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蓉书香】烦恼的主客观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4:20:49
烦恼的主客观性 所谓烦恼是指人们对外部事物及内心心理现实的不满和担忧,表现出的各种负性情绪。烦恼是普遍的,烦恼也是必须的,烦恼与快乐互相依存,互为因果,谁也离不开谁。一个人如能明确知道自己正在经受的烦恼中哪些是自寻烦恼之烦,那么这种烦恼也就减少了一半。苛求自己对头脑中的东西完全负责任,这种倾向往往会外化为苛求他人对自己头脑中的想法、情绪和欲望完全负责,以及苛求社会没有弊端,完全的公正与平等。我们人类痛苦的根源就在于不清楚客观外部世界及内心心理世界中哪些是主观意志可以把握的,是主观有为的,哪些是主观意志无法控制的,是主观无能为力的。人类的主要痛苦来于对内心心理现象的不了解,不清楚心理现象中哪些是主观意志可控制的,哪些是主观无能为力而必须接受的.其表现如下三种形式: 1. 不清楚自我心理现象中主客观性.通常人们误认为自我心理的东西都应该主观负责,这正是神经症病人心理病理之基础. 2. 不清楚他人心理现象中的主客观性,对自我心理现象的主客观性的不了解外化为对他人心理现象的误解,认为别人应该对自我情绪、失望,行为完全负责任,并由此产生许许多多的人际烦恼。 3. 不清楚社会心理现象中的主客观性,认为社会不该有弊端,公众心理与行为应完全与社会规范、行为准则相一致。 社会心理现象是由许多客观因素所决定的,我们不得不面对并接受那些客观因素,不能奢望社会现象与自己所期望的理想状态完全一致。一个社会不可能没有阴暗面,否则社会就失去进步的可能性,十全十美的东西是没有的,社会也是如此。人的心理现象是复杂的,心理现象的主客观性亦是相对的,在某些情况下它们可以相互转化。这种主客观的相对性促使了人们对心理现象主客观性的误解。烦恼者通常把其主观应该负责的看成是他无法负责的,而不该负责的又自认为是应该负责的。 人性解剖一、解读人性,自由空间与人相处,就要理解他人。都说人心难料,其实人性本是共通的,读懂了人际交往中的人性,也就能潇洒自如于人间。我们都是普通人,生活在普通人之中,我们都一样摆脱不了人类的许多自然提醒,也许它们是较低层次的,甚至与社会的价值标准相违背的,当它们是客观存在的,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影响着人际间的交往。我们只有理解它们,接受它们,在承认它们的前提下适应它们,从而保持心灵的宁静,并且使我们在人际交往中更清楚地了解他人的动机,解释并预测他人的行为,潇洒自如地遨游于人间。人际人性之一:偏好正性刺激爱表扬是人类的天性。人人都喜欢正性刺激,而不喜欢负性刺激。俗话说:“拍马屁拍在蹄子上了”。但在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人见过这样的情况?即使真的拍在蹄子上了,被拍者恐怕也是高兴的。人际交往中,有这样的不等式:赞赏别人所付出的远远小于被赞赏者所得到的。如果在人际交往中,人人都乐于赞赏他人,善于夸奖他人的长处,那么,人际间的愉快度将会大大增加。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鼓励和赞扬更是不可缺少。当然,夸奖他人并不意味可以毫无顾忌,以下两个原则是要注意的:一为真诚。夸奖别人要出于真心,所夸奖的内容是对方确实具有或即将具有的优良品质和特点,不要让别人感到你言不由衷,另有所图。再者,夸奖的内容应为对方所在意。人们往往习惯并专长与寻找别人的缺点,其实只要我们用心去发现并形成习惯,便会很容易看到别人的长处。人际交往中有两个主要的润滑剂:一为幽默,二为赞美他人。去发自内心地赞美别人的优点吧!它能使别人愉快,更能使自己幸福。人际人性之二:自私性人都有自私的一面。自私性是人的天性,是人类求生存的前提,只要还存在“商品“,还存在”分配“,人类社会就不可避免地存在自私性。这虽然与社会所提倡的“利他性”相违背,但毕竟它是人的天性,不知不觉中,它时常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自私性首先体现在人际交往及社会生活中为自己考虑多一些。明白这个道理,也不必烦恼了。有的人总是马抱怨“这个人太自私”、“那个人也太自私”。恐怕他自己才是更自私的。真正大度的人是很少关注评判他人是否自私的。当然,在竞争中出现不公平的现象,如别人走后门、在领导面前被诬告等,我们亦大可不必生气,只续心平气和,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去争取自己正当的权力就行了。生气的结果只能使理智下降,抉择失误,从而遭受挫折,伤害身心。不提倡生气并非反对维护自己的权利,因为越生气,损失越大,心平气和地处置反倒容易达到自己的目标。自私性的第二个表现形式是对人际来往中的利益关系判断失真,往往更多地注意自己所付出的,二较少意识到自己所得到的。在日常人际交往的利益关系中有这样两个不等式:自觉付出﹥实际付出自觉得到﹤实际得到这两个不等式是人的自私性的自然体现,因此,当我们感觉到人际交往中自己吃了亏时不妨多想想这两个不等式,有助于心理的平衡。当然,人群中亦不乏社会化过度二过分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者,往往深怕别人说他的自私而矫枉过正,宁可自己吃亏,不敢占别人半分便宜。自私性的第三种表现形式是嫉妒心。当我们认识到别人的某些方面比自己强时会感到难受,或多或少地会产生恨意。要想赢得友谊,就不要处处显得比别人强,要善于理解和接受他人的嫉妒心。在人际交往中,多注意理解自己及他人的嫉妒心,利用夸奖、尊重等手段,理智而冷静地处理,从而使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因嫉妒心引起的矛盾下降到最低线。自私性的第四个表现是幸灾乐祸性。嫉妒心是看到别人比自己强时自私性的表现,幸灾乐祸则是看到别人遭不幸、灾祸、不如自己时的自私性表现,体验到解气、满意、压抑着的欣喜,“幸亏我没有……”、“……比我差了”等愉快的感受,虽然主观可能一再提醒自己“别幸灾乐祸,太不道德了”。但总是压抑不住内心的愉快,尤其幸灾乐祸的对象是自己的对手或曾经对自己幸灾乐祸的人。人际人性之三:寻求归属性人与动物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人性中的一些社会性特点,寻求归属性即是人的社会性之一。所谓寻求归属性是指人们希望自己远离孤独,是某个团体、某个人群中的一员,愿意被别人所接纳并与他人共享某些情感。总之,体验到自己隶属于某个群体。寻求归属性是人们追求安全感的一种表现,是一种社会性安全感,再成功再强大的人都有脆弱的一面,也都有伤心软弱的时候。这时,人们就需要有其他人来安慰、鼓励和支持,即得到社会支持网络。有关应激的研究显示,在遭受重大精神刺激时,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对人们尽管从痛苦中摆脱出来,维护心理的健康是至关重要的。寻求归属感还体现在归属感满意时似乎觉得自己更有力量,人格更强大。一位周围有一些好朋友的人往往觉得自己的力量超过了自己原来的能力,与别人争吵时似乎更理直气壮,干敢于冒险,更有竞争性等。这种归属感对人格力量的强化,好比一位开汽车的老师傅,多年与自己的汽车为伴,汽车似乎已变成它自身的一部分,他的防御、躲闪反应自然顾及到车身,,一旦汽车受伤其感觉如同自己的身体受伤一样,他的人格已经外延,包含了汽车。寻求归属性的另一个体现是人们希望自己的情绪情感被他人所共享。一个人在遭遇不幸时,希望有人来与自己一起分担痛苦的情感,希望向他人倾述,有人安慰自己,或陪着一起落泪。同样,一个人在得意时也希望有人来与自己分享快乐,倾听自己成功的经历。如当一个学生收到自己期盼已久的名牌大学录取通知书时,一般不会独自躲在小屋里自己高兴,往往第一反应是尽快将自己的快乐告诉他人,让他人来分享、烘托自己的快乐。寻求归属性还表现在人们的相伴性。人们常常需要他人的陪伴,希望自己的意愿、打算、对事物的看法及情绪等与其他某些人一致。同病相怜即是人类相伴性的特殊表现,有相同烦恼的人更易彼此理解、接纳、互助。有人说,人际间没有真诚的友谊,大家只不过是相互利用。从人人寻求归属性来看,这种观点是不对的,人与生俱来有害怕孤独,希望获得友谊、亲情及他人相伴的特性,人际间有互相利用的关系,但更有真诚的友谊与情感。抱怨人际间没有真诚的友谊,大家只是相互利用,人人都自私,这正是他们发自内心的渴望友谊与归属的呼声。归属性是人类的共同特性。人际人性之四:情绪转移性情绪的转移性指人们将自己的情绪转移给他人的特性,当人们处于高兴的状态时,会更乐于助人,赞扬他人,从而使他人也高兴。当人们处于痛苦烦恼时,则易于伤害别人、挑剔、谩骂、破坏,甚至暴力等。在日常人际交往中我们尤其注意理解不良情绪的转移性,否则,只会自寻烦恼。当一个人伤害别人时,他自己往往正处于痛苦不幸之中,他对别人的伤害只是自己不良情绪的转移,并非完全能由主观意志所控制的。因此,当我们感受到伤害时,只要站在对方的角度理解一下,往往烦恼就会有自行消解。我们在商店购物,碰到售货员对我们态度不好,或当我们乘公交汽车时不小心踩了别人的脚儿被对方破口大骂,对待这样的人,只要我们追究一下,往往不难找到其心情不好的原因,要么她遭到了上司的批评,要么她的爱人正与他闹离婚,要么他小孩病了,要么他已面临下岗的威胁。如果确实什么外在的原因也没有,那么就说明他是这样性格的人,这样的人往往更为不幸,多半有着不幸的童年经历。否则,我们可以肯定地说,此人有精神问题,对这样的人更无生气之必要。当然,不生气并非我们不去保护自己的权益,只要我们意识到我们碰到了他人不良情绪的转移,用不着去计较,当我们可以心平气和地去应付这种场面,如夸奖一下售货员的优点,请她将我们不满意的商品换掉,或者平心静气地对因为挨踩儿谩骂我们的人说一声“对不起!“我们都不会吃什么亏,因为对方是不幸的,她”伤害“我们时感到舒服,作为仁爱宽容的我们就给他一点发泄吧。佛曰,”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只要宽厚容人者才是真正的强者,乘口舌之利,拳脚之争,即使得胜也会大伤元气,不能容忍者往往反应处出内心的脆弱和缺乏自信。情绪的转移性在较为亲密的人之间更易发生。理解了负性情绪的转移性,会使我们避免许多无谓的烦恼;同样,理解了正性情绪的转移性,也会给我们的生活增添无限快乐。由于人们有将自己的高兴愉快转移给他人的缺点,那么,在人们处于高兴状态时倾向于对他人的要求、愿望给予满足,哪怕满足他人愿望时可能给自己带来损伤。在日常生活中,那些善于把握机遇者通常在他人高兴时提出自己的要求,从而使自己的要求得到满足的几率大大提高。不难想象在生活面前,人人都有机会,有人善于寻找并抓住机会,有人则不管善于把握机会,其中最根本的区别无外乎对人性的把握。人际人性之五:他人尊重性人人都希望被别人认可、赞扬、尊敬,甚至崇拜,即使身份再卑微的人也有被他人尊重的愿望。他人尊重性是人际交往中的一个普遍特性。可以说,有了群体,也就有了他人尊重性。许多动物群体也是这样,它们有自己的首领,自己的领导。对人来说,他人尊重性与生俱来,儿童亦会通过“听话”来获得长辈的好评。随着人的成长,他人尊重性在人的社会化中得到加强并成为社会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有些人正是因为过于在乎他人评价而导致神经症的产生。他人尊重性首先表现为现实欲,希望在他人面前显示自己,受到他人的注意,或是显示自己的长处,或是显示自己与众不同,或仅仅是为了惹人关注。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均会有这种欲望。一位打扮入时的小姐走在街头,不少女士可能会暗骂她“臭美”。骂人“臭美”者难道自己就不想“臭美”吗?其实,她们只不过是没有那份足以“臭美”的长相和自信,或者缺少“臭美”的财力。我们的同事在领导面前显示自己的成绩,表现自己的才干,我们是否暗自生气?或骂他“好浮夸”、“爱显示”?扪心自省,我们何尝不是如此,只是没有这份勇气和自信。人人都有显示欲,我们大可不必为他的显示欲而烦恼,有足够自信的人往往会给他人充分显示才能的机会。在日常生活中,理解、宽容他人的显示欲,并尽可能满足他人的显示欲,会使我们的人际交往得心应手。一位优秀的家庭主妇在主持家庭聚会时,往往更多地关照那些沉默寡言、独坐角落者,鼓励并引导他们讲话,表演节目,从而在众人面前显示自己。也许你不经意的一次鼓励,促成了对方有生以来第一次在众人面前讲话,进而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那么,他一辈子都会感激你。满足他人的显示欲可消除他人对我们的嫉妒心。尊重他人的显示欲更是调节控制他人行为的好方法。对吝惜的人委以“献爱心委员会主席”的头衔会使其忍痛割爱;;让劳动纪律松懈者管理科室的考勤会使其不良习惯得以收敛。尊重他人显示欲更是管理者的好帮手,优秀的管理者总是善于利用每个人的长处,并让其充分发挥,得以展示才能。“士为知己者死”,自古有之。相比之下,善于发现下属缺点并不断提醒、鞭策的管理则要逊色多了,其管理水平不可欲前者同日而论,往往会使下属无所适从,缺点越来越多。当然,有些缺点是不得不指出的,但在有点得到充分尊重及显示的光环笼罩下自然就显得微不足道而容易接受与改变。他人尊重性的第二个表现形式为与他人的攀比性,将自己的各方面与他人进行比较,并渴望比他人强。在人际交往中,人们总是在有意或无意之中将自己与他人进行着比较,并且这种比较时刻影响着我们的情绪与行为。当我们认识到自己某方面比他人强时感到愉快,对他人更具有宽容与博爱;当我们意识到某方面比别人差时,会感到烦恼,对他人则易于嫉妒与挑剔,甚至破坏。假如我们发觉某个人在嫉妒我们,或者有意伤害我们,那么,至少说明他觉得某些方面弱于我们,他把我们当作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如此想来,义愤之前请不必张扬,因为我们是值得骄傲的,只需心平气和地去应付,去保护自己的权益,或大度地宽容他人的嫉妒与伤害,或干脆退出与他人之竞争,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正是对人性、对人生的真实写照。与他人比较有两个极端,以为拿自己的优点与他人的缺点相比;二为拿自己的缺点与别人的优点相比。前者盲目地自我感觉良好,总是看到自己的优点,看到别人不如自己的一面,他们常常自高自大,自以为是,固执己见,听不进他人的意见,以自我为中心等。这些人通常社会化不足,具有人格上的偏离。后者则是另一个极端,他们盲目地自我感觉不良,总是注意自己的缺点,注意别人比自己强的一面,他们多半自怨自艾,自责自罪,犹豫不决,谨小慎微,过于在乎他人评价,缺少主见,害羞,办事又追求完美,缺少享乐,整日忧愁苦闷。他们社会化过度,具有某些神经症的特点,常成为以后患神经症的隐患。他人尊重性的第三个形式体现在权力欲之中。所谓权力欲是指希望他人及外在事物最大可能地在自己的控制范围之下,自己的个人意志被他人所服从,尽可能多地拥有财产,把握住事物向自己的意愿发展。权力欲在人际关系上的体现主要为对他人的控制欲及社会地位的追求。人们对社会地位的追求性不难被人们所理解,二对他人的控制欲则表现多种多样,极易被人误解,甚至产生心理痛苦。对他人控制欲的直接表现方式为要求他人按自己的指令办事,当他人违背自己的指令时会产生愤怒情绪,而别人顺从其指令时则会产生满足感。对他人控制欲还有一种比较隐讳的方式不易被人们所认识,且常常为此产生烦恼而不自觉,即使在没有任何指令发出的情况下倾向于要求他人及社会事物按自己的意愿去发展,一旦他人的行为及社会事物违背自己的意愿,与自己想象不一致时就抱怨、指责、挑剔,并为此而烦恼。他们不知道人的想法不可能都一致,他人什么时候产生什么样的欲望或行为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很难有固定模式,更不可能与另外一个人的想法完全一致,要求他人的行为与自己的假想一致并为此而烦恼只能是自寻烦恼。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常会产生类似的烦恼,这实质上是一种控制他人欲望的隐形表现。这时,只要提醒自己,别人多半会有不得已的理由,并试图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想一想,也就会减少许多不必要的烦恼了。对他人的控制欲在家庭及恋人之间的表现形式更是多种多样,如,父母通过粗暴的指令打骂管教孩子,孩子通过生病引起父母的疼爱与纵容;父母闹离婚,孩子则逃学、违纪,用自己的问题把要离婚的父母联系在一起。妻子受丈夫的欺侮,以眼泪的让丈夫低头,或以性冷漠而让丈夫焦虑。家庭中的权利之争由于情感因素的加入使淂人们难以认识,并成为许多心理障碍产生的温床。人际人性之六:个别性个别性指人们个性上的独特性及在情感上需要保留隐私、希望暂时的独处、与他人保持距离、享有充分的自主权,希望与他人不一致的倾向性。个别性是与人的共性及归属性相对立的人性特点,是每个人都具有的,只不过有人表现强烈,有人表现微弱。在日常人际交往中,对自己及他人的个别性要采取一定的宽容和理解的态度,否则会产生烦恼,甚至心理病态。个别性首先表现在个性上的独特性,每个都有自己的个性,人不可能与他人完全一样,正因为社会中有各种各样的人,生活才那么绚丽多姿。从道理上来讲,似乎人人都很明白,但在生活中又常常为此产生烦恼,也许我们生长的土壤太强调人的共性了。允许他人有不同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及不同的追求,允许各自有独特的个性特点,只要不损害他人,我们用不着与别人较劲。让他人多一点自由,生活多一点色彩吧,何况无论我们多么气愤,别人也不可能按我们设想的模式去生活。个别性的第二个表现方式是人们的一种情感上的需要,希望在满足归属感之余有自己独处的空间和时间,在属于自己独有的空间和时间里自由自在,随心所欲。他们或做与他们生活角色不相称的事情,或做平时相做不敢做的事,或以反常态地表现古怪,或去发泄,或去自慰,这是每个人都需要的,难怪有人感叹:独处真好。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代表着不同的生活形象,这些就像一道道无形的枷锁在约束着人们的行为,压抑着某些人性,这些压抑着的人性需要独处的时间或空间去发泄,否则就会出现心理病态。一位声名显赫、一贯严肃的领导者可能需要独处时哼哼小曲;一位对领导不满而又逆来顺受的职员可能需要在无人时大骂几句;一位对丈夫失去感情而又受现实所迫不愿离婚的妻子可能需要在独自的时间里读读爱情小说;一位品学兼优的男学生可能需要在独自而又安全的地方去手淫;一位家教甚严的少女可能需要在独处的时间去发发呆,做做自己的白日梦;这些都是他们在非独处时间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他们需要有机会去发泄,去满足,即需要独处。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在有意无意之中剥夺了自己或他人这种独处的权力。对他人的过分关爱,剥夺其独处的机会,比直接让对方干自己不喜欢的事还要糟糕。过分的爱比过分的恨更令人难以承受,因为它给人带来情感上的冲突,精神的愧疚。懂得关爱的人往往会给对方充足独处的机会,不偷看他人的信件和日记,不讯问别人的隐私,不过分追问他人的去向,允许别人有上锁的抽屉、房间、柜子等,即使是在夫妻、恋人、母女、父子之间。个别性的再一个表现形式体现在人际之间的距离感上,即在人际交往中,无论是在空间、时间及情感上,均有保持一定距离的需求。将一对年轻陌生男女放在一群人之中,他们会很自然,将他们单独放在一个房间内,他们会有生疏感,再让他们坐在一张凳子上则会产生不自然或难堪的感觉。两个同性朋友在一起,如果身体接触太近同样会产生不适的感觉。这是人们单纯的空间上的距离要求。从时间上来说,亲密的两个人要做到形影不离恐怕也不可能,因为每个人都需要独处的时间。人们在情感上的距离要求又要复杂一些,不同的人,不同的人际关系,有着不同的情感距离要求。如你的老板对你过分亲热会使你无所适从,恋人之间非原则性的冲突或短暂的分别会使感情加深,“越打越亲”、“久别胜新婚”、“距离产生美”大那嘎,都是这个道理。人际间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即使最亲密的人际之间,这就好比两个充满气的气球,它们可以在外力的作用下重叠一部分,但无论怎么努力,也不可能完全重叠在一起,如果硬要强求,恐怕只有爆炸这一条归途了。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会产生类似的误区,无端导致人际烦恼。要找朋友,首先应该在承认人际之间保持距离及个性差异的基础上去寻找。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人,无论多要好的朋友也做不到一模一样,或永远一致。人的感情也不可能永远不变,即使两人本身毫无变化,两人之间的感情也会有波折起伏。人的情感本身是一条曲线而非直线,因此,接受友谊的不完全性及感情的波动是寻找友谊的前提,否则只会使自己失败,遭受挫折。在日常生活中,有的友谊还必须保持在一定的距离之内,否则,友谊不仅得不到加深,反而会减轻甚至破裂。人虽然具有社会性,有着一些共同的特点,但人毕竟是个别的人,是单个而独立的个体,无论我们是否愿意,人都不可能变成一个模子,不可能完全与他人一样。人际人性之七:两性相吸性食与性是人的两大天性,在人类的生存与延续当中,食与性的功能是无可替代的。没有了“食”,个体将难以生存,没有了“性”,种族不可能繁衍。虽然人类的文明需要对某些人性,尤其是两大基本人性作适当的压抑,但它们仍然在我们的基本心理活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两性相吸性及下面几个涉及两性关系的人性正是“性”这个基本人性在人际交往中的体现。两性相吸性是指人际交往中两性之间出乎天性的倾向于相互吸引,更希望于得到异性尤其是有好感的异性的欣赏,喜欢与异性来往,关注美貌异性,与异性相处时更有活力,更好表现。从道理上讲,两性相吸引似乎很能被人理解,似乎天经地义,但由于文明本身对性压抑的需求使人们对两性相吸性常产生一些不恰当的态度,从而导致许多不必要的烦恼。对两性相吸性不恰当的态度至少有三种形式。其一,当我们看到他人的两性相吸性时会产生反感和不愉快的体验。两性之间适度的接触会缓解许多不良情绪,如焦虑、紧张、抑郁、愤怒、不满等。日常人际生活中,适度的两性接触会部分满足人的性欲。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越是对两性之间的接触予以约束,越容易产生越轨行为。那些吧青春期的孩子与异性交往视为洪水猛兽者越易使孩子早恋,或产生焦虑紧张、对异性恐怖等心理病态,而大大方方引导孩子适当与异性来往常会促使孩子健康成长。同样,一个严格限制丈夫与其他异性来往者,表面上看来丈夫可能是老老实实,对异性目不斜视,而在内心里渴望与其他异性交往的需求会与日俱增,一旦有适当的机会就会完全失去控制,且一发不可收拾。对两性相吸性不恰当的另一表现为不能接纳自己对异性的渴望,尤其是所向往的异性对象不符合自己道德准则,如青春期以后对异性长辈、老师的请倾向,或对自己恋爱婚姻对象之外的异性的好感,这种由道德情感所致的对性过分压抑的倾向常常是导致病态心理的基础。通常人们对自己所追求的异性对象的渴望也不易正面接受,本来这种交往会给双方带来愉快,但人们常常采取回避或以其他“堂而皇之”的理由去接触。以上两种对两性相吸性不恰当的态度必将导致第三种态度,即两性之间稍微接触过多就认为是在谈情说爱,或者有不正当的两性关系。两性相吸性的另一个特点是对异性爱的广泛性。在种族进化的过程中,动物个体总是希望获得更多的繁殖机会养育更多的子女,只有不断追求繁殖才能留下更多的后代。强壮有力的个体得到的繁殖机会总是更多,因而物种终能进化。我们人类亦然保留这种天性,虽然它与人类的许多社会性相违背,但仍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可以这样说:在不损害其他利益的前提下,人人都希望得到更多异性的爱。虽然人人们在行为上不一定真的去实现这种欲望,但它总是时刻存在这,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在有意无意中不断显现。如果不能承认其客观性,并在现实生活中善加引导常会导致无谓的烦恼。承认爱的普遍性,认可两性相吸的特点,适当的引导与疏通,对保持心灵的协调,维持健康的家庭气氛至关重要。天地造就人类,分人以男女,给人以情欲,就是要人们两性相吸,为它繁衍后代,这是人类的天性,也是生活的一大动力。无法设想,世间要是没有了两性相吸,男欢女爱,生活将会变得多么无趣。男想女,女慕男,想出多少故事,慕出多少柔情。人际人性之八:喜新厌旧性喜新厌旧是生物界得基本特性之一。人类正是因为不断扬弃旧得东西,追求新得事物,社会才得以不断发展,人类才会不断进步。在人类得感情世界里,同样也有喜新厌旧得特性,即这里所指的喜新厌旧性。相爱的男女之间结果一段时间的亲密相处,相互之间的新奇感神秘感会逐渐下降,热恋的激情逐渐在平淡的日常生活中减退,代之而起的是更易注意到对方的缺点,挑剔、指责、抱怨的倾向越莱越强。同时。对婚外的异性会更感兴趣,倾向于注意他们的优点,并与其配偶的缺点相比。“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偷不如偷不着”,“婚姻好比一堵墙,里边的人想出来,外面的人想进去”,这些都是对人性中的喜新厌旧性的描述。喜新厌旧性是人类的相对原始的天性之一,虽然与社会的行为准则不相符,但它是人的天性,禁不掉,也磨不灭,时时刻刻影响着我们的心理,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如果不能正确地理解和认识这种人性,则会导致许多不必要的痛苦。喜新厌旧性,首先表现在当人们得到某位异性的爱慕情感后自己对对方的倾慕程度会减退。这是,常会更多地注意到对方的缺点而忽略其优点,“原来他(她)不过如此”,“我以前把她(他)看得太神秘了”,甚至产生受骗、失望之感,这些感觉是热恋过后得自然情感经历。人的情绪与情感均是一个过程,无论是高兴还是烦恼,是正性还是负性,均有它的发生、发展、高潮、下降及结束。人不能因为一件事而永远痛苦,也不可能因为一件事永远愉快,碰到愉悦之事时感到高兴,碰到伤心之事时感到痛苦,但都不会永远持续下去,这些情绪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退。同样,恋爱的情感,尤其是热恋的激情不会一辈子持续下去,这是人性的特点。如果不能理解,不接受并善待这种人性特点,常会导致烦恼,甚至酿成情感悲剧。首先我们要接受顺应这种感情变化,不能苛求对方及自己永远保持热恋的激情。人际人性之九:恋爱情感的变色性恋爱情感的变色性指在爱上一个人时会夸大对方的优点,厌恶某人时会夸大对方的缺点,也就是带上变色眼镜去看人。面对自己所爱的人时是一面多彩的眼镜,这时似乎对方处处是优点,一举一动,一笑一嗔,无不充溢着魅力,甚至对方的缺点也具备诱人的特色,这正是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遇到自己已嫌弃的人,人们则习惯用一种灰色眼镜去看他,似乎浑身上下,处处是缺点,以至对那些与众不同的出色出也觉得平淡无奇。追求自己所爱的人时,难度越大这种变色作用则越强;同样,遗弃自己已嫌弃的人时越时甩不掉则嫌弃感越盛。在我们的情感生活中时常受到这种变色作用的影响,如果不能认清这种变色作用的蒙骗性常会给自己带来无穷的痛苦,甚至做出令自己后悔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