上升一个阶级。 
    社会阶级甚至可以在险境中以钱换命。当“泰坦尼克”号沉没,人们无限悲伤之时,最令人痛心的还是下层阶级:在妇女船客中,143位头等舱旅客中只有4人丧生,93位二等舱旅客中有15人溺亡,而在179位三等舱旅客中,有81人丧命。再往近看,在决定谁去越南打仗这一问题上,社会阶级也起着主要作用。尽管实行所谓“普遍”征兵案,但许多富家子弟因教育或健康问题获得了缓召入伍的机会。伊拉克战争中的志愿兵也有不少来自社会底层,他们把入伍当作摆脱贫穷的途径。教科书和教师们忽略了这一切。 
    教师们避免谈论社会阶级问题,以免使自己的学生感到困扰,其动机或许值得称许。但若果真如此,他们其实是多虑了。我的那些家境不富裕的学生们在了解阶级问题后,反而感到如释重负。因为他们一旦明白是社会因素使自己陷入贫穷的,就会走出那种认为自身无能的消极想象,就更容易宽恕自己、谅解自己的家庭。 

                              马克思主义仍是禁忌

    我的两个学生的经历很能说明问题。一次,他们驾驶着一辆崭新的豪华轿车;另一次,他们驾驶着一辆破旧的微型车。每当路口的信号灯由红变绿,后面的车辆都会鸣笛催促他们快点启动——在开那辆微型车时,他们平均不到7秒就会被人鸣笛,但在那辆豪华汽车里,要等到平均13.2秒之后才会有人鸣笛。这段经历充分说明公众对有钱人报以更多的尊重。当“美国是精英社会”的观念在学校里大行其道时,“你这么聪明,怎么不见富起来?”这句挖苦人的话尤其让穷人心痛。 
    问题还在于,历史教科书把美国的教育说成“唯才是举”,宣称一个人只要努力就能获得成功。可是大量的研究证明,教育本身同样受阶级结构支配,并且会把阶级结构一代代地复制下去。据我所知,没有一本教科书提供了关于教育机构内不平等现象的分析,也没有教科书提到,低收入地区的学校如何苦于惊人的财政限制,更没有教科书建议学生去研究自己学校的历史及其服务的人群。仅有的几本将教育与阶级联系到一起的教科书,却视这种现象为一服良药——“学校教育是美国人升迁的关键”,《自由的挑战》如是说。然而另一方面,这种现象也是社会不平等得以延续的重要原因。 
    那么,为什么教科书会犯下如此严重的错误?原因之一在于出版商对教科书作者的审查。一位供职于一家大型出版社、负责社会课与历史课用书的女编辑曾告诉我:“你们谈论社会阶级问题,这总是在冒险,有可能被贴上马克思主义者的标签。”这位编辑向她的每位作者或正式、或委婉地提醒这一禁忌,她还暗示其他编辑也大都如此。 
    (《环球视野》2010年3月2日第281期,摘自2010年1月29日《青年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