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与另类的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2:29:55

前言?爱的行动?爱人爱己?另类的爱?附录:天山童姥与虚竹

 

一、前言

这是我第二次参加系会主办的经济营。记得我在第一届经济营的讲题是「经济学与数学」,当时是从金庸《天龙八部》中一段少林神僧的话切入,以经济学比拟佛法,以数学比拟少林武功七十二绝技,试图说明:「倘若不以佛学为基,则练武之时,必定伤及自身。工夫练得越深,自身受伤越重。…只有佛法越高,慈悲之念越盛,武功绝技才能越练越多。」当时学员们的反应是好坏各半:严肃的「经世济民之学」竟然可以和武侠小说扯在一起;但是,和数学扯上边可就不浪漫了。不是吗?

人会记取经验、吸收经验。因此,今天的讲题仍然要把经济学和武侠小说扯在一起,不过,不再谈数学。你们既然来到了清华大学,我就应该选个较具有清华特色的题目。那么,什么是清华大学的特色?不唱高调,今年清华曾两次扬名,较近的一次是被《远见杂志》评为全国最优秀的大学,而稍前的一次则是轰动社会的辐射生物研究所发生的情杀案件。其实,当案件发生后,我看见记者一再地报导当事人「通宵在研究室做实验」时,便预知今年清华大学的评价一定会提升,果然后来的评价也如此。

将这两点特色结合起来,便是今天的讲题:「经济学与另类的爱」。从严肃的角度说,是要介绍一点经济的分析方法;若从轻松的角度言,则是以读武侠小说的心情来与大家聊一聊「另类的爱」。

 

二、爱的行动

什么是「另类的爱」?这里有两个词,一个是「爱」,另一个是「另类」。先说什么叫做「爱」?爱,作为名词,不论怎么定义,都不是你我真正关心的。所以,我只讨论它作为动词的意义。借用英文文法的分类,爱属于及物动词。因此,讲爱就必须讲到所爱的对象。没有对象就没有爱,即使所爱的是自己,也是对象的一种。

一个人如果所爱的是自己,则他所有的行动都会是为了要让自己活得更舒适、更愉快、更充实、更喜悦(以下总称为更幸福)等。由于提升幸福必须藉着某些资源才能达成,因此,当这些资源牵涉到另一个人时,爱自己的人是否也同时会爱这个人?答案是「不一定」,因为我们不知道「这个人」会是谁?这也就是说,爱自己的人的行动会随着所牵涉到的人之不同而异。

一个人可能爱其行动所涉及的人,也可能不爱。若他爱这个人,则他的行动便会力求让此人活得更幸福。当他爱这个人时,他是否也会爱自己?答案也是「不一定」。不过,他绝对不能因为要爱自己而伤害到他。反过来说,如果他不爱这个人,他是否会爱自己?答案也是「不一定」。于是,就爱的行动而言,我们发现四种组合:

 

爱他人

不爱他人

爱自己

爱人爱己

不爱人爱己

不爱自己

爱人不爱己

人己都不爱

我们不要扯太远,暂将讨论的「这个人」限为你们想结交的男/女对象。那么,在上表中,哪一类算是「另类的爱」?哪一类才算是「本类的爱」?由于问题限于男女对象,至少在刚结交之际,我们应不会考虑「不爱人爱己」和「人己都不爱」两种。我假设人在刚结交之际都会排除这两种。底下,将说明:在这人性假设下,爱人爱己属于本类的爱,而爱人不爱己属于另类的爱。

 

三、爱人爱己

爱人爱己之所以会是爱的本类,不单是字面上的美丽而已。在经济学中,人之所以会有行动,乃是因为预先有要达成的目的。随机的行动虽然不能说不是「行动」,但那不是经济学关心的问题。同样地,许多心理学家所关怀的偏差行为、疯狂行为等,如果无法找到系统性的解释,经济学家便不会感兴趣。爱人的行动若要能和爱己的行动一致,那么,我们只要假设「行动者会因为他所关心之对象的幸福而感觉幸福」即可。只要行动者拥有一些资源,同时也有行动的机会,爱人爱己的行动就会出现。

再深入一点分析。既然爱的行动是要先让对方感到幸福,然后自己才从对方的幸福中去感受幸福,那么,爱人爱己的行动便具有以下两点特性:第一,对方接收到这个爱的反应是幸福的。如果对方无法感到幸福,如何能说这是爱他的行动?如果对方预期接收的结果未必幸福,他为何不能拒绝?如果对方愿意接收,这个爱的行动就缺乏真实的对象。没有对象的爱不能算是爱;而没有真实对象的爱只是一种「想像的爱」,或称「单相思的爱」。

若只停留在想像的爱,行动者的爱也就无法实现。不过,这并不是说行动者不会为了想像的爱消费资源。譬如,我可能在每个月圆之夜,在窗前摆上素果香花,单恋着月宫中的嫦娥仙子;或者,我也可能每个夜晚呆坐书桌前,腾出宝贵的半个小时,怀念那位曾经爱过而今早已不知去向的旧日情人。由于我无法实际观察嫦娥仙子或旧日情人的反应,故只有想像她们都喜欢素果香花或我的相思。或许,你们会认为这样的行动是痴、是傻,但是,一定也认为它浪漫、美丽,不是吗?然而,并不是所有想像的爱都如此美丽;不幸地,我们时常看到悲剧性的结局。

记得我在念大学时,室友中有一位成绩相当优秀的同学,他从国中到高中都是保送生。在一个夜里,教官室来电,希望我们能陪教官押他到台大医院精神科去检查,因为他刚刚冲进女生宿舍,强拉一位管科系的女同学,说要和她结婚。我的室友曾经对我们提过他非常喜欢这位女同学,但并没获得她的欢心。我记得最深的印象,是他曾说过:「她没理由不喜欢我,我那么优秀!」今天,男女间的交往态度虽然已较我们那时成熟,但类似的态度却未见减弱。尤其是学理工科的学生,更普遍具有类似的盲点,总认为自己拥有处处为他人着想的美德。

这种「美德」若再加上「事在人为」的决心,一切就完了。由于长期生活在实验室里,人脑便不知觉地充满了「设计﹑控制」等观念,并习惯于持此观念去观看人际关系。就像我那室友,当他知道自己无法获得女同学的欢心时,他是先反省自己的条件。当他检讨自己提供给对方选择的条件时,他是诚恳的;但不幸地,在确认自己的条件绝对优秀之后,他忘了对方拥有可以不选择这个「绝对优秀者」的权利。写至此,我想到芝麻与龙眼以前的一句歌词:「动不动就说爱我,也不问我要什么。」是不是很传神?

爱人爱己的第二项特性是:行动者必须能从对方的幸福中感受幸福。毫无疑问地,这种感受的过程是主观的。既出于主观,则感受的背后往往便存有一种可以称之为「感情存量」的因素,它来自过去而影响当前。当两人刚相识时,可能对双方都没有什么感觉,此时感情存量为零;若一见钟情,迸出的火花随即带给感情存量一些正值。尔后,双方的相约相聚、花前月下、书信往返、电话绵绵、两地相思等连续行动,一点一滴地将感情存量逐渐累积起来。另一方面,感情存量也会折旧,如:久不相聚、久不思念、冷言冷语相向、欺骗等都会带给感情存量一些负值,使感情存量降低。由于感情存量出于主观,而个人对于每次往来的感受也未必尽同,因此男女双方发展出来的感情存量也就不对称。

举个例子。假设美玉选择与大毛约会,双方也交往了一阵子。美玉对大毛用情甚深,几乎到了处处以大毛为念的地步:若有一颗糖,她会认为给大毛吃而产生的幸福大过给自己吃。甚者,她还会少吃一颗糖而留给大毛吃,因为她认为来自大毛吃糖给她的幸福大过她少吃糖所减少的喜悦。假设大毛对她却清清淡淡地,他只关心自己的消费量。在此情况下,如果大毛发现美玉对感情存量的累积速度远大过他时,他会要求美玉处处为他牺牲,因为这是提升两人幸福的妙方。随着牺牲次数的增加,美玉对大毛所累积的感情存量愈来愈大,愿为大毛牺牲的程度也随之增加。经济学称这种存量低的一方要求存量高的一方不断献出的关系为「感情剥削」。

感情剥削是从危机的角度来称呼的。在现实社会中,亲子之间最常发生感情剥削,但却从未有人认为丑陋,反觉得温馨感人。同样地,丈夫与妻子之间也常存在感情剥削,但也是少有人觉得丑陋。这不是说美丑之别存在一念之间。经济学有经济学的分析方式。主观的一项主要特征是不稳定。今日存在的巨大感情存量,很可能在发现谎言之后,瞬间化为乌有。感情剥削之所以有时美丽,是因为双方的主观存量仍在稳定提升;而感情剥削之所以变得丑陋,则是因为该存量遽然崩溃。由于主观具有不稳定的特性,我们在面对感情时就得慎重,尤其在累积存量时更应谨慎。千万不要急着与与特定的对象快速地累积感情存量,记得托尔斯泰的名言:〝Lovemelittle,lovemelong.〞

不是只有爱情或亲情才会发生感情剥削。金庸《天龙八部》里的虚竹和尚,便因为太过慈悲而受困于天山童姥。童姥先以宰羊杀鹿为威胁,继而以自己的性命不保为由,逼迫虚竹必须在「爱己」和「爱他」之间抉择。(详见附录。)虚竹若选择爱己而离开童姥,便得承担鹿羊无辜丧命的罪过。慈悲的虚竹自然比较不愿鹿羊因此丧命,只好留下来保护童姥。由于虚竹的爱是出于佛教的慈悲心,并不是建立在鹿羊的回报或童姥的感激上,因此他的感情存量就较为稳定。当感情存量不会崩溃时,感情剥削一旦发生在虚竹身上,就只呈现其美丽感人的一面。

 

四、另类的爱

佛教的慈悲心应该解释成「爱人爱己」或是「爱人不爱己」?是否后者更为伟大?这类问题不易讨论,但是,如果要解释成后者,我们就必须假设行动者不会关心自己的幸福,而只关心他人的幸福。一旦自己的幸福与他人的幸福之间失去了取舍的机会,个人便会不断以降低自己幸福的方式,去不断提升对方的幸福,直到自己只剩下「一件袈裟、一碗铁钵」。明显地,这类证严上人式的爱,绝非当前凡夫俗子的心态。因此,我称此为「另类的爱」,而称前述爱己爱人的爱为「本类的爱」。

今年清华校庆时,我见到了一件关于「另类的爱」的故事。在修经济学原理的学生中,有一位工学院三年级的同学,他在校庆前一星期跑来找我,问我是否能帮他想出一个脱身的办法。缘由是这样的:该同学一向热爱公益,相信只要爱人,自己付出多少是不应计较的。鉴于每年校庆的园游会摊位都在卖吃的,他登记了一个摊位计画以市价八折来义卖漫画书。一个多月来,他为了联系各家漫画出版社,几乎耗尽了所有的时间,宿舍里也堆积了一箱箱的漫画。越接近校庆,工作量越多,而帮忙的同学却一个一个藉故退出,直到剩下他和另一位同学。当他来找我时,他已经连续三十个小时没睡觉了。

我告诉他,他的想法一开始就有问题。虽然卖漫画书的成败不必向任何人负责,但是,这项创举的结果将会成为同学们的一项新经验,从而影响到他们未来的行为。同学中拥有另类的爱的人绝对是少数,而且,这少数人的持续能力也不相同。因此,要采取义卖之前,必须先明确掌握能参加义卖的人数。

我告诉他,即使能掌握义卖人数,这种想法仍不值得鼓励。义工同学的一举一动、辛苦血汗都会看在其他同学的眼里。除非这次的义卖能改变同学们参与义卖的态度,否则,只会加深同学们自我划界的效果,亦即,因认为自己无法承担这些辛苦而远离任何义卖的机会。虽然参与义卖的同学能赢得赞许,但却很难吸引新的人加入义卖,更无法让社会出现更多的义卖摊位。

如果我们转个脑筋,由另类回到本类,改采爱人爱己的方式如何?我建议他对每本漫画抽五元的「利润」,或是对每套漫画加上三十元的「服务费」,那么,或许一天下来能赚个几千元。只要同学们能接受这些服务费,它便是一种爱人的服务行动。更重要地,当同学们发现这种方式不但能爱人,更能爱己之后,便会起而效法。到了明年,除了漫画摊位,一定还会出现其他的卖书摊位。虽然义卖的情操被打了折扣,但是,却出现更多服务同学的其他收费摊位。如果不空谈情操,就效果而言,爱人爱己的方式绝对胜过爱人不爱己的行动。

在日常生活中,有多少爱人爱己的行动在进行?你们千万不要只看见社会不健全的一面,时常将「社会生病了」挂在嘴边。事实上,我们的社会充满着爱人爱己的行动。只要随便走走,你们就会发现一大堆的例子,而这些例子大都具有一个共同性质,就是(市场)交易。交易必定是爱人爱己,否则交易双方怎么可能达成协议呢?想想,当你们到唱片行买一张动力火车的新专辑时,谁会因此而感到高兴?消费者?店老板?还是动力火车?答案是全部跟这买卖有关的人。这不就是爱己爱人的行动?在这一张唱片的交易中,动力火车的灌唱﹑店老板的贩卖﹑你们的购买,都是爱己爱人的行动。

今天,我们谈了一些不同的爱,而我最后所强调的爱己爱人的交易活动,便是经济学的中心议题。欢迎你们加入。

 

五、附录:天山童姥与虚竹

虚竹道:「释家弟子,以慈悲为怀,普渡众生为志,讲究的是离贪去欲,明心见性。这武功嘛,练到极高明时,固然有助禅定,但佛家八万四千法门,也不一定非要从武学入手不可。我师父说,练武要是太过专心,成了法执,有碍解脱,那也是不对的。」

童姥见他垂眉低目,俨然有点小小高僧的气象;心想这小和尚迂腐得紧,却如何对付才好?一转念间,计上心来,叫道:「乌老大,去捉两头梅花鹿来,立时给我宰了!」乌老大避在远处,童姥其时功力不足,声音不能及远,叫了三声,乌老大才听到答应。

虚竹惊道:「为甚么又要宰杀悔花鹿?你今天不是已喝过生血了么?」童姥笑道:「是你逼我宰的,何必又来多问?」虚竹更是奇怪,道:「我……怎么会逼你杀生?」童姥道:「你不肯助我抵御强敌,我非给人家折磨至死不可。你想我心中烦恼不烦恼?」

虚竹点头道:「那也说得是,『怨憎会』是人生七苦之一,姥姥要求解脱,须得去嗔去痴。」童姥道:「嘿嘿,你来点化我吗?这时候可来不及了。我这口怨气无处可出,我只好宰羊杀鹿,多杀畜生来出气。」虚竹合十道:「阿弥陀佛!罪过,罪过!前辈,这些鹿儿羊儿,实是可怜得紧,你饶了牠们的性命罢!」

童姥冷笑道:「我自己的性命转眼也要不保,又有谁来可怜我?」她提高声音,叫道:「乌老大,快去捉梅花鹿来。」乌老大远远答应。

虚竹彷徨无计,倘若即刻离去,不知将有多少头羊鹿无辜伤在童姥手下,便说是给自己杀死的,也不为过,但若留下来学她武功,却又老大不愿。

乌老大捕鹿的本事着实高明,不多时便抓住一头梅花鹿的鹿角,牵了前来。童姥冷冷的道:「今天鹿血喝过了。你将这头臭鹿一刀宰了,丢到山涧里去。」虚竹忙道:「且慢!且慢!」童姥道:「你如依我嘱咐,我可不伤此鹿性命。你若就此离去,我自然每日宰鹿十头八头。多杀少杀,全在你一念之间。大菩萨为了普渡众生,说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你陪伴老婆子几天,又不是甚么入地狱的苦事,居然忍心令群鹿丧生,怎是佛门子弟的慈悲心肠?」虚竹心中一凛,说道:「前辈教训得是,便请放了此鹿,虚竹一凭吩咐便是!」童姥大喜,向乌老大道:「你将这头鹿放了!给我滚得远远地!」

童姥待乌老大走远,便即传授囗诀,教虚竹运用体内真气之法。

摘自:金庸,《天龙八部》,远流袖珍版之七:「万仙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