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地震后乱局更乱国际救援难上加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1:25:20
南方报业新闻 时间: 2010年01月18日 来源: 南方都市报
作者:

社论
1月12日下午发生的7级强烈地震,为加勒比岛国海地带来了数以万计的伤亡,无数的无家可归者,和一座形同废墟的首都太子港。
地震发生后,国际社会迅速作出反应,人员、物资、资金……救灾所需要的一切,都在源源向太子港集结,一场被称为“和死神赛跑”的国际性救灾行动正全面展开。
这绝非易事。由于海地基础设施薄弱,地震破坏力又大,救灾行动不得不面临许多现实的障碍,如机场、港口设施被毁,地面交通不畅,供水、供电系统破坏殆尽,信息来源匮乏且混乱,医疗体系濒临崩溃,社会秩序处于无政府状态,物资分发和后勤保障体系不能满足需要,等等,这一切,显然都正在影响着救灾的效率,考验着国际社会的耐心。
然而海地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其所面临的,并非仅仅这一场国际救灾。
从1993年9月,联合国安理会批准成立联合国海地特派团算起,国际社会试图积极介入海地局势,将这个加勒比岛国从长期战乱、贫困的灾难中解救出来,迄今已有近17个年头,在这17年的漫长“国际救灾”生涯里,派驻当地的联合国专门机构从“特派团”到“支助团”,从“支助团”到“民警特派团”,再到人数多达8000多的“联合国海地稳定特派团”,级别越升越高,人员越派越多,派出的维稳人员从警察训练顾问到国际警察,最终发展到蓝盔兵,但当地的安全形势并未得到根本性好转,黑帮势力依旧猖獗,犯罪率仍居高不下。此次大地震后,5000多名刑事犯趁机逃出监狱,哄抢救灾物资,甚至趁火打劫的现象屡见不鲜,而原本就捉襟见肘、不敷使用的联合国维和军警因遭受地震重创,实力更形削弱。抗震救灾期间,各国大军云集,仅美国就号称出兵近万,暂时压住不稳定苗头或许不难,但如此多的人马不可能一直集聚在太子港,当一切又回到从前,元气大伤的维和力量,又能否成功应对震后更危险、更混乱的海地治安形势?
海地是西半球最贫困的国家之一,人均年国民收入总值仅660美元,人均年GDP不到400美元,80%的人每天生活费不到2美元,54%的人口是赤贫,失业率高达7成半,成人文盲率高达47%,总人口文盲率近8成,80%的人口得不到清洁饮用水,56%的人口营养不良。按照海地人自己的说法,自1804年独立迄今,他们“已经饿了200多年”,杜瓦利埃家族的残酷统治,后杜瓦利埃时代的混乱动荡,加上频发的自然灾害,和近年来飞涨的国际粮价,让这个小小的穷国不堪负荷。法新社1月14日的报道曾指出,长期以来,国际社会对海地的援助局限于口岸和首都,而忽视了对农村和边远地区的援助分配,这一方面产生社会不公,另一方面,类似地震的重大灾害,会一下摧毁多年积攒的援助成果,《新观察家》的文章也认为,多年国际援助的成果毁于一旦,将令灾后重建、防大疫等难度大增。如果说,震前的国际援助效果本就不甚理想,那么,当原本有限的援助成果,也因地震而毁灭殆尽时,国际社会将面临一场更严峻的“二次救灾”考验。
如果说,地震的突然袭击,可以在顷刻间剥夺数万海地人生命,让数十万人变成赤贫,数百万人生活受影响,那么社会动荡、赤贫和长期发展停滞,却足以在两个世纪里剥夺无数海地人生命,让这个国家的平均寿命只有52岁,让全体国民陷入持久贫困之中;如果说,地震灾害的国际救助,在新闻效应感召下,会一呼百喏,响应者云集,那么面对海地长期“灾害”的国际援助,将势必被边缘化、小众化,每一点人力、物力和财力的争取,都会艰难备至,这第二场国际救灾,也会因此显得更艰难。
国际社会曾天真地将海地救灾的应时良方浓缩为“选举”两个字,2006年大选,花费了7500万美元,甚至专门动用了280头骡子,以便将350万本选民证和350万张选票,送到每个选民手中,海地人也曾相信,“灾情”就此会好转。但迄今近4年过去,海地仍是个黑枪遍地、腐败横行的国家,赤贫、高失业率、高犯罪率、落后的基础设施、令人绝望的国民经济,一切都没有实质性改变,地震之后,只会雪上加霜。
如果说,当7级强震猝发之后,国际社会正面对一场艰难的国际救灾行动,那么,面对震后变本加厉的海地政治、经济、治安乱局,这第二场国际救灾将更加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