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批评监督政府:既要创造条件又要用好条件(南方都市报 2010-3-6)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8:19:00

[社论]批评监督政府:既要创造条件又要用好条件

类别:时事评论 作者:南都社论 原创 浏览量:855  发布时间:2010-03-06 手机看新闻编辑此文
版次:AA02 版名:社论 稿源:南方都市报 全国订报

    在一个向最高权力机关报告工作的地方,政府首脑谈到监督问题当为题中应有之义。但今年的这一老话题又注入了强烈的新意。温家宝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要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完善各类公开办事制度和行政复议制度,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政府,同时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创造条件”一词让人耳目一新。

    大凡提及“创造条件”,多是苦于现有条件不足。当温总理说“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政府”时,已经隐含了一个不证自明的前提,即政府是欢迎监督的,对来自人民的监督和批评充满期待,问题只在于拓宽监督的渠道。政府的这一表态具有强烈的针对性。关于人民有无监督、批评政府的权利,这种监督与批评对权力运行和国家兴衰的作用,本毋庸多议,温总理前不久的一句“只有民主才不会出现人亡政息”已道尽其真谛。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对监督满怀戒心、抱持抗拒甚至敌视态度的政府官员仍非罕见。在他们那里,“是否需要监督”已成疑问,遑论欢迎监督?这样一些现象的存在,只会消解人民监督的热情。

    温总理的报告将扭转这一局面,因为这是政策层面上的宣示。实际上丢掉对人民监督的疑虑,对官员来说也是充分利好,只有在一种开放的公共生活中,权力的让渡者与接受者才能尽情享受现代政治的妙处。可仅仅确认“人民有权监督”这个原则又是远远不够的,让高远的政治理想回到现实,还需要解决人民怎样监督才最有效的问题。温总理的“创造条件”,无疑是对这一问题的正视。从确认“有权监督”,跃进到思考“有效监督”,这是一大步跨越。鉴于这是当下经济社会发展之必需,我们只能做好跨越的准备。

    由于温总理是在向人大作报告时提出“创造条件”一说,那么接下来,究竟怎样“创造条件”,就绝不仅是政府官员和公众面对的一个题目,也应该为人大代表和人大常委会所共同思考,而且在中国目前的政治架构中,要真正解决人民想监督政府又监督无门的问题,也非得最高权力机关深思布局不可。以公众最为关心最想监督的官员财产申报为例,如果没有人大的立法,推进的难度、实践的效果不言而喻。

    在努力为人民监督政府创造新的条件的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到,不能忽视利用现有的条件。比如当下业已成形的互联网政治。据统计,公检法机关去年60%的案件都是通过网络举报的形式发现的,其中多数涉及反腐。又比如温总理报告中提到的“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这些监督方式发展到今天,已经相对成熟,就看我们在监督和批评政府时如何巧为利用。如果我们一方面想方设法为人民监督创造新的条件,另一方面又对现有资源发掘利用不够,那么在监督和批评政府的问题上,就可能事倍功半,也难以达到温总理想要的效果。

    就在温总理作报告的同一天,3月5日《三湘都市报》披露的一条新闻仿佛在印证着以上判断。湖北郧西县的一位网友,在网上发帖质疑当地的形象工程,却遭到了跨县追捕。类似案例的重复出现似乎在向我们昭示:在监督和批评政府的问题上,无论是利用现有的条件,还是积极创造新的条件,在解决了监督的渠道和方式之后,最重要的,恐怕还得从制度上保证监督的效果。这种效果的取得无非源于两点:一是政府对人民监督、批评的回应善意而谦恭;二是政府面对批评有无改进,人民可以随时质询。

    不难相信,只要政府欢迎监督,对监督的回应永远充满善意和谦恭,人民监督的热情必然爆棚,“有效监督”的问题也将迎刃而解。那时候监督将无处不在,哪怕在一时一地,某一种监督方式的效果小一点也无碍大局,持之以恒,必将汇流成河,从此通向政府和人民都乐观其成的善治。

    http://gcontent.nddaily.com/1/d9/1d94108e907bb831/Blog/0a1/3075d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