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抗震救灾看我们的国防动员能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2:42:57
         通过汶川抗震救灾看我们的国防动员能力,要有信心!  这些天结合汶川地震和国际形势,我们讨论了不少解放军的动向和采取的抗震救灾的“军事行动”,谈了许多看法和认识,这个话题不是一天两天就讲完了的,因为在这里引出的东西和内容太多太多。昨天晚上,我们讲了发展解放军陆军和空军的运输能力,今天我们再继续讲,还是有从中总结一下我们对解放军的认识,提高我们对国防建设的关注程度。
这次四川汶川8.0级特大地震(据地震专家目前确定,汶川地震是特大型的,其能量是唐山大地震的三倍,毁坏性超乎我们对自然界的认识程度啊),我们国家做出的迅速反应和有效的组织,给世界带来了震撼和思考,使他们特别是那些西方国家,再重新“认识”中国和定位中国,呵呵。在一场特大型的地震灾害面前,世界多数国家只能任其“灾害人民”而束手无策,但中国却给了世界一个崭新的认识:在地震灾害特别是特在型灾害面前,民族精神不倒,万众一心,沉着果断的展开行动,展示了一个伟大民族在灾害面前的镇定、自信和战胜自然灾害的决心和能力。
512地震爆发后,我们国家在第一时间做出了反应,这个已经讲过狠多次了,反应之后迅速开始的抗震救灾和救援活动拉开了我们国家对付灾害或战争的序幕。而以解放军、武警官兵为主,大批消防和公安特警组成的的13万救灾大军,配合以灾区的自救体系和系统组织,再加上全国性的动员,使地震千万的灾害,在极短的时间内受到了遏制。这样的表现,的确让全世界刮目相看,“中国精神”重新成为他们研究的对象和无法消除的“精神恐惧”。呵呵,看到中国的力量了,要自信!
如西方国家在关注救灾工作的同时,也动员了他们最大的情报、侦察手段,利用人力、技术,对我们的地震灾害和对地震灾害的反应,做了长时间、多角度的深入观察,解放军和武警以及公安消防特警系统的反应速度和人员、装备、物资投放能力,使他们领略了“中国精神”,恐怕要给他们留下“不可磨灭”的中国印象。这个“中国精神”是俺给的定义哟,要有专利的,呵呵。
  的确,在面对一场突如其来的非战争威胁,甚至其造成的后果比一场普通的常规战争还要更加严重之时,我们的国家和解放军(包括武警)经受住了考验,向灾区人民、向全体中国人民、向全世界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什么答卷呢,有狠多喽,今天就讲一个,动员能力。
  和平时期的国防动员能力令人叹服
2008年我们的动员体制,也就是国家的动员体制,截至目前已经动员了两次,这在世界各国中,是根本无法想象的。
年初我们遇到了百年不遇到的冰雪天气,而灾害却主要发生在对冰雪灾害狠少光顾的中国南方广大地区。那次,由于预测不足,仅以为的几天大雪会狠快消失,然而大自然跟我们开了一个大玩笑,一下就是十几天,给中国的南方的温暖地区千万了极大的灾害。在这种情况下,三天后,确定这不是一次普通的大雪气候,而是一场百年不遇的自然灾害后,国家体制特别是动员体制迅速动员起来。动员了什么呢?动员了解放军,除战备值班部队,灾区所在的南京、广州、成都军区为主,调动大批工程和技术保障部队到灾区,抗击冰雪灾害。除此之外,还针对灾害造成的电力、水利、建筑、道路等困难,在全国范围内调动行业内的抢险队伍,直赴灾区,方法是对口支援,行业支援,重点区域和重点部位,实行军事化管理。
这是讲的年初冰雪天气时的动员情况。
在这次抗震救灾中,我们强大的国防动员能力和行政动员能力,经受了考验,结论是合格的。这狠令美国和西方国家吃惊,令世界叹服。
奥地利:“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的军队应对灾难的能力像中国军队这样出色。”
英国:中国军队在这次抗震救灾行动中的努力令人折服。
  等等。
  他们认为:中国每逢重大自然灾害,冲在最前面的总是解放军官兵。中国军人之所以具备这样的救援能力和奋斗精神,和中国军队在非战争时期的相应训练分不开,而且极为重要的是中国军队在和平时期一直保持着强大的国防动员能力。
  当然,他们只是从表面来看中国的,他们对中国特别是中国的武装力量(解放军、武警)的真正认识还不深刻,呵呵。为什么呢,非常简单,因为中国的武装力量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支军队,这支军队还有强大的后备力量,就是近两亿的预备役和民兵。
  解放军说过:“提高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防动员能力,将为我军打赢未来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提供保障”。由此可见,和平时期的新国防动员能力已经受到军队内部的重视。
  什么是国防动员呢,过去俺专门讲过,今天再简单说一下:作为国家战略能力中的一个基本构成要素,国防动员能力对于调动各种力量以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进行战争和赢得战争、有效应对非战争突发事件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强化国防动员能力,不仅有利于国家战略能力和平时期保持较高水平,而且有助于国家在需要采取战略行动时实现国家潜力向现实能力的转化。
  继续深化一下,便于理解。国防动员原本就是为了应对战争需要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但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解放军面临的要求是,深化国防动员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必须进一步强化国防动员的应战功能,为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的综合安全和发展提供有效保障。而且,解放军认识到在新时期,国防动员是国家应急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国家经济社会的“稳定器”之一,国防动员不仅具有“应战”功能,而且具有“应变”和“应急”功能。国防动员的应变功能,主要是指国防动员系统通过集中控制,统一调度,有效配置人力、物力、财力、科技力等各种力量,在参与应对各类不确定性事件时所释放出来的功能。
  在这次汶川8.0级特大地震灾害中,解放军和武警的行动就充分看出我们的动员体制能不能经验考验。这也是新的时期中,中国国防动员能力的最好呈现。在地震灾害发生后,解放军部队迅速作出反应,反应的时间前两天我讲过,N+N+N分钟。在中央和军委的统一调度部署下,来自中国四面八方、各个不同兵种的解放军紧急开赴灾区。在短短时间内,参加抗震救灾的解放军和武警官兵就达到10余万人。在四川的各个受灾区域,这10余万人的解放军大军没有一丝的混乱,各司其职、按部就班,都在第一时间达到指定的位置展开救援工作。还记得头几天吧,大部队没有到时,先期到达的部队下的都是死命令,必须到达指定位置,开始救援。目的就是必须使部队到达第一现场,从而稳定灾区的民心,配合当地政府组织起来,抢救生命和财产。
 而且,在抗震救灾活动大规模展开的过程中,各个不同的军兵种之间的配合有效,兄弟部队之间展开了“协同作战”。在灾区的救援行动中,各支部队都是夜以继日、24小时不间断地执行着各种救援任务。不需要赞美和更多的语言,就可以清晰地看到新时期中国国防动员能力的强大和有序有效。
 这是俺要讲的第一个问题。
  快速反应 空地突进
  这是第二个问题。先说一个美国士兵通过他的观察和了解,对解放军和中国国防能力的评价:“中国政府对大地震的迅速反应是空前的,三天内调运10余万军警及物资设备到灾区。世界上,目前能做到这一点的只有三个国家,美国、中国和俄罗斯。而能在三四天内调派几百个医疗队到灾区的国家恐怕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我的美国大兵战友们都对解放军官兵一天80公里负重强行军以及4999米高度伞降印象深刻。”这是美国陆军第二装甲骑兵团(美国陆军驻欧洲的一个重火力快速反应部队)华裔士兵陈果的博客,从中可以看出作为美军精锐部队的一员,陈果对解放军官兵在此次抗震救灾中的快速反应及空地联合突进的表现尤为赞叹。
  这个美国士兵的发言,各大网站都有,我们举他的例子,就说明不是我们自己说自己怎么样,别有也在观察你。
  比如:地震发生后,成都军区某集团军的两个团官兵在震后两个小时内就做出反应,迅速开赴受灾地区。在地震发生后的24小时之内,近2万名来自济南和空降部队以及武警机动部队、全国公安消防特警卫等部队、分队集结到了地震灾区,开展救援工作,同时还有更多的部队在驰援。
  从军事角度讲,解放军接受救灾命令的部队,在灾害发生后实施大跨度机动部署,迅速从不同战区调派10余万兵力,“本身就不亚于进行一场中等规模的地区性战争动员,而且灾难救援要比战争更紧急。(美军内部报告)”
  面对进入重灾区的道路都被严重破坏、无法通行车辆的恶劣条件,解放军和武警部队毫不犹豫地采取了从地面徒步负重奔赴灾区与从空中投送人员、物资相结合的“空地同时突进”的方式,保证了部队在最快的时间内达到受灾最严重的汶川地区。
  在通过空中投送人员、物资的过程中,解放军采取了伊尔—76高空空降与运输直升机空降两种方式,出动了大批次伊尔—76运输机与直—8运输直升机。呵呵,这次可是把咱们的老本基本都拿出来了,所以,昨天晚上讲大力发展我们大型和重型运输机和直升机,已经是非常紧迫的问题了。
  更为世界关心的是:5月14日上午11点30分,解放军空降某军100名空降兵在太平寺机场登上伊尔—76运输机,开始向阿坝自治州茂县地区实施伞降行动。伞降目的地茂县地区平均海拔4000米,属高原地区。解放军运输机在伞降区上空4999米空投伞兵,飞机飞行高度为8000米,在完全没有气象引导,地面情报空白,没有地面指挥的情况下,成功伞降15人。在这种恶劣的天气条件下,在这种高度实施伞降,对一般的空降部队来说无疑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解放军空降兵却成功地完成了,这表明了解放军的空中突击能力已经达到了一个全新的水平。这个恐怕最关心的应当是美军,特别是美军101师和82空降师,呵呵。
  美国的马丁?安德鲁研究员(澳大利亚职业军官):解放军成都军区在过去两年内正在开展联合作战演练,目的是要在信息化条件下发展新的作战手段。在四川,有一支“实验性轻型机械化步兵部队”,被称作是中国西部的一支空中机动试点部队。发展这支部队的目的,就是要实践这些新的联合作战概念。在这支部队中,80%的装备都是全新的或者机械化的,并且在解放军其他部队还没有推行。这支部队目前拥有的火力是以前的四倍,而且人员还减少了70%。这支部队已经完全实现空中机动——所有车辆都能够被部队所属直升机吊送或由直升机运送。除了解放军空军重型运输直升机外,解放军陆军航空兵部队也可以执行此项任务,这也意味着这支部队是一支解放军陆军和空军联合部队。这支部队的新装备包括高机动性两栖车辆,以及装备自动化火力控制系统的大炮和导弹。因此,这支部队主要靠机动性、突击火力和先进的火力控制系统,带来更强大的作战火力。
用顽强的战斗精神弥补装备的不足
  这是第三个问题。
  不过需要承认的是,抗震救灾过程中也反映出解放军部队在装备上还存在着不足和缺憾,但解放军和武警部队的拼搏精神让我们自己也更让世界感到震撼。
  从理论上说,军事能力的构成,实际上是技术与人类有关武器技能的结合,忽略人类因素将会导致对军事能力的评估脱离实际。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很多人都警告说,战争并不是这么容易打的,伊拉克是当时世界上第四大武装力量大国,其拥有众多20世纪80年代末苏联的武器系统。但是其军事操作人员技术及训练方面所存在缺陷意味着,伊拉克的实际军力要远远小于其硬件所包含的潜在军事能力。
  这里要展开一下,历史上,科学技术特别是军事技术的每一次变革及其在战争中的运用,都会助长“技术决定论”的抬头,并对人的作用特别是战斗精神的地位提出质疑,但这种论调是站不住脚的。在理解军事能力的真正本质过程中,德国著名战略家克劳塞维茨(Cad von Clausewitz)写道,“在战争中,精神所能发挥的作用是物质的三倍”。克劳塞维茨所说“物质”指的是军事硬件,而“精神”指的则是质量因素——武器操作人员的技术,他的奉献精神、军事精神、团体精神将人员与军事组织联合在了一起,它们的集合能力远远超过了其组成部分的总数。这些军事能力的非数量因素是不可估计的,在克劳塞维茨眼中,它们甚至比物质因素还要重要。
  也就是说,武器装备是战争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而不是物。武器装备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威力显著增加,但它仍然需要有战斗精神的人来掌握和使用,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应有的效能。而且,高技术战争绝不仅仅是武器装备的对抗和拼杀,更表现为心理、意志、精神等方面的较量和征服。如果仅仅拥有先进的武器装备,而缺少过硬的战斗精神,必将无法取得预期的胜利。
  一支强大的军队,离不开精神力量的支撑。历史已经证明,中国革命的胜利是靠着顽强的战斗精神打出来的,中国军队的军威是靠着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拼出来的,强大的战斗精神永远是支撑解放军不断发展壮大的资本,永远是解放军不可替代的政治优势。
  解放军在长期革命斗争中所形成的战斗精神,是革命理想信念、爱国主义情怀、使命职能意识、优良心理品质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精神力量,是广大官兵思想觉悟、精神动力、心理素质的集中体现。
  在这次抗震救灾行动中,解放军官兵继承和弘扬了战争年代形成的那种战斗精神,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不怕吃苦不怕牺牲。这正是精神战斗力的最好体现,也是实现军人价值的必然选择。
  事实表明,战斗的意志力和战斗精神在现代战争特别是信息化战争中的作用不是降低了,而是更为重要、更加突出了。不过需要关注的是,当前解放军的各种武器装备同西方发达国家的军队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解放军必须一方面加快武器装备的发展步伐,尽快缩小这一差距;另一方面,也必须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用顽强的战斗意志等“软实力”来弥补武器装备“硬实力”的不足,确保在未来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