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JEE 英文教育電子月刊--議題掃瞄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01:44:15
發現教學法下之自然發音口語訓練課程設計

作者:高雄縣立大樹國中 黃淑英老師
英 語也只不過是語言的一種,全世界的許多不識字的老弱婦孺、黑人、移民美國的墨西哥、西班牙後裔都能講英語,每個人都有學習語言的能力,你我也能,古人云: 「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此話道出了教師的教和學生學的辨證關係。既然“在個人”,就必須講究學習方法,採取先進科學的學習手段,用最少的時間,獲取 最多的知識和技術。
根據皮亞傑認為學習的法則是“成熟影響認知發展,基模需適應與平衡”,這一法則之價值為,按學生思維方式實施知識教學,循學生認知發展順序設計 課程,針對個別差異實施個別教學。訊息處理學習論的米勒則認為人類與環境交互作用下,經由感官察覺、注意、辨識、轉換、記憶等心理活動,主動吸收並運用, 進而獲得知識。而美國教授布魯納的發現學習理論,將人經由知覺而將外在事物轉換的內在心理過程視為認知表徵,認知發展有三階段-動作表徵、形象表徵和符號 表徵,強調學生的主動探索,認為從事象變化中發現其原理原則,才是構成學習的主要條件。
如何由實務中進入英語教學的領域,並以教材教法的角度來了解英語教學的趨勢,同時又運用語言的本質來探討教學方案,協助能力落差大的常態班級中,獲取英語學習的快樂與奧妙?這不禁令我想到小時候課本有教到,讀書要秉持五到原則:心到、眼到、耳到、手到、口到,英語學習是讀書的一種當然也需有五 到,別被"五"這個數字限制住了,應讓你的心創造英語學習的空間, 筆者將就某一美國MIT徐教授之「IDIIL教學法之口語訓練課程設計」的教學系統,觀察學生學習「自然發音」採用之方式、方法,優質高效成的學習和掌握 操作技能,與大家共同探討,以求共勉。 話說二年前,我是一個小學四年級男生的媽媽,去年特地由高雄北上參加IDIIL因材施教英數夏令營,我發現我的孩子有明顯的進步,特別是在自信心和獨立學習上有不一樣的表現。我小兒三歲時,他因為已學會中文閱讀童書,而對中文產生極大好奇,相對於在單字發音階段的英文學習,他就顯得興趣缺缺且很明確的對我表明:「不學英文」。直到他入幼稚園五歲時,他才允許我跟他說英文,但仍然不肯跟我學,也不想上任何英文補習班,逼的我還得到學校做晨間英語教學義工媽媽數年,只為了要他能多學點英文。直到他北上台北參加IDIIL因材施教英數夏令營,我感受到「發現教學法」和符合學習興趣、科學化的教材真能產生意想不到驚奇:
一、 「專心、積極、自信、思考、獨立和自覺」的相關學習能力
當天傍晚我們抵達IDIIL時,有位老師就對小兒做學業前測,做完之後,因尚有其他小朋友正在等父母接送,所以老師就請小朋友讀一本英文童書, 並寫出六到八句的英文文摘(讀書心得),剛開始小朋友不知如何執筆,老師又去輔導一次,告訴他們,若是不會寫,即便翻開每一頁,找到一句重要句子抄下來, 也是可以的。等我的小兒悄悄的由老師側面遞出了他生平第一次的英文作文之後,他補了一句話,差點沒把我的心糾起來,他說:「老師,我的字很醜。」
是的,十年來,我一直嫌他字好醜,就像烙印一樣刻劃在他的心裏,反而成為他信心不足的缺口,但IDIIL老師並不以為意,她只是改了一個錯字, 並告訴他,你是三個小朋友中年紀最小的,但你是唯一一位真的有照老師的話,用自己的意思寫出讀書心得的,你真棒。當天晚上離開前,我兒子在IDIIL班上眉飛色舞的,快樂的像是要飛到天花板上的小花蝶。
事後老師告訴我,雖然他整篇英文,該錯的地方全錯了,包括文法錯,沒大小寫,沒適當的標點符號,拼錯字….,當然還有是字真的很醜。不過,老師 問我知不知道為何她只改了一個錯字「like」,就讓我的小兒放行了?你猜呢?答案是,她認為「like」這個字,我的小兒一定會,但他實在寫太醜了,她 只是小小的點他一下而已。如果我們父母能偶而忘了孩子的「不能」,隨時發現「潛能」、「優點」,相信孩子就能有更好的空間發揮。我感受到IDIIL因材施教的教學法就是結合了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輔導,為孩子的「專心、積極、自信、思考、獨立和自覺」的相關能力奠下基石。
二、慎密螺旋式的編序教材
當小兒學了兩星期的密集英數兩科時,有一天清晨我牽著他的手,散步前往補習班時,我們聊了一些事,而他突然伸出食指搖一搖,說:「No, you can’t do it.」。這讓我十分驚訝,那自然的態度,好像他常使用英語,也好像英語已經在他的思考結構中,短短時間,我發現他變了。一個月的學習很快就過去,回到家,我才發覺IDIIL超母語學習厲害的地方,那就是我在唸英文童書時,他居然會「糾正」我的英文發音,可見短短一個月內,他已相當熟練運用自然發音,無 論那是他認識的單字或是不熟的字。仔細看看IDIIL的教材,才發現每次約六個新單字介紹後,透過慎密螺旋式的編序方式,你可以在往後約一個月的練習中, 找到這些字,這些字共用了約二十多種的型式,不同的句子、句型和練習方式,由拼字、描寫、片語、句子、連連看、英英解釋,有意義的短文閱讀….等,孩子在 不知不覺中,架構出字詞的用法,當他在寫的時候,他會找出對他「有意義」的句子,是的,他是在充分自我認知上一步步用自己的步伐、速度學習。
如果你問我,IDIIL的好-教學法和教材,只適用我的兒子嗎?不,讓我再多分享三個例子: 第一個例子是:一位小二升小三的小朋友,在家自學「自然發音」才三個月,有天他父親(高雄某青商會的專業訓練講師)很得意告訴我,他兒子的老師要他兒子上英語課時,可以離座到圖書館自修,他問他兒子是否做了什麼好事,否則老師要他離開教室,小朋友很委屈的說,「沒有呀!我很乖,老師講得我說聽的懂」,其實,做父親的確認過老師的意思,老師曾考全班一份測驗,老師對他兒子的評論是,「這小孩的英文底子很好,別人全美語由幼稚園至小三都沒能像他一 樣,光提字母的順序邏輯,他就比人家強,遑論任何單字發音,甚至句子都難不倒他,他在班上的時間不如去圖書館多看些英文童書還有價值。」
第二個例子是:一位小六升國一的小朋友,他母親(曾任職出版界,對九年一貫和教材都十分熟悉)帶她的孩子到醫院做魏氏心理測驗,測出的結果,依心理師的解讀是:這孩子的操作能力是一百個人中超過九十多個人,而這孩子的語文能力是一百個人中只超過二、三十個人。所以,她就在他小五升小六時,參加一 位同棟大廈的國中李老師的英文班,八個月後被「退貨」回來,老師說,「我教到全班都會了,他還不會,即便我用家教方式一對一,留下來教,也無效。」這孩子利用暑假兩個月的時間,結果不僅學會自然發音,且會認讀三百多個單字。做母親的不信邪的說,「我姪女去某知名連鎖英語補習班補了一年多,花了三萬元,可是我兒子居然現在比她還會認字發音,更奇怪的是,一頁中只有少少有圖畫的四個字,每個字抄兩遍,下面有四題,每題有四個選項,只要圈圈看,連連看的,其他的單字,我叫我兒子用傳統方式背,而這四個字除手寫外還在線上做每個字做六次的錄音和打字並做選擇最棒的錄音提交,三個星期後再考,他居然只記得那些有圖案的,且圈過、連過、錄音過的字,其他的字一個也沒印象。」我說,「最近我剛上過師資學分班的教育心理學,我認為這是認知心理學的教育原理方法,包括外面一大堆提的圖像記憶法,神乎其指的英打單字記憶法..等,才導致的效果,其實一天學四個字,說起來,真的不多,但真的很值得,不信,你自己學看看。」一個月後,這母親打電話給我說,「太神奇了,我也只記得那四個字,其他用傳統方式背的字幾乎都沒印象。」
第三個例子是最近我實驗的一個例子:一位國二的學生,他姑姑是文藻語文技術學院的國文教授退休的,她輔導這孩子利用這教學系統自學,才短短兩周,每天手寫三頁A4大小的作業,和線上錄音20分鐘,你絶不會相信,孩子親口對她說,「姑姑,現在我好像比較聽得懂老師上課在講什麼了」,孩子也親口對我說,「我好像比較聽得懂大家說英語的內容了。」唉!他由小到大學英語的時間居然都不如這短短兩周的自我認知、覺察學習進展,實在相當令人震撼。
我的結論是,認知層次法主要是領導者導引學習者經由一系列的活動中產生的經驗,並應用到日常生活中產生行為的改變,按照 Bloom 的六個認知層次:記憶、理解、應用、分析、綜合、評鑑來分類,並分為具體和抽象階段。一般教學的焦點放在學習者具有教育意義的教材內容,所以教學設計比較容易達到記憶、理解、應用的層次,但是真正讓學習者學得有意義的學習,則是抽象階段,也就是將此教材與活動過程連結,討論學習者的感覺、處理方式,學習經驗衍生到活動之外,包括辨識、比較,還將自我學習結果加以評鑑。IDIIL發現教學法下之自然發音口語訓練課程設計,運用到興趣動機原則,也做到了學習遷移,完全利用讀書「五到」原則:
首先,學生要做到耳到聽好。在自學中認真聽電腦的老師發音,感受其要領。這是學生掌握技能的第一步,聽不好就會直接影響其操作技能(口說)的形成。此外,學生還要認真聽取自己的錄音,隨時比對老師的發音,以修正自己的不足或錯誤,最後做選擇提交一個最棒的音,這動作就是達到Bloom的綜合分析評鑑層次。
第二,要做到眼到觀察。做到了耳朵的「聽」之後,同時要做到眼睛的看。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說明了「看」的重要之所在。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必須看好電腦的每一個示範發音和了解操作要領。在電腦示範的同時,學生要邊聽邊看,仔細觀察手的姿勢、文字輸入的位置等,絕不能心不在焉、走神,否則就 會給自己的操作過程形成不可逾越的障礙,電腦會依你的表現給予即時的正向的加強回饋,導引激發你的學習動機。
第三,要做到口到。除了錄音的口到外,這個口到還包括了「問」,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經說過:「發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禽獸不如人,過在不 會問。智者問得巧,愚者問得笨。人力勝天工,只在每事問。」「問」在學習過程中的作用相當重要,學生在能做到「學」「問」,學習過程中才能培養成爲具有應 用能力的人。發現教學法需要老師花心思與學生互動,啟發學生用自己的話結論出學習的過程和經驗。
第四,要有心到。在聽、看、問的過程中,要積極動腦,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要獲取知識、能力,就必須用心思考,學到的知識就 越多。經電腦或老師的提示講解後,知道了怎樣做,還必須知道爲什麽這樣做,進而想一想:還有沒有更好的方法?如何改進發音才能與老師與電腦的發音相同?久 而久之,學生的基模經過調適和同化後,能力便得以培養。
最後,要做到手到。舉凡智力技能的學習,都必須經過精熟的過程,因此,學生必須做到手到勤練。「勤能補拙,熟能生巧。業精於勤而荒於嬉」,就是這個道理。
學習者的需要就是這個學習過程的起點,學習者的目標就是這個過程的終點。因此,人們爲順應這個時代對英語的要求,「自然發音教學法」及「口語訓練課程設計」特色化與個性化已成爲主流趨勢,多年來的教育原理和教學實務經驗、科學研究證明,英語語言的交流是一個非常簡單的過程。面對一個外國人時,對方說出一句英文,我們的聽覺首先對語音資訊進行接收,其次在腦海中搜索已知的相應句子並找到對應的答案,最後脫口而出回復給對方。即資訊的接收、查找、反饋的過程。加強英語口語和聽力的訓練,首重「讀」-口到,要流利的、大聲的、準確的、快速的讀出來;其次要會「聽」-耳到,做好一位聆聽者,除聽老師或電腦或教學CD的發音外,更仔細的聽學習者自己的聲音;最後要「用」-心到、眼到、手到,掌握各種能夠充分刺激學習者記憶的方法,從電腦大量線上互動的練習完成對記憶的刺激過程,最終達到熟練記憶和應用的目的。這種方法將激發了我們對於英語學習的興趣,使我們越來越愛學英語了!總之,學習英語,除堅持做到以上“五到”外,還需要學習者個人不斷反省自己的學習方法和技巧,以便指導自己,如此才能真正將英語這語言能力內化成為自己的一部份,就好像是身上的肌膚一 樣的呼吸,那麼的自然,成爲自己的終身學習奠定下堅實的知識和技術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