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复:中国学生的“编外”导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19:33:02

  捣蛋的童年,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博士,26岁成为副教授,33岁已是苹果公司副总裁。微软公司原全球副总裁,谷歌中国创始人、原全球副总裁。如今办起了他心目中的一所“大学”——创新工场,力图将其打造为创业者的黄浦军校……

  当然,他的影响力不只源自他卓越的科学贡献和事业成就,更源于他对中国青年学生的热诚关心与倾情奉献。他说,很希望别人在忘记谷歌、忘记创新工场、忘记他所有的事业之后,还能叫他一声“开复老师”。

  本报记者 黄蔚

 

  南开大学李开复创新讲座现场,没有座位的学生直接坐在地上,颇有些追星的味道。 CFP供图

 

  2009年3月,李开复在厦门大学演讲。CFP供图

  10月16日,上海交通大学“励志讲坛”,上千名大学生用不息的掌声和期许的目光迎来了IT行业的传奇人物、创业成功的时代符号——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

  在李开复博士的谈笑风生中,大学生们走进了他不同寻常的成长岁月,体味了他作为成功职业经理人的职场经验。学生们频频点头,笑声不断。

  演讲的最后,李开复说:“两三年前,我希望我的墓志铭写的是:‘李开复,科学家、企业家,曾在3个顶尖的高科技公司工作,发明了人人可用的技术,让人人从中获益。’但是今天,我会把这段话刻在自己的墓志铭上——‘李开复,一个热心教育者,他在中国崛起的时候,来到中国大学生身边,为他们的成长提供帮助。’”

  童年岁月 顽皮快乐的幸福男孩

  好奇心与创新力在宽松的家庭氛围中萌芽

  1961年,一位43岁的高龄产妇在台北产下一个婴儿,这个孩子就是李开复。或许是因为冒险在高龄生下孩子,母亲对李开复的教育显得有些宽松甚至是放纵。

  李家的邻居有一片很小的池塘,幼年的李开复看着鱼儿游来游去,心里很好奇:这里到底有多少条鱼啊?他去问鱼塘主,得到的答案是“有100多条吧”。开复和小伙伴并不相信,就一条一条地数,可数了这条跑了那条,半天都没数清楚。开复和小伙伴灵机一动,趁塘主不注意时,把池塘的水放干了,痛痛快快地数了一下,发现只有50多条鱼。他们得出的结论是塘主在吹牛。结果是塘主到开复的母亲那里告状。让小开复没想到的是,他没有受到母亲的责怪,反而从母亲的目光中读出了几丝赞许。

  幼年的李开复很贪玩,往往到了晚上还不肯睡觉。有一次为了晚睡一个小时,他居然突发奇想,把家里所有的钟表都往后调了一个小时,结果是全家人都晚睡了一个小时,第二天都起晚了。尽管因此耽误了爸爸妈妈的工作,但开复的妈妈依然没有责备儿子。

  在这样宽松的家庭环境下,小开复度过了快乐的幼儿园时光。5岁时,小开复已经不满足于天天吃糖果、听儿歌的日子了,要求提前上小学。但是公立小学不收他这个年纪的学生,只能通过考试上私立小学。父母给开复的意见是,如果能考上就尽管去上,家里不会干涉。就这样,5岁的开复上了小学。邻居问他,你那么小,考试能过关吗?他得意地回答:“还没见过99分呢。”这话还没有说多久,开复就在一次数学考试时只得了90分。父亲狠狠地打了他一顿,告诉他,不是因为分数不高才揍他,而是因为他不知道谦虚,给他一个教训。

  这样的童年让开复明白,父母希望他是一个自信的孩子,孩子并不是家长的附属品,可以自己作决定,但是自信的同时必须学会谦虚。

  到美国圣玛丽中学读书后,开复仍然记得父母的教诲,一直是一名自信、谦虚、有好奇心的学生。
  大学时代 “制造不同”的个性青年

  遵循内心的呼唤大胆申请转系,人生从此与众不同

  高中毕业时,由于英文只考了550分,李开复与心仪的哈佛大学失之交臂。在他收到哈佛拒绝信的同时,哥伦比亚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向他抛出了橄榄枝。

  哥伦比亚大学建于1754年,是美国最古老的数所大学组成的“常春藤联合会”成员之一,是一个思想新锐、以“捣蛋”著称的大学。由于地处纽约,离当地治安不太好的哈莱姆区比较近,所以校园有高高的围墙以保障学生的安全。但围墙并没有掩盖哥伦比亚大学的一个显著特点:重视创意、胆识、批判式思维和独立思考。

  走在哥大的校园里,李开复看到了华丽的大理石柱子和栏杆,也看到了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哲人的名字和雕像。他选择了这里,开始接受全面的人文和历史教育。

  至今,李开复还记得哥大的一名哲学教授告诉他:“知道什么是‘make a difference’(制造不同)吗?想想有两个世界,一个世界有你,一个世界没有你,让这两者的不同最大,最大化你的影响力,这就是你一生的意义。”

  李开复回忆,哥伦比亚大学年轻、活泼、新锐、自由的学风使他一生受益,学校宽松的转系制度帮助他找到了自己一生的钟爱——计算机。

  刚进入大学时,李开复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政治科学”,现任美国总统奥巴马是他的同班同学。但是上了几门课后,李开复发现自己对该专业毫无兴趣,与家人商量后,他毅然选择了计算机专业。当时的计算机专业是新设专业,社会上还没有软件工程师这个职业,学习这个专业的学生前途并不明朗。然而年轻的李开复想得更多的是“人生意义”和“兴趣”,并没有让就业问题影响自己的选择。大二时,他从“政治科学”专业转到了“计算机科学”专业。

  转系后,他发现自己在计算机方面的确有潜能。他和同学们一起编程时,其他同学还在画流程图,他已经完成了所有的题目。考试时,他只用了一半的规定时间就交了卷。他学“政治科学”专业时,成绩不是B就是C,而转到“计算机”专业后,他如鱼得水,甚至“可计算性和形式语言”这门被公认为计算机专业最难通过的课,他都得了100分,是这门课唯一得满分的学生。更加让李开复有感觉的是,他体味到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撼:通过发展计算机技术,可以在未来让人类更有效率,能够帮助人思考,能够解决更多的问题。他开始意识到,创造出这样的价值将是他一生的意义所在。

  获得学士学位后,李开复进入卡内基·梅隆大学读博士。在解决不特定语者的语音识别问题的看法上,他的导师瑞迪教授与他的观点并不一致。瑞迪教授认为专家系统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后方法,可李开复认为用统计学的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当李开复把想法告诉瑞迪教授时,教授告诉他:“开复,你的观点我是不同意的,但是我可以支持你用统计的方法去做,因为我相信科学没有绝对的对错,我们都是平等的。”之后,瑞迪教授全力为李开复提供设备和经费,帮助他建立了庞大的数据库。终于,1987年的一天,李开复发现语音识别率提高到了96%。

  这次成功让李开复体验到“制造不同”带来的成就感。瑞迪教授对他说的“我不同意你,但我支持你”的真正的科学家精神深深影响了他。日后,李开复一直以这种态度对待他人的不同意见。 职场生涯 技术创新的时代先锋

  通过有用的技术使人类更有效率和创造力

  在李开复看来,现代社会离不开创新,因为无论是对一个社会还是一个企业来说,拥有创新能力都是最能促进长远发展的竞争优势,包括中国在内的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也都把自主创新视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但科研领域和产业界往往有一种“为了创新而创新”的倾向。许多研发者只是片面地追求“科技领先”或是“概念独特”,或者只追求发表论文而不考虑创新的结果是否能很好地解决实际问题,是否能被大多数用户接受。李开复当年离开大学到公司任职的原因之一,就是不愿意在学校写废纸一样的论文。

  李开复经常举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个受挫例子:1996年,他在美国SGI电脑公司领导研发团队开发了一个很酷、很棒的三维浏览器,也获了很多大奖。但当时他们只顾埋头“创新”,却没有作好市场分析和调查。结果,因为该产品没有市场,这个创新无法为公司创造任何价值,产品白做了。最后,公司不得不把部门卖掉,解散了部门里的100多位员工。这可以说是李开复一生中最难忘的事情之一,也是他经历过的最大的一次失败。

  李开复从这个惨痛经历得出的结论是:重要的不是创新,而是有用的创新,我们不能因为“新”才去做一件事,而要看它究竟有没有实用价值,究竟能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并被用户所接受。

  经历了在美国SGI电脑公司的失败后,李开复认识到创新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在他担任微软中国研究院院长的时候,评价项目不仅仅是评价“有多新”,也要评价“有没有用,能否给用户带来巨大的价值”。在李开复的带领下,团队取得了多项骄人成果:中文的四声识别、最精确的输入法、中文的听写机,还有多用途的统计语言模型。这些项目都符合他设定的“有用”的目标,同时也是对他的团队模式进行的成功检验。

  这样的认知在他领导谷歌中国研发团队时也发挥着作用。那段日子里,他时刻提醒自己和团队,既要在实践中保持创新精神,又要在创新时紧密联系实践,贴近用户需求。例如,根据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的需要,他们在2006年推出谷歌学术搜索,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者、教师和学生的学术研究需要。

  让李开复印象深刻的另一个有用的创新例子是,2008年5月,汶川地震发生后,李开复当时所在的谷歌公司推出了“灾区亲人搜索”和“物质地图”。工程师们先做出了震区地图,让人们能够看到受灾的地区,后来又彻夜不眠地开发出“亲人搜索”,通过电话和灾区的医院及相关单位联系,获取幸存人员的名单和联系方式。该产品经过数次更新后,可以覆盖当地40多家医院,搜索到4万灾民信息,能帮助人们找到失散的亲人。这个产品是互联网在赈灾过程中发挥特殊作用的一个实例。    “师者”历程 指导成才的人生导师

  朝气蓬勃的大学生让他找到更广阔的人生舞台

  1988年4月,李开复拿到了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计算机博士学位,这离他1983年入学只有4年半时间。在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计算机学院,他的同学平均6年以上才能拿到博士学位。获得博士学位那年,李开复26岁,在恩师的盛情邀请下选择留校任教,成为卡内基·梅隆大学最年轻的副教授。

  有段时间,李开复的父亲在美国做访问学者,孜孜不倦地作着中国近代史方面的研究。他与李开复一起在匹兹堡住了半年左右。李开复每天早上上班时,会开车把父亲送到匹兹堡大学的东亚图书馆,晚上下班时接父亲回家。

  一次,李开复发现父亲书案的玻璃板下压着一张纸,上面写着“老牛明知夕阳短,不必扬鞭自奋蹄”。李开复还发觉,父亲提到中国的时候,眼神里总是流露出悲伤和怀念。父亲对中国的爱,非常明显地显露出来。父亲一直期望家人中能有人回到中国工作,总是问李开复:“是不是有机会把你做的最先进的研究带回祖国?”父亲的中国情结,像一条无声的溪流,注入了李开复的心中,对他今后的人生选择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回到中国工作的机会终于来了。1998年到2000年,被微软公司派到北京组建微软中国研究院并出任院长的两年间,他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国青年的力量。他说:“从南到北、从沿海到内地,我遇到的每一个年轻人,都让我感慨万千。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朝气和活力,也看到了不安和躁动。我希望自己的成长经历和成功经验,可以为年轻人提供思想和方法上的帮助。”

  就是受这份责任感的驱使,李开复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来关注中国青年。2000年,他升任微软公司全球副总裁。2005年,李开复被谷歌公司任命为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在其间居住在美国的5年里,他先后回国15次,作了50场演讲。从2000年开始到2009年,李开复为大学生创作了7封《写给中国大学生的信》,谈了很多他的体会和经验,内容分别是“从诚信谈起”、“从优秀到卓越”、“成功、自信、快乐”、“大学四年应该这么度过”、“你有选择的权利”、“选择的智慧”、“21世纪最需要的七种人才”。

  李开复还创办了一个专门与大学生交流的公益网站“开复学生网”。如今,“开复学生网”已成为中国青年学子非常喜爱的网络社区。会员总数超过10万,一日发帖数多达2000篇。在“开复学生网”的社区论坛里,每天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专家以及大洋彼岸的外国青年,就学习、工作、情感、成长、留学、等问题进行自由的讨论。在这里,学生们可以无所顾忌地向李开复提问。李开复总是会抽出时间,在网上和学生们谈心,为他们释疑解惑。

  创新往往是李开复演讲的主题。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一位学生听毕李开复关于创新的阐述后说:“‘中国青年的优势在于对成功的极度渴望’,‘一个成功的创业者要有判断力,要懂得什么时候该停一停’,这两句话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对成功的渴望会给一个人源源不断的动力,但往往成功者需要的却是能够控制这种动力的一个刹车踏板。成功就在前方,不代表应该瞄准方向一头扎到底。李老师告诉我的这个道理让我受益终身。”

  经济学院学生刘诗加说:“李开复先生是我们的老师,因为他内心充斥着对中国年轻人的关怀和责任感,充满着对未来的担忧和期待。他驰骋商界,然而一站上讲台,就有了一种为人师的气质,带着迷人的微笑,慈祥而庄重。我想,就是这种对教育的责任和对下一代的期待,真正感动了我们。”

  外国语学院一位姓何的学生说:“开复先生在创新工场给出了他的创新元素:新的理念、可行性、用户价值。这拓展了创新的含义,打破了我脑中关于创新的思维定式,使我有了更开阔的视野。我相信,拥有一颗火热的心、一个冷静的头脑,就会像他那样,赢得‘创新的未来’!”

  李开复这样解释他多次与大学生交流的举动:“我的人生最重要的事不是在特定企业,而是向青年一代传承知识和经验。中国学生非常优秀,但他们面对着高期望的父母,习惯于应试教育,有着浮躁的社会心态,不免感到困惑。如果能够有过来人帮他们指路,他们就能走得更踏实、更精确一些。”

  李开复曾经梦想自己创办一所大学,为中国培养创新人才。现在,他心中的这个大学已经建成了,它的名字就叫“创新工场”。创办创新工场,是为了填补中国天使投资的空缺,是为了把创新工场打造成创业者的黄埔军校,招聘一些最有能力、最有潜力的创业者和工程师,把他们打造成市场嗅觉灵敏、市场定位精准、实现迅速创业的精英团队。

  心怀这样的目标,李开复多次在演讲中寄语青年人:“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今天,只有融会中西的人才是最有竞争力的人才。我深信,唯有更多的青年找到了自信和快乐,找到了真正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中华民族才能够拥有更加辉煌的未来。”   李开复说

  ·自信不失谦虚,谦虚不失自信。

  ·天赋就是兴趣,兴趣就是天赋。

  ·思考比传道重要,观点比解惑重要。

  ·我不同意你,但我支持你。

  ·挫折不是惩罚,而是学习的机会。

  ·创新不重要,有用的创新才重要。

  ·完美工作的标准是:有浓厚的兴趣,有成长的空间,并具备一定的影响力。

  ·用勇气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

  ·做最好的领导,让员工做有兴趣的事。

  ·价值不是你拥有多少,而是你留下多少。

  ·为大学生解惑

  解惑之一:如何发现兴趣?

  李开复常对学生们说,有人认为,必须要做总裁、科学家才会有激情,其实不是这样的。他举例说,他在西雅图时,曾经认识一个在市场经营一家有名鱼店的老板。老板和每一名员工都非常有激情。他们每天唱着歌,把鱼从车上一条条地扔到摊上。进到店铺,伙计们会亲切地把免费的熏鱼或螃蟹腿送到顾客面前。有时,他们会把一条大鱼放到顾客面前,问:“要不要照张像,以便骗你老婆说这是你钓到的鱼?”不久前,老板的激情被一名书商相中,出了一本畅销书。现在,这个老板被很多大企业请去,讲授如何调动员工的热情。

  在李开复看来,如果一个学生只想着自己将来能拿多少薪水,那么他的成功必将是有限的。如果一个学生能找到一个符合自己理想与兴趣的方向,又善于学习和积累,那他的前途就无可估量了。如果现在还找不到自己的兴趣,那就保持一颗好奇心,多多尝试。

  解惑之二:如何面对失败?

  李开复对学生们说,半杯水是半满还是半空,主要看你是在倒水入杯还是出杯。希望每位同学都是不断倒水入杯的乐观者。因为,每个人在一生中总会遇到大大小小的失败与挫折。21世纪,环境因素时刻在改变,这增大了失败的几率和风险。畏惧失败的人会在失败面前跌倒,并彻底丧失继续尝试的勇气。而乐观向上的人却总能把失败转化为前进的动力,他们善于从失败中学习,善于把失败看成提高自己的最好机会。显然,乐观向上的人更容易适应21世纪的竞争环境,更容易在不断提高自己的过程中走向成功。

  解惑之三:在大学里学什么?

  李开复认为,大学4年既是学生可塑性最强的4年,也是学生最容易被误导的4年。学校除了要培养高智商人才之外,还必须培养人品好和有团队精神的人才。好人品就是“灵商”,团队精神就是“情商”,否则走出校门的人才很可能成为不能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畸形人才。大学生应该在大学里全面发展。

  解惑之四:如何选择导师?

  李开复认为,有一类导师,有很多项目,学生跟着这样的导师,3年的学习时间很可能都在替导师打工赚钱。这样的导师确实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但博士找工作时,招聘企业看的还是创新和研究能力,而不是做过多少项目。因此,选择这类导师要谨慎。

  还有一类导师可能上了年纪,近年来也没有太多的研究成果,但这个老师人品不错,接纳并鼓励学生持有与他不同的想法,并且能从方法论上指导学生,这样的导师应该是可以选择的。也就是说,博士生可以选择那种没有太多时间给你,也不会给你太多具体、细致的指导,却有“我不赞成你,但我一定支持你”之胸怀的导师。

  解惑之五:如何理解成功?

  李开复说,中国青年最有竞争力、最值得自豪的地方就是对成功的渴望。但是这种渴望有时会使人浮躁,错误地认为成功就是获得名利。李开复在自己的4本书中不断强调成功不是获得名利。如果真的想要得到名利,还是应该追求理想,做有兴趣的事情,最终收获的自然是名利。  

  “唯有更多的青年找到了自信和快乐,找到了真正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中华民族才能够拥有更加辉煌的未来。”

  李开复足迹

  1966年—1972年,中国台湾地区就读小学;

  1972年—1979年,美国田纳西州就读初中、高中;

  1979年—1983年,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计算机系攻读学士学位;

  1983年—1988年,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系攻读博士学位;

  1988年—1990年,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系助理教授;

  1990年—1996年,美国苹果电脑公司(语音组经理、多媒体实验室主任、互动多媒体部全球副总裁);

  1996年—1998年,美国SGI电脑公司(网络产品部全球副总裁、Cosmo子公司总裁);

  1998年—2004年,美国微软公司(微软中国研究院院长、自然互动部全球副总裁);

  2005年7月,离开微软,闪电加盟谷歌;

  2009年9月4日,从谷歌离职,出任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注:相关背景资料摘自李开复自述及在高校的演讲实录)

  《中国教育报》2009年12月18日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