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深度展现人性——论汶川抗震救灾报道的特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18:03:03
 
    
  
  1966年3月8日邢台地震时,“文革”尚未爆发,报纸和广播电台的及时报道和周总理三赴现场的新闻照片形象,给人留下了印象,当时传媒的报道起到了较大的社会动员作用,一时全国支援邢台灾区蔚然成风。“文革”后期,1976年7月28日唐山地震,由于文革前的大部分报纸停刊,中央只有“两报一刊”,地方基本上一省一报纸,使得新闻的传播极其有限,加上“四人帮”对地震消息的封锁,人们只能从不多的套话连篇的报道中,获得些微关于地震灾区的真实信息,而且还是过时的。反映这个灾难的报道很少,而死难人数后来才知道24万多人,全国人民只在很小的层面上被动员起来。主要依靠军队救灾,拒绝任何外援,能够被及时救出的人很少,有一篇通讯,讲述了抢救出几名被埋的矿工,因为这类新闻很少,反而给人们留下了印象。
  
  这次汶川地震的报道,完全不同了,信息发布之快,内容之丰富和全面,展现人性的深刻性,都是历史上少见的。
  
  危机传播的快速反映到位
  
  汶川地震发生在国务院《信息公开条例》五月一日实行之后。地震一发生,正在驱车从北京机场回城的温总理,即刻调头再奔机场,第一时间赶到灾区,各类媒体关于汶川地震报道的迅速、全面,信息透明程度之高,是罕见的。5月12日14点46分,新华网最早发出快讯,随后的跟进报道,各报和广播电台、电视台,都反应很快,发挥了各自信息传递的特长。从第二天起,中央政府和相关的地方政府开始频繁地召开各种新闻发布会,转达领导层的信息。政府每天发布伤亡情况的最新统计和救援进展,信息较为公开、透明,满足了观众对重大信息的需求。
  
  央视新闻频道地震当日15时起,就开始了24小时直播报道,该频道和央视一套迅速并机,随后形成全天候播出的特别节目“抗震救灾,众志成城”,至今已经十一天了,仍然继续。直观的现场信息客观展示了地震的惨烈程度。各传媒的记者源源不断地涌向汶川,直播的信息源很多,报道角度多样化,直接连线本传媒的现场记者。现在看电视有一种感觉,现场直播能够一直忘我的看下去,这说明传媒与受众的距离拉近了。
  
  地震发生的最初十来天,真正在地震区发挥作用的是广播,地震使得灾区电网瘫痪、通讯中断,电视没法看,电话打不通。收音机是灾区群众和救援人员最快最有效的了解信息的传媒。广电总局迅速决定向四川灾区捐赠便携式收音机5万台,接着,中央军委紧急调拨17万台收音机,发放给参加汶川大地震抢险的部队官兵。这个决策在传播效果的意义上,及时而重大。广播电台的特别节目24小时不间断地播报,起到了信息沟通、抚平心理创伤、遏制传闻的积极作用。
  
  由于我们的信息发布及时而详尽,境外媒体的报道的信息源多数来自中国传媒,因而我们掌握了报道基调。信息的公开和透明是处理突发事件的关键,恐慌的真正根源来自信息的不确定和不平衡,此次大地震中虽然伤亡十分严重,但社会上基本没有多少谣言传播,全国团结一心抗震救灾,传媒的传播收到了良好的的正面效果。
  
  灾害报道体现出人文关怀
  
  传媒及时展现了地震灾难的惨烈,使得全国人民把心绪集中到对人、对人的生命的关注方面,传媒在及时报道救灾进程的同时,大量的镜头和文字都集中在救灾行动中的人、受难的人身上,闪现出人性的光芒。一个个动人的瞬间镜头,一篇篇感人的文字报道,留住了无数人的目光,真正产生了巨大的“众志成城”的力量。
  
  这次灾害报道中,普通人和首先赶到的军队、武警战士占据着主要位置。各媒体纷纷报道抗震救灾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彰显着他们身上的人性美,如敬礼的孩子、保护学生的老师、奋不顾身的战士,捐款的乞讨老人,众多的志愿者等等。四川电视台大量报道了排险前线公路的情况、现场挖掘废墟中的人的细节画面等,灾区人民群众自救自助等,让人们充分感受到了在没有外界救援大军的情况下,四川老百姓团结互助自救的伟大而坚韧的精神。灾害的受害者和救助的主要力量都是普通人,从老百姓到战士,他们真正成为报道的主角。
  
  数万人的死只是一个数字,而关于具体生命的陨没,则会深深地震撼着人心。正是传媒大量报道的一个个具体的现象人性的场景,使我们感同身受,激发起全民族的凝聚力。
  
  这次各媒体报道领导人的活动时,不只报道他们对灾区人民的慰问,更报道他们所流露的真性情。温家宝总理摔在了废墟上手臂受伤却拒绝医治,他对救援部队的命令、对孩子抚慰的话语、难掩的泪水通过媒体真切地呈现出来,赢得了人民的信任。主流传媒在报道的中,开始突出事件本身,领导人活动的新闻,位置相对低调。例如5月21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头条是配发大幅照片的消息《汶川救援七大亮点》,二条是汶川地震动态,三条以下才是温家宝、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的活动消息,他们的活动带有指导意义,还是需要的,但是标题字号比以往小多了,篇幅也小多了。这个变化体现了“三贴近”的原则。
  
  为了使群众能够在灾难发生时更好地保护自己,使灾难对人类的伤害减少到最低程度,许多媒体开始普及如何在地震中求生的科学知识。随着救援的进行,各媒体纷纷开辟寻亲栏目等等,这些都是体现了人文关怀。
  
  遵循“减少伤害”的采访原则
  
  在面对灾难的受害者时,记者更要有人文关怀的意识,避免对受害者造成再次伤害。有些记者的做法很让人感动。如,当被采访者感到疲惫时,四川电视台的记者收回话筒,向观众解释:他太累了,我们让他休息吧。对于失去亲人的当事人的采访,通常由记者出面叙述他们有哪些亲人不幸遇难,不强求人家自己再揭心灵的创伤。
  
  但是,在某些电视镜头和广播话语中,一些记者缺乏人文关怀意识的问题也暴露出来,除了强求采访对象回忆痛苦经历,缺乏同情心外,还发布了一些具有强烈刺激性悲惨照片,例如国内某些媒体上,一张张孩子们在废墟中惨不忍睹的尸骸的照片,被放在了显赫位置,以惨烈来吸引人的目光。更有记者刻意将死者脸部进行清洁后拍照,丝毫没有顾及死者的尊严,顾及生命的尊严,甚至也没有顾及观者的感受。
  
  以上的问题属于新闻职业道德中“减少伤害”这个原则。人文关怀精神在职业规范中的应用,是最基本和最普遍的。这方面,多数国际的或行业的职业自律都有表述,例如美国职业记者协会(SPJ)的《职业伦理规范》提到: “对那些可能因为新闻报道而受到负面影响的人们表示同情,尤其面对孩子和没有经验的消息来源或采访对象时,要特别小心。当采访受到悲伤事件影响的人们或使用其图片时,记者要有同情心,谨慎使用图片。要认识到采访和报道可能会对采访对象或公众引起伤害和不安,自以为是地追逐新闻是不可取的。”
  
  这次地震报道中,记者们非常辛苦,想要得到第一手资料的职业冲动也可以理解。但要明确了一条原则:人的安危、人的情感、人的尊严,比收集新闻更重要。任何时候,人的生命高于一切,尤其高于记者从事的新闻报道本身。
  
  对今后报道的期待
  
  这次地震波及面比唐山地震要大,初期由于信息不通,所以,最初的新闻以报告最新的消息为主,以满足公众对信息的需要。但在宏观上,我们的传媒一定要有“报道阶段”的意识,也就是说,知道下一步要做什么,即发挥传媒的抚慰功能。地震的死亡人数估计会上升到七八万人,如何稳妥地报道,如何抚慰公众的心灵,是传媒要做的第二步工作的重心。我们从现在起,还要想到第三步、第四步,以便主动、灵活地协助党中央渡过现在的艰难时期,处理好抗震救灾的诸多事项。
  
  救灾和灾后重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政府对灾民的持续救助、财政拨款、善款和物资的分配使用情况,是国人和国际社会非常关注的,这都需要政府及时、主动公开真实情况,需要我国媒体持续追踪报道,掌握这些信息的话语权,让国人和国际社会了解真实情况,为灾后重建争取有利的舆论环境。
17——深度展现人性——论汶川抗震救灾报道的特点 17——深度展现人性——论汶川抗震救灾报道的特点 5——媒体抗震救灾报道的框架分析 22——汶川地震报道的特点和对传媒未来的影响 22——汶川地震报道的特点和对传媒未来的影响 3——灾难事件报道中媒体与受众关系的新思考——从CCTV抗震救灾报道说起 7——突发公共事件报道:新闻媒体实力的全面检验——东方卫视抗震救灾报道及其启示 3——灾难事件报道中媒体与受众关系的新思考——从CCTV抗震救灾报道说起 7——突发公共事件报道:新闻媒体实力的全面检验——东方卫视抗震救灾报道及其启示 患难见真情 抗震救灾展现人性光辉 中国汶川抗震救灾纪实 中国汶川抗震救灾纪实 官员显官威,打伤志愿者 ——抗震救灾中令人难以接受的丑恶一幕 谈一谈中国军队在抗震救灾中的美中不足——激情后的反思 军队在抗震救灾中的美中不足——激情后的反思 中国军队在抗震救灾中的美中不足——激情后的反思 谈一谈中国军队在抗震救灾中的美中不足——激情后的反思a 官员显官威,打伤志愿者 ——抗震救灾中令人难以接受的丑恶一幕 中国军队在抗震救灾中的美中不足——激情后的反思 危难时我们挺直脊梁 ——记抗震救灾一线的共产党员 谈一谈中国军队在抗震救灾中的美中不足——激情后的反思(转载) 抗震救灾志愿者榜样:拯救汶川樱桃的一马青尘(图) 抗震救灾志愿者榜样:拯救汶川樱桃的一马青尘(图) 汶川抗震救灾看我们的国防动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