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领大国”是中国宿命的一部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15:53:05
中国的劳动力市场正在出现戏剧性的变化:蓝领工人以及服务业职工的收入上升很快,大学毕业生的起薪相对越来越低。社科院人口和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近日说,大学生和农民工起薪的差距已经很小。一些人担心,这会对中国人读书产生“负激励”效应。

  大学毕业生和农民工站上工资的“同一条起跑线”,从劳动力成本看确实不正常。但为什么会这样呢?根本原因在于白领远远供大于求,而蓝领的用工市场却供小于求,中国的沿海省份已连续几年出现招工困难,而每年都有大量的大中专毕业生找不到工作。

  中国城市家庭的子弟这些年逐渐形成了不愿做蓝领工作的集体意识,这种观念甚至在向农村蔓延。很多城市的年轻人从未考虑过做蓝领工作,他们往往把“低级白领”作为职业的底线。年复一年,寻求“低级白领”工作的人越积越多,造成这一领域的工资与保姆工资逐渐拉平。

  在很多后工业化国家,由于大学教育的普及,大学毕业生做出租车司机、当钳工的现象比比皆是,但在中国,这样的情况尚属凤毛麟角。中国城市的很多家长都会这样吓唬孩子:不好好学习,将来让你当工人!

  中国社会对蓝领工作不健康的态度,很大程度上是以往蓝领收入过低造成的。或许今天我们处在一个历史性转变的开始。

  历史上以农业文明为基础的中国社会,读书一直是少数人的权利,“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观念因此根深蒂固。工业化瓦解了中国以往的社会结构,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面临着从人才到人心的翻新。

  现阶段的中国,必须首先是一个优秀的“蓝领大国”,即使从长远看,由于中国人口的巨大,中国不太可能与世界形成“劳心者治人”的关系,世界消化不了全体中国人都去设计和管理,因此无论“中国创造”多成功,“蓝领大国”恐怕永远都是中国宿命的一部分。

  正确对待蓝领工作,对蓝领工人给予真正的尊重,不仅是中国社会观念健康化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国调整就业市场,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不二之途。

  当前白、蓝领工作岗位收入差距快速缩小,为这样的调整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中国社会应顺应这一大势,促成公众价值观的修正。中国蓝领人群十分浩大,经济越往前走,对蓝领技术的要求越高,我们应推动形成“蓝领文化”,它应当积极向上,涉及面很广,包含诸如卡车司机文化、煤矿工人文化、厨师文化等亚文化。

  中国崛起的质量不仅取决于中国的创新能力,还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蓝领文化的质量。中国不应不切实际地试图把自己变成“白领大国”,未来中国只能是一个“复合大国”,这个国家的橱柜里将永远有一件蓝领的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