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村:“倒扁红潮”对台湾政局的影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3:54:57
(提要)施明德发动的非暴力反贪腐“倒扁红潮”已有一个月,对台湾政局带来多重影响,台湾政治生态发生变化;民进党的政治人物权力与影响此消彼长;由此而给马英九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存,而且挑战大于机遇;年底(台)北高(雄)市长选举的选战硝烟难起,将被边缘化。
施明德发起推动的“倒扁反贪”运动人头涌涌,以穿红衫为明显标志,被称之为“红衫军”、“倒扁红潮”。红潮从9月9日至今不仅汹涌不退,而且越滚越大,涌向台湾全岛。“倒扁红潮”冲击着台湾政局,更给政坛带来诸多难以预测的影响。
一、施明德推动“倒扁反贪”运动的原因
台湾岛内自今年年中以来出现“倒扁”风潮,其原因颇多,但主因是陈水扁及其家庭的贪污。所谓“一妻二秘三师四亲家五管家”则是对陈水扁及其政权贪污腐败的简练概述。从高雄“捷运弊案”开始,陈水扁上台以来的一系列舞弊案陆续被揭发出来,陈哲南的“司法黄牛案”、“总统府炒股案”、“吴淑珍瞒报珠宝案”、涉及太平洋百货公司经营权的“SOGO
礼券案”及收集发票谋利的“国务机要费案”等等,一系列弊案的主角都离不开陈水扁这个中心,陈水扁是“大钱要拿”,“小钱也不放过”,“总统府”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贪污中心。这自然引起了台湾民众特别是要求政治清明的中产阶级的不满与愤怒。施明德能够在短短一周内得到100万民众每人汇款100元台币、总额达到1亿元的支持,所反映出来的就是民怨,说明民怨积压已久,只不过是在施明德的号召下表达了出来。
其他的原因还包括陈水扁六年来执政无能,台湾经济每况愈下,民众生活困难,痛苦指数上升;在两岸关系上,陈水扁当局不仅拒不承认“九二共识”,两岸政治僵局难以打破,而且拒不开放两岸三通,使台湾经济在东亚的经济整合中逐渐处于边缘化;在台湾内部改革等问题上,陈水扁将改革停留在口头上,玩“口水战”,或者是借改革之名行图利财团与个人私利之实;在权力分配问题上,表现为典型的权力的傲慢,当选后“整碗捧去”,无视“宪政”制度设计,拒不与在野党分享权力,甚至故意挑起政党与族群之间的对立,大搞“政治正确主义”……
正是台湾民众对陈水扁六年来的施政已经是忍无可忍,在泛蓝势力循“法律”途径无法解决的情况下,施明德的“倒扁”运动便走上了街头,以全民“倒扁反贪”来要求陈水扁下台。
施明德提出“倒扁”也可能有其个人历史定位的考量(提出“倒扁”是其人生最后一战即是明证),但“倒扁”风潮的基本性质却无疑都是为了反对贪污,认为陈水扁政府已经无法为台湾带来新的前景与未来。
二、施明德“倒扁反贪”运动的特点
由施明德提出并推动的“倒扁”运动发展至今,呈现出六方面的特点:
其一:全民性。不分蓝绿,全民参与。不仅施明德是长期反对国民党的,是绿中之绿,而且参与决策的主要人员都是民进党员或者是亲民进党的人员,回应施明德“倒扁”的若干团体也是绿色的,如律师界、医师界的人士等,就政治色彩而言,既非蓝也非绿,或者是蓝绿均有,据“倒扁反贪”总部人员张富忠估计参加民众至少有三成以上是绿色的支持者,呈现全民“倒扁”的最大特点。
其二:自发性。100万民众每人汇款捐100元的目标,在短短一周时间内实现,没有民众自觉的、自发的参与,几乎是难以达成的;而从9月9日开始的在凯达格兰大道上的静坐来看,不仅第一天的十几万参加人员中,没有几位是动员而来的,而且在往后几天中,民众均是自发、自动来参加,或是上班前来,或是下班后到,或是白天参加,或是夜晚静坐。
其三:持久性。施明德作为陈水扁的“前辈”,深刻了解陈水扁对权力的贪婪与其不到最后时刻不会放弃权力的斗争性格,从而自运动开始,就做好了打“持久战”的思想与物质准备。施明德称:“不是陈水扁倒,就是我倒”,这既是“倒扁反贪”决心的流露,也是做持久战的考虑。因此,只要陈水扁坚持不下台,“倒扁反贪”运动就难以半途而废。
其四:非党派性。该运动刻意排除有关党派特别是国民党等泛蓝党派的参加与动员,以免被陈水扁与民进党“抹蓝”,即使是马英九等政治人物也只能以个人身份参加或表支持,静坐现场拒绝出现涉及党派的旗帜,包括“国旗”也不准出现。
其五:非暴力性。运动的组织者声明运用合法的途径,以和平静坐的方式,表达全民反对贪污、要求陈水扁下台的心声,施明德强调用“爱”与“非暴力”来展现民意,逼迫陈水扁下台。参加运动的人员多为中产阶级,尤其是女性占到六成,因而在整个运动中也遵循了组织者提出的和平的、非暴力的提议,体现出参与者的高度群体素质。
其六:目标单一性。整个运动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反对陈水扁及其家庭的贪污腐败,要求陈水扁立刻下台,以落实社会的公平正义,还给台湾社会与未来一个晴朗的天空。其他诉求,在整个运动中没有市场,也不被允许带到静坐现场。若干政治人物企图借此推销自己则被民众列入不收欢迎者,参选台北市长的谢长廷被民众赶走就是一例。
三、对台湾政局的影响
1、台湾政治生态由“蓝消绿长”到“蓝绿平局”。无论“倒扁”运动的前景是什么,无论陈水扁最后是“鞠躬下台、谢谢收看”或者是“留府察看、以观后效”还是“苟延残喘、生不如死”地赖到2008年5月20日,“倒扁”运动对台湾政治生态的最大影响是将改变原先由民进党上台后开始进行的“蓝消绿长”的发展态势,进入“蓝绿平局”或者“蓝绿对峙”甚至出现“绿消蓝长”的情况。目前的陈水扁通过挟持民进党以保住个人政治权位,但结果是不仅其个人政治权位难保,而且是极大地拖累甚至拖垮民进党,既拖垮了民进党的社会支持度,更拖垮了民进党创党以来所建立的“清廉”、“勤政”的核心价值。台湾社会在2008年出现二度政党轮替的可能性更加大了。
2、民进党政治人物权力与影响此消彼长。主要表现在:一是陈水扁的权力跛脚无可避免。因为民进党内各派系的政治人物害怕吕秀莲接位,所以不希望陈水扁马上下台,从而采取“挺扁”的立场,但面对高民意的、来势汹汹的“倒扁”运动,陈水扁已经惊慌失措,从而要求全党动员来“挺扁”,9月16日活动前民进党中央发出的“挺扁动员令”,不仅将使台湾社会因为“倒扁”与“挺扁”而更加呈现两极对立化甚至社会冲突,而且也使民进党内的苏贞昌、吕秀莲、谢长廷及游锡等四大天王的权力斗争扩大化与公开化。可以预料的是,随着“倒扁”运动的进一步发展与深入,民进党内围绕陈水扁下台与否的争夺将更进一步加剧,苏贞昌、吕秀莲等与陈水扁的切割或者是划清界线的动作将更加明显与突出,他们真正地走自己的路已为时不远。
二是苏贞昌“超级天王”地位更加突出。在陈水扁面临泛蓝“罢免案”、宣布权力下放后,民进党前“立委”沈富雄曾经大胆预告,民进党过去的四大天王,在今后只有一个天王了,那就是苏贞昌。面对社会上要求陈水扁下台的强大压力,陈水扁自顾不暇,确实无力也难以再在四大接班人中玩恐怖平衡,加之苏贞昌作为“行政院长”手中所掌握的行政资源,在民进党内竞争2008年候选人的比赛中处于了绝对优势的位置。苏贞昌“一王独大”的地位已经形成。三是吕秀莲的“总统餐”可望不可及。陈水扁如果下台,吕秀莲无疑是最大的得益者,陈水扁面临下台的危机,这对吕秀莲来说当然是“好事”,但“好事多磨”,“总统”大位对吕秀莲而言是“好想你但口难开”,可望不可碰。
四是游锡与谢长廷离2008年更远。作为民进党主席的游锡的“挺扁”是不遗余力,但表现却是洋相百出,无论是把施明德“倒扁”的道德性说成是“封建”与“人治”,还是把9月9日的下大雨比喻成“天助陈水扁”(这说法才是真正的封建),甚至给“倒扁”抹蓝与抹红的伎俩等等,在在都向社会显示出游作为领导人的无能与无德。而参选台北市长的谢长廷不仅在四大天王的竞争中逐步边缘化,而且由于“倒扁”运动的风起云涌而在市长竞选中边缘化,难以发声,也难以有舞台。
3、马英九的机遇与挑战并存,挑战大于机遇。国民党与马英九的机遇表现在:陈水扁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民进党由于陈水扁的拖累而受重创,“改革”形象不再,“进步”声望难留,党的发展进入停滞期,特别是民进党政治人物之间的权力斗争一时难以停止,这为国民党的发展、为马英九的政治前途确实是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新新闻周刊》副社长杨照称之为“天上掉下来给国民党的礼物”。但问题是国民党的改革也并不顺利,社会大众对民进党的失望也没有转化成为对国民党的期望,作为党主席的马英九难辞其咎。特别是面对施明德的领导的“倒扁”运动,马英九处于两难境地:一方面,他是台北市长,负有全台北市社会治安与社会稳定的重责大任,是否批准施明德“倒扁”的下一步申请,如何处理群众“倒扁”运动中可能出现的暴力或者是出格的举动,在在都考验着马英九的政治智慧;另一方面,作为台湾最大的在野党主席,在陈水扁明显的违法乱纪、已经不适任做台湾最高领导人的情况下,在主流民意要求陈水扁下台、民众已经上街静坐的情况下,马英九继续无所作为,或者只是表示道义上的支持,无论如何已经无法自圆其说。而一旦不慎,马英九与国民党甚至会因此而丧失在野阵营的领导权,在整个反对党阵营中被边缘化。
4、年底台北与高雄市长选举的边缘化。目前离12月9日的台北、高雄市长与市议员选举尚有两个月,但时间逼近而选举战硝烟难起,原因不在于此次选举的重要与否,也不在于参选者的社会知名度的高低,而是因为蔚为风潮的“倒扁”运动集中成为了社会与新闻媒体的主要关注点,陈水扁下台与否、施明德下一步如何进行“倒扁”动作、民进党内的天王与陈水扁何时划清界线、马英九的动向等等,都是社会关心的重要焦点,而无论是台北还是高雄的市长候选人,不但难以提出吸引媒体注意的议题,而且也难以发出吸引人的举动,只能是“鸭子划水”,“走着瞧”。市长选情如此,更加别说市议员选情了。总体看,这样的选情对民意调查领先的郝龙斌与黄俊英应该是有利的,尽管想要参选的宋楚瑜连续几晚参加了静坐,但与台北市长选举似乎难以划上等号。
作者为台湾问题专家    香港《经济导报》第40期(10月9日出版)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