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个人心理学及相关书目推荐、部分书籍读后感(巫小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9:21:51
                                                         《超个人心理学》读后感
《超个人心理学》是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流派。

在心理健康研究中,主流心理学主要以病理学为依据,认为心理健康只不过是身体上“没有病”而已。超个人心理学则认为心理健康包含着更高的要求,是人的内在潜能和价值的最高实现,达到身心健康长寿、超凡脱俗的境界。

对于超个人心理现象和神秘的内心体验的研究,主流心理学要么认为它毫无意义、要么斥之为病态的或宗教的。超个人心理学则认为病理的自我分裂和超越自我的非认同是有重大差异的;并且认为所谓神秘体验中也存在着科学真理。科学心理学不去研究,那就只能让位给宗教。

针对主流心理学的这些不足,马斯洛、萨蒂奇、格罗夫等人多次协商,决心建立“第四种心理学”,即超个人心理学。1969年春《超个人心理学杂志》创刊,1971年超个人心理学会正式建立。其主要代表人物除上述三人外,还有塔尔特(C.Tart)、沃什(R.N.Walsh)、威尔伯(K.Wilber)、克瑞普纳(S.Krippner)、阿玛斯(A.H.lmaas)等人.

超个人心理学关心的是那些与“终极的人类能力或潜能”有关的心理学方面。萨蒂奇曾指出:“这种新出现的超个人心理学(第四势力)特别关注对成长、个人和种族的超越需要、终极价值、统一的意识、高峰体验、存在价值、神入、神秘体验、敬畏、存在、自我实现、本质、极乐、惊叹、终极意义、超越自我、精神、一体性、宇宙意识、个人与种族的协同一致、最高的人际了解、日常生活的神圣化、超越现象、宇宙的自我幽默和嬉戏、最高的觉知、反应与表达,以及相关的概念、经验和活动等实证的与科学的研究,对它们的认真贯彻实施和研究发现”。

超个人心理学有三个关键性主张:第一,超个人心理学家认为人除了生理和心理两个层面以外,还有精神(或灵性)的层面;第二,超个人心理学家揭示一般人的自我迷失。大多数人盲目和错误地认同自己所扮演的某种角色、自己的人格、自我观念,或认同自己在平常清醒的意识状态下所含含糊糊觉察到的所谓“我”,但这些都不是我之所以为我,也就是说,都不是“真我”;第三,超个人心理学家强调,每个人都不是绝对独立的个体,而是属于“大我”,并置根于“大我”的,因此,人的使命不只是人本心理学所强调的自我实现而已,人还需要自我超越。

【超个人心理学参考书目】

1.《般若之旅》(英)克里希那穆提著 胡因梦译
2.《生命的不可思议:胡因梦自传》胡因梦著
3.《克里希那穆提传》(印度)普普尔•贾亚卡尔著 胡因梦译
4.《世界在你的心中》克里希那穆提著 胡因梦译
5.《超越死亡:恩宠与勇气》(美国)肯•威尔伯著 胡因梦 刘清彦译
6.《平常禅:活出真实的自己》艾兹拉•贝达著 胡因梦译
7.《爱的觉醒》(印度)克里希那穆提著 胡因梦等译
8.《无所事事的艺术》(法)薇若妮卡•魏纳著,爱芮卡•兰那摄影,胡因梦译
9.《与无常共处:108篇生活的智慧》佩玛•丘卓著 胡因梦译
10.《当生命陷落时:与逆境共处的智慧》佩玛•丘卓著 胡因梦译
11.《转逆境为喜悦:与恐惧共处的智慧》佩玛•丘卓著 胡因梦译
12.《钻石途径系列之一:内在的探索》 阿玛斯著 胡因梦译
13.《钻石途径系列之二:解脱之道》阿玛斯著 胡因梦译
14、《钻石途径系列之三:自我的真相》阿玛斯著 胡因梦译
15.《生命的轨迹:深度心理分析手册》(美)史蒂芬•阿若优著 胡因梦译
16.《改变从心开始:学会情绪平衡的方法》(荷兰)罗伊•马丁纳著 胡因梦译
17.《点亮自性之光》(印度)克里希那穆提著 胡因梦译
18.《心的对话》(印度)克里希那穆提著 胡因梦译
19.《一味》(one taste:the journals of ken wilber) 作者:肯恩•威尔伯 译者:胡因梦
20.《THE EYE OF SPIRIT:an intergral vision for a world gone slightly mad》ken Wilber著
21.《ken Wilber:thought as passion》frank visser著
22.《狂喜之后》杰克•康菲尔德著 周和君译
23. Marilyn Ferguson, The Aquarian Conspiracy:Personal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 in the 1980’s (1987) 中譯本《寶瓶同謀》 廖世德譯
24. 李安德 超个人心理学 若水译
25.《当下的力量》(德)埃克哈特•托利著 曹植译
26.《超个人心理学》杨韶刚著
27.《万法简史》肯恩•威尔伯著 李孟浩译
28.《A Brief History of Everything》ken Wilber著
29.《自我实现的人》马斯洛著 许金生 刘锋译
30.《sex ,ecology,spirituality》ken Wilber
31.《马斯洛传:做人的权利》(美)霍夫曼著 许金生译
32.《人的潜能与价值》马斯洛等著 林方主编
33.《爱与意志》罗洛•梅著 冯川译
34.《新世界——灵性的觉醒》(德)艾克哈特•托尔著 张德芬译
35.《正见——佛陀的证悟》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著 姚仁喜译
36.《你可以不怕死》 一行禅师著 胡因梦译
37.《禅与自在解脱》艾雅凯玛著,陈锦书译
38.《生活在禅中》夏绿蒂*净香*贝克著 陈丽西译 
 


在恰当的时候读到适合的书,也是有那么些许因缘在其中的,那么这些日子的书缘便是从“胡因梦”这三个字始。

对她存有印象,和大部分人一样,也是因为李敖。那时锋芒初盛,按说是该喜爱他的文字的,但实际是受不了李敖行文中的姿态,以为他攻击性太强,固能见血,却只见计较里的刁钻苛刻,不见醇厚的底子。 介绍胡因梦时,往往总逃不了“李敖前妻”这样的身份,然这样的女人是根本不能够也全然不需要以一份关系定义的。她态度淡然,是便是了,自然是不做无聊的强调,也不多做厘清的纠缠。李敖在她丰富的两性关系中无疑是一笔深刻的印迹,想来曾经的狂热、喜悦和焦虑、痛苦,跟着岁月沉淀下去,回头去寻,一并结晶成她自我转化和疗愈的重大契机。

某日读到胡因梦的和讯访谈录,女性的立场温和而客观,对两性关系的几句叙述就抓住了深有同感的我,合着以前的印象,这便惦记上了。从而开启了连续的觅书之旅。

寒假一个月以及开学这一个星期所读的书——

胡因梦 《生命的不可思议》

肯*威尔伯 《恩宠与勇气》《万法简史》《没有疆界》《意识光谱》《一味》《香巴拉之光》(后三者为节选,无完整中文译本)

玛丽林*弗格森 《宝瓶同谋》

史蒂芬*阿若优 《生命四元素:占星与心理学》

约翰*罗彬斯   《还我健康》

A*H*阿玛斯 钻石途径系列之《内在的探索》《解脱之道》《自我的真相》

克里希那穆提 《谋生之道》《心灵自由之路》《爱与寂寞》《一生的学习》《重新认识你自己》《人生中不可不想之事》《心的对话》《点亮自性之光》《悲伤的终点是爱》《智虑的澄化》《生与死的冥想》

杰克*康菲尔德 《狂喜之后》

艾兹拉 《平常禅》

罗伊*马丁纳 《改变,从心开始》         

(以上全为胡因梦翻译或推荐)

柏拉图 《柏拉图对话集》

马基雅维利 《君主论》

卡伦*霍尔奈 《我们时代的神经质人格》《我们的内心冲突》

索甲仁波切 《西藏生死书》

约翰*塞尔 《心、脑与科学》

达德利*夏佩尔 《理由与求知》

让—吕克*南希 《变异的思想》

找来《六祖坛经》重读,以及阿含部、般若部的佛经几辑,均未能消化。

<一>

以上这些,对我而言最迷人的就是威尔伯的著作。

初读时就与人曰:我只承认两个天才,一个是写《丹东之死》的毕希纳,另一个便是威尔伯。只惜毕希纳这等人物二十四岁即死于高热,不再得见其他著作。如今怕是只承认威尔伯一人。

通达广博的威尔伯以整合观点为核心,凭借深入到底的洞悉力和几乎恐怖的归纳整合能力,提出了诠释法界构成演化的二十条法则、四大象限、从长青哲学的大存有连上发展而来的意识光谱等基本概念,展示了能同时容纳科学、宗教、艺术、社会、哲学、个人内心成长、灵性擢升等各方面的统观知识体系。由此揭露了许多领域有意或无意忽视其他方面,这样排他的封闭、狭隘和傲慢,最终造成自身体系的崩毁坍塌。

他所谓“定位归纳”法的关键观念在于:各种不同的知识领域在纯抽象的层次上,其实是相互融通的。将各种领域的相对真理提炼归纳,串连成紧密相系的网状纲要,可由此照见较为狭窄的途径中的不完整。

玛丽琳的《宝瓶同谋》和威尔伯的《万法简史》都是让译者苦不堪言的“硬书”,横跨各大领域,以纯粹的理性研究态度切入意识领域,视野开阔,对资讯的处理和思考的深入精密着纵横捭阖,对普遍存在的盲信、崇拜、教条、传统的狭隘以及被扭曲得面目全非的理论和观念有着强大的除旧布新作用。

毫不夸张地说,那是难以概其纲领叙其精妙的。绝不是我这样几笔带过能够展示筋骨的,顶多只是描其皮相。

《万法简史》里威尔伯试图定位诠释整个“法界”的气魄令人咋舌,所谓“法界”是包含了物质、生命、心智、灵魂和灵性等所有存在领域的定性本质与过程。他提出二十条法则,如法界由全子组成,所谓全子,既为整体又为更大整体的部分。全子沿着一定的秩序演化,谓为“全阶序”……等等。

由个人、集体、内在、外在组成的这看似思考范畴极其简单的四大象限,填充后且不敢说是最严密周到的考量体系,但确定的是,展开了一幅截然不同的知识地图,比以往支离破碎上的傲慢要开阔宽容得多。

在这几个基本概念的支撑下,他探讨了远古、魔幻、神话、理性和存在期的核心观念的发展脉络,尤其理清了长久以来存在于各领域的“前成规期”和“后成规期”(前和超)的混淆,以及各种现代与后现代典范里或明显或微妙的二元对立议题。

额外值得一提的是,他对定性式术语挑剔得近乎苛刻的选择,很大程度地昭示了,如今使用的语言系统是如何僵化了我们的思维,将我们带入了狭隘的境地。

但读来击节赞叹,如获至宝,非但不觉艰涩枯燥,反而觉得像熠熠生辉的明珠,本散落四处,现终被一双用心的手拾起串联,美得光芒四射。


有时甚至觉得自己以前在不少领域浮光掠影地涉猎,仿佛只等待着有朝一日与这般书籍的邂逅。于是零乱散落的知识碎片像遇到一只魔棒,轻轻一挥调遣,各自归位,整个的知识结构震颤抖动,渣滓簌簌落下,杂乱残缺而僵固的认知结构整合成具有更好弹性的新结构演化,并将持续演化。

契合之处实在太多,难以细述,只一点于我尤其重要。“究竟有没有这样的本源存在,能消解和否定各种由此延伸发散并固置的价值意义,而不是被各种观念所抽象掉?是否它的核心在于有流动着的、生发性的否定力量?如有,如何跳出先验范畴和已有概念的阴影,去追溯这种个人真实性?”

这个问题现在仍旧没有解决,只是我终于清楚明白我那时始终觉得不对劲的重点——我寻求和相信的,是那冠以千名的,本体、道、梵、谛、空性、上帝、绝对真理等的个人真实体验,我要弃绝的是对这种体验扭曲了的诠释。用柏拉图的洞穴比喻,则是,我寻求的是真正的光明,而不是光明的投影。

而威尔伯带来的是我态度的转变——只要放下盲信,一直保持辨别,这投影也就是入口所在。各种诠释都可为我所用。

“我所寻找的,正是那寻视的。”

(二)
《恩宠与勇气》被称为威尔伯难得的感性之作,以他和妻子崔雅的灵修之路贯穿始末,由崔雅的日记、威尔伯的补充注解以及学术议题组成,一则动人心魄的爱情故事在“伟大的智慧传统、静修的本质、心理疗法与灵修的关系,以及健康与治疗的本质”(威尔伯语)的主题表达中,荡气回肠地演绎。

美丽聪慧的崔雅,有着十多年的灵修基础,已认为自己可能一辈子都遇不到适合的男人,却在三十六岁那年遇到了“梦寐以求的男人”——小她两岁,身高一米九五、光头、长相犹如外星人的超个人心理学者肯。俩人一触钟情,第一次见面就感觉奇妙,仿佛生生世世都在寻找对方。两周后决定结婚。却在新婚几天后发现崔雅患了癌症……

这戏剧化的开头简直像一个童话故事的初始。也是我“梦寐以求”的——一个契合的灵魂伴侣,一份能全方位深入并促进彼此发展转化的关系。

真正吸引我的,除了书中对以上那些主题纯理论的介绍探讨,便是在崔雅在面对种种挑战——癌症、身心反应、情绪起伏、夫妻间的龃龉——时,对自我的坦诚得接近赤裸的自省和剖析。

在崔雅和肯的身上都发现了不少自己也有的特质,综合起来是过于阳性、倾向于做而非存在的价值观;对理性、智虑的执著;强烈的掌控欲; “喜欢在最简单的事物上编织理论”;对“由理论、逻辑、概念与符号组合而成的理念的阿波罗世界”的热爱……

有了这样的印证,随着俩人赤诚地一步步自我揭露、剖析和转化,尤其是阅读俩人身心灵都落入泥潭的艰难时期的叙述,我很多深埋的意识也随之曝光,辅以阿玛斯强有力的威胁和干扰,开始自我转化与自疗。

读到最后,崔雅接纳和承担了生命中的种种磨难,通过爱与慈悲的修行,保持了静定、喜悦、自在并充满着生命力的精神状态,并透过磨难转化自我,最终解脱。而肯也从放弃自己的事业、五年随侍左右这样无私的奉献中,了悟了无我和解脱的真谛。

读到接近末尾时忍不住流泪,完全读毕,心中却是一片纯然的温暖平静。

<三>

阿玛斯“钻石途径”的理论基石,在我看来几乎足以概括所有非后人本心理学的“坑洞”理论。

此理论的核心在于:刚出生的孩子和本体是合一的(当然,这种不能分辨的合一与后来证悟了的合一,完全不是一回事),因为童年某些创伤经验、与环境互动中的艰难造成了失去和本体某些面向的联结,会造成某些坑洞。而一旦隔绝了本体中的能量、热情及价值感,我们势必会感到虚弱、匮乏和不满足。无法安住在匮乏感上,会造成两种倾向——逃避倾向,补洞倾向。

补洞倾向往往是被我们的自我和整个社会所认可的,它促使我们向外追寻各种的肯定、赞美和支撑,来自父母的、朋友的、爱人的、工作的、地位的等等。一旦那个用来补洞的对象发生改变,会立刻带来不安全感,这时就会企图固定对象在原位,以维持洞被填满的暂时满足。(这简直可以用来分析所有的关系,无论是人与人之间还是人与物之间)

整个社会就这样建立在补洞的基础上。男性往往表现为追求事业的成就,极端的则拼命追逐金钱、权力,女性多表现为对一份稳定的关系的追求,极端些的病态依赖伴侣。

我们都希望被爱被关注被肯定,由此来维护自我的安全感和价值感。这份对价值感、安全感的需求隐藏在我们的一言一行上——穿衣打扮,说话措辞,顺服他人和社会的要求。

依照社会标准顺服地存活,其实是和大家一样地补洞,总是安全而容易的,不会受到排斥。若一个人不以一般的方式来补洞,甚而不补洞,必然会威胁到别的补洞的人,让补洞者更明显地感到自己的匮乏,从而引来对他的排斥和攻击。

而被人否定和贬抑(尤其是亲近的人)时,都常常不舒服,会自动护卫和反击。因为底端是对孤绝、被抛弃的恐惧,通过自我防卫机制的处理,通常表现为通过否定对方(批判、攻击、说服),以否定对方对自己的否定。

补洞倾向从本质上而言,也是一种逃避。我们从来都无法安住当下,完全地去经验那份匮乏和不满足,用各种事物、追逐、游戏来打发时间,为自己设立一个又一个目标企图获得些许安稳的确定性,将意义赋给外物——工作、爱人、兴趣,用忙碌来使自己对匮乏的感觉迟钝,以求得暂时性的虚假满足。

而真正的喜悦、满足、意义、力量、爱与慈悲都是来自本体。


阿玛斯在“钻石途径系列”的第二章就介绍了如此完备的“坑洞理论”,他系统的现代心理学知识和丰富的个案知识,即使不涉及深层次的灵修方面,说服力也是很强大的。他对心理议题的探讨客观得简直无情,促使我反观自照,努力保持对自我的觉察。

初读时心中滋味复杂,苦乐交陈,有几个晚上烦躁不堪,几乎恨不得把书狠狠砸出去。它一方面揭露性过强、印证极多,另一方面威胁实在太大,剧烈动摇了私我的根基。

我读书一般都容易读得兴奋,阿玛斯的书每晚却读得我很快困倦,巴不得早点丢了睡觉,也是不愿意面对自我真相的一种逃避。

在断断续续保持了近一个月对内心状态、情绪生灭的觉察后,终于可以承认这个真相:我和绝大部分人一样,基本每天的行为、念头和情绪都是一种近乎自动化的机械反应,它的构成机制十分单调,只有恐惧、欲望和自我防卫三个基本单位,以抗拒为关键演化点,遇到外在刺激时,可以表现和发展出各种花样:逃避、期待、兴奋、压力、耽溺、焦虑、愤怒、沮丧、悲伤、嫉妒、仇恨、认同、谴责、批判……通过投射和外界紧密连接,和过去的经验组合成“人格”这个冒牌货。

我们习惯以各种各样的身份包裹自己,而所谓的“自我”只是被恐惧、欲望和自我防卫机制所掌控、由一堆旧有观念、记忆累积而成的机械反应物,“自我”还浑然不觉感觉良好。

这完全不是抽象的理论,而是最细致真实的个人体验,在意念的升起之处目睹所得。

认识到内心的混乱破碎并不亚于外在世界,甚至本就是一体,所谓外在世界的种种都只是内在意识投射和扩张的结果——这实在是让人难受的事,震撼比以往看见这个社会的愚钝腐烂更大。毕竟我们习惯主客对立,事不关己。

尤其憋屈的是,阿玛斯把意识上所有的问题追溯下去,都归结为“和本体某个面向失去了连接”,本体这个个我压根没见过没体验过的内在宝贝,不可能不接受我的怀疑。

调整好心态,放下抗拒来读阿玛斯,斩获颇丰。他是充满洞见的灵性导师,用通俗易懂但深具穿透力的语言来探讨各种议题。

最关键的是,他和克里希那穆提都使我从那个理念的阿波罗世界回归到最切身的体验和认知转化上。让我意识到,智性的进益如果没有心灵的修炼配合,是一种极不平衡的畸形发展,而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我的文字世界,竟然都建筑在我对内心的整体结构和自身局限几无所知的情况下。

若能保持觉察,大部分时候的经验都是正向的,都是能够拓展出空间,并在偶尔安住当下的瞬间体味到空寂里的平静与喜悦。坚持了十来天后,就能很快识辨出自我紧缩的倾向,不止觉察到心念的走向,也能捕捉到它对身体的影响(对我是往往带来肩颈部位的紧张和僵硬)。

再配合以罗伊的情绪平衡技巧,辅以腹式呼吸,抓住身体不适时使情况糟糕的关键点——升起的第一个抗拒念头,颇能缓解不舒服条件反射式的紧张和抗拒。

但我远做不到“无拣择的觉察”,无法不以自己的认知去评断干扰,最好的时候也只能目睹着自己念头的升起,并目睹自己对念头的抗拒,因抗拒而升起嗔意,觉察到嗔意,又生出对嗔意的恼怒,再是觉察恼怒,升起对恼怒的恨意……这一细微迅速而永远上演的模式。

最糟糕的时候则是深陷其中无法自拔,因为觉察到自我防卫的机制有多么顽固和难以抵抗,它一层一层地敷在恐惧和欲望的双面体上,露出狰狞的嘴脸朝我得意地笑。于是会连续产生——愤怒、自怜、投射、批判、自我认同、压抑、否认以及企图以理性分析转移注意力——等各式各样的逃避方式,被意识到后,情绪只会更加糟糕,愈演愈烈。

用威尔伯的比喻,这好像冻疮,本来是冻着的,因为麻木迟钝反而不觉得痛,现在解冻了一部分,开始痛得受不了。问题没有解决,敏锐程度增加,只增了痛苦。

这样的问题,是只能独自面对的,无人诉说。

无人可诉说的原因在于:

一、我觉得棘手的这些问题已经超出一般人关注、思考的层面,如要阐释,则牵一发动全身,要迅速介绍足够的背景知识网络是不可能的。

二、否定、反叛和转化某个东西的力量,来源于更强大事物作为后盾。我窥见问题,必也窥见可能的明光。而诉说的对象很可能不见明光只闻问题。

三、即使诉说的对象有诚意和耐心了解问题本身和背景知识脉络,但它们太具威胁性,攸关紧缩着的“私我”的生死,教人难以接受。

而无论诉说的内容为何,诉说本身就是一种寻求肯定的企图,说给不懂的人只会增加自怜和愤怒,于事无补。

但不论是从短期还是长期去看,这一意识的觉察和转化自疗初始,都是必要且有利的。

我承认,某些最根本的“傻问题”,比如“我是谁”“我为什么在这里”“活着的意义是什么”,我一直不知道答案,且不知是否有能力找寻答案。但这团问题的火焰我想让它一直燃烧下去,烧掉所有的无明,用各种各样的观察和学习喂养它,而不是试图以任何外来的答案熄灭它,不管是社会的、宗教的、文化的还是证悟者的。以免陷入自以为知的浑噩生活。

提炼归纳出想要对治的四个主要问题为:

一、强烈的掌控欲(底端隐藏的不安全感)

二、投射问题(批判性、攻击性、意义感)

三、合理化自己的严重倾向(自动防卫机制)

四、明知有些习惯是自身发展的阻碍,大部分时间仍旧保持着(惯性和惰性)


<四>

开始认真读克氏,是从看完了胡因梦的自传《生命的不可思议》之后。

这本介于纪实和小说之间的自传,流露出智性、灵性上的光芒是理所当然,语言也是洁净质朴里开出了芬芳幽丽,又带着翻译学术著作养成的简练精准,端的是经得住仔细推敲的赏心悦目。

这般的认同,自然是因为观念上又颇多契合之处。

很是喜爱她写的与关Robert系的那部分,这样全方位深入的灵魂交接是我羡妒的,而她的诸多观念,尤以两性关系方面为甚,也为我所持有。经她笔下流出更加明晰澄澈。

阅历这样丰富的女人,实是让人赞叹的。三十五岁之前赚够后半辈子的物质基础,之后坚定地投身促进东西方智慧交流、灵修转化之路。引介西方描绘灵修道途中细致发展、人性挣扎种种历程的书籍,以心理学的一套语言系统来解析东方过于玄秘抽象的体悟,以补各自不足。

妄自揣测,由胡茵梦改名为胡因梦,也许是相中了“阿因”这一别有寓意的称呼。

有时转念,自己案头这一撂不凡之作,都是这个女人一字一句斟酌译出润色而来,而一生若能有这些译作,似已够说上一句不枉。何况她人生如此诡谲多变,一页页的白纸黑字翻过去,都仿佛能捋出指间浓浓的繁复瑰丽。

尽管胡因梦对克里希那穆提的赞誉超过她译介的所有作者,但她邂逅克氏较早,克氏是那把开启洞天的钥匙,而我仔细阅读克氏是在威尔伯、阿玛斯等人之后,便觉不出那份豁然开朗的喜悦感。

老早就有过克氏的一堆电子书,认真读过的却少。那时对这样收录对话形式的文集,一见议题是老掉牙的“心灵自由”和“爱”,蜻蜓点水地看了两篇,狭隘肤浅的心顿时没了多大兴致。说来何止对克氏有可笑的偏见,像《平常禅》《改变,从心开始——学习平衡情绪的方法》《狂喜之后》这样的书籍,若是在书店里初次邂逅,势必被我疑心为神棍,纳在快餐书籍一类,不屑一顾。而如今却也在书架上掘出来抱回家,抚摸着封面就不由自主地喜孜孜。

由此可以照见以往到底是多么封闭和傲慢,还总自以为虽然偏颇,错杀得极少。

认真看克氏时,克氏自比为“破了许多洞的瓦罐”的空性中流露出的智慧让我相当吃惊,那确实是一颗无所畏惧的慈悲心灵。

在对谈中绵密而犀利的问题追问,看似离题,实际每每一针见血切中要害,直指意识的深层核心,而不是停留在表层的无聊纠缠。详尽而透彻。

我一直坚持,问题无法在本身所处层次得到解决,在所处层次能有的最多是暂时的平衡,要了解并彻底消解问题只有越至更高层次。在阅读克氏的时候算是明白了“直指人心的教诲”并非虚词。

于一般人而言,威尔伯的知识体系还有空中楼阁之嫌,而克氏的出发点是再平常不过的生活背景。看起来都是老掉牙的议题,真个铺展开来,直点中心,以个人内在的意识为伸缩背景,寥寥数句就将纷争喧嚣的概念定位得恰当,以每一个个人为出发点,强调内心自由空间的重要性,并点出压抑内心自由时滋生的暴力和失序。其贴切、酣畅里饱含的穿透力和紧迫性几乎沉重,让我不时心有戚戚,不免想到如此激进如此本质的东西,捅破了那么多假象,破除了“各种幻觉、象征、名相、意识形态、价值观、教条、理想、时间感、挣扎与二元对立”(胡因梦语)。到底有多少人能真正接受理解。

克氏于我的特殊意义在于,无论是电子书还是实体书,他的东西总有让我的念头暂时止歇、让心安静下来的奇异力量。仿佛协助我发现了每一个当下,存于念头与念头之间的片刻空寂。



<五>

史蒂芬*阿若优 《生命四元素:占星与心理学》


书的内容新奇细致,涵盖了一定开阔的层面,与我仅知皮毛的紫薇斗数相较,这些原都是系统精微的知识体系,却被凡是只注重“实用”的我们往往当做“占卜”“算命”的工具用。善易者不占,原来有理。

此书以精密的占星知识系统为媒介,第一部分的理论最是得我喜爱,不需具备占星学的基本知识便可读懂,且史蒂芬叙得周密。其开篇就说明了长久以来对占星学的发展以及一直如影随形的各种误解。

如此便是要为占星正名,破除强加于占星学身上的不必要的神秘光环或黑暗偏见,还它一个本来面目。

他通过回溯自己的历程,将看似两极的科学和神性纳入脉络串联,以现代心理学为知识背景(一般人能接受了解的背景……),从中取得正名的力证。尤其指出,如今的人本心理学从未考虑过在社会、文化、生理构造等之外的因素——称为超个人、非人本都可以,导致心理治疗停滞难前。

最过瘾的是,书中一针见脓的地方颇多,又有来自各领域的故事与信息,与我那时所读都相呼应,能够摸出些在我理解之外的别样脉络,帮我进一步确立“整合”的企图和信心。而对各个领域的了解和“整合”,确实能迅速地撞落开显出某个领域的局限和残缺。

史蒂芬进一步指出,许多心理治疗师和心理学学者都毫无深入与案主建立稳定关系全面了解的诚意,而只是把心理学当做谋生手段。故而固步自封,刻意或无意把占星学这一强有力的辅助丢之一边。

在第一部分扫盲普及的基础上,再进入第二部分的专业部分。

不言理论,只说感受,便权当是懵懵懂懂闯进了异次元空间,来了解一个陌生的诠释范式,把自己熟悉的诸多细节试着填充,果然符合。


(五)
约翰*罗彬斯   《还我健康》

此书和威尔伯的《恩宠与勇气》配合,以丰富的医学知识和实例为雄厚基石,极有助于破除现代机械的医学神话。完全拆除一般的蒙昧认知,重塑读者对身体健康的认知,格外强调自身的辨识与调节能力。

又是一本除旧布新的书。是我大大喜欢的类型。

不愿三言两语粗糙地说,索性不再说。

推荐给了几个学医的朋友及生病的孩子。

杰克*康菲尔德 《狂喜之后》

《狂喜之后》丝毫没有在上的姿态,康菲尔德有光明轻细的温和与体贴,讲述许多灵性导师“开悟之后”回归日常生活时的困境,平易真实得动人。不像坚持“真相是真正的慈悲”的阿玛斯面目“可憎”。

阿玛斯咄咄逼人摧枯拉朽一剑封喉,康菲尔德则在抚慰信心的同时点破幻觉,娓娓道来许多让人眼眶湿润的故事,立刻拉近了读者和灵性导师的距离。这样的慈柔,我自然也是喜欢的,只是面对没有觉察力的读者,在肤浅和寡智的大环境下,极其容易让“解脱之火的轰然巨声稀释成按摩浴盘里慰藉人心的水花声”。

寒假时在家怕冷,有事没事靠在床上读《狂喜之后》,听莫扎特的音乐,手指的缝隙里一张张纸掀过去,仿佛看见一线明光静泻,安宁喜悦。

艾兹拉 《平常禅》

罗伊*马丁纳 《改变,从心开始》

在阿玛斯以略显粗暴的方式一脚踹开我的大门后,这对于茫茫然而踌躇难安的我实在是最最实用的两本书。

尤其是艾兹拉回顾自己的修炼历程,细叙其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和情绪浮动,其诚恳而精确的态度和自省,迅速而几乎完全地贴近了我的身心体证,提供了最明晰的实修地图。

罗伊的情绪平衡技巧治疗作用可观,其“当下就做”和细水长流的精密态度于我也非常有助益。

写到此处,悲哀地发现,我已彻底放下觉察和情绪平衡治疗有整整三天,甚而在这过去的三天里,连一丝一毫觉察的意念也未升起。耽溺真是可怕。

不够明晰,也没有足够的勇气,去撕开这一层层缚在身心上的无明之网,每破一层,私我也跟着血肉模糊。

阿玛斯说得是,阅历浅显的年轻人很难相信生活是个冒牌货,而那些看似美好的事物都不值期待。我即如此。

即使我明知偏执只是意义感的投射,即使我切实地感受到在耽溺的快感和喜悦之后留下来的只是匮乏,即使我知道目标达成只有暂时的满足,即使我明知追寻者的幸福只停留在初期,那个自以为明光近在眼前唾手可得的时候,一旦走下去迟早发觉,越是想要追寻想要证明,心就越被占据操控,偶尔停下来时心中越发虚弱。

但我还在追寻,还是被占据?和绝大部分人做得一样,用更动的目标把人生截成一段一段线性的机械攀爬。

关键不是被什么占据,而是占据本身。关键不是追寻什么,而是追寻本身。我总是忘了这一点。

又开始觉得心识早已一片灰蒙,不得清明。

柏拉图 《柏拉图对话集》

我是直奔美诺篇去的,结果没有。

以前对其对话集中某些似不容我固有知识体系的“杂光”,虽是故意没有理会但难以忽视,这晌颇有豁然之感,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确实是真正致力于自我认识的证悟真人。

“认识你自己”。这句话被误导来扭曲去,最终回归正位。

马基雅维利 《君主论》

大名鼎鼎的君主论此书不用我赘述介绍。

第一回读它没读完,这回读的时候我明白了两件事:一、威尔伯的整合体系到底有多惊人。二、我对政治和经济开始厌倦了……

卡伦*霍尔奈 《我们时代的神经质人格》《我们的内心冲突》

曾是我最看重喜爱的四个非后人本心理学家之一的卡伦霍尔奈,以对女性心理和爱的剖析震撼我到癫狂的卡伦,此番读来竟然味同嚼蜡。

尤其厌倦了各种用术语敷上了的看似精细条理的分类分析。我有点惊讶,这种最该切实的学科用无数概念、符号和象征砌了这么多楼阁,以前竟然将我迷得七荤八素。

在神奇的威尔伯和阿玛斯出现后,我对心理学也陡地丧失兴致,只觉看过去处处都能纳入坑洞理论去理解,而结合我的个人体证,探讨分析早已不是难事。

索甲仁波切 《西藏生死书》

除了又知道了一大堆超出一般认知的事例和理念,并又要再次借此雕琢知识结构让其容身外,格外值得一提的就是书中所说的——

我们什么都准备,却从来没有为死亡做过任何准备。

常思死亡在侧,人确实能偶尔不陷入无明里。某些终极问题会自然而然浮现出来:肉体必毁,记忆必毁,那么有无永续?何以永续?永续为何?如何永续?

这翻译成大白话就是:有没有永恒不灭的实在?这永恒的实在是什么?永续、活着的意义是啥?(习得必要的灵魂功课?最终证悟?)我们为啥子在这里?如何触摸和达成与实在的合一?

如能接受转世轮回之说,眼下所向披靡也是最要命的短视将愈合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