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的两条政策思路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3:42:49

中国改革的两条政策思路

(2010-02-02)

fieldset {width: 309px;border: 1px solid #990000;}legend {font-family: Arial,"宋体";font-size: 12px;font-weight: bold;color: #990000;}
早报导读 .c2{font-size:10pt; font-family:Arial,宋体; line-height:15pt;color:#333333;} .c3{font-size:12pt; font-family:Arial,宋体; line-height:18pt;color:#333333;} 我国七大战略 要让经济持续增长 新加坡将在未来十年内通过七大战略奠定让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打造一个有活力的环球都会。
台建交丑闻案 台前外长揭台湾巴国建交始末
郑永年:中国改革的两条政策思路
周六家里脑中风 本地首富黄廷方今早逝世
.c1{font-size:9pt; font-family:Arial,宋体; line-height:15pt;color:#333333;}A:link {TEXT-DECORATION:none;color:#333333;}A:visited{TEXT-DECORATION:none;color:#333333;}A:hover {TEXT-DECORATION:underline;color:#990000;} 疱疹湿疣--口服疫苗上市
香港劳力士━特价抢购!
伟哥━━让女人满足到底
白发脱发—看中医选国药
● 郑永年

郑永年专栏

如果不能改变GDP主义的状况,就会有越来越多的社会领域被商品化和货币化。中国社会本来就很脆弱,但现在是越来越难以支撑自身。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主体改革一直是经济改革,政治和社会改革为辅。直到16大才把社会改革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社会改革的目标主要有三,一是解决单面向GDP主义留下来的深层次经济和社会问题,二是为未来经济增长寻找新的资源和增长方式,三是为未来的政治改革奠定一个坚实的社会制度基础。

  尽管各方面在推进社会改革上作了很大的努力,但效果很不理想。GDP主义还是继续盛行。从这些年的实践来看,在GDP主义指导下,很多政策措施在稳定了经济的同时使得社会不稳定化。或者说,经济的增长是以牺牲社会而达成的。不可否认,有关方面每出台一个政策总是抱着良好的愿望,只不过是政策的实践往往和愿望相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这就要从决策者的发展哲学或者指导思想层面来寻找。如果在指导思想方面出了问题,所制订的政策很容易出问题,甚至走向反面。

GDP主义曾发生积极作用

  在目前的中国,主要存在着两条政策思路。一条就是盛行多年的GDP主义。历史地看,GDP主义在改革开放的特定历史时期发生过积极的作用。GDP主义的核心就是用物质利益来刺激各级党政官员在发展经济方面的积极性。如果没有物质利益引导,就很难冲破原来僵硬的体制的束缚。西方盛行的新自由主义,到了中国完美地体现为GDP主义。GDP主义首先进入经济领域。市场机制的引入、民营化(不管其发生怎样的问题)、新产权制度、劳动力的自由流动等经济自由举措,都对中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当GDP主义闯入中国社会领域的时候,就产生了无穷无尽的问题。说穿了,GDP主义就是要把中国社会货币化或者商品化。

  在计划经济时代,中国的经济和社会领域是合一的,当时的经济政策就是社会政策。经济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把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区分开来,成为两个不同的领域。这主要表现在国有企业改革上。法人化或者企业化改革目标在于使企业成为真正的企业,而非原来的社会甚至是政治单位。这方面相当成功,中国的企业已经甩掉了社会包袱。照理说,当企业从社会负担中解脱出来之后,国家就要建立社会政策,替代企业来负担社会功能,例如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教育等等。但这方面显然没有跟上。“抓大”政策产生了很多庞大无比的国有企业,它们有财力以不同形式继续承担一些社会政策功能。“放小”政策(民营化)则导致了原来隐含在企业制度内部的社会政策的全方位解体。而从国有企业之外发展出来的非国有企业的情况,和被民营化的企业的情况相差无几。

  很难说,有关方面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在建立社会政策(或者社会保护)方面也作了很多的努力。但严格地说,中国到今天为止还没有建立社会政策制度。在官方层面,社会政策仍然从属于经济政策,前者是为后者服务的。

牺牲社会来保障GDP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