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09—2020)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8:51:18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09—2020)



目  录

  

序言. 4

指导思想. 5

发展定位、发展目标和总体部署. 6

3.1  发展定位. 6

3.2  发展目标. 7

3.3  总体部署. 10

重点建设学科及其优先主题. 12

4.1  学科建设思路. 13

4.2  学科建设总体目标. 13

4.3  重点建设学科的总体框架. 14

4.4  重点建设学科. 15

重点建设专业. 18

5.1  重点建设专业的原则. 18

5.2  重点建设专业的总体框架. 19

5.3  重点建设专业. 19

重点建设工程. 28

6.1  产学研合作工程. 28

6.2  师资队伍建设工程. 36

6.3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程. 40

 

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52

7.1  职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与认证. 53

7.2  科技开发与服务. 55

7.3  对口支援与示范辐射. 58

实验实训建设. 59

8.1  建设目标. 59

8.2  建设内容. 60

8.3  主要措施. 64

机构完善与制度保障. 65

9.1  产学研合作. 65

9.2  学科专业建设制度. 66

9.3  人才培养质量保障制度. 67

9.4  师资队伍建设制度. 68

9.5  人事分配制度. 70

9.6  科技服务制度. 72

9.7  国际化办学. 73

10  校园文化建设. 75

10.1  环境文化建设. 77

10.2  精品文化建设. 79

10.3  精神文化建设. 80

 

 

11  图书馆(网络中心)及其他建设. 82

11.1  图书馆建设. 82

11.2  网络中心建设. 83

11.3  信息化数字校园建设. 85

11.4  综合档案建设. 87

12  校园基本建设. 88

 


 

1  序言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已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仅就规模而言已具全球之首。但同时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在社会转型期的初级阶段,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深刻变革,无论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外部环境,还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内部因素,都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为了延续学校近半个世纪以来的办学传统与特色,保证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和上海社会经济发展、教育发展战略及我校实际情况,特制订《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09-2020)》。

国家和上海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科教兴市战略,保证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对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我校未来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

第一,无论是把上海建成“四个中心”的国际大都市、举办中国上海世博会,还是浦东四大功能区布局调整、新浦东的规划发展,地处上海浦东都是我校未来发展的重要优势,机遇与挑战并存。

第二,上海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的独特地位,为我校学科与专业发展、教育教学改革、科学研究提升、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丰富的题材,给我校未来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

第三,经过近50年的积累、尤其近几年的努力,学校办学条件有了显著改善,综合实力明显增强。新校区已基本建成,办学空间得到较大拓展;信息化条件逐步完善,为科学管理提供了坚实基础;师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科研水平不断提升,人才培养成效获得社会认可,办学特色更加凸显。

第四,学校党的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成绩,已初步形成自己的鲜明特色,近年来连续三届被评为市文明单位。各项改革积极推进,取得初步成效。以学分制改革为核心的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内部凝聚力持续增强,为学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面对新的时代背景和发展需求,对照上海和全国高校的前进态势,我校在具有以上良好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存在与科学发展不相适应之处,面临着严峻形势,在制订及实施本纲要时必须给予清醒的认识。

 

2  指导思想

本规划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党的十七大对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遵循现代教育发展规律。主动适应上海经济社会和城市发展的新形势,紧密结合上海“四个中心”、“国际大都市”建设和“四个率先”发展的新战略,积极应对上海服务长三角、服务全国、提高国际竞争力对于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分析全球化和知识经济背景下国内外教育发展趋势,把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律,结合学校阶段性发展特征,坚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传承特色,科学发展。坚持学校发展定位,培养知识型高技能创新人才。通过本纲要的制定与实施,发展多层次高等技术与职业教育,强化学校科研实力,提高学校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度。

 

3  发展定位、发展目标和总体部署

3.1  发展定位

学校设定“高等技术与职业教育”为办学定位,设计“知识型高技能”为人才培养规格,利用人才类型的错位竞争,借助学校自身历史传承和教育文化积淀,塑造我校人才培养计划和教学模式并形成自我特点。

发展策略:坚定不移地举办一流的、多层次的高等技术和职业教育;坚定不移地进行多种学制和弹性学制的探索与实践;坚定不移地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地按市场需求、职业导向培养知识型高技能创新人才。

3.2  发展目标

3.2.1  总体目标

经过12年的努力,将学校建成为以工科为主,经、管、文、理协调发展,实施一流的多层次高等技术与职业教育,培养知识型高技能创新人才的国内知名的特色大学。

以本科层次教育为主体,有序和适度发展工程硕士等研究生层次教育,逐步调整优化专科层次教育,以适应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需求,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

▲ 在人才培养方面,面向地方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培养知识型高技能创新人才。到2020年,在校全日制学生规模15000名,本专科在校生比例4:1。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在校生6000名。

▲ 在学科专业建设方面,学科结构以工科为主,理工结合,并发展具有工科院校特色的经济管理、人文社会学科;根据社会对人才能力结构需求的变化,构建重点突出、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的专业体系。到2020年,争取有1个学科成为国家重点学科,授权专业硕士学位点或工程领域达到8个,力争在人文社科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上有所突破,本科专业总数将达到40个。

▲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通过引进和培养高学历、高职称、高技能人才,深入推进“金桥特聘教授(学者)”、“专业教师进行企业实践”等特色专项计划,形成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为重点、行业公认并且影响较大的、完全能够胜任高等技术与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我校知识型、高技能、创新型师资队伍。

▲ 在社会服务方面,把加强社会服务作为学校凸显区域特色,获得社会资源,形成与社会良性互动的一个发展战略。面向产业创新,加强应用研究,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解决实际问题。加强继续教育和社会培训,形成有特色和自身品牌的高质量社会培训体系。

▲ 在留学生教育方面,到2020年,留学生规模争取达到每年200人以上,并提高留学生教育办学层次。

3.2.2  阶段目标

中期目标(2009 -2015年):

▲ 本科专业达到33个,其中特色专业达到5个。

▲ 重点建设的专业总数达到20个,其中国家级重点建设专业5个,上海市重点建设专业8个、学校重点建设专业7个。

▲ 建设市级重点(强势)学科1个,重点(特色)学科1个,学校重点学科5个(强势学科1个、特色学科2个、需求学科2个)。

▲ 建设10个左右校级重点专业实验室,建成2个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争创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启动建设若干个校企联合中心。 

▲ 构建2-3个具有一定影响、在全国同类学校中具有竞争力的学科研究团队,引进与培养6-8位具有一定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25-30位专业带头人。

▲ 建成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单位。

▲ 开展面向台、港、澳的各类培训课程,争取每年有150名学生。

▲ 力争5%的学生加入学校国际交流项目。适时启动留学生教育项目。

▲ 筹备建立综合档案馆。

长期目标(2016-2020年):

▲ 新增专业10个,通过优化和重组使专业总数保持在40个左右。

▲ 争取有1个学科成为国家重点学科(强势),保持2个市重点学科,完成10个支撑学科学位点建设。

▲ 提升专业实验室教学和研究水平,争取有1个市重点实验室和2个市教委工程中心。

▲ 建成5-8个综合实力在同类学校中具有领先地位的学科研究团队。

▲ 授权专业硕士学位点或工程领域达到8个,力争在人文社科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上有所突破。

▲ 学校专业总数将达到40个。

▲ 建设15个校级重点专业实验室,建成1个市重点实验室,建设10个校企联合中心。

▲ 在学校人员编制方面,以全日制在校生计划人数达到15000名为依据,学校在编教职工人数达到 1670人,专业技术人员达到1340人,其中专任教师920人。

▲ 建成5-8个综合实力在同类学校中具有领先地位的学科研究团队,具有一定水平与知名度的学科带头人达到15人,专业带头人达到50人,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超过200人。

▲ 力争10%以上的学生加入国际交流项目。

▲ 扩大留学生规模,争取达到每年200人以上,并提高留学生办学层次。

 

3.3  总体部署

未来12年,我校发展的总体部署:

第一,立足于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根据我校办学特色和定位,确定若干重点建设学科专业,以提升我校核心竞争力,带动我校办学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更上一个新台阶。

第二,瞄准高等技术与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要求,选择关键和共性内容,实施若干重点建设工程,作为举办一流的多层次高等技术与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

第三,加强社会服务能力建设,主要从职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与认证、科技服务、对口支援与示范辐射等方面进行安排。

第四,完善、建设相关机构和制度,制定系列政策和措施。

第五,有序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从场地、设备等硬件上保证改革的实施。

本纲要确定5个重点建设学科,并从中选择目标明确、有可能在近期取得突破进展的优先主题进行重点安排;确定20个重点建设专业,其中国家级重点建设专业5个,上海市级重点建设专业8个,校级重点建设专业7个。

本纲要规划3个重点建设工程:(1)产学研合作是建设特色大学的重要途径,应将产学研合作作为我校的立校之本;(2)师资队伍建设是我校培养知识型高技能创新人才的基础工程;(3)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 宜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作为攻坚工程:应对未来挑战,超前部署多层次高等技术与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研究与试点探索,起理念引领作用;建设完善的、有特色的专、本、硕多层次高等技术与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是我校多层次高等技术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内容;开展工程教育模式改革,构建符合我校实际的工程教育模式,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重大举措;构建结构优良、功效显著的人才培养质量管理网络平台,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支撑条件。

 

4  重点建设学科及其优先主题

我校学科建设总的指导思想是进一步树立竞争意识,提高学科的竞争能力;尊重学科建设的客观规律,实现学科的可持续发展。 

第一,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依据,坚持以应用型、知识型创新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的科学研究为目标,建设一批为上海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服务的、总体实力居国内先进水平的教委级、校级重点学科。 

第二,保持学科的协调发展,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突出抓好重点学科建设。坚持学科建设、学位点建设、实验室建设三位一体的紧密结合,促进学校学科整体建设水平和学位点建设水平的提高,促进科学研究上水平,人才培养上质量。

第三,正确处理数量与质量、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增强学科发展后劲,使我校的学科结构更加合理,学科优势、特色更加鲜明,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的功能更加增强,实现规模、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

第四,集中力量,突出重点,创造品牌。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有限人力、物力、财力,重点建设优势、特色学科和研究方向,打造学科品牌。

4.1  学科建设思路

根据学校提出的“更高的知识水平、更强的技术能力、更大的社会责任”的人才培养思想,形成我校学科建设的人才队伍、科学研究、产学研合作、基地建设“四维交叉并进”模式。

采取“学科建设与更广泛地走产学研合作道路来实现和推进学校内涵发展”的复合建设模式,提高学科梯队成员的工程务实能力,重点培养教师在专业领域内对企业生产工艺、技术、工业管理的服务能力和将理论知识向工程转移的能力,以服务于本科教育和专业学位硕士教育。

4.2  学科建设总体目标

第一,在硕士点申报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2012年力争建成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单位。2020年授权专业硕士学位点或工程领域达到8个。力争在人文社科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上有所突破。

 第二,重点学科建设进一步提高。加大各方面投入,在校级重点学科建设的基础上,力争将“数控设备的设计制造与检测”、“数据库与信息管理”、“物流管理”等2-3个学科建成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  

第三,重点实验室(或工程研究中心)建设获得突破。努力完善科研基地建设,以内涵建设及质量保证为要求,建成若干个校级重点实验室。到2020年,实现上海市或市教委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的突破,形成科学技术研究基地可持续发展态势。

4.3  重点建设学科的总体框架

我校的学科结构以工科为主,理工结合,并发展具有工科院校特色的经济管理、人文社会学科。积极贯彻“以学科专业建设带动教学、科研和学校整体办学水平提高”的基本方针,在现有的市重点学科(培育)“电子废弃物资源化环境功能材料”、市教委重点学科“测控自动化”的基础上,力争将“数控设备的设计制造与检测”、“数据库与信息管理”、“物流管理”学科建设成为市教委重点学科。为持续推进本科教育,将本科专业作为一般学科进行建设并进行积极培育。

4.4  重点建设学科

4.4.1  电子废弃物资源化及环境功能材料

该学科根据国外发展动态并结合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锁定电子废弃物的资源化、环境友好功能材料两个研究方向。前者旨在为电子产品提供被动(end of pipe)环保方案,后者是为电子产品的绿色设计与制造提供主动方案,二者之结合则是为电子信息产业提供全程(from cradle to grave)环境保护和资源再生答案。

该学科以构建和谐社会和促进循环经济建设为宗旨,以实现电子废弃物立法管理和资源化以及实现电子产品绿色设计与制造为主攻方向,通过学科建设来满足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对于本领域中人才、信息、技术的需求,形成具有时代特征并具有创新性的学科架构,推进我校的学科建设工作,为上海市的学科布局探索新的学科方向。

该学科的建设目标是:到2015年,2-3个研究方向处于国内高校同类学科先进水平,成为工程硕士学位点;2020年学科整体达到国内同类学校领先水平,进一步扩大工程硕士的培养规模。

4.4.2  数控设备设计制造与检测

该学科为理论紧密联系实际的综合性交叉学科,与上海市政府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实施数控设备设计制造与检测学科建设,有利于培养学生具有更强的创新能力和工程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学校办学能力和水准。

该学科的建设目标是:到2015年,学科整体达到上海高校同类学科先进水平,成为工程硕士学位点;2020年学科整体达到国内同类学校先进水平,扩大工程硕士的培养规模。

4.4.3  测控自动化

该学科结合电站设备制造、轨道交通等上海支柱产业,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将检测技术与故障诊断、工业自动化和信息工程进行融合和交叉,是集电气信息、智能检测与控制工程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也是与现代制造业和信息产业等上海支柱产业发展直接相关的主导学科,将促使现代制造业形成新的核心和增长点。

该学科属于现代制造业的龙头学科,涉及到机电一体化、自动化、仪器仪表、电子信息和通信等多个领域。是上海市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实现制造业的现代化和信息化的主导学科,也是上海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实现科技兴市的关键学科,必将在中国这个世界级的制造业中心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该学科的建设目标是:到2015年,有2-3个研究方向处于上海高校同类学科先进水平,成为工程硕士学位点;2020年学科整体达到国内同类学校先进水平,扩大工程硕士的培养规模。

4.4.4  数据库与信息管理

该学科关注全国及上海市信息产业发展以及社会和国民经济信息化需求,努力服务社会;逐步形成学科特色突出、结构合理、整体水平较高的学科框架;加强学科基地建设和学科队伍建设;对学校相关的本科专业建设起到实质性的推动作用。该学科所开展的数据库安全技术和加固器研究,力求在关键技术安全模型与算法、强制安全审计、安全加固器模型与Oracle9i连接的接口技术、安全加固器模型与用户连接的接口技术、网格存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等关键技术上有所突破。

该学科的建设目标是:到2015年,学科整体达到上海高校同类学科先进水平,成为工程硕士学位点;2020年学科整体达到国内同类学校先进水平,扩大工程硕士的培养规模。

4.4.5  物流管理

现代物流在国际上发展迅猛,主要的跨国物流公司已大举进入我国全方位开展业务,而我国传统的国有大型物流企业尚处在现代化与国际化的转型过程,大量中小物流企业力量薄弱、经营落后,在履行加入WTO后开放服务业的承诺背景下,根本无法与先进的国际跨国物流公司在国内、尤其在国际物流市场上竞争,因此要在现代物流各个领域进行学科建设,全面研究当代国际物流、物流经营与管理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认清完成转型的发展方向与目标,为我国物流企业尽快适应市场竞争,站稳国内、走向世界提供理论引领和实践支持。

该学科的建设目标是:到2015年,整体达到上海高校同类学科先进水平,成为硕士学位点;2020年学科整体达到国内同类学校先进水平。

 

5  重点建设专业

5.1  重点建设专业的原则

第一,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则。根据上海建设“两个中心”的战略规划和本地产业发展规划,逐步调整专业结构,重点建设专业要能体现市场导向,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第二,符合学校的目标定位原则。专业的设置要与学校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相一致,重点建设的专业要体现学校的特色,能建设成学校的品牌专业,扩大学校的影响力。

第三,与重点学科建设相一致的原则。重点建设的专业要与学校进行的重点学科建设相一致,以重点学科支持重点专业的发展,以重点专业促进重点学科建设,避免重复投资,重复建设。

第四,滚动发展的原则。重点建设的专业采取滚动建设原则,逐级提升建设级别。对于建设得好的校级重点建设专业,推荐进行上海市级重点建设专业。对于建设得好的上海市级重点建设专业,推荐进行国家级重点建设专业。对于已经立项建设的专业,如达不到建设目标,将不再继续建设。

5.2  重点建设专业的总体框架

从现在起到2015年,本科专业数量将达到33个;到2020年,学校专业总数将达到40个。在学校全部本科专业中,进行重点建设的专业总数为20个,其中国家级重点建设专业5个,上海市重点建设专业8个、学校重点建设专业7个。重点建设专业以工科为主,兼顾经济、管理、外语、艺术等专业。

5.3  重点建设专业

5.3.1  国家级重点建设专业

5.3.1.1  机械电子工程

目标:计划到2015年,本专业在校学生规模达360人,争取工程类硕士研究生培养实现突破。

措施:成立“数控装备设计与制造”工程训练中心;每年需投入人才引进与出国培训经费40万元,科研经费50万元,专业建设经费50万元,实验与工程训练中心建设经费250万元。

5.3.1.2  环境工程

目标:计划到2015年,本专业在校学生规模达240人,硕士研究生培养实现突破,成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措施:继续开展学科建设,进一步提升学科水平,全面带动基地建设和队伍建设;更广泛的开展校企合作和国际合作,把握技术发展趋势,引领和推进产业发展。设置“东方学者”岗位2名;每年需投入实验室建设经费150万元,人才引进和培养经费50万元,科学研究扶持经费50万元。

5.3.1.3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目标:计划到2015年,本科在校生360人,争取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实现突破,引进和创办各种职业技术培训,成为上海市特色专业。

措施:以教育高地建设为龙头,大力培养和引进学科带头人,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凝练学科方向;引进“东方学者”1名,教授2名,博士8名。与企业、行业协会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建立“嵌入式应用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改革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建立灵活的可供学生选择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

5.3.1.4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目标:计划到2015年,本专业在校学生规模达360人,争取工程类硕士研究生培养实现突破。

措施:引进一位“机械工程及自动化”领域的学科带头人;成立“数控装备设计与制造”实验实训中心;设立2-3个科研人员专职工作岗位;每年需投入人才引进与出国培训经费40万元,科研经费50万元,专业建设经费40万元,实验实训基地建设经费200万元。

5.3.1.5  物流管理

目标:计划到2015年,本专业在校学生规模达360人,争取工程类硕士研究生培养“零”的突破,建上海市精品课程2门,出版国家级规划教材3本。建成上海市示范性实验中心。

措施:增设一个“东方学者”岗位;建上海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一个(特殊品物流);设立2-4个科研人员专职工作岗位;每年需投入科研经费30万元,科研基地建设经费50万元。

5.3.2  上海市级重点建设专业

5.3.2.1  自动化

目标:到2015年,本专业在校生规模达到360人,专职教师15名,其中正高3人,副高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6名,建成1个自动化综合工程训练中心。

措施:引进1名学科带头人,培养和引进“双师”素质教师3-5名,加强专业教师校际交流和出国进修。成立“自动化综合工程训练中心”和建立工业自动化预备技师培训基地,增加实验室用房500平方米,建设经费450万元;设立3~5个科研人员专职工作岗位; 每年需投入科研基地建设经费100万元。

5.3.2.2  电子信息工程

目标:到2015年,本专业在校生规模达到360人,专职教师15名,其中正高3人,副高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4名,建成1个电子信息工程训练中心。

措施:培养和引进“双师”素质教师3名;建设电子信息工程训练中心和建立应用电子技术人员预备技师培训基地,增加实验室用房600平方米,需投入建设经费350万元,每年需投入科研基地建设经费50万元。

5.3.2.3  艺术设计

目标:计划到2015年本科学生发展到400名左右,并争取发展为学校重点学科。结合属地优势,在浦东地区与政府和企业联手共建创新互动平台,成立浦东创意设计中心,直接服务于企业,真正体现出学科的应用型、技术型。

措施:逐步试行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每年需投入60万元用于课程项目开发,完成新设计开发、创新并向社会转让;强调教师贴近市场、贴近企业、努力使专业教师都能成为一线设计师;每年需投入50万元用于教师国内外交流及项目实施;结合属地优势,与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联手共建创新互动平台,成立全国领先的“浦东现代创意设计中心”。

5.3.2.4  英语

目标:计划到2015年,本专业在校学生规模达到360 人;专业教师22名,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10-13名,博士5-8名。

措施:创造条件,提供教师国内外进修机会,使本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引进双师型商务英语硕士1-2名;与2-3个外向型企业签订定向实习基地协议;大力发掘和建设本专业重点课程,争取培育精品课程;需连续5年每年投入10万元经费支持。

5.3.2.5  电子商务

目标:计划到2015年,本科在校生360人,建立上海市电子商务和开源软件人才培养基地,引进和创办各种职业技术培训,成为上海市教委重点实验室。

措施:大力引进学科带头人,加强学术交流,凝练学科方向;引进“东方学者”1名,教授2名,博士6名。与企业、行业协会建立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建立“电子商务”实践基地,成为全市电子商务和开源软件人才培养基地;加强应用性研究,以培养熟悉行业标准、商务管理知识、技术应用能力强的人才为目标,改革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建立灵活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

 

5.3.2.6  网络工程

目标:计划到2015年,本科在校生360人,建立“网络工程”工程训练中心,引进和创办各种职业技术培训。

措施:大力引进学科带头人和具有网络工程经验的人才,加强学术交流和合作,引进教授2名,博士6名。与若干网络企业、行业协会建立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建立“网络工程”工程训练中心,加强网络工程领域的应用性研究,引进和创办各种职业技术培训。以培养网络管理、服务能力为人才目标,改革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建立灵活弹性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

5.3.2.7  材料化学

目标:计划到2015年,本专业在校学生规模达240人,有博导2名,成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措施:在2015年前引进“东方学者”2-3名,引进教学科研骨干8-10名,每年争取300万元科研经费。寻求校企合作培养本科生,与兄弟院校合作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进一步加大教学科研基地建设的投入,不断提升学科建设水平。

5.3.2.8  软件工程

目标:计划到2015年,本科在校生360人,争取工程硕士教育实现突破。建立“软件工程”专业实践基地,引进和创办各种职业技术培训,成为上海市特色专业。

措施:大力引进学科带头人和具有行业经验的人才,加强学术交流和合作,凝练学科方向;引进“东方学者”1名,教授2名,博士6位。建立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和若干“软件工程”实践基地,加强应用性研究。改革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建立灵活弹性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培养熟悉行业标准、具有较强实践工程能力的人才。

5.3.3  校级重点建设专业

5.3.3.1  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

目标:到2015年,在校生规模达到320人,专职教师14名,其中正高2人,副高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4名,建成2-3个设施完善的工程类实训室。

措施:引进“双师”素质教师3名;建设光电技术工程训练中心,增加实验室用房300平方米,需投入建设经费250万元;与企业密切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5.3.3.2  数字媒体艺术

目标:计划到2015年,本科在校生320人。建立“上海市数字媒体技术”实践基地,引进和创办各种职业技术培训。

措施:大力引进学科带头人、具有行业经验与企业联系密切的高级人才,创造条件开展国内外交流,引进教授2名,博士6名。与若干企业、行业协会建立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加强应用性研究,构建上海市数字媒体技术实践基地,切实加强教师与学生的能力。以培养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熟悉行业标准,创意丰富的技术应用人才为目标,进一步改革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建立灵活弹性可供不同学生选择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

5.3.3.3  财务管理

目标:计划到2015年,本专业在校学生规模达320人,争取实现工程类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突破,建成校级重点建设实验室。

措施:引进企业高管或实践型的专业人才;建校级重点实验室一个;每年需投入科研专项经费30万元、实验室建设经费50万元。

5.3.3.4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目标:计划到2015年,本专业在校学生规模达360人,建成校级重点建设实验室。

措施:增设一个“金桥学者”岗位;建立一个校级重点实验室;每年需投入科研专项经费30万元、实验与科研基地建设经费50万元。

5.3.3.5  国际商务

目标:计划到2015年,本专业在校学生规模达360人,建校级重点课程3门,建成校级重点建设实验室。

措施:引进企业高管或实践型的专业人才;建校级重点实验室一个;每年需投入科研专项经费30万元,实验室建设经费50万元。

5.3.3.6  日语

目标:计划到2015年,本专业在校学生数达到280名,有专业教师15名,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2-3名,具有博士学位2-3名,争取成为学校重点建设专业,建立本专业实训基地。

措施:建设日本文化体验区、商务礼仪实践区等实训基地;每年选派1名教师出国进修,3人国内短期进修;建立日语书籍资料系统;建立日本研究中心。

5.3.3.7  会展经济与管理

目标:2015年争取建成学校重点建设学科;在校本科生数量达到320名左右;建成浦东地区会展行业中、高级从业人员培训基地之一,并成为全国高职高专会展专业师资培训基地之一;专业教师数达到11名,其中正高3人、副高5人,具博士学位的4人。

措施:进一步加强专业教师出国学习,每年需投入20万元教师进修经费;抓紧落实实验、实训室建设用房;与上海市会展公共实训中心建设信息共享平台;每年需投入实验、实训设施建设100万元,按3年分3期建设,共计300万元;课程建设每年5万元。

 

6  重点建设工程

确定重点建设工程的原则有三:一是解决影响我校办学水平整体提升的重大瓶颈问题;二是突出关系学校内涵再造的重大举措;三是体现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切实承担大学职业教育历史使命的重大战略意义。

6.1  产学研合作工程

产学研合作是我校办学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办学是我校实现教育与生产对接的重要途径,也是我校的立校之本。产学研合作的核心内容是以技术项目服务为纽带,加强校企合作、人才交流和对企业的人力资源支持,做强学校服务社会职能。多年来,学校产学研合作的模式和领域在办学实践中得到不断发展与完善。

6.1.1  工作目标

中期目标(2009-2015年):积极拓宽产学研的合作渠道,努力探索产学研合作模式,建立较为完善的运行机制、较为规范的合作形式。

长期目标(2016年-2020年):建立创新资源有序流动,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

6.1.2  工作思路

围绕学校提出的在“更高的知识水平、更强的技术能力、更大的社会责任”培养知识型高技能创新人才的目标,与企业建立长期、稳定和紧密的合作关系,主动实现学科与产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学科与产业联合的办学模式。本着“优势互补、互利互惠”的原则,积极主动地与社会企业合作,在实践中尊重科学、尊重人才,建立和谐创新氛围;强调产学研合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改变传统的考核理念,切实形成以产学研合作为导向的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

随着我校不断深化教育改革,我校产学研合作模式也从“教学”为主的单一校企合作,转换为“产学研”全面合作的架构。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和社会需求为中心的产学研合作,为我校融入社会经济和企业发展赢得空间。

6.1.3  主要任务

以学科建设为抓手,加强学校与企业在研发、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构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先进技术信息平台,引进现代企业的先进理念、先进装备、先进技术、先进管理,重点提高教师群体的工程实务能力,重点培养教师在专业领域内对企业生产工艺、技术、工业管理的服务能力,培养教师将理论向知识工程转移的能力。以搭建校企之间的沟通平台为核心,不断增进校企之间的信任与信用,持续开展互派工程技术人员共同研发产品、科技成果转化、建立产学研合作管理机构、研讨人才培养规格、专业课程与现代技术的对接、学生实习与就业、教师下企业实习、企业工程师来校兼职,以及企业员工素质和技能培训。

6.1.4  组织构架

我校作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需要在贴近区域产业结构与社会发展等各方面有实践和积累的过程。为了更有效地开展产学研工作,在实践中不断提升产学研水平,凸显高等技术与职业教育的特色,我校产学研组织构架按中、长期二步实施,重点强化产学研联络、产学研技术转化与产学研对策研究。

1、至2015年,产学研联络、产学研技术转化与产学研对策研究职能放在科研处。资源实行高度集中以便高效运转、深度发掘和及时总结,便于在全校示范推广,为我校产学研的长期发展奠定必要的基础。

2、至2020年,随着我校产学研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产学研将实施分工合作的精细化管理。

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划分主要包括:

校长办公室侧重负责协助校教育发展理事会和校友会开展与社会企业的联络和沟通;科研处侧重负责教师以项目为纽带的产学研技术转移与技术服务,评价本校教师科研参与度;高教研究所负责汇集整理产学研合作信息和资源,并根据学校总体规划和定位和发展需求,总结工作经验,归纳提出产学研创新思想,形成二工大经验和理论。

教务处负责评价对实践教学的促进作用,审查是否符合实践教学需求,是否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益,评价学生实践教学参与度;人事处负责审查人才培养方案的合理性、适用性、可行性;资产管理处负责进行成本效益审查,审查占有资源总量和成本的合理性;财务处负责审查运行成本承担单位和方式,以及运行收入分配方式的合理性。

二级学院、实验实训中心和技师学院是产学研合作的操作主体,负责确定和安排产学研合作的实施,研究解决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专业系作为具体执行单元负责实施产学研项目。

6.1.5  管理格局

我校的产学研合作组织架构为四个层次:

1、校长及分管副校长规划领导全校产学研工作,积极发挥校教育发展理事会和校友会与社会和企业保持联络与交流的辅佐作用。

2、职能部门主要参与和辅佐开展行政指令性的产学研合作项目具体实施。适时组建企业联络和培训办公室(负责学校与社会和企业界的联络,协调学校开展培训等工作)、技术转移与服务办公室(负责产学研合作项目的立项、审批、评估、结题等工作)、产学研对策与信息办公室(负责收集产学研合作信息和分析,提供校产学研合作工作委员会工作的决策信息)协调开展相关工作。

3、二级学院、实验实训中心、技师学院和学科、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二级学院、实训中心、技师学院主要职责是按产学研合作项目协议(合同)条款,安排与帮助所属专业系完成任务。学科、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是二级学院开展校企合作、产学结合教学活动的指导与评议机构,同时也是校长的参谋系统。

4、专业系主要责任是完成产学研合作项目协议(合同)的合作任务。

为使产学研合作项目更加有效地开展,应切实关注和落实以下各项工作:

校教育发展理事会成员应增加市级行业(大型企业集团)协会比例,以加强对产学研合作、学科专业建设的指导。每年召开理事会全体会议,沟通校企合作信息及具体合作事宜,明确发展目标。

学科、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中企业领导应占到相当比例。校重点建设学科和专业须有市级行业协会或大型企业(集团)领导参加,以拓展产学研合作的渠道。每年至少召开二次指导委员会会议,商讨制定和修订学科专业的教学计划、课程内容与现代技术的对接、科研合作项目、教师深入企业、企业高管及工程师来校兼职、学生实习与就业、员工培训等。

专业系都应该有一定比例的企业工程师参与教学或实训(基础教研室除外)。每个合作企业至少有1名工程师参加专业系、教研室教学任务;各专业至少有1名专业教师在相应企业(机构或社团)参加科研或实践活动。专业系要经常地开展校企之间的教育教学、科研、培训等方面的专题交流与教研活动。

阶段性目标:

到2015年:

▲ 1/6左右的专业建有模拟生产实训中心(工厂),再现企业生产现场。

▲ 200家以上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其中大型企业(集团)占1/3左右。

▲ 50门专业技术课程与行业生产(技术)标准对接。

▲ 80门专业选修课程与高技能人才标准对接。

▲ 参与浦东新区、企业的科研任务、科研成果转移。

到2020年:

▲ 1/2左右专业建有模拟生产实训中心(工厂),承接小批量的产品订单,按企业生产标准组织生产。

▲ 500家以上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其中大型企业(集团)占1/2左右。

▲ 100门专业技术课程与行业生产(技术)标准对接。

▲ 170门课专业选修程与高技能人才标准对接。

▲ 承担浦东新区、企业的科研任务、科研成果转换、产品中试和生产。

6.1.6  主要模式

1、联合机构模式,利用校教育发展理事会、校友会搭建企业界与学校交流、沟通与合作的桥梁,与企业建立密切联系,拓展产学研渠道;

2、建立校企合作实习实训基地,为在校学生和教师提供企业生产“零距离”实践环境;

3、共建应用研发中心、科研成果转化(孵化)中心,提供企业与学校共同开展产品研发,科研成果转化的平台;

4、校企联办二级学院,按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培养,对口培养行业需要的技能人才;

5、与企业共建实验、实训中心,在校内试验实训场所建立模拟生产实际环境;

6、与企业合作定向复合培养,按企业人才需求采用订单式、工学交替方式培养高技能人才。

6.1.7  运作机制

产学研合作的关键在于形成以社会企业为基础、资本为纽带,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合作机制有三种:

1、由学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在“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基础上通过协议/合同建立校企合作关系;

2、企业无偿提供资源或资金,由学校主体完成企业约定的需求;

3、企业在产学研合作中为主体地位,学校以自身的资源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有偿服务。

建立整套科学、规范的产学研合作项目管理体系。继续完善产学研合作项目的立项、项目监理、经费使用的审查、过程监督、验收评审等制度,并严格予以执行。设立产学研合作专项经费,包括工作经费和项目经费。工作经费用于产学研合作工作委员会开展与社会企业联络、合作等工作。为强化产学研合作与教学、科研、实训等工作的关联度,在教学资源经费、科研经费、实验实训费等中提取一定的比例作为项目经费。项目经费用于二级学院、实验实训中心等部门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对经过专家评议/评审等形式,并获校产学研合作工作委员会批准的产学研合作创新项目,学校另设合作项目经费予以支持。项目经费的管理采取项目制。进一步修订和完善我校《产学研合作项目经费申请和使用办法》。

对产学研合作创新项目,学校可酌情提供免租金合作用房,但仅限于应用研发中心、科研成果转化(孵化)中心项目。采取项目制的用房协议方式管理,有效期一年,若有需要可续签,但不得超过项目合作期限。免租金合作用房由二级学院、实验实训中心按合作项目需求提出申请,经校产学研合作工作委员会批准,由资产管理处落实及管理。免租金合作用房到期后,由申请单位负责与协议合作方妥善处理,并向技术转移与服务办公室提出结题或清算申请,由技术转移与服务办公室、资产管理处和财务处负责处理合作项目结束的善后事宜。

6.2  师资队伍建设工程

6.2.1  目标和任务

总体目标:通过引进和培养高学历、高职称、高技能人才,形成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为重点、行业公认并且影响较大的、完全能够胜任高等技术与职业教育的知识型、高技能、创新型师资队伍。

中期目标(到2015年):

▲ 在年龄结构上,30岁以下教师占全校教师总数的15%,30-50岁占63%,50岁以上占22%。

▲ 在职称结构上,专任教师中教授(研究员)达到70人,副教授(副研究员)达到240人。

▲ 在学历结构上,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达到60%,其中具有博士学位达到20%。

▲ 在学缘结构上,继续扩大“金桥学者”和“东方学者”招聘计划,从国内外知名大学引进优秀中青年人才,增强高层次人才后备梯队;以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和基地建设为纽带,吸引大批海内外杰出人才加盟,搭建学缘结构优良的创新团队。

▲ 在团队与带头人方面,构建2-3个具有一定影响、在全国同类学校中具有竞争力的学科研究团队,引进与培养6-8位具有一定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25-30位专业带头人。

长期目标(到2020年):

▲ 在学校人员编制方面,以全日制在校生计划人数达到15000名为依据,学校在编教职工人数达到 1670人,专业技术人员达到1340人,其中专任教师920人。

▲ 在年龄结构上,30岁以下教师占全校教师总数的20%,30-50岁占60%,50岁以上占20%。

▲ 在职称结构上,专任教师中教授(研究员)达到100人,副教授(副研究员)达到330人。

▲ 在学历结构上,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达到80%,其中具有博士学位达到50%。

▲ 在学缘结构上,逐步扩大高层次教师海内外招聘数量,以高层次人才计划项目,促进师资队伍学缘结构的改善。

▲ 在团队与带头人方面,建成5-8个综合实力在同类学校中具有领先地位的学科研究团队,具有一定水平与知名度的学科带头人达到15人,专业带头人达到50人,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超过200人。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要通过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实施引进高层次人才与培养校内优秀人才相结合的制度,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教师深入企业制度,加强师资队伍技能培养等方式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同时,应该顺应上海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不断调整我校师资队伍建设目标,使我校教师队伍能够始终胜任时代发展需要。

6.2.2  主要措施

6.2.2.1  加强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队伍建设以学科研究团队建设与学科专业带头人队伍培养为核心,学校适时出台《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科专业带头人选拔管理办法》与《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选拔管理办法》。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每年选派一批中青年骨干教师到海外知名大学研修。鼓励学院与企业、科研机构建立多渠道、多形式的紧密型合作关系,共同培养创新人才。推动教师进行各种形式的科技创新、教育教学研究,支持教师跨校授课和参加国际学术活动。

6.2.2.2  吸引高层次人才工作

坚持“按需引进、突出重点、讲求实效”的原则,采取团队引进、核心人才带动引进、高新技术项目开发引进等方式,吸引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到校任教、从事科学研究,特别是面向国内外聘任一批教学水平高、学术造诣深、能带领本学科赶超国内国际先进水平的杰出人才。有条件的学院可以采取短期聘用、技术合作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引进海内外优秀人才和智力。积极主动做好留学人员工作,支持留学人员为学校发展作出贡献。

 

6.2.2.3  实验室队伍建设

根据学校发展定位,着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符合学校发展要求的实验教师队伍。对于以工科专业为主的学院,到2020年其专职实验实训教师比例要求达到所在学院专任教师的15-20%,承担公共实验实训课程的教师中50%以上应是专职实验实训教师。

6.2.2.4  访问工程师基地建设

进一步改善教师到企业参与社会实践制度。学校继续实施“访问工程师”制度。要利用学校资源,与更多的企业建立合作机制,为教师下企业提供实践平台。同时也要充分利用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在省外和国外建设一批具有稳定协作关系的实训基地,为教师访问学习提供平台。

6.2.2.5  岗位设置建设

结合学校实际,将编制管理与教师队伍建设紧密结合、与岗位聘任紧密结合,实现教师队伍管理的科学化,合理确定非教学人员编制比例,到2020年使专任教师占基本教育规模编制的比例达到55%以上。选聘企业中实践经验丰富,又有一定理论基础的专家、高管,建设专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

6.2.2.6  岗位聘任和分配制度改革

结合学校发展定位以及学科专业建设,进一步完善《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教师岗位聘任管理办法》。坚持以岗定薪,岗变薪变,按劳取酬,优劳优酬,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管理原则,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奖励在学科专业建设、在教学科研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6.3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程

我校以本科教育为主、专科教育为辅,并拓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已形成层次分明、结构优化、开放的人才培养格局,已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边缘走到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但是,在这一新的人才培养格局下,人才培养质量观必然有新的要求、新的内涵。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也成为当前实施质量工程、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任务。

以“实施一流的多层次高等技术与职业教育”办学定位和“知识型高技能”人才培养规格为依据,我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程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

1、开展多层次高等技术与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研究与试点探索,以期在理念上起引领作用,在实践上起示范作用;

2、进行专、本、硕多层次高等技术与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以此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

3、推行工程教育模式改革,以此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

4、构建人才培养质量管理网络平台,以此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支撑条件。

6.3.1  多层次高等技术与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研究与探索

近年来,我国一些高校的领导者和高等教育研究人员开始对高等技术与职业教育如何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实现多层次发展进行探讨。上海作为全国最发达城市之一,我校又作为上海高等技术与职业教育的领头羊,应当率先对多层次高等技术与职业教育发展战略进行研究,并加以试点探索,以期在上海乃至全国起到示范作用。

6.3.1.1  工作目标

总体目标:开拓性地探索多层次高等技术与职业教育理论前沿问题,构建多层次高等技术与职业教育框架体系,引领上海乃至全国同类型高校多层次高等技术与职业教育体系形成。

中期目标(2009-2015年):

▲ 形成体现多层次高等技术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特征的指导性原则,作为开展本科和研究生层次教育教学的基本依据。

▲ 建构多层次高等技术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指导课程与教学设计和人才培养的实施。

▲ 以多元化的高等教育质量观为指导,制定本科和专业学位硕士生层次课程与教学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模型。

▲ 实现专业学位硕士的突破与专业学位点战略布局。

长期目标(2016-2020年):

▲ 构建出包含专科、本科、专业学位硕士生教育在内的多层次高等技术与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

▲ 通过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形成比较丰富的本科和研究生层次人才培养模式。

▲ 专业学位点战略实现与品牌提升。

6.3.1.2  主要任务

▲ 理论研究:通过科研课题的专题性研究,深入探讨我国高等技术与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相关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我校推行多层次高等技术与职业教育发展战略提供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论。

▲ 试点探索:选取若干不同层次和专业的班级。建立试点基地,在多层次高等技术与职业教育的学制、课程、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方法、教学评估及学生学习等方面进行广泛深入的试点探索。

▲ 决策咨询:在多层次高等技术与职业教育的培养方向、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和办学方式等方面,为上海乃至全国多层次高等技术与职业教育现实问题决策提供信息与咨询服务。

 

6.3.1.3  主要内容

6.3.1.3.1  探索多层次高等技术与职业教育的结构体系

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主动适应社会结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变化。根据我国经济和社会结构调整对人才需求多层次的要求,整合教育资源,构建多层次高等技术与职业教育的结构体系。主要分为两个层面:

1、2009-2020年上海市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技术与职业教育人才需求预测研究、我校如何对接国家和上海市教育发展的战略研究、我校发展定位与学科布局结构优化调整研究、我校发展模式研究。

2、大职业教育观研究、多层次高等技术与职业教育结构体系的框架研究、完善多层次高等技术与职业教育体系的策略研究、多层次高等技术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等。

6.3.1.3.2  继续加强专科、本科层次教育的内涵建设

利用对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办学水平评估这个平台,认真总结经验,促进专科、本科层次教育的内涵发展。具体内容主要有:以特色建设为前提,进一步推进落实教师深入企业制度,走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道路,同时推进学校本科创新人才培养教学计划和实施;以质量建设为目标,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就业情况和学生的适应能力、发展能力;以学科专业建设为核心,通过学科专业设置和布局来集聚教学资源;以高技能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通过“双师”队伍建设来培养知识型高技能创新人才。

6.3.1.3.3  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为扭转高等技术与职业教育在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上层次低、发展慢,社会需求中人才结构不合理性有所加剧等局面,我校应根据上海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才需求,围绕上海优先发展的产业领域,确定符合区域、行业需求的教育层次结构,形成学科专业集群布局,适时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我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要突出“严格选拔,放手培养,注重实践,独立创新” 特点,着眼于直接为公司企业新产品的更新换代和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开发服务,工程技术的一些领域要能在上海保持先进水平,发挥骨干作用。要制定基于实践取向的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方案,将培养工程实践者作为其基本职能。

6.3.1.3.4  促进高等技术与职业教育内部衔接和外部贯通

发挥我校多种办学形式优势,构建比较完善的高等技术与职业教育内部各层次纵向衔接和与外部其他类型教育横向贯通的平台,为学生提供多类型、多层次、不同需求的教育与培训的机会,使每位毕业生都有进入高一层次进行学习深造的机会。

把在职、职前、职后教育与学历教育结合起来,健全学分制,逐步建立各种教育培训的单项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及学校教学的学分在一定条件下累计向更高层次技术与职业教育学历证书转换的机制。在此基础上,突破学校教育与职前、在职、职后教育的界限,按终生教育的要求,构建学校教育与职前、在职、职后教育并存的多层次高等技术与职业教育体系。

6.3.2  多层次高等技术与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多层次高等技术与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要以培养知识型高技能创新人才为人才培养总目标。课程体系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将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放在课程体系的中心位置。

6.3.2.1  基本思路

我校目前举办的专科、本科层次职业技术教育,尚未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课程体系。其中专科层次的课程体系需进一步提升,需要及时更新观念、开拓创新,继续引领国内其他高职院校课程的改革。本科层次亟待创新突破、积极探索体现国际一流课程开发理念的课程体系。

6.3.2.2  工作目标

总体目标:形成专、本多层次相互关联、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阶段性目标:形成特色。专科层次的课程体系要继续体现引领作用;本科层次的课程体系要切实体现知识型高技能创新人才的培养要求。

6.3.2.3  主要任务

形成专、本层次的、有特色的职业技术教育课程体系,体现知识型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在全国同类高校中发挥引领作用。

6.3.2.4  主要内容

6.3.2.4.1  专科层次的课程体系建设

专科层次的课程体系要围绕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进行,体现理论够用为度,强化实践的特点,内容涵盖面向行业的岗位知识、技能需求及预备技师等高级资格证书内容。

建立完整的与企业生产实践相一致的实践课程体系,使学生在校期间能获得充分的生产性实践训练,毕业后能快速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

课程体系模块化。每个专业的课程体系均为一系列模块组成,每个模块均体现一定的技能要求,学生在完成基础课程学习之后,可以自主选择学习模块,灵活组合,提高学习兴趣的同时提升就业竞争力。

课程内容标准化。在部分精品高职专业中,制定具有全国性指导意义的课程标准,发挥在全国高职院校的中引领作用。

积极探索行为导向、实践导向的高职课程体系的新模式、新思路。

6.3.2.4.2  本科层次的课程体系建设

本科层次的课程体系建设围绕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目标设置。主要包括四个体系:

第一,建立培养核心通用能力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围绕核心能力开展,培养学生各项基本技能的掌握和运用。

第二,建立培养专业能力课程体系。课程体系以模块化的形式供学生进行选修,通过设置多个专业课程模块来满足学生学习的多样化与社会需求的灵活性。

第三,建立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围绕技能的养成,以培养学生解决生产一线的技术难题为主线。

第四,建立素质拓展课程体系。素质拓展课程既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又关注到学生全面素质的养成,还提供给学生与社会紧密结合的素质养成。

积极探索应用型本科的课程改革方向和思路。在理工类专业中率先进行工程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推动全校本科课程体系改革,在课程改革方面走在全国应用型本科的前列。

6.3.2.4.3  硕士层次的课程体系建设

硕士层次的课程体系建设围绕提高学生完成和解决工程、技术项目中出现的具体问题为目标。主要包括四个体系:

1. 根据市场对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的需要进行专业定位

和设置,结合个人发展和理论知识体系建立课程体系,且不断调整。

2. 在对理论课内容进行深化的基础上,以生产中的项目

为导向、技术应用为导向、问题为导向进行课程编排。

3. 采用多种教学手段穿插进行对理论和实践内容的强化

过程。探索模拟真实工作过程各个环节的各种教学手段。

4. 加强工程师层次人才的外语能力、国际视野、工程伦

理学、团队合作、抗压能力等软性能力的教育,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和今后工作生活的可持续性。

6.3.2.5  主要措施

进行校级、市级、国家级的重点专业建设,科学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合理规划课程设置,体现先进性和引领作用。

进行校级、市级、国家级重点课程建设和精品课程建设,通过持续的建设性投入,建成一批有特色、高质量的精品课程,扩大学校的影响力。

6.3.3  推行工程教育模式改革

6.3.3.1  背景

我国有众多的工科院校在培养工程技术人才,但是社会、企业仍然感到此类人才的短缺。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目前我国工程技术教育质量存在严重问题。一方面由于传统的教育思想和理念的影响,我国当前的工程技术教育脱离企业实际,过分强调基础科学理论、忽视企业实践和工程训练;另一方面由于不重视对学生职业道德、责任感的培养以及经济、管理、社会等相关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学生缺乏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缺乏参与现代工程的领导、决策、协调、控制的初步能力和管理素质。

6.3.3.2  现状分析

我校目前的教育模式和效果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是我校长期以工科为主,因而对学生的人文社会的知识能力上培养不足;二是因为以前主要培养专科层次的高职人才,因而在专业设置上岗位针对性较强、人才培养中基础较薄弱、知识面较狭窄。

6.3.3.3  工作思路

通过分析我校的现状,改革我校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吸收国际上先进的工程教育理念,结合我国和我校的实际情况,主要依托我校的机电、电子、计算机等学科的相关专业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试点,以“构思-设计-实施-运行”全过程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此能力不仅包括个人的学术知识,而且包括学生的创新能力、终生学习能力、团队交流能力和大系统掌控能力。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要加强基础知识,人文社会知识的融入,注重学科交叉和融合,重视教学实践,以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工程协作交流能力、工程技术的自我提升能力,培养出符合国际化企业人才需求的素质高、能力强的合格工程人员为目标。

 

6.3.3.4  目标与任务

开展工程教育改革的具体目标:

▲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构建符合我校实际的工程教育模式,并得以在我校部分专业进行实践。

▲ 通过对试点专业和学生的工程教育模式改革的实践,促进提高学生培养质量,使他们真正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工程师,满足社会和企业的需求。

▲ 通过对试点专业工程教育模式改革的实践,从而促进我校其他专业的改革和建设。

▲ 为上海新办本科高校开展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提供理论和实践的经验。

开展工程教育改革的基本任务:

▲ 改革我校机电、电子、计算机等相关试点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符合工程师培养的工程教育模式。

▲ 制定适用于工程教育模式的专业培养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

▲ 改革教学方法,探索以CDIO、产学研结合等先进理念为指导,探索工程教育教学方法。

▲ 改革考核标准和方法,根据工程教育模式的培养目标导向设计考核标准和方法。

▲ 建设符合现代工程师培养要素的实验条件。

▲ 加大对教学实践环境设施的投入。建设学生创新实践中心,鼓励学科交叉,为大学生提高创新实践能力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

6.3.3.5  主要措施

先期以工科专业为试点专业,采用试点班形式开展CDIO、产学研合作等形式的工程教育改革。取得经验后可推广至全校其它理工科专业。

每年投入10万元用于师资培训和进修,投入20万元用于教学改革,投入50万元用于开发实践教学项目。

6.3.4  构建人才培养质量管理网络平台

6.3.4.1  工作目标

总体目标:形成我校教学质量保障工作的统一体系,努力实现我校高效质量管理和人才培养目标。

中期目标(2009-2015年):构建完成并不断完善全员参与、结构优化、功效显著的人才培养质量管理网络平台。

长期目标(2016-2020年):适应学校以本科培养为主,同时培养工程硕士,建设上海一流本科大学的发展需要,不断完善人才培养质量管理网络平台,符合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管理的需要。

6.3.4.2  主要内容

6.3.4.2.1  人才培养质量管理网络平台的层级构架

贯彻“全员参与”、“全程控制”和“全面管理”的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将我校人才培养质量管理网络平台的层级构架设计为“学校、学院、专业”三个层面,分别建立人才培养质量管理网络。学校层面网络侧重于对学校各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中心、部)的质量管理,学院层面网络侧重于学院对学院内部的各系和专业的质量管理,专业层面网络侧重于对本专业的质量管理。

6.3.4.2.2  人才培养质量管理网络平台的功能模块

建立包括质量目标系统、质量支持系统、质量过程系统、质量监控系统、质量激励系统五大功能模块构成的人才培养质量管理网络平台。其中,质量目标系统包含学校定位和办学思想、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设置;质量支持系统包含人力资源、教学经费、教学设施建设、教学基本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质量过程系统包含培养计划制订、招生工作、培养人才全过程和教研教务管理;质量监控系统包含规章制度与质量标准、信息采集与分析(评估)和信息反馈与改进;质量激励系统包含奖励和惩罚。

 

7  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我校作为一所浦东的工科院校,要为浦东及上海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同时要通过对口支援西部地区等方式辐射全国,努力实现学校的服务社会功能。

 

7.1  职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与认证

围绕上海“四个中心”、“四个率先”的新战略,依托我校现有的职业培训资源,大力开展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扩大职业培训规模和效益,提高社会企业员工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实践我校培养知识型高技能创新人才目标,以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和综合竞争能力为核心,开展在校大学生职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活动。利用社会和学校资源,积极与社会各方合作开展应用技术推广、岗位技能培训,满足市民提高学历层次和专业技术水平等继续教育、终身教育要求。

7.1.1  发展目标

不断完善职业培训教学体系;稳步发展金桥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形成职业培训多专业多学科体系;构建办学结构合理的成人学历教育架构;形成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特色。其发展的阶段目标为:

从现在到2015年:

▲ 有75%以上的在校应届毕业生达到准工程师(预备技师)水平。

▲ 20个特色培训项目,开展各类培训达每年1万人次。

▲ 20个预备技师培训项目,本校高职应届毕业生参与率超过70%。

▲ 成为浦东地区职业培训的龙头。

从2016年到2020年:

▲ 有85%以上的在校应届毕业生达到准工程师(预备技师)水平。

▲ 50个特色培训项目,开展各类培训,年培训人数超过2万人次。

▲ 30个预备技师培训项目,我校高职应届毕业生参与率超过95%。。

▲ 成为浦东地区的职业培训中心、技能鉴定中心、先进技术推介中心。

7.1.2  资源与能力

成人与继续教育学院、技师学院和金桥职业技能培训中心是学校负责职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与认证工作的主要部门,按照政府对高级职业能力鉴定标准组织预备技师(高级)培训,同时开展创新、文化素养、自主创业培训。其中技师学院主要负责我校应届大学生的预备技师培训工作,进一步提升我校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素质;金桥职业技能培训中心主要负责面向社会开展职业能力资格等培训工作;成继教学院设有经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批准的维修电工(初、中、高级)和数控机床工(初、中、高级)两个职业技能鉴定站所(站)。目前我校开展职业培训项目涵盖市政府职业技能培训大类目录的三分之一,尤以机电技术、电子通信、信息服务、管理咨询类项目为主,还是首家参与策划及开展“创办你的企业”培训与跟踪指导开业的高校,有近10名教师被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授予“开业指导专家志愿者”称号。

7.1.3  服务项目

我校开展的社会服务项目主要有八个方面:

1、提升在校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的预备技师培训;

2、围绕上海社会企业需求,积极开展各类岗位技能培训、技能鉴定和认证;

3、开展以提高操作能力、技术能力为目标的紧缺人才培训;

4、开展成人学历教育和专业人才的课程进修培训;

5、与企业合作开展中高级管理/专业技术骨干研修班;

6、以满足社会文化需求为目标的人文素养培训;

7、瞄准有自主创业、做老板愿望的群体,开展创业(创办你的企业)培训;

8、利用我校教育资源,开展国际合作课程的进修,以及研究生课程进修班。

7.2  科技开发与服务

7.2.1  拓展科技开发工作面

我校产学研合作工作重心是鼓励教师下企业参加生产实践,使教师成为可以解决企业生产一线问题的工程师。要依托行业/企业开展广泛合作,开展以下几方面工作:

1、立足现有企业关系提升研发项目的科技含量;

2、聘请科研领军人物入校,参与产学研合作项目研发,或联合开发;

3、利用学校地处浦东的地缘优势,融入浦东积极参与社会经济发展活动;

4、加大教师下企业的政策力度,鼓励教师解决企业的生产技术难题、工艺流程问题等;

5、鼓励教师参加政府主导的高级人才技能标准的制定、培训与鉴定工作。

7.2.2  加强科技服务队伍建设

大力引进专门科技人才,鼓励教师深入企业、基层;改革科研考核办法和职称评定办法,提高横向科研在考核和职称评审中的权重;组建实体研究机构,加强产学研合作,提高学校科技服务能力。

加强学科建设,组建横向科研团队,提高学科建设中产学研工作的比重,制定科技服务带头人奖励制度,鼓励项目负责人主动热情地带领年轻教师参与科技服务工作。加强高素质科技管理队伍的建设,启动学校科技管理人员的培训计划,分批对校级、学院级科技管理人员、重点实验室负责人和科研骨干进行系统培训,不断提高科技管理的质量和效率。提倡并积极推进科技管理队伍的职业化,培养和汇聚一批热爱管理工作、精通业务、事业心强、开拓创新的高素质管理人才。

建立本校经纪人队伍,开拓市场空间,捕捉市场机遇,组织并参与技术成果的工业化、商业化开发,协助签订和履行技术合同,做好融资的协调和监督工作。

7.2.3  建立完整的技术转移体系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建立完整的技术转移体系。

推动专利战略实施,鼓励广大教师申请专利,支持对有市场潜力和有重要应用价值的核心专利进行深度开发,积极推动这些专利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加强与周边省市科技管理部门的横向合作,举办多种形式的科技信息发布会和科技项目对接会,促进成果科技转化。

加强与校外科技基地和科技园的联系,为教师寻求一批布局合理、规模适度、效益显著,集科学研究、成果中试示范、推广转化、生产开发于一体的科技成果转化基地。

加强与社会各级科技中介机构的联系,建立互动交流平台,培育和完善学校科技产业化服务体系,并按照开放、高效和守信等原则对其进行规范化管理,推动学校科技产业化服务体系健康发展。

 

7.3  对口支援与示范辐射

对口支援是党和政府对发展贫困地区教育事业采取的有力措施。对口支援西部高职院校,有利于缩短东西部高职院校差距,对于保障教育公平和促进民族团结、提升综合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7.3.1  目前建立的对口支援合作关系

我校积极响应国家和上海市政府的对口支援号召,多年来与云南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新疆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福建闽北职业技术学院等建立了对口支援合作关系,并接受太原大学等多家兄弟高校领导及师资来校挂职、进修,在为受援学校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7.3.2  工作目标

总体目标:在未来若干年内,重点进行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平台构筑研究,为全国高职院校对口支援工作提出理论与实践的指导,为政府部门提供相应的政策咨询。

中期目标:

▲ 继续开展与已有对口支援院校的合作交流,如接受受援院校师资进修、管理干部挂职、学生专业学习及开展实验实训。

▲ 结合教育部课题研究等分析高职教育服务西部经济建设的主要特征;探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与专业建设目标及中长期对口支援任务;提出高职教育近期对口支援工作重点。

长期目标:

▲ 研究对口支援与促进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与专业建设的重要意义;探索高职教育对口支援的政策环境、运作原则及主要途径;提供教育主管部门考核指导对口支援工作的主要依据及指标。

▲持续扩大受援及合作交流院校数量,不断深化对口支援内涵,发挥学校开展引领多层次高等技术与职业教育的引领作用。

 

8  实验实训建设

8.1  建设目标

围绕我校人才培养目标,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以实验(训)教学改革为核心,进一步整合和优化配置实验(训)教学资源,构建科学合理的实验实训管理运作模式。

2015年完成全校基础实验(训)平台的建设;实现实验(训)管理和教学全过程的网络化管理,在提高实验室管理和服务水平的基础上,实现资源共享;围绕优势学科,发展科研型实验室,建设10个左右校级重点专业实验室;进一步建成2个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争创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启动建设若干个校企联合中心。 

2020年,全校实验(训)场地在现有基础上实现翻番;所有实验(训)室对学生和社会全天候开放;继续加强10个重点专业实验室的建设,使校级重点专业实验室数达到15个;争取建成1个市重点实验室,提升专业实验室教学和研究水平;争取建设10个校企联合中心,真正实现产学研对接。

8.2  建设内容

8.2.1  校内实验(训)室建设

在整合现有实验(训)资源,加大投入,构建由基础实验(训)室、技术基础实验(训)室、综合创新实验(训)室组成的全校共享的校级公共基础实验平台基础上;围绕优势学科,发展科研型实验室,建设校级重点专业实验室。

8.2.1.1  实验(训)平台建设

▲ 整合现有的基础实验(训)室资源,加大基础课程实验(训)室建设,构建校级物理基础实验中心。

▲ 在重点建设上海市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电工电子技术实训基地基础上,根据我校教学需要,构建校级电子信息技术中心。

▲ 在继续建好现有上海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基础上,重点投入数字化制造中心、计算机嵌入式、自动化等实验(训)室建设,培育、申报一个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重点建设数字化制造中心、电工电子实验中心、计算机实验中心和创新实验室,完善校级工程训练中心的建设,并争创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加强人文、经管专业实验(训)室建设,构建文科类校级综合实验(训)平台。

▲ 完成由基础实验(训)室、技术基础实验(训)室、综合创新实验(训)室构成的全校共享的校级公共基础实验平台。

8.2.1.2  重点实验室的建设

▲ 建立健全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推行实验室标准化建设评估工作;

▲ 根据学科发展重点,加大投入,围绕数控与模具技术、机电一体化、测控与信息技术、电子废弃物资源化及环境功能材料和特殊品物流管理等学科,建设科研型专业重点实验室。

8.2.2  校外实践基地建设

▲ 加强现有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管理工作,选取若干个基础较好的基地,签订相关协议,确定协议双方的义务和权利,明确学生校外实践内容和具体实习项目,启动建设校企联合中心。

▲ 积极拓展新的校外实践基地。

8.2.3  实验(训)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

▲ 加强实验(训)室信息化管理手段的建设,构建我校实验教学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实验实训管理和教学全过程的网络化管理,在提高实验室管理和服务水平的基础上,实现资源共享。

▲ 建立完整的实验(训)综合数据库。实现对全校实验室、实验项目、实验人员、仪器设备耗材、实验教学、实验室建设、实验室评估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规范的数字化管理。

▲ 利用实验(训)综合管理系统的信息数据进行实验(训)门户网站建设,实现办公管理与网站信息发布的合二为一。

▲ 实现门禁、电源、机房管理的整合,实现实验(训)室无人值守;实现考勤、教学过程的管理和监控。

▲ 通过搭建实验(训)远程教学平台,对重点实验(训)课程通过建立多媒体转播、点播系统和课件制作等工具为学生提供网上远程学习。

▲ 完善实验(训)远程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远程模拟实验及网上考核。

8.2.4  实验(训)室管理运作模式

8.2.4.1  实验(训)室管理运作

从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的需要出发,调整实验(训)室结构和功能,理顺隶属关系,彻底改变“各自为政、小而全”的状况,对全校实验(训)室进行结构和功能上的调整,实现资源共享。同时统筹布局、构建科学合理的实验(训)室管理运作模式。

▲ 公共实验(训)平台由校、中心两级管理。即基础实验(训)室、综合创新实验(训)室统一划归实训(或工程训练)中心,主要由学校投资建设,实训(或工程训练)中心具体组织实施与管理。

▲ 专业基础实验(训)室和专业实验(训)室由校、院两级管理。即专业基础实验(训)室、专业实验(训)室由学校投资、各学院负责各相关专业实验室的具体组织实施和管理。

▲ 深化实验(训)平台由校、中心两级管理的运作模式。即在基础实验(训)室划归实训(或工程训练)中心管理的基础上,专业基础实验(训)室也统一划归实训(或工程训练)中心,主要由学校投资建设,实训(或工程训练)中心具体组织实施与管理。

8.2.4.2  实验(训)室开放管理

▲ 建立与健全教学实验室的开放机制,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与效益。

▲ 建立与健全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机制,规范大型仪器设备开放管理办法。

▲ 实现实验(训)室和大型仪器设备对学生和社会全方位、全天候开放。

8.3  主要措施

8.3.1  深化改革,理顺实验(训)管理体制

从人才培养和本科教学改革的需要出发,调整实验(训)室的结构和功能,理顺实验(训)室的隶属关系,彻底改变“各自为政、小而全”的状况,对全校实验室进行结构和功能上的调整,实现资源共享;同时统筹布局、构建科学合理的实验(训)室管理运作模式。

8.3.2  注重效益,建立科学的经费投入机制

在实验(训)室建设中,学校将进一步实行“集中投资、重点建设、立项拨款、招标采购、效益评估”的实验(训)经费管理使用办法,引入竞争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科学的经费投入机制。学校根据实验(训)室建设发展需要和财力的可能,力求确保重点,兼顾一般,综合平衡。同时将进一步加强对实验(训)室建设项目进行中期检查和竣工验收。

8.3.3  加强引进培养,提高实验(训)师资队伍整体素质

进一步建立和建全稳健与灵活相结合的实验室工作人员人事管理制度,根据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及要求和我校发展定位和实验(训)教学的具体情况,确定实验(训)室岗位职责和与其相适应的聘任标准。根据学校发展定位,着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符合学校发展要求的实验(训)教师队伍。对于以工科专业为主的学院,到2020年其专职实验(训)教师比例要求达到所属学院专任教师的15-20%,承担公共实验(训)课程的教师中50%以上应是专职实验(训)教师。

进一步重视和加快人才培养,为实验(训)师资提供培训、进修等学习机会,加强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提高实验(训)教师、实验(训)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

8.3.4  注重规划,科学合理分配实验(训)室场地

根据学校发展定位和各实验(训)室的功能和作用,统筹布局,科学合理地分配实验(训)场地,确保重点,兼顾一般,力求满足学校主体实验(训)教学场地的基本需求。

    

9  机构完善与制度保障

9.1  产学研合作

修订和完善《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校企合作项目管理办法》,明确产学研合作管理部门的职责、任务、工作程序等内容;配套制定相应的项目监理、经费使用的审查、过程监督、验收评审等制度;设立产学研合作奖励基金,用于奖励在产学研合作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学院和教师;修订我校工作量考核的评价机制,增加产学研合作工作考核的权重比例,以调动我校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将教师在产学研合作工作的成绩作为考核业绩的一部分,并记入个人档案,在提升工资、晋升职称和年终考核评优时,同等条件下予以优先考虑;在科研经费上优先配套支持校企合作开展科研项目的开发和立项。

专业系负责人是产学研合作项目的实施者,具体负责合作协议/合同的实施。

9.2  学科专业建设制度

9.2.1  学科建设制度

制定重点学科遴选办法和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办法,建立科学有效的重点学科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切实加强学校对重点学科建设工作的领导;明确学校各职能部门、学院以及学科责任人在基地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方面的职责;进一步规范重点学科的遴选、评估、验收工作以及重点学科建设经费的管理。

9.2.2  专业建设制度

制定校级重点建设专业评选与管理办法,对校级重点建设专业实行年度考核,考核重点为建设内容和建设效果;考核采用校内外专家评估的方式进行,逐年下拔重点建设专业经费;考核不合格的专业要提出整改措施,教务处要加强过程监督,整改效果不好的专业退出校级重点建设专业行列。

制定上海市级以上重点建设专业推荐及管理办法,加强对市级以上重点建设专业的管理;制定重点建设专业负责人选拔、培养与管理办法,提高重点建设专业负责人的水平;完善重点建设专业经费管理办法。

9.3  人才培养质量保障制度

人才培养质量保障制度着重点在两个方面:

1、构建完成“全员参与,结构优化,功效显著的人才培养质量管理”所配套的各项完备健全的制度和在人才培养上的各个环节、节点的质量标准。

2、建立健全符合以本科培养为主,同时培养工程硕士和博士的上海一流本科大学所需要的完备健全的质量管理制度和在人才培养上的各个环节、节点的质量标准。

积极有效的推进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实现人才培养目标,需要有完善的人才培养制度作保障。为使以质量目标系统、质量支持系统、质量过程系统、质量监控系统、质量激励系统五大功能模块的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教学质量保证体系能切实有效的运行,需要在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和质量节点设立质量标准,在各个管理部门应建立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规章制度,高效的管理须要有完备健全的制度和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作保证。

 

9.4  师资队伍建设制度

结合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已经取得的成功经验,完善师资队伍制度建设,提高学校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

9.4.1  师资引进制度建设

面对学校重点学科专业发展、以及新增长点的产生,结合《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引进与录用教师管理办法》精神,在引进高层次学科带头人方面,重视引进有真才实学、有发展潜力和培养前途的中青年学术骨干。要通过引进高层次人才来带动一个学科、一个专业、一个方向的发展,最终使整个师资队伍水平得到大幅提升。要在人才引进机制,人才动态流动机制,有效激励机制,考核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创新,要与时俱进。教师队伍职称、学历、年龄结构要合理。要注重高水平实验实训教师队伍建设,使其结构比例符合学校发展定位。录用辅导员其专业结构需要调整,促进辅导员队伍健康发展。

9.4.2  师资培养制度建设

教师培养要制度化,要具有前瞻性。通过这两年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有了比较大的提高,学科带头人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以及学科梯队建设的基础已经有了,因此这方面的工作推进应作为今后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人才发展与教师培养要有规划,学校与学院(中心、部)结合学科建设提出教师培养规划。同时,学院(中心、部)也提出学校考虑一些激励政策,特别是支持青年骨干教师发展的措施,从财力上支持学院(中心、部)工作。

应该根据办学规模和社会发展需要,不断提高校内师资队伍的学习和创新能力,构筑终身学习培养体系。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坚持可持续发展人才培养观念。学校对师资队伍培养方面,培育壮大中青年高技能师资队伍,逐步使校内学科带头人脱颖而出,培养终身为学校服务的一流人才。在师资培养制度建设上体现人才培养培育法制化、育人用人一体化、注重实效科学化的观念。

9.4.3  师资稳定制度建设

一个良好的师资队伍管理制度能使得师资队伍的建设持久、健康、平稳运行。制度上的保证能使师资队伍的建设在动态中完成数量上的平衡、结构上的优化和质量的提高。

我校在师资队伍稳定制度上,体现“求所有、求所留、求所在、求所用”的人才观点,积极探索待遇留人、事业留人、环境留人、制度留人、感情留人的用人机制。为学校留住大批优秀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9.4.4  师资使用制度建设

在师资队伍的使用上,体现岗位设计、公开选拔、招聘录用的原则,坚持薪酬激励政策,促进师资队伍人尽其才,充分调动师资队伍参与学校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同时,学校也可以通过积极参与同国内外有关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教学、学术交流、教师互聘等制度,促进师资队伍使用的更加合理。要将学科专业带头人与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的选拔与教师岗位聘任相结合,与学科专业梯队的组建相结合。

9.5  人事分配制度

随着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稳步推进以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包括岗位设置管理工作)为核心的校内管理体制改革,积极完善人事分配制度,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促进人才培养和学校发展相配套的人事分配制度。

9.5.1  岗位设置管理

学校在人事分配制度中,要充分体现教师的主体地位,尊重人的主体价值,重视个人的价值、权利、尊严、情感与体验,把对人的关怀融入到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过程中。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考虑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勤技能人员不同的成长规律,拓宽职业发展通道,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9.5.2  完善绩效考核体系

绩效考核是分配的必要环节,分配制度建设必须与绩效考核相结合。绩效考核有利于学校各项工作的推动,有利于学校学科专业建设、有利于学校教师队伍建设。

在学校人事分配制度建设过程中,应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制度和考核制度,设计缜密完善的考核方案,明确单位和个人责、权、利及工作目标,将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同奖励分配挂钩。学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是否科学合理直接依赖于绩效评估体系和考核体系的科学性。要建立绩效考核机制,实行全面(基础)与重点(亮点、特色、创新)相结合。建立新的考核机制、绩效考核体系、个人绩效统计账户(人事处牵头)。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考核指标,使之更加符合学校教学、科研、管理、服务人员的工作特征;在采用量化考核指标的同时,应强化对质量指标的考核,达到质与量的高度统一。

绩效考核要体现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要能真实地反映学院、教师的工作实绩,应尽量避免绩效考核产生负面影响。同时,绩效考核也要同学院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要随着学院的动态发展,不断对绩效考核的标准进行相应的调整。

9.5.3  完善分级管理

继续推行“院为实体”的体制,人事分配可以按照分级管理的方式进行。通过实施任务津贴总额包干,提高二级学院的用人自主权、津贴和奖金分配权。根据各二级单位的任务完成情况,结合编制数量进行切块包干,包干单位要对本单位教学、科研、管理等各项工作全面负责。在学校下达的编制、岗位职数范围内,包干单位自主决定聘任人员名单,制定分配办法,合理分配,拉开档次。实施津贴总额包干,可以使包干单位职责、权力更加明确,工作积极性、主动性明显增强,对办好学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9.5.4  建立激励机制

进一步推进我校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升教师的整体水平,完善岗位津贴制度,奖励教师在教学科研上取得的成果。同时要结合本校实际,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使教职工正确认识和对待改革中的利益得失,同时,完善AB类岗位激励政策的制度设计,使外在的制度约束成为教职工的内在动力,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推动学校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9.6  科技服务制度

为维护学校和教职工在科技服务工作中的合法权益,确保学校科技服务工作的正常开展,完善横向科技合同管理办法、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和专利管理办法等与科技服务相关的管理制度。规范科技服务项目的程序,完善合同审批制度和科研经费使用制度,明确不同经费额度的合同由不同行政级别领导审批。做好科技服务的结题工作,控制技术合同风险,建立风险责任追究制度。

9.7  国际化办学

学校外事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全校国际化办学。国际交流学院及其他学院承担着配合外事办公室共同组织、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和国际文化交流的职能。

国际交流学院目前有中澳合作专业大专层次5个,本科层次1个。要加强主动性,积极开拓多层次、多形式的国际教育合作,努力拓展国际化办学;增强针对性,围绕学校办学定位与培养目标,扩大国际交流;注重实效性,加大投入,点面结合,以提高教师教学、科研与应用能力以及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目标寻求扩大国际合作教育。

9.7.1  工作目标

中期目标(2009-2015年):

▲ 根据学校学科建设重点,有针对性地主动协助学院派出业务骨干进行研修交流,预计每年50-100人次,每人次3-12个月。

▲ 加强与同类大学及企业间的高层交流与互访。

▲ 利用学科建设经费,每年聘请5-10位国际同业知名学者来校作长、短期合作研究工作。

▲ 开展面向台、港、澳的各类培训课程,争取每年有150名学生。

▲ 到2015年,力争5%的学生加入学校国际交流项目。

▲适时筹备、开展留学生教育项目。

长期目标(2016-2020年):

▲ 协助学校重点学科开拓与国外著名大学之间实质性的国际教育合作项目。

▲ 力争10%以上的学生加入国际交流项目。

▲提高办学层次,扩大留学生规模,争取达到每年200人以上。

▲ 争取在国外境外拥有3所以上合作教学分院。

▲ 开展国际产学合作,包括文化项目和我校特色研发项目的开发和经营。

▲ 力争我校国际教育与交流在种类、规模、层次、范围等方面居于上海同类高校前列。

9.7.2  主要任务

推进学校国际化办学与合作交流进程,在扩大学校国际化办学的规模的同时,不断提高国际化办学的质量,使学校国际化办学从质和量两方面处在上海市同类高校的领先地位;真正起到利用国内、国外两方面的教育资源,开拓国内、国外两个教育市场、培养国内需要尤其是服务于上海地方经济发展的各类、各层次人才。

9.7.3  主要措施

▲ 适时独立设置校国际交流处(外事办),完善管理体制:加强学校外事队伍建设,形成既有统一归口,又有利于有序开展学校对外交流的管理格局。

 ▲ 力争我校国际化办学项目的设施和经费配给充分,确保我校国际化办学的顺利进行。

▲ 完善规章制度,以机制保证我校常年有相当数量的本校教师在国外进修和联 合科研的同时,有一定数量的外籍教师在我校执教讲学、合作研究。

 

10  校园文化建设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在近50年的办学历史中,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继承和弘扬学校的优良传统,构建富有时代特征的大学校园文化,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要求,也是实现学校实施一流的多层次高等技术与职业教育,培养知识型高技能创新人才的国内知名的特色大学的重要条件,更是全体二工大人的共同的历史使命。

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始终坚持以格调高雅的校园环境熏陶人、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教育人、以蓬勃向上的校园精神激励人、以规范科学的校园制度约束人,使校园文化起到规范、引导和塑造的功能。同时,要坚持人才强校,质量立校,特色兴校的办学理念,恪守“厚生、厚德、厚技”校训,以优秀的精神文化建设为核心,以先进的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优良的环境文化为载体,坚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发展共性与突出个性相结合、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弘扬主旋律,突出高品位,努力建成具有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特色、大学办学特征和鲜明学校特点的大学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是:

1、以人为本原则。校园文化建设要从师生可持续发展出发,充分考虑师生的身心需要,重视人的积极性的调动,充分发挥和培育文明、健康、和谐、向上的校园人文精神。

2、导向性原则。校园文化建设要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大力弘扬主流文化。

3、教育性原则。校园文化建设要将育人作为出发点和归宿,最大限度的挖掘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4、实践性原则。校园文化重在建设,重在实践,要结合学生身心特点,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群众性校园文化活动,在参与、体验中陶冶学生的情操。

5、整体性原则。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系统性、层次性、全面性等特点,需精心设计统筹安排,并与学校各项工作紧密结合。

6、创造性原则。社会在发展,校园文化建设也会随之而变化,并体现出发展性、动态性等特点。要与时俱进,坚持时代旋律,体现发展主题。

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实施校园文化建设规划,建设优秀的精神文化、先进的制度文化、优良的行为文化、优美的环境文化、良好的形象文化,推进素质教育,增强自主创新、构建和谐校园。

2009-2020年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是:环境文化建设、文化活动精品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

10.1  环境文化建设

1、建立校园人文景观,校园及主体建筑内置雕塑、壁画、浮雕、摄影、绘画、书法、诗文等,充分利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氛围,使校园内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凸现教育的引导和熏陶。确定校树、校花。

2、完成校园主干道路的人文命名,体现学校办学思想和特色。

3、建设可举行大型文艺演出、影视播放、庆典会议的综合性剧院或礼堂。

4、建设学校现代化、开放式档案馆和校史陈列馆,全面反映学校的办学历程,激励师生继承和弘扬学校优良传统。重视对校史资料的挖掘整理,修订校训,继续编写宣传我校优良传统和先进文化的图书;提倡各学院组织力量搜集、研究和编写院史资料;不断丰富校史馆的资料。建立并实施新生入学后的校史教育制度。

5、建设企业形象展示中心展示国内外著名企业的企业文化、品牌广告、技术特点、理念口号的灯箱牌、宣传栏、雕塑群、形态碑等,形成企业形象灯箱街、企业信息传递亮点群、校企合作成果宣传窗,彰显我校产学研结合的办学特色和校园文化特色。

6、建设工艺文化展示中心。不定期展示反映我校师生精神风貌和美丽校园的摄影、绘画、书法、诗文等师生自创作品,师生自行制作的陶艺、琉璃工艺、工艺美术制作品等创新作品以及学校重大主题展览。

7、实施品牌形象塑造计划。重视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品牌形象建设,有效地整合和检验学校发展理念、精神、文化、价值观等方面要素,把学校现有的深层无形资产和外在有形资源进行系统科学规划和设计,按最显著的方式和最佳的组合予以表达和调整,以达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8、进一步加强师生品牌教育。规范学校校旗、校徽、校标的制作和使用。谱写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校歌,从不同角度体现出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办学理念。重视对师生进行品牌意识的教育,借助大众传媒、依靠师生员工和学校的实际行动来展示学校独具个性魅力的新形象。

9、更加完善学校形象识别系统。规范学校办公用品的格式、标识,规范学校各类牌匾的规格与设计;在学校的各种学校交流、仪式、庆典活动中推广形象识别系统建设成果。各种物质用品规范、文件制作样式、广告宣传、文艺活动、建筑风格、环境布局等与校训、校徽、校歌、校旗、校服等方面,达到高度协调一致,将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的形象规范化、合理化、标准化、科学化、系统化、持久深入化。

10.2  精品文化建设

1、文体艺术活动按照“大型活动届次化、精品化;中型活动学院化、特色化;小型活动社团化、经常化;品牌活动班级化、普及化”思路,积极开展各类特色鲜明、参与面广的大学生文化、体育、艺术活动。重点建设学校“龙舟”体育项目成为全国高校有影响力文化项目;精心打造“藤球”等体育项目成为上海高校、上海甚至国家品牌项目;高雅艺术成为经常性文化活动,为师生员工提供高尚的文化生活,高雅的文化氛围和高层次的精神享受。

2、学生科技活动以现有“科技节”、 “挑战杯”活动为基础,做大做强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业大赛、创新论坛,增大学生科研创新资助金总金额,着力培养学生较强的科研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逐步建设校园大学生技师技能大赛、创新作品大赛、辩论赛等校园品牌文化活动。

3、社会实践活动按照“项目化运作、专业化指导、基地化实践、制度化保障、社会化推进”的工作思路,每年有计划建设2-3个社会实践基地,进一步扩大学生社会实践规模,形成社会实践优秀成果。

4、学生社团活动本着“突出科技创新型、加强志愿服务型、优化文体艺术型、鼓励兴趣爱好型”的思路,调整学生社团布局结构和学生社团规模,2009年起每年在全校遴选3-5个学生社团,落实每个社团“有一位指导教师,有一个挂靠单位,有一项特色活动,有一定经费保障”的学生社团建设要求,推出学生社团特色活动,逐个打造出在全市有重要影响的20个著名社团。

10.3  精神文化建设

1、深入开展文明校园、和谐校园的创建活动,提高师生的文明素养,倡导和谐的人际关系。

2、以诚信为重点,深入学习贯彻《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及“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干部道德建设、师德师风建设、职工道德建设和学生文明道德建设。

3、用先进的政治思想武装师生,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武装师生。建立质量高、队伍稳、吸纳活的学校讲师团制度,根据形势的发展介绍最新的政治理论、形势政策、教育观念和学校工作,举办政治思想系列讲座、形势与政策系列讲座、文化系列讲座。

4、整合学校宣传资源,建设集网络信息、电视台、广播台、校报等其他校园主流媒体为一体的新闻宣传中心,提高宣传工作的时效性、针对性、导向性,充分发挥其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引领、导向和教育作用。

5、制定系列管理制度,加强校内出版物(校院两级简报、部门简报、社员刊物;学生刊物包括团刊、班刊、社团刊物)管理。将《二工大校报》办成质量高、版面新、受众广,富有时代特色和学校特色的的报纸;打造学校标志性学生刊物。

6、重点建设学校门户网站,精心设计版块,定期更新页面,扩大信息量,体现学校特色,充分开发网站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科技文化服务功能,提高社会点击率。同时,加强网络制度建设和网络道德教育,建设一支优秀网络评论员队伍。

7、重视与学校相关的重大节日、纪念日的活动,把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学校周年庆典等定为学校重大活动,由学校统筹组织,有关部门形成合力,办成学校隆重、热烈、有教育意义和影响力的活动。通过学校重大活动进行主题教育活动。

8、建立健全、可行、公开、严格的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师德建设机制。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完善制约学术失范的规章制度;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学术评价制度。通过每年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师德典型的培养和挖掘,在每个学院树立师德典范,有效发挥师德典型的示范、引领和教育作用。

 

11  图书馆(网络中心)及其他建设

图书馆和网络中心是全校的知识库和信息资源汇聚中心,承担为全校师生的教学、科研和管理等提供齐全的文献资料、先进、舒适的学习环境和满意的一流服务的责任。要加强对重点学科和特色专业所需文献、资源的收藏,尤其要为工程硕士培养提供必需的文献信息资源支撑与保障。根据我校的办学定位和目标,图书馆和网络中心要搭建好知识平台,信息平台和服务平台;立足于多层次高等技术与职业教育,凸显为全校师生员工提供一流服务,成为校内外文献信息资源的枢纽和学校对外展示、交流的重要窗口。

11.1  图书馆建设

加强图书文献尤其是对重点学科和特色专业所需信息资料库的建设,为培养工程硕士提供必需的、有针对性的文献信息资源,构建以工程应用文献和应用型教学资源库为馆藏特色的图书馆。

图书馆建设目标:

到2015年,馆藏纸本图书122万册;阅览座位2000个,建设图书馆高职分馆,完善中文硕博论文数据库,外文数据库占数字资源数据库总量的比例达到30%,实现中文图书和中外文期刊在网络上的资源共享,实现全天候自动化开放和流通阅览系统智能化管理并提供个性化服务。

到2020年,馆藏纸本图书达到140万册,阅览座位达到3000个,外文数据库占数字资源数据库总量的比例达到40%,网络数字资源占总资源的比例达到70%,实现对全球重要科学文献资源和主要科学文献数据库的查询与检索共享;实现文献资源与教学、科研与管理的信息融合和网络化管理,以及对学校、企业和社会的全方位服务。

11.2  网络中心建设

完善硬件设施和网络功能,提高运行速度和安全性,确保我校教学、科研和管理尽快实现数字化和网络化。2015年实现无线网络校区全覆盖和基于网络的信息化办公与管理;到2020年,实现教学、科研与管理的全网络化管理,网络建设达到全市同类高校的先进水平。

11.2.1  2009-2015年网络中心计划实施项目

▲外部公网接入拓宽项目:30M科技网络,30M铁通网络,10M教科网络,增加10M电信网络。

▲网络中心机房建设项目:精密空调、UPS供电系统、规范的光缆与光缆跳线走线架。

▲各校区光纤连接项目:陕西北路校区、普陀校区及金海路校区间建立大型局域网络。

▲规范IP地址以及使用流程项目:规范IP地址的设置和使用流程,逐步进行和完成IP地址的转换。

▲建立校园网服务器全立体安全防御系统项目:防病毒系统,防火墙系统,入侵检测,网络管理系统;主机监控与审计系统,安全评估与分析系统。

▲统一身份认证系统项目:网络IP地址认证,身份认证。

▲财务虚拟化专网建设项目:建立vpn虚拟财务专网,实现财务网络专网虚拟化。

▲财务应用系统的容灾备份项目:财务系统双机热备,保障财务数据的安全。

▲网络设备升级项目:实现万兆核心网络,千兆到桌面的高速大型校园网络系统。

▲短信报警系统项目:实现对网络突发状况的及时报警及应用服务器的紧急通知。

▲学生实操训练平台项目:与企业合作,建立学生实习操作训练平台,培训IT网络技术学生团队和建设网络技术实习基地。

11.2.2  2016-2020年网络中心计划实施项目

▲虚拟化网络服务系统项目:构建虚拟化数字校园及虚拟化教学、科研和管理系统。

▲一卡通应用系统升级改造项目:结合身份认证系统及网络技术实现校园身份认证一体化。

▲校园网络ipv6技术改造项目:校园网络升级为ipv6,保障网络的安全及地址的合理使用。

▲服务器容灾备份系统项目:使用大容量数据服务器对各种应用系统进行备份,并做好数据安全及访问控制。

▲邮件系统升级改造项目:结合云存储云计算技术,建立大容量高速度高安全的邮件系统,并试运行pushmail系统。

▲ 3G网络应用项目:实现校园网络与无线广域网络的无缝链接。

▲推行网络办公及网络会议系统项目:实现网络办公及网络高清视频会议,实现高效能网络办公。

11.3  信息化数字校园建设

以数字化校园为目标,以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突破口,加快实现办公自动化和网络化,使学校的教学信息系统、科研与产业开发信息系统、管理服务与信息系统的信息化水平得到质的提升,实现资源融合和共享,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实现教育现代化。

11.3.1  2009-2015年信息化建设项目

▲公共数据平台建设项目:规范数据标准,构建认证系统和远程登录系统;建立数据存储及数据备份机制。

▲统一信息平台建设项目:建立基于集成的个性化的信息门户和信息发布系统,提供一站式服务;完善基于网络的智能化信息传播技术,展示和提升学校办学特色,推动学校信息系统的开放性建设;建立面向全校的内容发布系统,以及面向不同群体的个性化综合服务系统。

▲数据综合服务分析平台项目:为学校、部门提供决策所需的动态多维数据、信息和背景材料;学校办学投入和产出分析;教育信息化项目的投资效益分析;校友信息汇总分析等。

▲教学资源信息平台建设项目:建设高效的教学资源平台,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提高效率服务,培养学生基于网络的终身学习能力;构建完善的网络授课环境;为课件开发,跨学院、跨校选课提供条件;为教学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开放式科研服务平台项目:建设学科资源导航系统,学术博客社区;建设学术交流高清视频系统。

▲电子政务平台项目:建立综合业务管理服务系统;实现统一的用户管理、资源管理和权限控制;实现部门间的协同工作。

11.3.2  2016-2020年信息化建设项目

▲公共数据平台建设项目:规划、建设联机分析查询系统和以数据挖掘技术为核心的信息决策系统。

▲统一信息平台建设项目:整合资源,推出中英文主页,并与门户高度整合;以新闻网建设为基础,建设二级单位网站优质运行环境,提供功能化便捷的自建系统。

▲数据综合服务分析平台项目:本科生和研究生生源质量分析。

▲教学资源信息平台建设项目:构建以网络课程资源为特色的校本教学资源数据库,实现课程资源、学生和教师的信息融合。

▲开放式科研服务平台项目:构建以应用性科研为特色的校本科研资源数据库。

▲电子政务平台项目:实现学校办公管理、教学管理、学生综合管理、资产与财务管理等融合。

11.4  综合档案建设

以档案法律法规为依据,以服务学校中心工作为目的,贯彻以人为本,完善档案建设与服务功能,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步伐,不断提升档案管理、服务水平和管理质量。

根据教育部、国家档案局《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简称二十七号令)的规定,我校已具备建立档案馆的基本条件。适时建馆已列入学校章程。要加大投入,以拓宽档案信息资源的收集、开发功能,以提高学校档案信息系统的综合利用为目标,寻求与建设与一流学校相适应的开放性、现代化的综合档案馆。

中期目标(2009-2015年):

▲ 根据学校适时建立综合档案馆的设想开展调研,提出建馆工作设想。

▲ 加强与同类大学及档案行政主管部门交流与互访。

▲ 开展对学校重点档案数字化录入工作。

▲ 建立、健全档案馆规章制度建设。

▲ 加强档案业务指导监督工作,提高档案专兼职干部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创造条件鼓励档案干部文化层次提升一个高度。2015年档案专职干部达到中级及以上职称,主要部门兼职档案干部具备市级档案干部岗位证书。

▲ 丰富库藏档案载体种类。

长期目标(2016-2020年):

▲ 编纂、出版1-2种档案编研材料。

▲ 建立与国内同类大学档案信息互补资源交流平台。

▲ 全面开展学校档案的数字化录入工作。

▲ 建立学籍档案、重要文件数字平台及现代化档案管理服务平台。

 

12  校园基本建设

校园基本建设是高等学校一项基础工作,是学校优化教书育人环境的有效途径,也是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综合管理水平的重要体现。随着我校的发展,如何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并适应学校的持续发展,为把学校创建成培养知识型高技能创新人才的国内知名大学提供必要的硬件和服务保障,是学校发展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校园基本建设的总体目标:确立以浦东金海路主校区为主体,普陀校区、宝山校区为两翼的发展格局,突出二工大老校区——静安校区的校史和学校传统教育的地位,并充分利用闸北校区资源为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协调好各校区的功能组织布局,完善公用和基础设施,改善和优化办学环境,展现自然与文化景观,突出以服务师生为中心,以着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为目的,努力把学校建成基础设施齐备、功能系统完善、富有二工大特色的信息化、园林化、节约型的现代校园。

校园基本建设的具体目标:到2015年,规划实现房屋总建筑面积330000平方米,新增43500平方米;总绿化面积160000平方米,新增10000平方米;体育场地56000平方米,新增10000平方米。到2020年,力争实现校园土地面积1000亩,房屋建筑总量450000平方米,绿化面积200000平方米,体育场地70500平方米的规模。

12.1  明确各校区功能定位

坚持以浦东金海路校区为核心校区,着力建设生活设施和实验实训场所,增加体育场所。明确普陀校区定位于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宝山校区争取二级学院办学,静安校区成为校史和学校传统教育的基地,利用闸北校区资源为教学、科研、社会服务。

12.1.1  浦东主校区

浦东主校区是学校的核心校区,未来几年,面临的主要任务是拓展校园空间、完善校园基本功能的建设。浦东新校区现有土地面积758亩,根据学校对该校区的定位,到2015年,规划容纳全日制在校生12000人,根据学校规模及《指标》规定计算,按人均0.1亩/人计,学校应占地1200亩;到2020年,规划容纳全日制在校生15000人,学校应占地1500亩。比照现校区的占地面积,缺口很大。考虑到学校所处区域的实际情况,力争在各方关心和支持下,在2020年前后,学校土地面积扩展到千余亩规模。

浦东主校区目前有各类建筑232980平方米。 按照上海市浦东新区规划局批准的“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新校区二期工程修建性详规”要求,“十一五”期间拟建工程训练中心18000平方米,学生公寓及生活辅助设施17500平方米,生活活动中心5000平方米,学生活动中心3000平方米,新增各类用房总计43500平方米。该项目完工后,主校区总建筑面积将达到276480平方米。通过功能用房的优化调整,建筑设施将可容纳12000名学生入学。到2020年前,在征地完成的基础上,新建约120000平方米房屋,主要为教学科研设施补缺,生活设施补缺,体育设施补缺,形成450000平方米房屋总量,满足15000名学生的入学要求。

根据规划,学校继续进行主校区的供电、供水、供气、通讯、网络、安保、河道整治和道路、汽车停车位、绿化等基础设施的改造和更新,力争在2020左右把校区建成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园林式校园。

12.1.2  普陀校区

普陀校区定位于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目标是建成以成教为中心的数字化校园。根据学校关于普陀校区功能定位的有关精神,普陀校区建设将坚持以人为本,传承老校区文脉,根据其校园特点,力求单体建筑功能齐全,实现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

12.1.3  宝山校区

宝山校区可根据学校发展需要,适时调整其定位。应充分利用原有校舍条件,争取二级学院办学,努力提高现有资源的使用效益。根据校园现状,学校将有计划进行校区的供电、供水、供气、通讯、网络、安保等基础设施的改造和更新。

12.1.4  静安校区和闸北校区

静安校区是我校老校区,我校办学历史的象征,离休老干部、老领导、老教师对其充满感情,定位于对学生进行学校历史和传统教育的基地以及离、退休老干部活动中心。由于校园狭小,房屋建筑面积不大,校园基本建设将遵循“一增一减”的原则进行改造——优化房屋室内格局,增加楼内公共部位使用面积;拆除各类搭建房屋,局部恢复校园原有面貌。闸北校区可利用其资源为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校区建设将突出现代风格,单体建筑着重实现信息化、智能化。

12.2  合理规划浦东主校区发展用地

“十一五”期间完成78000平方米房屋建筑后,主校区南区发展备用地拓展是学校今后规划建设的重点。要根据学校发展形势,合理规划30亩发展备用地,保证学校在2015年前的所需建设项目的落实,为学校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

12.3  妥善解决新增土地问题

积极与浦东新区政府沟通,力争得到市政府、市教委支持,以租用或征用形式落实200亩新增土地。到2020年,学校校园占地面积达到1000亩,基本满足办学规模的发展需求。

12.4  为落实学校建设规划项目提供保障

“十一五”期间投资计划:完成学校主校区二期拓展工程(工程训练中心等工程),新建各类用房总计43500平方米,计划投入资金1.5亿。

“十一五”后至2020年投资规划:按照学校事业长期规划,2020年前后全日制在校学生数达到15000人,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以及《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的规定,学校总建筑面积须达到45万平方米,“十一五”后将再新增11万平方米的建筑;根据土地节约使用的原则,以0.8容积率规划建设,还需新征土地200亩;预计投入征地资金3亿元,建设资金4亿元,规划总投资约7亿元。

由于学校在新校区一期和二期建设中,总共投入资金7.55亿元,学校已通过置换老校区筹集资金4亿元,其余由政府拨款和银行贷款。其中银行贷款比重较高,“十一五”后建设项目的资金压力很大,需要拓宽筹资渠道:(1)积极争取地方政府财力支持。(2)学校力争每年自筹建设资金1000—2000万元,支持建设项目。(3)积极创造条件,吸引社会力量投入资金建设学生生活用房,弥补建设资金的不足,减轻学校资金压力。

 

当前,我校的建设与发展已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认真贯彻执行本纲要,是提升学校形象的一项系统工程,是实现学校发展新跨越的关键一步。各学院、部门及全校师生员工务必认真研读本规划纲要,细化分解相关项目,结合学校及部门工作实际分阶段开展各项工作,为实现我校的宏伟蓝图不懈奋斗!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09—2020)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09—2020)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全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山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 山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 山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lu(公开征求意见稿)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时政--人民网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答记者问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国教育-中国教育人博客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山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征求意见稿) 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四川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