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地地震 中国与美国救援上的差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5:51:56
 许多国人都津津乐道于中国救援队在海地创下的“第一”:救援飞机第一批在海地降落,救援队第一个上“火线”。

  这当然是值得称许的,但人们不应忽视“第一”背后的第一——美国82空降师的100名先遣队,在第一时间赶到海地机场,并抢在中国等国民用运输机降落之前,将跑道上的石块等障碍清除,并架设起最基本的无线电通讯设备,确保这些飞机在跑道遭破坏、塔台通讯因断电而瘫痪的机场顺利降落。

  事实上,在此次海地地震发生后,美国的救灾反应速度、效率都令人刮目相看。

  首先是速度。

  除了本身是海地后裔的加拿大总督庄美楷,美国高级领导人最早作出公开表态和呼吁;灾害发生后不到3小时,美国已通过外交渠道,争取到海地唯一邻国—— 多米尼加共和国的帮助,开放两国边界,启用边界附近的多米尼加共和国医院,并将数千美国侨民通过多米尼加共和国迅速疏散;美国海军的核航母、医院船也在灾后迅速启航,甚至早于官方拿出军队增援的计划。

  其次是效率和统筹。

  美国并没有因灾情紧迫而一次投入大量兵力,而是有序投放:空降兵82师的100名先锋队开辟空中通道,建立通讯联系,该师后续900人跟进,而海军陆战队的2200人则逐次投入,这些士兵热带救灾经验丰富,将担负现场救助的主力。速度最慢但最有效能的海军舰船最先出发,以免赶不上趟,而所派舰船也经过精心思虑——核航母既可充当临时直升机场、前线指挥中心、通讯情报中心,还可直接为灾区供电(其供电能力可满足一个中等城市需要,而且无需加注燃料),而医院船的到位,将大大改善灾区的医疗条件——尤其是手术条件和病床需求。

  不仅如此,在自身指挥协调机制尚未完善之前,美国还“放下架子”,和依托海外领地瓜德罗普岛的法国建立了救灾协调机制,确保了救灾投入的效率优化。

  曾几何时,一场卡塔琳娜飓风,一出新奥尔良被淹没的悲剧,曾让世人对美国的救灾机制、救灾能力讥笑不已。在那次风灾中,联邦和地方政府职权范围不明,救灾机制启动缓慢,疏散不及时,联邦军队3天才进入灾区,救援行动混乱无序,令损失雪上加霜。尽管不少人辩解称,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体制局限,美军可以在全球许多地方自由活动,却无权擅自进入本国的州领地,联邦政府也不能超越州政府,强行接管救灾指挥,但无论如何,救灾的低效,灾情的被放大,都是不争的事实。

  然而即使在新奥尔良救灾的后期,美国的表现已明显好转,7天之内,1.75万正规军和42个州的国民警卫队,携带372架直升机、93架运输机、21 艘大型舰艇(包括此次海地也将看到的核航母)齐聚,9月3日(进入灾区的第二天)就运输救灾物资5000吨,疏散1.5万人,次日又疏散6万,其中伤员 8000。53处大堤决口只用7天就全部堵塞,全城倒灌的海水不到一个月就全部排干。仅一个月后的“丽塔”飓风来袭,美国的救灾机制反应速度就明显增强,最终无一人伤亡,损失也十分轻微。而2007年10月的加州大火、2009年初的大雪灾,美国的动员机制、后勤保障机制和救灾投放机制,进步则更明显。此次海地救灾刚刚拉开序幕,人们就已能看出,在救灾的速度、效率和统筹,在“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美国又有新的进步,而且是阶段性的进步。

  与之相比,中国救灾能力的提高固然也很明显,却仍然停留在量变、渐变的水平上。从伊朗巴姆、阿尔及利亚阿尔及尔地震救助到此次太子港救助,中国救助队仍然停留在“求快”的阶段,综合救灾和保障能力的进步相对小得多;而从“9.21”汶川到太子港,中国在救灾统筹、协调、保障、兵力投放和后勤组织等方面,仍看不出阶段性进步的痕迹。

  孔子曾经说,“君子不贰过”,有问题不是最可怕的,出现问题却难以根本解决、遇到类似情况仍会复发,才是最可怕的。在救灾问题上,“贰过”就意味着更多生命、财产的损失,确保“不贰过”,意义自更重大。从新奥尔良到太子港,美国在救灾范畴的“纠错”能力,值得认真比对分析,认真思考一番。
来源: 网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