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海地,因为我们曾经“震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3 15:24:04

之所以在海地的地震发生后,中国的反应速度如此之快,这恐怕得益于我们对地震的痛苦回忆。灾难不常有,困难却常有。或许我们只要搭把手,他就不会被掩埋;只要我们帮个忙,他就不会被淹没。

之所以在海地的地震发生后,中国的反应速度如此之快,这恐怕得益于我们对地震的痛苦回忆。灾难不常有,困难却常有。或许我们只要搭把手,他就不会被掩埋;只要我们帮个忙,他就不会被淹没。

海地的地震绝不止震动了海地的人心。1月14日的《纽约时报》关于海地的报道是这样开头的:“美联社报道说,一架中国班机周四早些时候载着搜索队伍、医疗人员和援助物资着陆了。”这恐怕是近些年来国际媒体在报道异国灾害时,少有地把中国行动放进文中,而且不止一次。

每一次大灾就是一次大考。至少到目前为止,中国人在大考面前的表现是合格的,甚至是优异的。汶川地震期间,举国上下戮力同心,抗灾救难赢得了世界的尊重。此次海地发生地震后,中国的救灾队伍和救灾物资第一时间登上航班,前往海地救援。

之所以在海地的地震发生后,中国的反应速度如此之快,这恐怕得益于我们对地震的痛苦回忆。无论是唐山、还是汶川大地震,都让我们知道了时间就是生命,我们在地震后是在和时间争夺幸存者的命运。我们也知道了大规模的自然灾害会如此沉痛地伤害一个社会、触痛一个国家。一位网友在新浪微博中留言说:“想起两年前目睹四川灾区的样子,心里扭曲得紧。”

 

感同身受,恐怕是我们在大考中合格的最重要理由。灾难不常有,困难却常有。中国社会的发展是渐进式的,社会转型中的人总会遭遇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各种保障和保险制度,只是制度层面提供给公民的生存手段。但是每个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他在这个社会中要有所依靠有所寄托。中国自古就有扶危救难的传统哲学,这种传统哲学绝不仅仅体现在7级地震或者漫天风雷中。或许我们只要搭把手,他就不会被掩埋;只要我们帮个忙,他就不会被淹没。这些与灾难时的救援相比一样重要。

从汶川大灾开始,中国社会正在发生着细微的变化。如果一个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能够对他人的困难感同身受,那么至少这个社会是温情的;如果我们也能够像牵挂震中民众那样,牵挂处于不同困难中的公众,那么这个社会是无所畏惧的;如果在一个人遭遇困顿的时候,我们的援助来得像救灾队伍一样快,那么这个社会也会是强大的。

 

在灾难面前,国人的志愿精神和无私意识自然而然地浮出心底,成就了汶川地震后的中国大爱;那么在不同日子的严寒、酷暑或者雨雪风霜中,我们互相依靠就有了理由。此刻,我们在倾听海地的声音,我也希望每一刻,我们都能听到他人心中的呼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