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文化大国吗?--答关于“中国创造”的采访(2010-03-05 11:54:29)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3:53:54

中国是文化大国吗?--答关于“中国创造”的采访

(2010-03-05 11:54:29) 标签:

杂谈

 按:某网站发来一个采访。很少见到这么细致、冗长、主题鲜明的提纲。乃至我必须在回答的第一句强调“完全不赞成你预设的结论”。

我也以逆反心理胡乱回答了几句。

存档与此。

--------------------------------------

        通过对2009年文化事件的梳理,我们发现,中国的文化面貌正在呈现更为旺盛的创造力,和更为宽广的创意力。从富有特色的电视节目,电影,到人们津津乐道的流行歌曲和网络词语。文化创造力的兴旺是一个国家大国崛起的标志,中国正在由一个制造大国向创造大国转变,您有没有特别深刻的记忆?您是怎么看这种转变的趋势的?

答:其实我完全不赞成你问题里预设的结论。我并未看到所谓“更为旺盛的创造力或创意力”。中国是个经济大国,文化小国---如果不算那些5000年文明由老祖宗留下的东西。当代中国大陆人对世界文明的贡献是很微弱的。相对于中国在经济、外交、体育上的强势,文化“跑输大盘”。比中国足球更失败的是中国教育。我们的文化和世界比,就象《三枪拍案惊奇》和《阿凡达》的距离。

 

        目前,我们只是在过度阶段,还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创造大国”。对于文化产业而言,创意是核心,版权是手段,您觉得我们为什么还不是文化上的“创造大国”?怎样才能树立起来具有民族精神和普世意义的大文化品牌?

答:当代中国的大作家余华,用十年时间写了故事会级的《兄弟》,大导演张艺谋拍了模仿科恩兄弟向小沈阳致敬的〈三枪〉,最大的表演艺术家是赵本山和周立波。青年人节衣缩食买国际名牌,质量好的中国商品要取个假洋名才卖得出去---我想中国目前还在“初级阶段”“过度时期”,离“创造大国”“文化大国”“输出价值观”还相去甚远。我们要知耻后勇。

解决之道,源头上还是改善教育模式,不要填鸭、僵化;我赞成“版权是手段”,中国对版权的重视、保护还是不够。当然,还需要更为宽松的政治环境、思想环境、言论环境。创意工作者时刻担心这个能不能说,那个能否通过审查,怎么出作品?

 

 

 

        就您所在的出版领域而言,您觉得什么样的作品,符合您心目中的能代表中国创造精神的作品?您怎么看自己的出版工作和这种创造力的关系?

 

答:“东方的世界观+西方的方法论”。中国作家大部分是“自发”写作,没有受过专门的技术训练---小说是编故事的艺术,其背后也是有科学方法的,许多天赋就“打折”了。

 

 

        以互联网为主导的新媒体技术正在迅猛发展,中国正在形成一种具有自己特色的互联网文化,这种文化体现了广大网民对于时代和社会戏谑和调侃,也成为一种社会宽松的符号的记录,您怎么看待互联网上的文化?您觉得它其中蕴含的创造力跟“中国创造”的概念有什么联系吗?

 

答:目前的网络文化当然也有片面性,因为网络的话语权被20-30岁之间的人实际控制。所以“网意”表现出偏激、搞怪等特征。但是网络普及毕竟只有十年历史,越到后面,网络文化越接近“中和”。

网络开放、自由,这绝对是创造力的希望。甚至是目前最大的希望。

 

        中国近些年向国外输出的文化产品并不少,比如孔子学院,昆曲,城市名片等等,您觉得仅仅这些是否能成就中国“创造大国”的文化形象,我们缺乏的是什么?

答:我们目前的资本,还是老祖宗留下的,孔子和昆曲都是。什么时候真有小说、电影、音乐、新的商业品牌(青岛啤酒是目前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品牌吧,可惜这玩意也是前辈留下的)在全世界流行,我们才敢称“创造”。

 

        伴随着新科技的全球化普及,越来越的文化传播转向了网络。3G的时代的到来,更是让手机也成为新文化传播的介质,您平时用手机上网吗,怎么看待这种新的文化交互方式?它的未来在哪里?

答:几乎从不用手机上网。手机对我还只是通讯工具。至于3G时代,手机和PC的竞争、移动互联网的未来,还看不清楚。

对于阅读,我倒是觉得将来的数字化中,会有类似“KINDLE”这样的专用阅读器的空间。阅读是伟大悠久的传统,不容易被手机和PC“兼并”。

 

 

        如果以后的文化传播方式以手机为主,您最希望获得那种服务,最希望用到那种软件帮助您更好体验科技的美好?

答:我不相信手机为王。世界不一定会那么“碎片”。人类将进入信息时代,但是“信息”也有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