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循环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0:41:16
脑循环系生物导航网 http://www.bioguider.com
脑循环系的特点是:有成对的颈内动脉和椎动脉再闹地互相衔接成动脉循环;静脉系多不与同名动脉拌行,所收集的静脉血先进入静脉窦再汇入颈内静脉;各级静脉都没有瓣膜。它包括脑的动脉系统和脑的静脉系统。
脑的动脉壁较薄,平滑肌纤维亦少。供应大脑的动脉主要是颈内动脉和椎动脉。前者主要供应大脑半球后动脉后1/3和部分间脑、脑干和小脑。椎动脉入颅后形成基底动脉,其分支与颈后动脉发出的交通支相吻合,形成大脑动脉环,有调节脑血液供应的平衡作用。当动脉环的血流阻断时,侧枝循环即可起到代偿作用以保证脑的血液供给。
颈内动脉系
颈内动脉自颈总动脉发出,在颈部上升至颅底,前行至破裂孔出入颅。临床上将颈内动脉分为四段:(1)颈段:位于颈部;(2)颈内动脉管段:又称岩骨段;(3)海面窦段:位于海面窦内;(4)床突上段:位于前后床突上方;颈内动脉的主要分支如下:(1)眼动脉:供应视网膜和眼球的血液;(2)后交通动脉;(3)脉络膜前动脉;(4)大脑前动脉及前交通动脉;(5)大脑中动脉:它是颈内动脉的延续。
椎—基地动脉系统
椎动脉为椎基底动脉系的主干动脉,左右各一。其主要动脉干和分支如下:(1)小脑后下动脉:发出的主要分支有延髓支、小脑支和脉络膜支;(2)小脑前下动脉;(3)内听动脉;(4)脑桥支;(5)小脑上动脉;(6)大脑后动脉:它分为枕支和颞支。
脑底动脉环
又称大脑动脉环或WILLIS氏环位于脑底部。它是有两侧的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大脑后动脉近侧端、大脑前动脉近侧端和一条前交通动脉组成。脑底动脉环是脑内主要动脉间的吻合结构,它是一个潜在的侧副循环代偿装置。
颅脑的静脉
脑的静脉多不与动脉拌行。它分为两组。浅组精脉主要收集皮质和皮质下髓质的静脉血,引入临近的静脉窦。深组静脉主要收集深部髓质、基底核、间脑、脑室等处静脉血,汇集成一条大静脉注入直窦
大脑半球外侧部的静脉
脑的浅静脉可分为三组,即大脑上静脉、大脑中静脉、大脑下静脉。(1)大脑上静脉:收集半球外侧面上部和内侧面上部的静脉血,向上注入上矢状窦。(2)大脑中静脉:收集外侧裂附近的静脉血注入蝶顶窦和海绵窦。(3)大脑下静脉:它主要收集颞页大部和枕叶外侧面的静脉血,向后注入横窦。
大脑深静脉
脑的深静脉:位于脑深部的静脉,主要收集大脑半球深部髓质、基底神经节、间脑以及脑室脉络丛等处的静脉血。主要的深静脉如下:(1)大脑大静脉:在大脑镰和小脑幕相连接处的前端与下矢状窦汇合续为直窦。(2)大脑内静脉:该静脉主要收集豆状核、尾状核 、胼胝体、侧脑室和第三脑室脉络丛及丘脑等处的血液。(3)丘脑纹状体静脉:主要收集丘脑、胼胝体、纹状体和丘脑等处的血液。(4)隔静脉:主要收集透明隔、胼胝体嘴部和额页深部的血液。(5)基底静脉:主要收集垂体、基底节、前穿质、后穿质、灰结节、乳头体、岛叶、海马沟回及大脑脚的血液。

参考资料:
人脑有哪些主要血管分布?
人脑的重量为1400克左右,只占人体体重的2%,但它每分钟的血流量为700~1000毫升,占全心输出量的20%,耗氧量占全身耗氧量的25%,如果脑的血液供应减少,脑的功能就随之下降,甚至发生功能障碍。当血流量减少到临界水平时(约为正常水平的50%以下),脑细胞仅能维持几分钟,所以,人脑的正常生理功能,必须依靠良好的血液供应来维持。而供应大脑血液的血管有两对,一对是颈内动脉,组成颈内动脉系统;一对是椎动脉,组成椎基底动脉系统。
颈内动脉系统 在颈部左右两侧各有一条粗大的动脉,我们用手就可以触到它的搏动,叫做颈总动脉。由颈总动脉分支通往颅内的一条动脉叫做颈内动脉,进入颅内后,分出五大分支,即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眼动脉、后交通动脉及脉络膜前动脉,它们供应眼部及大脑半球前3/5的血液,包括颞叶、顶叶和基底节区等。
椎-基底动脉系统 椎动脉由锁骨下动脉发出,左右各一,穿过颈椎两侧五个横突孔,经枕骨大孔上升到颅内后,两条椎动脉在脑桥下缘汇合在一起,形成一条粗大的基底动脉,即我们通常所称的椎基底动脉系统。基底动脉至中脑又分成两条大脑后动脉,供应大脑后2/5 的血液,包括枕叶、颞叶的基底面及丘脑等。椎基底动脉在小脑和桥脑的分支,供应小脑和桥脑的血液。两条大脑前动脉之间有前交通支连接起来,两侧颈内动脉与大脑后动脉之间,有后交通支连接起来,构成脑底动脉环。当此环的某处血液障碍时,可互相调节供应。此外,颈内动脉通过眼动脉,还可以与面、上颌、颞浅等动脉吻合。椎动脉还有许多途径与大脑表面的动脉吻合,侧支循环非常丰富。因此,有时某一动脉发生阻塞时,可由侧支循环代偿,临床上可不出现症状。
脑动脉有哪些解剖特点,它与脑血管病有何关系?
大脑的血管比人体其他部位的血管更容易破裂出血和梗塞,这是为什么呢?主要是它本身的解剖特点所引起的。
(1)脑动脉的管壁结构与人体其他部位的血管不同。它的动脉壁内膜层厚,有较发达的弹力膜,中层和外层壁较薄,没有弹力膜,因此,脑动脉几乎没有搏动,这样可避免因血管搏动影响脑功能。
(2)脑动脉不像其他部位的血管那样有静脉同行。脑静脉与颈静脉之间有静脉窦形成,它是颅内所特有的结构,这就构成了脑血管病症状表现比较复杂多样。
(3)脑动脉细、长、弯曲度大,缺乏弹性搏动,所以它不易推动和排除随血液而来的栓子,故易发生脑栓塞。脑血管内膜厚、无搏动,又易导致胆固醇、甘油三脂等脂类物质沉积,使血管硬化,管腔狭窄,发生脑血栓形成。另外,因脑动脉壁较薄,当血压突然升高时,又容易破裂出血。如支配基底节、内囊部位的大脑中动脉的分支——豆纹动脉破裂,引起的脑出血约占55%,故人称“出血动脉”。
血压变化对脑血流有何影响?
动脉血压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心脏输出的血流量、动脉管壁的弹性和周围血管的阻力。当心脏输出的血液量增加,动脉管壁弹性不良,周围血管阻力增大时,血压升高;反之,当心脏的输出量减少,动脉管壁弹性良好,周围血管阻力减少时,血压降低。
影响脑血流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血压是个重要的因素。脑血流受血压的影响较其他器官更为明显。通常血压升高时,脑血流量增加;血压下降时,脑血流量减少。但血压过度升高时,一则脑血管充血,二则因血管内压力显著增加,当超过病变血管所能耐受的程度时,就容易引起血管破裂,产生脑出血。而血压过度降低时,因为血管内压力明显减低,血液流动速度减慢,则容易产生脑缺血。当血压下降17%时,脑血流尚能维持正常,但血压下降到50~55%或收缩压下降到50毫米汞柱时,即产生脑缺血症状,出现头晕或眩晕、淡漠,无精打采,反应迟钝、发困、嗜睡等;当收缩压下降到40毫汞柱时,可引起延髓血管运动中枢的供血不足;若血压继续下降到35毫米汞柱时,可出现意识障碍,迷糊,尤其是血压突然大幅度下降时症状更为明显。
通常血压升高比较容易引起人们的重视,而血压降低则常被忽视。一般收缩压低于90毫米汞柱时,舒矣压低于50毫米汞柱时为低血压。有些高血压,动脉硬化的病人,由于治病心切急于求成,同时服用多种降压药,血管扩张药或镇静安眠药。若剂量过大或品种过多时,因为药量大,作用强,而且有些人。尤其是老年人,对某些降压药物特别敏感,反应更为强烈;另一方面,有些降压药物作用相类似,或者有协同作用(如血管扩张药,在某种程度上也有降压作用),所以多种药物同时应用,容易使血压迅速下降。对镇静安静药,最好不要长时期大量服用,因为它不仅抑制神经细胞的功能,而且也影响神经细胞的营养,代谢,特别是已有脑血液循环减少,如脑动脉硬化,脑供血不足的病人更为如此。此外,镇静安眠药用量过大,对延髓的血管运动中枢有直接的抑制作用,也可使血压下降。如果血压过低时,会影响重要器官(心和脑)的血液供应,而产生供血不足,或甚至引起血管阻塞,这个问题需要提醒大家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