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60年代大陸同胞過的日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4:26:42

回顧60年代大陸同胞過的日子——泛談社會救濟

(2010/01/21 00:50)

(●作者向路明,河南,教師,業餘愛好「談天說地」。本文為NOWnews網友投稿,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 向路明

自從1963年「社會主義教育運動」以來,杯水車薪的社會救濟已經成為農村輿論的中心。政府以此來「提高貧下中農的階級覺悟」,壯大階級隊伍,培植自己的支持者。

社會救濟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兒呢?能起個什麼作用呢?其目的是什麼呢?下面談的完全是真人真事:

近年來救濟的項目大大地多起來了:如救濟款、救濟糧、救濟布、救濟布證、救濟煤、救濟煤票等等,間或對於病重的人也有十分之一、二的免費治療。數量也相對增加了。僅糧食一項某些地方竟達到社員從生產隊分得口糧的四分之一。可見救濟對於社員的生活影響多麼大!

政府採取的手法是什麼呢?那就是提高對生產隊的糧食收購量,即使受了災,也要交公糧,也要賣「餘糧」。剩下的生產隊要留一部分「種子糧、「飼料糧」、大隊幹部的「管理費」和「機動糧」,裏除骨頭外除皮,輪到分給社員至多不過是生產隊收入的二分之一,甚至不足二分之一。

這二分之一怎麼分法呢?人勞各半或者「人六勞四」;貧下中農吃個高標準,地主、富農要低於平均標準的百分之十至二十;工分掙不夠的地主富農吃糧標準再低一些。幹部及其家屬吃的口糧高於平均標準,一般老百姓許多人吃不到平均標準。而那些地、富、反、壞吃糧指標就更低了。在每家的口糧裏指標中還要扣除剃頭糧、紅薯秧糧、蘿蔔種糧,真正吃到社員口裏的糧就屈指可數了。社員就是查著糧食籽吃的!如一個生產隊,138口人,麥季收小麥17,000多斤,每人平均僅分到40多斤,較實際平均124斤少70多斤,實踐上社員僅得到自己勞動成果的40%。從上述可知,可不是每個人都能吃到平均標準40多斤,有些人肯定吃不到!

一個麥季只分40多斤糧食是不能保命的。於是,國家就「統銷」,就要發放購糧證。怎麼個發法呢?救濟從來就是秘密的,不敢公開。幹部們討論時老是說「先緊著圈裏的幾個人」,再說其他。不是按每戶原來分的糧食多少,而是按階級成分。98%銷給貧下中農,那2%的人也是跟幹部有關係或者是族親。在同一階級成分中,又看當權幹部的意見:幹部的同族家親近門以及巴結奉迎的就能得到或多得到。

大家知道,「貧窮的人是最好統治的」。農民社員在饑餓線上掙扎,自然要力求得到一些救濟。為此只有伏首貼耳聽隊幹部的話,聽共產黨的話,擁護共產黨,擁護社會主義,擁護各級幹部。要同地主富農劃清界限,這樣才能吃到救濟。有一戶地主,上無片瓦,下無立錐之地,一家4口人住在貧農堂兄家的磨道屋裏。就因為這,該戶貧農幾次沒有評上「五好社員」,並且警告他:如果三天內不把地主弟攆走,救濟糧救濟款不但現在不給,以前的也得退出來!他說,沒有救濟就沒有俺全家的命,硬是把地主弟攆出家門。

社會救濟的泛政治化,強化了共產黨的統治政權。因為任何人都離不開共產黨:離開了共產黨就沒有飯吃;離開了共產黨就沒有衣穿;離開了共產黨就沒有政治地位。但在社會深層次裏卻隱藏著不盡的憤恨,對這個不合理,不平等,不民主的社會說「不」。
  • 60年代大陸同胞過的日子(八)——訂雜誌真..

    向路明/當時是三荒社會:1、人荒;二糧荒;三、物資荒。從訂雜誌可以看出當時物質匱乏到什麼程度!我叔叔是..

  • 60年代大陸同胞過的日子(七)——偷、看、..

    向路明/秋莊稼已經成熟了,這裏的社員都偷點莊稼回家吃。偷,幾乎成了正一般人的行為。普通的群眾包括有些..

  • 60年代大陸同胞過的日子(六)——公媳吵架

    向路明/聽見她說誰管哩?愁上加愁的公公,本來就對社會不滿,怒氣衝天地說:「我一天六兩糧食,叫我咋管!..

  • 60年代大陸同胞過的日子(五)

    向路明/這些人談論許多他們自己不能解答的問題。一個青年農民說:「一年三百六十天老是忙不過來,不能閑一..

  • 60年代大陸同胞過的日子(四)——躍進的爸..

    向路明/幸福自然會誘惑人,但是這些愚昧老百姓的殘酷現實已將不幸降臨落在「躍進」和 「勝利」們的頭上。劉..

  • 回顧60年代大陸同胞過的日子(三)——饑餓..

    向路明/晚上,我校教師座談會以後,各自回宿舍去了。我獨坐在椅子上後,手無論如何也拿不起筆,心無論如何..

  • 回顧60年代大陸同胞過的日子——麥天散記

    向路明/麥田裏稀疏的麥子膝蓋以下深,成黃色,穗很小,麥芒還很硬。這塊地被嬌貴的稱為「豐產方」。它們生..

  • 回顧60年代大陸同胞過的日子——泛談社會救..

    向路明/自從1963年「社會主義教育運動」以來,杯水車薪的社會救濟已經成為農村輿論的中心。政府以此來「提..

  • 60年代大陸同胞過的日子(九)——希望吃上淨面饃

    (2010/02/28 01:12)

    向路明

    與共和國一起成長今年已57歲的李麓楨,回憶他在1962年過兒童節時的情況:六一這天,他有完整的一天時間可以去挖野菜了,平時他只能在下午放學後才能有時間去。

    當時,李麓楨在北下街小學上學,那些日子留下的所有記憶是:饑餓。父母每人每月有13公斤的糧食,李麓楨有18、5公斤的糧食,妹妹的更少,根本吃不飽。

    1962年六一那天,李麓楨帶著妹妹去熊兒河附近捋茄子葉、南瓜葉、槐葉、柳樹葉、楊樹葉……槐葉已經老得不能吃了,那種苦澀的味道在水裏浸泡兩天都不能去掉,他和妹妹就專找柳樹葉和楊樹葉,因為柳樹葉和楊樹葉雖然不好嚼,但不是很苦。

    熊兒河畔的樹葉已被人捋了不少,剩下的都是靠近枝頭不好夠的。李麓楨和妹妹就找根棍子把高處的樹枝拉下來,每一片葉子都不放過。

    到了下午,他們抬著半籃子樹葉回了家。李麓楨說,平時家裏總是把野菜燙好後,撒上一把鹽就開始吃了。由於當天是六一兒童節,母親就把野菜剁碎再拌上點豆腐渣做餡兒,一家人當天吃了頓包子。

    六一那天,爸爸在飯桌上問李麓楨,他最大的願望是什麼,李麓楨脫口而出:「我想啥時候才能吃上不摻野菜的淨面饃。」( 原載《鄭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