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长松:胡绳的《二千年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6 17:45:15
 

 

胡绳的《二千年间》


翁长松

 

  我学的是史学专业,因此对历史读物始终很关注。3年前,在旧书摊里觅得一册我爱读的历史读物:《二千年间》,令我爱不释手。此书初版于民国三十五年(1946)六月,由开明书店出版,我收藏的是民国三十六年五月第三版的本子,距今也有半个多世纪,也称得上是本稀罕的旧平装了。全书分为“二千年的鸟瞰”、“大地下的撼动”,“逃不了的灭亡命运”等九个章节,共计184页。

  作者署名蒲韧,当初不知蒲韧为何方人士?曾查阅了多本工具书,却不见记录,而且民国旧版《二千年间》又没有序跋,故一时弄不清蒲韧究竟是谁。但凭我的直觉,估计作者必定是个颇有史学造诣的学人,因为,这是本“关于中国封建专制主义时代的历史”读物,它的时代跨度有二千多年之久,即从秦王朝至1840年鸦片战争。蒲韧写来字里行间,挥洒自如,反映出作者精湛学识和良好的文字功力。为读者提供了一本极具个性特色,通俗易懂的历史读物。不久前,我购得新版的《二千年间》(中华书局2005年9月版),读了胡绳撰写的《导言》才知晓,蒲韧就是史学家胡绳(1918—2000年)的笔名。此书是胡绳在1944—1945年间利用业余时间陆续写成的,当时他在重庆的《新华日报》编辑部工作。我认为胡绳在此书的写法上较有创意,他把两千年当作一个整体,“从这里找出若干值得注意的问题,一个个问题地来谈。”突出一个中心问题,加以展开和论述,语言流畅,章节标题活泼醒目,如第二章节标题为:“在‘万人之上’的人”,以秦王朝为背景,介绍了专制皇帝的产生及其帝位世袭的历史过程。在文字处理上也显得简洁老到,他在解说中国历史上君主专制政治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说道:“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在他以前没有皇帝,只有王。从‘王’到‘皇帝’,并不是名称的改变。周代的王和秦以后的皇帝,是有完全不同的性质的,因为周王之下有许许多多的诸侯,每一诸侯的领土就称为一国,在诸侯国内的政治财政军事都不是王所能直接干预的……直到秦始皇并吞六国以后,更采用了皇帝这一称号,君主集权的专制政治也在这时候确立了。”言简意赅的指出:从“王”到“皇帝”,是君主集权专制政治形成的标志。胡绳的“君主专制政治形成说”,时隔50余年也没过时。

  《二千年间》不仅写了封建专制王朝的产生和走向崩溃,还讴歌了“农民创造了奇迹”,悲愤地陈述“北方边塞”的战火,导致“民族的苦难”。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要数第八章:“当胡骑踏进中原的时候”。在这一章里,作者以民族危机和民族战争为背景,用历史唯物论的观点阐述和回答了“英雄如何产生”这一命题。他以金兵入侵,宋室南迁为历史背景,分析了李纲、宗泽、岳飞等民族英雄产生的历史原因,指出:产生这些英雄人物绝不是偶然的。产生这些英雄的背景就是当时在人民中的抗金的情绪和力量的高涨。他们的主张和作为的确是和人民的愿望相符的。并且他们还能够看出人民的力量而愿与之结合,因此他们也就能够得到人民力量的支持。在国破家亡的危机关头,也只有那些把个人的坚贞不屈的品格和依靠人民的力量结合起来,这才是“永远值得追念的英雄人物”。胡绳的这一史学观点,无疑是正确的。史学家吴晗曾撰文对《二千年间》,给予充分的肯定,说“这是一本有血有肉有灵魂,活生生的书……正如蜜蜂酿蜜,是经过消化的,融会贯通,所以可读,也所以不可不读。”(见《文汇报》1946年8月12日)胡绳这部“有血有肉有灵魂”的旧作是有生命力的,实在是当今史学界值得学习和借鉴的珍贵读物。

《解放日报》2006年4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