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喊你回校上课 ——2009校园流行语集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1:08:35

老师喊你回校上课

                           ——2009校园流行语集萃

 

                     策划:本刊编辑部     执行:吴佳男

 

流行语一:“***,你妈喊你回家吃饭!”

 

2009年7月中旬,网络营销专家黄亮华在百度贴吧里发了一个只有标题“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没有任何内容的空贴,在短短一天时间内,它迅速成为网络第一神帖,点击数百万次,回帖数十万条,引发了一场网友们纷纷参与的网络集体大狂欢。因其十足的可代入性,一时间,”贾君鹏,你妈妈给你买手机了“、“***,妈妈喊你回家洗洗睡”、“台湾,妈妈喊你回家吃饭”等空贴陆续出炉。

这句话得以流行,一方面反映了网民们在种种看似无聊的网络行为中,急于寻找自己的欢乐,同时也折射出了其精神文化的空虚状态。另一方面,这句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话,确实给了所有沉迷网络的学子的内心以温柔而致命的一击。

时代总是存在悖论,一方面,绝大多数已标榜成人的学子过江之鲤般跳入互联网的大潮,惟恐落伍,另一方面,内心多少还对童年的记忆犹新。小时候我们在草坪上玩泥巴,母亲远远地喊我们回家吃饭,而今,我们已然淡忘的,是当初的温暖和梦想。

这句话的流行,最大的贡献也便是引起我们的这种回顾与反思。

 

流行语二:“哥吃的不是面,是寂寞。”

2009年8月,在百度贴吧里有人发了一张“非主流”男子吃面的图片,图片配文“哥吃的不是面,是寂寞”。自此一发不可收。相继有网友模仿:“哥爱的不是你,是寂寞”、“哥抽的不是烟,是寂寞”、“哥上的不是网,是寂寞”……一种集体性撒娇迅即蔓延开来,“寂寞党”就此在网络上悄然形成。而与这句流行语相伴而生,形成巨大爆发力的还有一句:“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

这两句话“雷人”而看似为赋新词强说愁的话,表现出的是当下青少年流行文化反智的特征。这种反智,常常表现为颠覆精英化、颠覆传统价值,强调无聊和颓废。更直接一点地说,是对看似喧嚣的网络生活背后巨大空虚的一种自嘲。

值得一提的是,这句话的诞生,与当时网络游戏“魔兽”暂停服务器,诸多忠实拥趸突然流落“网络街头”有极大关连。

对于诸多学子来说,当谨供我们娱乐的东西突然消失,我们却又无法马上回归对现实诸多目标的追求时,无聊成为存在的一种合理方式,价值观的断层便昭然若揭了。

这种寂寞,是危险的寂寞。

 

流行语三:“嫁人就嫁灰太狼,做人要做懒羊羊!”

 

其实,自2005年起,《喜羊羊与灰太狼》便在全国50多家电视台陆续播放,渐成收视热点,但事实上真正大火,还是2009年电影《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放映之后。看上去简单得有些无聊的故事,却不经意间在少年儿童和大学生,乃至白领中迅速走红。对于少年儿童,自然喜欢的是一个个可爱的小羊一次次战胜凶恶的大灰狼的故事,但对于大学生而言,故事里鲜明的“人物”形象显然成了价值观的模仿对象。

“爱老婆胜过自己”、“吃苦受累爱劳动”、“为老婆花钱不心疼”、“不花心从一而终”……灰太狼的优点成了女孩寻找伴侣的标准;绝大多数时间用来睡觉,不爱运动,却聪明机智,而且临危不乱,总是一派大智若愚、举重若轻的懒羊羊,则成了男生们备加推崇的榜样。

在许多老一辈眼中,恰似2009年年底广泛流行的“喜儿应嫁黄世仁”论调,女生们选择“灰太狼”无疑是“傍大款”思想的写照;而男生只知道睡觉,玩乐则是期望不劳而获的混世法则。

其实,换个角度看,除非十恶不赦,嫁个多金而又帅气体贴的老公,是任何时代女性的感性诉求;而不一根筋,使巧劲儿达到目标的做法,也正是为了适应当今社会的瞬息万变。

“我就要嫁灰太狼”之类的论调,也不过就是喊喊罢了,谁都知道这事儿可遇不可求。


 

流行语四:“不差钱儿”

 

赵本山每年在春节联欢晚会上都会制造一到两个流行语,这已成定律。2009年,虽然也捧红了小沈阳,但老大还是赵本山。自“相当地”、到“你太有才了”,再到“不差钱儿”,我们能清晰地感觉到时代的一条脉络:你只有“相当地有才,才会在而今的时代不差钱儿。”这个词在大学校园流行,更多表现出的是大学生的一种自命洒脱与自嘲。

赵本山说“不差钱”,是因为“这个可以有”,而我们在校学生,绝大多数时候,是真的“差钱儿”。

女朋友过生日,你嘴说“不差钱”,事实上,你借了朋友二百,加上一个月的生活费,与之度过了一个貌似浪漫的春宵,之后,便是一个月前胸挨肚皮的蹭饭日子;你请室友去通宵,与之度过了一个“金戈铁马,恣意恩仇”的夜晚,及至黎明,清冷的太阳光照在你困顿委靡的脸上时,你懊悔的,可能是父母在这个秋天半个月劳作成果的付之东流。

总之,同学间以这个词调侃可以,千万别打肿脸充胖子。

 

 

流行语五:“被就业”

2009年7月12日,天涯论坛上,一个网友发贴:“我就业啦,就业啦,太兴奋了,而且是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被就业的!”

这便是“被就业”的最初由来。意即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竟然已被签署了就业协议书。而在随后的几个月间,“被代表”、“被自愿”、“被捐款”等多种“被XX”词语在网络上流行起来。有网友戏言,我们已经进入“被时代”。

“被就业”成为2009年大学生最无奈,最不爱听的一个词:就业形势愈发严峻的2009,学生自己奔波在烈日与暴雨下,在社会上雪片一般地投简历,求爷爷告奶奶一般找寻“下家”已够可怜,一纸虚构的“已就业”协议书,更将他们“被伤害”得遍体鳞伤。

曾几何时,“大学”二字已在大学生眼中,失去了其本来的耀眼光环。而“被就业”这明显超出了简单的就业率造假范畴的事件,而走向明目张胆的就业欺诈。

2009,“被就业”的人已够多,不希望2010年夏,更多人加入这一阵营:是的,我们希望很快得到工作,但不希望这工作“不含岗位、工资以及相关福利”。

 

流行语六:“这事儿不能说太细。”

 

2009年元旦过后,央视《焦点访谈》节目中报道了天津坚持收取55元的车辆通行费的新闻,面对记者“天津市每年要偿还的公路建设的贷款量有多大”的提问,天津市市政公路管理局一官员说:“这事儿不能说得太细。”就这样,一句网络流行语被制造了出来。

“这事楼主说得太细了,下回注意”、“我不能说太细”……网络上,一些跟贴如是出现。

大学校园与社会,越来越缺少围墙的限制。大学生对社会上一些流行语的敏感程度,也超乎想像。“宿舍楼门口的自行车收费这事儿,不能说太细”、“三教楼哪个建筑队包的?这事儿不能说太细”、“二哥和那个女孩那事儿?不能说太细”……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学“乖”了,不想将一些事儿说得太细,除了校园生活中故作神秘地卖个关子,更多的,是对一些看不入眼的社会现象的无奈。

 

流行语七:“被我点了,答题去!”

 

“被我点名了,答题去!”被点到名字的要在自己的日志里写下自己的答案,然后去掉一个问题,再加上一个问题,仍然组成20个问题,传给其他10个人,而收到命令的10个人,每人答完后再传给另外10个人,让游戏继续下去,以至形成病毒式蔓延……

与以上这个流行问句相似的,便是“偷菜去”、“你今天贴了谁的条”之类更火的游戏。

自几年前“校内”网流行开始,WEB2.0时代的迹象便一一显现,大家想玩的就是互动,就是点对点的挖隐私。而今,开心网和微博兴起之后,这种势头有增无减。

与当年的高中好友重新被联系在同一根网线上,是个好事儿;但为了虚拟的蔬菜和水果,调好闹钟,深更半夜起来偷别人的“菜地”就大可不必了吧?

更有不少人,因为别人半夜偷了自己牧场里养了十几天,贵达“20万”的熊猫而与从小玩到大的同学断交,这更是得不偿失。

游戏毕竟是游戏,现实也仍是现实。

将现实与虚拟混淆,是不折不扣的傻子。沉迷于虚拟的货币,终不如找个周末去外面发传单站一天,挣点现实的零花钱实在。

 

流行语八:你OUT了

 

2009年初,某某茶饮料广告中,一群学生上课时喝着貌似啤酒的东西,老师提出疑问:“上课喝啤酒?”学生齐齐大呼:“老师你OUT(过时)啦!”时尚白领坐上男友的汽车,无比享受的品尝着看似啤酒的饮料,男友大惊:“开车喝啤酒?”女白领娇嗔道:“嗯,你OUT(过时)啦!”

时至2009年末,这则广告中这种饮料是否在市场上大火不得而知,但“你OUT了”这句话却让众多大学生中招。

“这件套装是最新款,你都不知道,你OUT啦!”“不知道这老师是谁?你OUT啦!”“还在开心网种菜吗?你OUT啦”……众多大学生争先恐后使用这一词语交流时,标榜的是自己未曾落伍,一直走在潮流前面;与此同时,也敏感地感觉到,这样交流事实上可以舒缓交流气氛,增加对方的好感。

这句话,是2009众多流行语中最没有争议,说出来给人压力感最小的一个。

 

2009校园流行语备录:

1.piapia地;2.心神不宁;3.明天,你会不会也在5米的高空看风景?4.“曾哥真汉子”、“躲猫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