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盛大文学”(2009-12-19 19:42:09)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9:47:31
我看“盛大文学”(2009-12-19 19:42:09) 标签:杂谈

在围脖提到了盛大文学起诉百度事,原文如下:

----------------------------------- 

媒体问盛大文学诉百度事,我答:1,坚决反对任何介质上任何形式之盗版2,盛大使用了强大但“鸡贼”之招数。这本是两个公司角利,盛却联合相关机构,广邀作家评论家知名人士,以“研讨会”之名,发布“即将起诉百度”之新闻,这样,与会人士都成了“本方证人”,在上庭之前,先将对方置于道德死地--盛大成功地代表了“原创版权”,而百度代表了盗版。看来,挟“道德”拉“友邦”号令“媒体”以置“商业敌人”于死地,这一套,工程师玩不过文化人。3,希望这官司一定要打,这5部作品若胜,可不断复制,诉不同作品日赚百万,直至摧毁百度商业模式;若百度胜,可反诉侵犯商誉,索赔1亿。好戏在后头。

-----------------------------------

 

 

既然提到了盛大文学,不免多说两句。由此可以展开我对数字出版的一些思考。

 

一,我不是“盛大反对者”,欢迎有实力的企业进军出版业

 

最近,盛大积极进军实体出版,旗下两家图书公司势头很猛。业内人戏言,盛大文学第一目标就是“先把路金波灭了”。实际上,几乎我的所有合作作家,都收到了来自盛大的“诱惑”。盛大文学也的确已有收获。

只是,一来,盛大文学只是战略使然,希望在这个时期快速扩张,购买资源,人家也不是针对我。万榕这里有名的作家多,目标大,自然最先“开战”。二来,作家和出版商之间,本来就没有“卖身契”,任何时候,第三方按照市场竞争的原则都可以“挖角”(我自己就是靠这个起家的,哈哈。)我上一篇博文也说到,只有竞争才能促进企业的发展。

三来,最重要的是,我丝毫不畏惧竞争。人或企业,从来不能被对手打倒,只能被自己打倒。以前有那么多“垄断资源”的时候,其实内部有许多问题。现在,失去了一点资源,但是,内部的错误被发现了,整个团队进步了。我和万榕,到了比较成熟的时期,我对竞争非常乐观。

而从评论者角度说,有盛大这样一个有强大资金、品牌和执行力的企业愿意投资出版业,投资文化,绝对是对行业、对文化大有裨益的好事。(比投资网络游戏好100倍。我个人认为网络游戏是好东西,但中国青少年身子骨太弱,怕一时承受不起。容易出社会问题。)

 

二,个人调低对“盛大文学”的“预期”,从评论者角度,我认为盛大文学战略值得商榷。

 

我曾在09年5月的纽约书展发表关于中国文学出版的主题演讲,主要内容是大力吹捧“盛大模式”。认为这是一个划时代的商业模式,已经有足够的领先优势,必将取得成功。

 

但是从过去这半年来对盛大文学的观察,总结他们目前的重心是:

A, 编圆故事---打造一个完善的产业链,或者说完整的版权分发渠道。从鼠标连接水泥,做到全媒体。

B, 圈地-----购买足够多有品牌的内容资源。

 

我的质疑是:

A,数字出版与纸书出版,差别足有网球与乒乓球那么大。其对内容和读者的偏好明显不同。难道为了“商业概念”,把中国网球队和乒乓球队合并起来以扩大规模?

B,进入图书出版领域之后,大部分资源都要通过兼并收购获得。统计表明,约80%的M&A以失败告终,盛大文学自身的团队才组建不过一年多,管理能力真有那么强?毕竟,管1万个士兵和1千个工人容易,管1百个文化人难啊。

C, D。。。还有一些,就不多说了。但是我愿意总结一句话:

 

盛大文学应该首先是一家互联网公司,而不是文化公司。

 

---盛大旗下目前有起点,晋江,红袖,再加上榕树下,四家文学网站。我认为核心竞争力依然是“两分钱模式”。结果就是建成“版权淘宝”,原创作品在这里发布和交易。作家(或其出版商)获得收入,盛大文学作为“渠道商”(提供平台及结算服务)获得佣金。

 

也就是说,如果把盛大文学定义为互联网公司,那么就是渠道商,就是国美和淘宝,就不该急于去当海尔,淘宝也没有自创品牌卖纽扣吧。

 

但是盛大文学进入到图书出版领域,就必须得“和内容死磕”,跟我们这些传统出版商竞争。

 

都是文学,但渠道和内容通常是两个不同的行业

 

太急与“全概念”“通吃”。雄厚的资本,包括强大的执行力,这在建渠道上很有优势,但在做内容上有待检验。

 

如果我是盛大,我不会在这个时候进军图书出版,乃至包括影视的所谓“全版权运营”,战线太长,积累不够就会“累”。

还是先做互联网公司,做老老实实的渠道商,包括:

 

A, 改善用户体验---所有面向用户的生意惟一的差别就是用户体验。使更多的人知道、使用、称赞、习惯、愿意付更多钱(提高收入的有效方法不是除了电子版还出纸书,而是本来千字2分钱,后来改成千字4分钱。起点用户是新兴的购买力强的阶层,我认为提高价格大有潜力。核心还是用户体验。)

 

B, 将数字出版延伸到手机和手持阅读器领域,尤其是阅读器(电纸书),我个人并不十分看好手机阅读。虽然无线音乐大获全胜,但是中国人听唱片才几十年历史,读书却有2000年历史,惯性很大。我个人偏向赌博在电纸书上。汉王、方正、中移动,摩拳擦掌。奇怪掌握最多内容资源和直接影响用户的盛大按兵不动。

 

C,即便要进入图书出版领域。第一步应该选择POD---按需印刷。最新的技术,据说3分钟可出来带封面的完好装订的图书。起点有那么多超人气作品,比如《星辰变》《庆余年》,如果每书连载结尾时提供(甚至可以带有作者对特定读者题词签名的扉页)POD出来的精美纸书-----一来,我相信会带来成批量的订数,配送过去就好。二来,如果这种情况下订数都很小,那么更说明我前面的判断,网络出版和图书出版,差别有乒乓球和网球那么大。那又何必非得进图书出版领域呢?难道盛大文学的管理团队,本身还那么封建,觉得纸书就是比网络出版高贵?

 

阿弥陀佛,就说这些吧。我有时是文化人,有时是生意人,还有时候是行业评论员。操心的事儿多,累。老给别人提意见,还惹人烦。

罪过罪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