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嘴”李瑞英谈家庭 与丈夫结婚20年恩爱如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10:34:21

李瑞英(资料图)

2009年7月,中央电视台著名播音员李瑞英被任命为新闻中心播音部副主任,深受广大观众喜爱的李瑞英还担任着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和播音员主持人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央电视台播音员主持人业务指导委员会执行主席、全国政协委员、全国青联常委等职务,荣获第七届中国十大女杰荣誉称号,曾获播音作品全国一等奖、政府奖等奖项。事业的成功令人羡慕,而李瑞英觉得最幸福的就是有一个疼爱理解她的丈夫和一个聪明懂事的儿子。

青梅竹马的爱情终成正果

李瑞英祖籍河南南乐,1961年7月出生于北京,她的父亲是名军人。高中毕业后,要不是有个要好的同学让她陪自己去北京广播学院报名,她也许一生将与新闻播音无缘。那天,来报名的人非常多,她心血来潮地也凑了个热闹。没想到,她端庄的外表和字正腔圆的嗓音被张颂教授一眼相中。

在等待考试的日子里,李瑞英的心里忐忑不安,特想找个人商量商量。于是,她想到了张宇燕。张宇燕比李瑞英大不到一岁,两家住在同一个大院里,又是同一年级同一班同一个学习小组。两个人的学习成绩都非常好,他们在频繁的接触中,互相欣赏对方,莫名的情愫在两颗年轻的心中慢慢生出。

张宇燕听说后,鼓励她说:“我觉得你行。”张宇燕的话让李瑞英增加了自信,也有了动力。1979年,李瑞英顺利地被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录取,而张宇燕则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北京大学经济系。

上大学后,李瑞英和张宇燕互相通信,遇到困难就让对方帮着出主意。李瑞英非常刻苦,每天早早起来去学校的小树林里练声,然而,她却越来越找不到自信,甚至怀疑自己不适合播音,产生了想转到其它系的想法。她把自己的苦恼告诉了张宇燕,张宇燕特意给她写了很长的一封信,分析她的优势,鼓励她战胜自我。

大学4年期间,李瑞英和张宇燕在汲取着知识营养的同时,两人深深地相爱了。双方家长得知他们的恋情后,都非常高兴。

1983年,张宇燕大学毕业后考取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世界经济系的研究生,留在北京继续读书,而李瑞英却被分配到了江苏电视台担任新闻播音员。两人要分隔两地,觉得前途无望的李瑞英,不想拖累张宇燕,开始疏远他。

张宇燕让母亲陪同他去找李瑞英。张母拉着李瑞英的手说:“你不用担心,宇燕说了,他愿意到南京去生活,我们做父母的也都支持他。等你们以后有了孩子,我去南京给你们看孩子。”李瑞英非常感动。

李瑞英去南京上班了,张宇燕在北京读研。他们鸿雁传情,张宇燕每个假期都要去南京陪她。每当李瑞英说自己想回北京时,张宇燕都会鼓励她说:“你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以自己的实力调回北京,说不定以后你还能进中央电视台呢。”

为了早日回北京与男友团聚,李瑞英工作得非常认真,她又做新闻播音员,又做主持人和记者,寻找各种机会来锻炼自己。她随身带着字典,一有时间就拿出来翻看。她的业务水平提高得很快,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好评。1986年,李瑞英终于以自己的努力调回了北京广播学院。

 

去北京广播学院报到前,李瑞英想起了张宇燕说过的话。于是,她带着自己做过的节目带子去了中央电视台。有关领导看了她的带子后,觉得她是个难得的人才。正好李瑞英的同班同学罗京在中央电视台播音组,也极力推荐她。就这样,李瑞英被中央电视台录用了,进入了新闻中心。

这一年,张宇燕研究生毕业,又考取了博士,两人相约,在事业上互相竞赛。1987年,李瑞英和张宇燕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丈夫是她坚强的后盾

进了中央电视台,由于李瑞英是个新人,根本没有出镜的机会。张宇燕开导她说:“你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多看看书,向老同志学习,积蓄能量。”李瑞英开始静下心来照着他的话去做。

这时,中央电视台和上海电视台的播音员要进行交流。当时,中央电视台还没有新闻直播,而上海电视台的播音员不仅是直播,而且还可以采访,李瑞英觉得这是个难得的机会。可是,台里不少人都不愿意去,一是要离开北京,二是担心万一留在上海台。

张宇燕得知后,全力支持她去。张宇燕说:“你不用担心我。我会把双方老人照顾好的。只要对你的事业有帮助,我再苦再累也愿意。”李瑞英主动向台里要求,被派到了上海电视台。在上海电视台期间,李瑞英学到了许多新东西。回到中央台后,她终于有了上镜的机会,从此真正走上了新闻播音员之路。

有了儿子后,李瑞英的公公婆婆尽管身体不太好,但还是主动帮她带孩子。这时的张宇燕事业上也蒸蒸日上,他陆续到芬兰赫尔辛基联合国大学发展经济学研究所任访问研究员、去美国马里兰大学经济系做访问学者,并担任了社科院世界政治与经济研究所室主任、所长助理、副研究员、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外国问题研究会理事,编著了《经济发展与制度选择》、《制度经济学:异端的见解》等书籍。

李瑞英觉得,不能光让丈夫支持自己,自己也应该多付出,不让丈夫有后顾之忧。于是,家里需要找保姆,她亲自去保姆市场。公公婆婆想吃什么了,她准保到时就买了回来。有一次婆婆生病住院了,她在医院忙前忙后,把婆婆照顾得无微不至,医生护士和病房里的人都以为她是婆婆的亲生女儿,而把张宇燕当成是女婿。

婆婆去世后,李瑞英夫妇都要上班,无法照管儿子,一家三口只好又住到了李瑞英父母的家。张宇燕下班回家后,就抢着下厨房。只要有时间,他晚饭后就陪着李瑞英的父母出去散步。李瑞英因为经常要加班,邻居们总是看见张宇燕和老两口在一起,又错以为张宇燕是亲生儿子,李瑞英是儿媳妇了。

李瑞英经过自己的努力,已经成为了中央电视台的新闻主播,她端庄大气的主持风格,受到了全国观众的喜爱。1996年1月1日,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改成了直播,这对担任主播的李瑞英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因为《新闻联播》的播出稿都是在开播前10分钟才能拿到,有的比较紧急的稿子,甚至拿到手上没有时间看就要播出。李瑞英的精神高度紧张,生怕念错一个字。台里有规定,念错一个字罚款50元,念错3个字,就要去学习班重新学习,通过考试后才能回到岗位。李瑞英倒不是怕罚款,而是担心自己影响了中央电视台的形象。

因为精神长期高度紧张,李瑞英常常做同样的噩梦:直播开始了,可她手上拿的播出稿却一个字都不认识,然后她就大叫一声被吓醒了。张宇燕被惊醒后,柔声地安慰她。为了让李瑞英精神能放松下来,张宇燕建议她去打羽毛球,并为她办了会员卡。李瑞英每星期去打3次羽毛球。后来,李瑞英又去打网球。每次打完球,她都觉得心情舒畅,晚上再也不做噩梦了。

这种轻松愉快的精神状态,让李瑞英在直播时几乎没有出现过差错,出镜率最高,并参加过许多国内、国外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多次随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国访问,每次都出色地完成任务,她也成为了《新闻联播》节目的标志之一。

每当人们赞美李瑞英时,她都会由衷地说:“如果没有我家那人(李瑞英对丈夫的称呼)做我的强大后盾,我是不可能走到今天的。”

长成男子汉的儿子令她骄傲

作为央视《新闻联播》的播音员,李瑞英的名字家喻户晓,她成了名副其实的名人。尽管她做事一向比较低调,但仍然担心自己的名气会让儿子有一种优越感,对他的成长不利。李瑞英从儿子很小时就对他要求得很严格。

有一天,一家三口出去吃饭,有几个人认出了李瑞英,围过来请李瑞英签字,合影留念。儿子好奇地问:“他们干吗找您签字吗,您和姚明一样是名人吗?”李瑞英急忙说:“妈妈不是什么名人,只是从事的工作特殊,这张脸被人们熟悉而已。儿子你要记住,不管妈妈怎样,你是你,我是我,你是一个独立的人,而不是我的附属品,明白吗?”儿子用力地点点头。

在全家人的关爱下,儿子健康地成长着。李瑞英和张宇燕觉得儿子的成长太顺利了,应该适当地给他来点挫折教育。正好在中考时,本来在重点中学八中上初中的儿子考试时发挥失常,以几分之差没有被八中录取,而是被三十五中录取了。儿子感到很沮丧。

这时,八中的校长觉得他的学习成绩一直非常好,而且跳过级,便想给他一次机会。李瑞英和张宇燕其实又何尝不想让儿子上八中呢,可是,他们商量来商量去,觉得这正是一个机会。于是,他们找儿子谈话说:“你可以接受照顾去上八中,但是,我们觉得这会对你的心理产生压力。我们建议你去上三十五中,虽然这所学校比八中差一些,但只要你努力,同样可以考上好大学。你要把这次挫折当成动力,从中汲取教训。”

儿子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在新的学校果真学习更加刻苦,还成为体育积极分子,与同学的关系也非常好。去年,他参加了高考。高考前,李瑞英丝毫不给儿子一点压力,对他说:“人的一生有许多条路,不一定非要像你爸爸那样读博士,只要你努力,做一个正直的人,就是一个大写的人。”

结婚20多年了,李瑞英和丈夫相扶相携,恩爱如初,儿子也聪明懂事。家庭的和睦,也让李瑞英和张宇燕的事业上都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