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荻的遗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3:25:30

芦荻的遗憾

2009/02/19 23:59    来源:YNET.com 北青网  北京青年周刊    顾雪 刘聪

  剖析每一种值得借鉴的人生

  著名的Proust Questionnaire曾经在时髦的巴黎人沙龙中盛极一时。问卷包括被提问者的生活、思想价值以及人生经验。本栏目在此基础上,融合了社会广泛关注的同类问题以及独特的视角,并邀请各个领域的代表性人物作答,了解他们如何看待人生的意义,试图给读者以借鉴。

  本期嘉宾:中国小动物保护协会会长 芦荻

  BQ = 《北京青年》周刊

  L = 芦荻

  几十年前,意大利的一位传教士圣·弗朗西斯在阿西西里岛上的森林里建立了一座人类和其他生命和谐共处的“世外桃源”。在他过世后,全世界一些热爱生命的人们为了纪念他,便把每一年的10月4日定为“世界动物日”。

  当时间和空间的指针随坐标转换,交汇在2009年的中国,我们看到一位传播同样精神的老人,她正拖着年迈的身体,为动物的权益奔走呼号。她就是中国小动物保护协会的创办人,现年已79岁高龄的人民大学古典文学离休教授,芦荻。

  BQ :公益事业生涯中,最正确的一次选择?

  L :选择了一条充满荆棘、未经开发,但意义重大的道路。

  BQ :您通常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摆脱困境?

  L :意志力。

  BQ :您最希望拥有哪种才华?

  L :管理才能。

  BQ :您做过的最具有想象力的事情是?

  L :首次在中国成立动物保护组织,并大规模开展动物 保护事业。

  BQ :还在世的人中您最钦佩的是谁?

  L :钦佩的人很多,一时间无从说起。

  BQ :您最恐惧的是什么?

  L :当我的事业还没有完成传递手续时就离开了。

  BQ :自己的哪个特点让您最觉得痛恨?

  L :理性弱而感性多。

  BQ :您最痛恨别人的什么特点?

  L :虚伪、残忍、野蛮。

  BQ :您最珍惜的财富是什么?

  L :人间母爱。

  BQ :您觉得人生中最奢侈的是什么?

  L :一个大院子里种满花木,饲养一切能救回来的动物。

  BQ :您是如何定义朋友的?

  L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BQ :您最喜欢男性身上的什么品质?

  L :刚毅、果断、才华横溢。

  BQ :您最喜欢女性身上的什么品质?

  L :自主、自尊、自强不息、自学不倦。

  BQ :您认为自己最大的优点是什么?

  L :毅力。

  BQ :您认为人生必读的三部作品?

  L :毛选、资治通鉴、唐诗宋词。

  BQ :您希望以什么样的方式逝去?

  L :悄悄地离开这个世界。

  BQ :如果可以选择的话,您希望让什么重现?

  L :希望时光倒流,重度青春年华。

  BQ :您的座右铭是什么?

  L :自胜者强。

  公益,是人类共同的利益,更是爱的体现。

  有那么一群人,身体力行的奔波在公益的第一线,用行动向所有人宣告:世界的改变,不是少数人做了很多,而是每一个都做了一点。我们称之为“爱客”

  因此,翻阅他们的人生,或许无法找到关于功成名就的借鉴,却能获得人性中一种从容平静、坚韧的力量。

  关注他们,是媒体的一种公益责任。

  79岁芦荻的放弃与担当

  小动物保护协会的会长芦荻住在海淀区碧水云天小区。一个月前,三名男子因协会质疑他们贩卖的劣质煤,深夜破窗入户打砸,抢劫。芦荻在推拉中,曾被抓伤。

  推开办公室的大门,迎接来人的是十几只猫狗。他们多有残疾,却性格温顺,喜欢与人亲近。看着这些曾面临绝境,如今能够正常生活的小动物,芦荻面带微笑的介绍说,“这些孩子们都很乖”。

  谈话开始之前,铁笼中,一只名叫苍苍的猴子吸引了记者的目光,“她叫苍苍,我从官园市场救的,是个猕猴,到我这里已经快12年了。”

  因为曾受虐待,苍苍性格急躁,很难与人亲近,惟有“妈妈”芦荻的怀抱让她觉得安全,“因为她,我还摔断过腿”。

  在以治疗创伤骨科为重点的北京积水潭医院,芦荻被诊断为股骨头粉碎。“当时的骨科主任认为我年纪大,又有重度的骨质疏松,伤情又很严重,情况非常不乐观,也就是说我很可能再也站不起来了。”

  因为对止痛药过敏,手术后芦荻的两臂被绑在两侧的床沿上(怕她抓挠刀口),在剧痛中熬过漫长的五天。然而五年之后,她竟奇迹般的离开了轮椅,站了起来。

  在位于京郊的中国小动物保护协会基地中,还有近1000只这样的小生命正在接受救助。事实上,协会的经费来源除了有限的捐助和会费,大部分资金都靠芦荻筹措。她卖掉了儿子给她的汽车,也曾抵押了住房贷款……但芦荻仍然常年累月处于捉襟见肘、举步维艰的困境中。

  儿子女儿早都定居国外,在芦荻的老伴过世之后,儿女们一直要求妈妈到美国去,和他们生活在一起。“昨天晚上儿子还打电话过来要我过去一起生活,可是我怎么走得开啊……”

  究竟是怎样的人生经历,让一个从读书到教书,几乎从未离开过校园的知识女性,一个对生活充满了理想主义和浪漫情怀的文学研究者,在其之后的人生岁月里,却走上了一条完全不同的生活轨迹呢?

  8岁芦荻的不解之缘

  1931年,芦荻出生在东北,父亲是一个温文尔雅的读书人,母亲是虔诚的佛教徒,这样的生活环境对她之后的成长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到了我这个年龄,甚至常常在梦境中,我都会回到自己的童年。”

  芦荻幼时,父亲患了肺病。为了养病,父母带着两岁的她住到乡间村边的一个园子里。房子虽然简陋,但院子里栽满了各种花木,也养了很多小动物。“这对我后来的人生之路是有着巨大的影响的。后来即使我处在非常困难的时期,也尽量在住处种植花木,现在我的房子外面就栽种了蔷薇、杏、桃、玉兰和樱花等等”。

  而幼年家中养的小动物:猫狗、鸡鸭、鸟、鹅,则是她儿时的最好的玩伴。她至今还清楚的记得,八岁那一年,一只麻雀死了。她和家里的几个孩子,将麻雀装殓起来,严肃的送葬,葬在了一棵歪脖子树下。这件事让她的嫂嫂们一直笑说了她几十年。

  芦荻和自然界和动物们就这样缔结下了根深而蒂固的情缘,以至到了今天这样的耄耋之年,仍然执著的热恋着自然界的温馨和动物们的纯真。以至为了哀哀无告的动物们而深陷它们的悲惨世界之中不能自拔,甚至将自己的生命都融入其中。

  16岁,芦荻离开家乡,来到解放前的北平读书。在革命形势高涨的疾风暴雨中,她受到了党的影响。“骑着一辆自行车,满街散发标语,除恶扬善是我一直以来的人生信条,所以无论怎样的环境我从没畏惧过。” 后来她又幸运的被地下党送到了解放区,开始了思想改造的另一段人生征程。抗美援朝爆发后,她还写血书报名要求参军,并在志愿军空军部队做了三年多的新闻工作者。

  1954年初,芦荻脱下了戎装,回到北京,开始了漫长的她所喜爱的专业道路——在人大、北大等高校任教。

  1975年,毛泽东因患有眼疾,要遴选一位熟悉古典文学的大学教师,为他侍读古籍。当时芦荻是北京大学中文系的一名讲师,她竟然“如梦如幻般“的得以入选。在毛泽东身边4个月的读书生活,使她在读书教书和做人的诸多方面都受到了一直影响到她后半生的巨大的影响力。而她也从一个普通的女教师一时间变成一个受人瞩目的人。芦荻说,“毛泽东有极渊博的国学知识,而他对古典文学的见解,更是具有极高价值的一家之言。我虽然学薄才浅,但一直有一个心愿,就是能把他老人家当年论及到的学术问题整理成书,但苦就苦在多年来我被协会事业的绳索困住了手脚。”

  说到这里,记者和芦荻都沉默了。

  停了一会儿,老人又说,“这些都是多年前的往事了,那个时侯我老伴还在,如今我不仅老了很多,而且在国内孤苦伶仃,身多疾病……协会的事情又是万般烦恼和艰难苦楚……”说到这里,老人的目光移向窗外,看着如水的初春阳光,再次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

  20年芦荻的有限空间

  1988年,芦荻去定居美国的女儿家中小住,正是这次普通的探亲却改变了她之后的生活轨迹。“那一次去美国,接触到了很多美国动物保护机构,第一次了解到,可以通过这样一种民间组织的方式,呼吁社会各界来关注和保护动物。”

  1989年,芦荻带着在中国创建一个动物保护机构的想法,回到了北京,并经过几年的奔波,终于在1992年9月,实现了她的梦想。中国小动物保护协会,经农业部批准正式成立,同年12月,在民政部注册登记。而此后的近二十年时间里,芦荻将几乎全部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了其中。

  09年的春节前,芦荻在为纪念“世界动物日”的相关活动制作展板,希望通过图片和文字,集中反映各个地区、各个类型残忍虐待动物的野蛮行为。

  “作为民间的一个社会团体,现阶段很重要的一项职能就是在本团体的业务范围内,协助政府,在构建和谐社会和倡导科学发展观的大方向中,贯彻有关的观念和政策,并要把我们接触到的社会上方方面面有关的实际情况和群众的迫切要求,及时的如实的向政府反映,与政府相关部门沟通,比如这些年我们集中做的一项很吃力的工作就是:希望政府为反对虐待动物立法,为动物保护立法。我们认为,只有政府制订了这样的法规,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与自然的和谐中人与动物的和谐问题。”

  谈话至此,芦荻的神态有些黯然,“作为一个一线的民间动物保护者,我遗憾于自己的力不从心。因为社会的、思想的、经济的各种困扰绊住了我们的双脚不能阔步前行。”

  摄影/实习记者 郭军

  公益就是真正有利于民族国家和下一代的,民族的、健康的、文明的、向上的这样一种事业,其中不能有个人的盈,个人的利,个人的徇私舞弊。而对待动物的问题不仅仅是人与动物之间的问题,是对待生命、对待文明、对待科学发展的问题,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