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为人民币埋单? - FT中文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6:57:10
经济 > 中国经济

谁在为人民币埋单?

作者: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阿文德•萨勃拉曼尼亚 为英国《金融时报》撰稿 2010-02-08 对中国汇率政策的观察大多是透过全球失衡的棱镜进行的。这导致了三个不幸的结果。其一,它使中国得以转移人们对其政策的关注。其二,它掩盖了这一政策的真正受害者。其三,它加大了从政治上解决这一政策的难度。

人们批评中国汇率政策导致了全球失衡,进而促成了最近的全球金融危机。从这种批评一开始,中国搅混知性水潭的大门就打开了。中国人说,为什么只说我们?为什么不是其它盈余国家,比如说日本、德国或石油出口国?而且不管怎么说,失衡天平的另一端——即拥有巨额经常账户赤字的国家——施行不负责任的宏观经济与监管政策,从而导致了“过度消费”,它们应当为此承担最大的责任。这场论战不会有结果。但无果正是中国需要和极力促成的结果,用以逃避对其政策的详细审视。

从全球失衡角度看待问题的第二个结果是:它造成了经常账户赤字国家与盈余国家的对立,如今已经变成中美两国之间的相互谩骂。但低估的汇率首先是一种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因为它综合了进口关税与出口补贴。由此可知,这项政策的真正受害者是其它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因为相比于比较优势与中国截然不同的美国和欧洲,它们与中国的竞争更直接。事实上,中国的汇率政策会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两种显而易见的成本。

短期来看,随着资金涌入新兴市场国家,它们应对资产泡沫与过热威胁的能力遭到削弱。在主要贸易竞争对手的货币盯住美元时,巴西、印度和韩国等新兴市场国家也不愿允许本国货币升值。

但后果更严重、影响更长远的成本,是世界上那些较贫穷地区贸易和增长的损失。据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的达尼•罗德里克(Dani Rodrik)估计,由于可以增加可贸易品的产出,人民币被低估使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率提高了2%以上。可贸易品是中国增长的引擎,也是日本、韩国和台湾等地区战后成功摆脱欠发达地位的途径。

中国可贸易品产量的提高,造成了其它发展中地区贸易品产量的下降,令这些国家蒙受了增长损失。诚然,中国的快速增长及其随之而来的对其它国家商品的需求,或许弥补了其中部分损失。但中国庞大的经常账户盈余说明,这种弥补并不完全。

中国汇率政策的这些新兴市场受害者一直保持着沉默,因为中国太大太强,它们无法与之较量,哪怕现在不满的群体不仅包括企业,而且包括各国的央行官员——他们发现人民币政策已限制了他们的宏观经济管理。

于是出现了第三种后果。按照默认的方式,努力改变人民币政策的重任落到了美国肩上。但这不可能成功,因为中国不会被视为屈服于超级大国地位唯一竞争对手的压力。只有结成更广泛的联盟,纳入所有受到中国汇率低估影响的国家,才有可能让中国意识到其政策后果,提醒它作为具有系统重要性的贸易大国的国际责任。

是时候跳出全球失衡的视角,看一看中国汇率政策的真面目了:重商主义贸易政策,其成本主要由与中国竞争的国家承担——即其它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而非那些富国。采取反对中国立场的国家阵营必须扩大到美国以外,以加大对中国的压力,要求其放弃“以邻为壑”的政策。但若想取得进展,那些沉默的受害者也要站出来发言。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必须“谷歌(Google)”一下中国。

译者/何黎

本文作者为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和全球发展中心(Center for Global Development)高级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