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浩俊:国企反腐 先破“一把手”体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14:50:23
 谭浩俊:国企反腐 先破“一把手”体制 

谭浩俊

这家几乎“全军覆没”的知名国企到底是“谁”很重要,更重要的是,为什么国有企业会频频发生怵目惊心的腐败案件?

据了解,从2005年至2008年的3年间,仅广州市就立案查处了国有企业人员违纪违法案件91件101人,其中“一把手”违纪违法案件45件49人。而上海市近年来也频曝国企腐败案,上海电气[9.93 1.12%]集团董事长王成明、上海国际赛车场经营有限公司总公司总经理郁知非等,都因为重大违法违纪和腐败问题相继落马。全国其他地方,也都发生了多起国企腐败案件。

国企腐败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议论和关心的焦点和热点之一。那么,国企腐败案件频发的根源何在呢?如何才能遏制国企腐败问题的发生呢?

首先,要解决国有企业的腐败问题,就必须进一步理顺政府与企业的关系。让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经济主体,增强企业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尽管从上世纪80年代起,我国就开始探索理顺政府与企业关系的问题。但是,实事求是地讲,这一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任免,多数情况下没有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行选聘和招聘,而是由政府指定和任命。也正因为这样,有些被任命到国有企业的高管,特别是“一把手”,只要对政府和任命机构负责。企业赚钱了,他们拿高薪,企业亏损了,他们摇身一变成为公务员。原贵州茅台[169.77 -0.71%]总经理乔洪在已经发现有问题的情况下,仍然可以被任命为省国资委副主任就是十分典型的例子。

第二,加强企业的制度建设,增强制度的约束力。李荣融在谈及这个“知名国企”的窝案时说到,中纪委向党中央提交了案件剖析报告,包括胡锦涛在内的中央领导都相继作出批示。根据分析,该企业由于一把手独断专行,有关部门对高管人员疏于监管,规章制度形同虚设,致使腐败渗透于生产经营各个环节,最终才出现了几乎“全军覆没”的局面。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绝大多数的国有企业都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建立了董事会、监事会、职工代表大会等制度和组织。但是,由于企业权力制衡的机制还不够健全,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还没有普遍建立,很多企业还是“一把手”体制,这是发生腐败问题的一个主要原因。也就像李荣融主任前段时间所说的:“搞好中央企业的反腐倡廉建设,必须坚持把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同强化权力制约结合起来,破除‘一把手’体制。让企业领导做到不想腐败、不能腐败、不敢腐败。”

第三,加大监管力度,公布国企信息。对于如何加大监管力度,除了有关部门要对企业进行监管和检查外,还应该公布相关信息。就像中纪委副书记、监察部部长兼国家预防腐败局局长马馼日前所说的那样:“预防腐败主要是加强对权力的监督,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权力公开透明,因为‘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如果权力不透明,再好的制度也是白搭。

第四,畅通举报渠道,加大对举报案件的查处力度。一个知名国企,为何能从“一把手”腐败蔓延到高管集体沦陷?如果企业内部员工早发现早举报,相关部门早处理,是不是可以避免高管集体沦陷呢?所以,要解决国有企业的腐败问题,还必须进一步畅通举报渠道,让群众敢举报、能举报、没有举报的担忧。同时,要加大对举报案件的查处力度,使国有企业的腐败分子没有藏身之处。  “管理层全军覆没”暗讽国企运动式监管 

不要什么问题都等着高层领导甚至中央领导亲自关注,再搞一场突击运动来执行,而应当实行常态化监管。反腐倡廉这种事,只要执行人没问题,就完全可有条不紊地做好。

国资委纪委监察局日前透露,中纪委最近查办了某知名国有企业集团高管腐败窝案,国资委主任李荣融称该企业主要负责人及绝大多数中层干部涉案,几乎“全军覆没”。但国资委方面并未公布该企业的名称(《新京报》2月26日)。

国企高管集体腐败,无疑给此前一度甚嚣尘上的“高薪养廉论”,再赏了一个耳光。尽管“某知名国企”目前尚无名,且人们对国企高管优厚的薪酬早有认识,但这一消息的发布仍足以令舆论惊愕。既是知名国企,而且很可能是上市公司,那么真要是马上将其曝光于天下,对市场上的负面影响可想而知。因此,有步骤地揭开其面纱是有必要的。但问题是,我们对国企的反腐措施,有没有遵循“有步骤”原则?

从“腐败窝案”的特征来看,这次对国企的反腐行动,很有一种突击的意味。国企一把手权力过大问题、企业家族化问题,都属于老问题,国资委及纪检监察部门应当有足够的认识。在反腐倡廉工作中应采取常抓不懈的方式,才能极大程度地避免集体腐败以至于形成窝案的可能。2月上旬,中纪委书记贺国强在部分央企调研时曾强调,要重点查办国企领导人员和关键岗位人员滥用职权、贪污贿赂、腐化堕落、失职渎职的案件,严惩腐败分子。而这次“某知名国企”窝案的查办,很容易让人读出一种整治国企腐败大行动已全面展开的意味。

李荣融在谈及“某知名国企”窝案时说到,中纪委向党中央提交了案件剖析报告,包括胡锦涛在内的中央领导都相继作出批示。据分析,该企业由于一把手独断专行,有关部门对高管人员疏于监管,规章制度形同虚设,致使腐败渗透于生产经营各个环节,最终出现了几乎“全军覆没”的局面。李荣融所说的“疏于监管”、“一把手独断专行”,在国企内部早已不是新闻。国企一把手不像行政机关领导,一举一动很难受到民意代表及媒体的监督。因为企业的内部事务无须像行政事务那样对外界公开,所以有些国企被外界视为“小王国”,一把手便成了“土皇帝”。

任人唯亲,大搞一言堂,是很多国企一把手管理企业的共同特点。特别是对于垄断国企,由于占据着绝对的市场优势,其滚滚财源无疑是充满诱惑力的。在权力约束缺失的背景下,对于国有资产的监管权,其实企业一把手掌握得更多。多年前,江西万年青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在市场行情看好的情况下,竟连年亏损,有关部门觉得可疑,这才通过突击行动,揪出一把手杨石根等在内的65人犯罪集团。假如不是这帮人贪得太狠,贪得企业亏损,想必他们不至于被逮得那么快。

这么说来,国企反腐体制不健全的确是个大问题,但体制长期不健全则是人的问题了。正由于体制长期处于病态,国企腐败问题就变得积重难返。只要动真格一抓,就是窝案。所以,不要什么问题都等着高层领导甚至中央领导亲自关注,然后再搞一场突击运动来执行,而应当实行常态化监管。反腐倡廉这种事,只要执行人没问题,就完全可有条不紊地做好。期望,这次对“某知名国企”的查办,能成为完善体制与执行能力的良好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