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 张金萍 科学出版社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9:57:36
[url=javascript:ImgBtnChgPrd_Click(this,'http://img37.dangdang.com/34/19/20676877-1_o.jpg')][/url]
作  者: 张金萍 主编
出 版 社: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8-1
字  数: 515000
版  次: 1
页  数: 330
印刷时间: 2009-8-1
开  本: 16开
印  次: 1
纸  张: 胶版纸
I S B N : 9787030249142


本书共分十四章,主要包括绪论、古典贸易理论、要素禀赋理论及其验证、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现代分析、贸易政策的理论依据、国际贸易政策工具、国际贸易政策实践、国际货币体系、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国际要素流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等内容。
本书既可作为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各专业的本科教材,也可作为从事经济、管理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者的参考用书。为方便使用,本书有配套的练习册和多媒体课件。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国际经济学概述
  一、产生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内容
  四、特征
  五、研究方法
 第二节 国际经济学和其他相关学科的联系与区别
  一、国际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联系与区别
  二、国际经济学和世界经济学的联系与区别
  三、国际经济学和国际贸易学、国际金融学的联系与区别
 第三节 国际经济学的内容体系
  一、国际贸易理论部分
  二、国际贸易政策部分
  三、国际金融理论与政策部分
  四、国际要素流动与区域经济一体化部分
第一章 古典贸易理论
 第一节 古典贸易理论起源:贸易差额理论
  一、贸易差额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二、贸易差额理论的经济思想
  三、贸易差额理论的政策主张
  四、贸易差额理论的评价
 第二节 绝对优势理论
  一、提出
  二、基本假设
  三、基本内容
  四、数学分析
  五、评价
 第三节 比较优势理论
  一、产生的历史背景
  二、基本内容
  三、数学分析
  四、例外
  五、考虑货币的比较优势
  六、评价
 第四节 相互需求理论
  一、穆勒的相互需求理论
  二、马歇尔的相互需求理论
  三、相互需求理论的评价
 小结
 案例分析
 练习题
第二章 要素禀赋理论及其验证
 第一节 要素禀赋理论的假设条件及相关概念
  一、假设条件
  二、相关概念:
 第二节 赫克歇尔一俄林定理
  一、提出
  二、内容
  三、评价
 第三节 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一、赫克歇尔一俄林一萨缪尔森定理
  二、斯托尔帕一萨缪尔森定理
  三、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的评价
 第四节 赫克歇尔一俄林定理的验证
  一、里昂惕夫之谜的由来
  二、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
 小结
 案例分析
 练习题
第三章 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
 第一节 要素禀赋理论的动态扩展
  一、技术差距理论
  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第二节 需求偏好相似理论
  一、提出
  二、内容
  三、评价
 第三节 不完全竞争理论、规模经济理论与国际贸易
  一、不完全竞争理论与国际贸易
  二、规模经济理论与国际贸易
 第四节 产业内贸易理论
  一、产业内贸易理论的提出
  二、产业内贸易与产业间贸易
  三、产业内贸易形成的原因
  四、影响产业内贸易的因素
  五、产业内贸易的形式:
  六、产业内贸易的衡量指标
  七、产业内贸易的评价
  小结
  案例分析
  练习题
第四章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现代分析
 第一节 机会成本递增条件下的比较利益
  一、机会成本递增条件下的无贸易均衡
  二、机会成本递增条件下的贸易基础和贸易利益
 第二节 基于不同偏好的贸易
 第三节 多产品和存在运输成本的贸易模型
  一、多产品贸易模型
  二、存在运输成本的贸易模型
 小结
 案例分析
 练习题
第五章 贸易政策的理论依据
 第一节 幼稚工业理论
  一、幼稚工业理论的提出
  二、确定幼稚工业的标准
  三、幼稚工业的保护效应分析
  四、幼稚工业理论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超保护贸易理论
  一、超保护贸易理论的提出
  二、凯恩斯关于贸易保护的主要观点
  三、对外贸易乘数理论
  四、超保护贸易理论的特点
  五、超保护贸易理论的评价
 第三节 战略陛贸易政策理论
  一、提出
  二、主要内容
  三、评价
 第四节 其他保护贸易理论
  一、贸易条件恶化理论
  二、国内市场失灵理论
  三、贸易扭曲理论
  小结
 案例分析
 练习题
第六章 国际贸易政策工具
第七章 国际贸易政策实践
第八章 外汇与汇率
第九章 国际收支
第十章 国际货币体系
第十一章 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
第十二章 国际要素流动
第十三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
参考文献
书摘插图
  第一章 古典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理论的主要任务是说明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和贸易的利益分配。虽然重商主义学派在15世纪就提出了贸易差额理论,但这一理论并没有说明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真正意义上的国际贸易理论最早是由英国古典学派经济学家基于劳动价值理论,从劳动生产率差异的角度提出的,具体包括绝对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从生产角度说明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但忽视了需求因素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贸易利益分配问题。比较优势理论诞生31年后,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斯图亚特·穆勒(John Stuart Mill)提出的相互需求理论从需求角度说明了贸易利益分配问题。
第一节 古典贸易理论起源:贸易差额理论
古典贸易理论是通过对重商主义(mercantilism)贸易差额理论的批判而建立起来的,在学习古典贸易理论之前有必要了解贸易差额理论的经济思想和政策主张。
  一、贸易差额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15世纪的欧洲已经进入封建社会晚期,商品货币关系得到一定程度发展,自然经济趋于瓦解,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增强,货币资本需求激增。到l6世纪,随着资产阶级对国内流通和生产领域的逐渐统治,欧洲各国对世界殖民地的争夺促使商业资本迅速向国际扩张。当时充当交易媒介的货币主要是金银等金属货币,金银货币成为财富的象征,然而欧洲本土金银供给较少,欧洲各国希望从国际贸易中获得国内急需的大量金银货币以满足对内和对外资本扩张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