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西方将进入“温战”时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2:59:07

中国与西方将进入“温战”时期

(2010-01-14)

fieldset {width: 309px;border: 1px solid #990000;}legend {font-family: Arial,"宋体";font-size: 12px;font-weight: bold;color: #990000;} 细维空间 孔保罗

  近些年来中国有部分知识分子声称,中国与美国之间可以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应该承认,这是有原因的,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不过从实际上来看,中国与美国之间根本不可能建立所谓的“战略合作关系”,而且中国与西方(包括日本等在内)将会进入一个既不同于热战,又不同于冷战的“温战”时期。

  不可否认,近些年来西方社会对中国的政治态度是软化了。应该承认,这种软化是中国对西方的经济让步造成的。二次大战之后,西方经济的发展逐步滞缓。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只有进一步开拓市场,才可以突破西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困境。而中国大陆还是一片极其巨大的、尚未开垦的处女地。在这种情况下,西方不可能不着眼于中国大陆——自然而然地要求中国在政治上有所变革,为西方开放市场。中国大陆从1978年开始对外开放,而在1989年之后,这种开放更是达到了一个空前的水平。西方社会对中国的政治态度的软化就是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

中国市场开放是西方软化的前提

  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西方对中国政治态度的软化,实际上是中国对西方经济让步造成的结果,而不是中国经济的“强大”造成的。现在有些人认为中国经济强大才造成了西方对中国政治态度的软化,其实并非如此,如果没有经济上的让步,即使中国经济再强大,西方的态度也不会变化。这还可以从西方与前苏联的关系上得到证明:难道当时的苏联及其盟国在经济上还不够强大吗?而西方是不是对苏联让步了呢?——“冷战”就是一个最好的解释。

  必须看到,西方对中国的态度将趋于强硬,有些人所期待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只是自欺欺人的一厢情愿而已。原因有三:第一,西方经济发展问题只可能因中国大陆开放市场而得到暂时性的和局部性的解决,根本不可能得到永久性和整体性解决。因为造成西方经济发展滞缓的根本原因,是西方社会保障的救济模式造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大锅饭”,严重地窒息了经济的发展。这一社会保障模式不改变,西方经济发展不可能恢复。事实也正是如此,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后,虽然西方已经进入中国市场,可是西方经济并没有,也根本不可能因中国开放市场而在整体上得到增长,西方国家经济发展滞缓问题实际上依然如故。

  在这种情况下,西方必定会要求中国进一步开放市场。而这种市场的开放必定会涉及到中国社会当前的政治利益与经济利益格局。换言之,在目前的框架下,中国在经济上除了在某些情况下有些大手笔的购买行为之外(最多也不过是区区数百亿美元而已),再进一步向西方全面让步的余地并不大,因此中国再让步的过程是非常艰难的(例如金融、教育、出版、保险、电信、电力、知识产权保护等各个方面真正的全面市场开放)。可以预言的是:它最终不可避免将演化为西方社会对中国的政治强硬要求——要求中国对政治进行改革,而人权则是这种改革的最佳突破口。  第二,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对世界经济格局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加剧了西方社会的产业结构调整速度。这种调整一方面给西方带来了技术进步,一方面也导致了大量失业,引起西方一般民众的强烈不满。在这种情况下,西方必定会一方面采取贸易保护主义,另一方面要求中国在经济上采取对西方有利的措施,例如要求人民币大幅度升值、扩大内需和增加进口、刺激消费、降低储蓄率等等。不过这些要求中的绝大部分(尤其人民币大幅度升值),是中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所非常难以做到的(中国总理温家宝也公开表态不可能)。因为它将必然使中国社会的就业问题更为严峻。因此西方和中国必定会产生难以化解的僵局(其焦点就是人民币应否大幅度升值)。这种僵局进一步发展,西方对中国的经济要求就必然会转向政治——西方对中国的政治要求必定会日趋强硬。
 西方社保改革成功可能导致“温战”   第三,近些年来西方社会一直在进行社会保障的改革,遗憾的是,由于没有找到既可以实现全面社会保障,又可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社会保障模式,因此效果不佳。但是西方对社会保障模式进行改革已经成为主流思潮,西方社会绝对不会停止在社会保障方面的改革,而一旦西方用社会援助保障(关于社会援助保障的模式,请见笔者《中国不应该为西方大锅饭买单》一文,《联合早报·言论》2009年12月3日)取代社会救济保障,则西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将会出现一次空前巨大的变革,进入一个超高速、稳定发展的新时期。在西方社会经济进入了这一高速稳定发展的新时期之后,中国经济对西方的重要性将会大大降低,甚至于可以说无关重要。因此西方社会对中国的政治态度必定会趋于强硬。

  所以,中国和西方之间将会不可避免地走向“温战”时期。当然这种“温战”完全不同于以往的热战,也不同于以往的冷战——它是一种经济与政治非常复杂地混合在一起的战争。在这种温战中,军事的直接对抗几率远远低于冷战,但是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的激烈对抗程度,将远远超过热战。可以预言:在这种“温战”的初期,中国还是可以正面应对的,因为虽然中国在经济上进一步让步的余地不大,不过手里还是有一些牌可打,如气候变化、核不扩散、反恐及某些经济合作等方面,西方还是需要中国在一些地方配合,所以中国还有一些砝码,可以借此和西方进行一定程度的讨价还价。可是一旦西方社会的保障模式改革成功,则中国是难以应对的。俗话说“无欲而刚”。西方国家对社会保障模式的改革如果取得成功,其社会经济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新时期,对中国市场的要求失去了迫切性,甚至于失去了依赖的重要性。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也就自然失去了讨价还价的砝码。因此中国将会面临西方的一系列政治压力,不仅人权问题将会被提出来,台湾、西藏乃至新疆等问题都会出现新的巨大变数。

作者为旅澳学者,原就职于上海社会科学院

西方对中国政治态度的软化,实际上是中国对西方经济让步造成的结果,而不是中国经济的“强大”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