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企、民企,哪个适合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7:05:21

有人说,肯定是进入外企好啦,待遇高,职业前景好。但就我自己的经历及与一些外企的朋友聊天来看,外企与民企对个人的发展影响各有千秋。一开始进入外企还是民企,确实对一个人的职业影响是非常大的。
一、外企依赖制度管理,民企依赖能人管理。外企与民企的一个显著区别就是管理制度是否规范。外企基本上都有非常完善的管理制度,公司的一切运作都有制度可循,大学生(新员工)进入外企有非常正规的培训。民企的创立和发展大多依靠民企老板的个人能力,民企在管理特征上也大多反映为“人治”,制度相对极不健全,大学生(新员工)进入企业不一定有完善的培训,但这也给了大学生(新员工)参与一些制度的制订和规范的机会。
二、外企培养专才,民企培养全才。如果把外企比喻成一台功能相当完善的机器,那么外企的员工就好比机器上的一个“零件”,讲究专业。对外企的员工来讲,职责分工非常明确,对专业背景要求较高,学财务的你不可能做销售,不是IT专业的不能做技术,你在什么岗位就只需要负责这个岗位范畴的事,你的工作职责范围相对较窄,你的职位升迁路线也相当清晰,不太可能出现很大程度的跨岗位的变动,但在外企熟悉某一领域后,你这一个“零件”可以在任何一架“外企”机器通用。那么相对民企来讲,民企希望员工个个都是“万金油”,他在招聘及用人时不太注重你的专业,做财务的可能会让你去做销售,做销售的又可能调你做采购,你甚至可以在一个民企将所有岗位做完。在民企工作N年后你可以很欣喜的告诉自己你是个“全才”,但真让你全盘负责的时候你仍然会发现存在“盲点”,当你从一个民企跳到另一个民企时这种感觉会更深。
三、外企难以冒尖,民企容易冒尖。外企讲究按部就班,讲究资历,外企给你锻炼的平台相对较小,条块分明限制了你横向发展,升职则完全要依靠你的顶头上司,顶头上司就是你的老板,如果你的老板没有升职或跳槽,那么只能你靠跳槽来获得升职和更高的薪酬。不过你放心,现在所谓的“猎头”是很关注外企人才的。民企用人不拘一格,今天你是一个扫地的,明天可能就是一个带“总”的,你的一个好建议,可能因被老板采纳而导致提升高职,在民企坐“升降机”全凭老板一句话。相对来说,在民企容易争取到更大的平台,如果你有能力,懂一点政治哲学,民企可以“长袖任舞”,发挥空间很大,不受资历学历影响。
四、外企更多的出职业经理人,民企更多的出创业者。外企出来的员工,职业特征明显,一看就是所谓的“白领”“金领”,他们安于打工,学有专长,以外企高管为最高目标,不济也能过渡到民企做个“总监”“总经理”,成为“职业经理人”。而民企的员工,特别是做销售的,对某一行业熟络以后,会发觉原来老板赚钱也就是那么回事,于是终于按捺不住将公司的客户变成自己的客户,开始创业,结果一不小心,不笨加勤奋,还真创业成功,于是又开始下一个民企诞生的轮回。是选择外企还是民企?往往你的第一份职业选择,就决定了你今后的成长,你的职业方向。一句话,你是想成为“专才”还是“全才”?其实,外企重“专业”,民企重“全面”,体现了中西方截然不同的“人才观”。西方是“特长优先”,不要求全面,但必须有一项技能特别突出,做牙医的你把牙医做精就行,不需要学习绘画,当总统的把国家治理好就行,不要求会讲几门外语,不要求能出口成诗。而中国则是“全面发展”,最好“文武双全”,不容许“偏科”,你什么都会一点就成了“知识渊博”,你某方面出众但其他不行充其量只能称为“怪才”,国家领导人七老八十了还要学习外语,发表演讲引用几句古诗词则会博得满堂喝彩。最近的两场辩论。一是“德与才谁重要?”按西方的观点,肯定是才重要,因为人家有法律规范德;但在中国,肯定是德为先,最好是德才兼备。二是“企业管理是集权还是分权?”西方企业大多采取分权,因为外企知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敢于承认自己能力有限,敢于让下属去弥补自己的不足;而在中国的企业,个个老板以为自己“老子天下第一”,“万能选手”,没有自己不会的事,重来不承认下属能力胜过自己,于是“外行领导内行”,集权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