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巷 生活没有诗意对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5:44:30

         地名溯源
        但凡地名以历史名人命名往往令人自然而然地产生联想,是不是与该名人有什么关系,住过?吃过?玩过?游历过?……但李白巷不是,它的原名是李家巷。
       在广州的李家巷曾共有至少四条以上,全是因为聚集了李姓居民而得名。到20世纪30年代初,国民党政府为避免由于地名混淆而造成不便,进行了大规模整改,除一条巷保留原名,其余做改动,成为今天的李白巷、李靖巷等。对地名颇有研究的廖汝忠老师称此为一次比较有意义的大规模政府行为,并说类似情况还包括关家巷等巷的改名与命名,所以会有关平、关公之类的地名,一切仅与姓氏有关。

李白巷里唯一有点小资的地方:军阀旧宅三楼的花地砖。 

       心灵地图

      印第安人没有自己的文字,族中发生的大事小事,又不能没人记得,所以一般每个部落都养着个高级“知识分子”,他们什么也不干,就记事儿,上辈、上辈、乃至上上辈头领姓甚名谁,做了什么大事小事,生了几个孩子,打了几次仗,分了多少战利品……之类,无论巨细全在脑子里,等他差不多不幸的时候,找个学生,全说一遍,如此部族的历史全部记录在案,族人需要时,随便翻阅。对于我们这些生活在现代文明社会的人来说,除了文字图片的资料记载之外,印第安式的口传言授也是流传于人群中很不错的一部分历史。
        虽有古训云,凡事不可道听途说,要有科学的严谨的考证。然而看似来历不明的“胡说八道”往往更具震撼效果,更有趣,因为有现场感,生活气息。上大学时,和一众同学去洞庭湖玩,不记得哪个眼尖的看见一大片带着些苍凉诗意的荒草地,估计是湖水大面积干涸形成,遂拍照、翻滚,折腾了大半日。谁知后来从乡民那里听说这块地有血吸虫!也曾有一对男女同学兼亲密恋人于此地游玩,结果一个染上了病……乡民说得有声有色,有鼻子有眼,好一段凄婉的爱情故事,对于我们,却像部残忍的恐怖电影。后来虽经极怕死同仁的考证,都是些没鼻子没眼的事儿,但即使是若干年后的今天,想起来也心有余悸。这就是散落在民间的故事的威力,亲耳听来,有故事的鲜活,有讲者的表演,还有听者的参与,故事本身是否事实并不那么重要,因为它至少有一种真实,就是民间曾有过这样一种流传,从流传中可以很自然地推出一些当地、当时人的思想、方式状态。像人人皆知“望夫石”的传说表达了人们对忠贞爱情的颂扬和对该种道德观的认可,“五羊的传说”则说明了农业是当时社会生产、经济繁荣的重要标志。要是换在当今年代,做“石头”显然没有吸引力,不过在望夫的时候,巧遇开着大奔的纯情靓仔,从此展开一段浪漫之旅,肯定更受欢迎;而“五羊”,也别衔什么谷穗了,最好是超级智能电脑芯片之类;至于那个“血吸虫”的传言,多少表达了这样一种潜意识,不想外人随意“践踏”自家地盘,只好编些故事吓外人娱自己。从这个角度说,人群中传闻的故事也更有亲和力。
        像此番寻访李白巷,小小一条巷,除了最近在它直面的北京路上发现了南越王时期的古道,远远看巷口,可能就没什么值得记载的大事,资料记载也少得可怜。我们到现场,远远看去,很大一个门牌,古色古香,以为还不错,走入再看,巷两边一溜做小买卖的,心急火燎地穿过几十米长的商业铺头,短短的巷就只剩下顶多20米长,一边存放单车摩托,一边拥挤着“乱七八糟”的民宅,我傻眼了,呆坐在看单车人的长凳上,两眼发直,想着这次肯定死得很惨。幸亏跑来跑去拍个不停的摄影记者眼尖,私家侦探般:“你看巷尾那个发廊,很旧,铺主很像本地人,去问问。”与李姓铺主一席谈,立刻打开了李白巷的时光通道,场景,兴奋、怀念、无奈一切情绪全在故事了。

一个年代久远的门牌,“一九六七”可能是1967年,也可能是1967号。

随着北京路的翻修,李白巷更无法找到一点诗意的痕迹。

        寻找之旅
        小巷风情  不是古诗,是杂文

        李白巷西头巷口正对着北京路,就在这个路段,最近发现了民国、明代和宋代三个历史时期的路面  及相关遗迹,目前考古队正继续探察拱北楼(广州历史传统中轴线上的重要城门,由于它是两层门的建筑,也叫“双门底”)基址的确切所在地,围栏、翻起的路面令商业步行街忙上添忙。记者目光穿越挖掘现场腾起的灰尘以及午后耀眼的阳光,看见一个门楼样的巷牌:李白巷。可才靠近,街巷迅速淹没在熙攘人群、林立店铺之中,一条100米多点的小巷, 真的很容易错过。

  这是记者在李白巷捕捉到的一个细节:在两边档口和人潮的夹击下,三轮车夫必须把路边的小凳搬开才能顺利通过。这里没有阳春白雪,只有下里巴人。这就是真实的李白巷。


        小巷前半段,与颇有古意的巷口牌坊全不相称,两溜排满现代商业小铺,卖波鞋的、卖桌球杆的、还有太白皮具批发市场的侧门。如果非要说出它比其它任意一条商品批发街道的不同之处,那就是它太小,没有货品多得让你倒抽口气的气势。
记者躲过热情的叫卖声,进入小巷后半身,几步之隔,安静许多,几步之内,已然碰壁,一座低层商品楼正堵在二三十米外的东头巷口,感觉还没开始已经结束,李白巷,就这么长了。立于闹与静的交叉口,左右上下打量,靠巷右手边摩托、单车排成行,几个住户和看车的叽里呱拉地聊着天。一位年轻些的女士面皮白净,最是健谈随和,她嫁到李白巷有十几年了,住在老公的父辈起的房子里;几个年纪大些的也是后来才搬入,她们都不姓李。对面蹲着个卖煮花生的小贩,黑黑瘦瘦,偏偏旁边站着个又白又嫩的小家伙,两只小胖手熟练地剥花生,吃得咿咿呀呀眉开眼笑,等着正在太白商场批发采购的父母。小贩背后拥挤着一溜民宅,几乎全是三四层高的红砖房,钻入这些民房向上望,连一线天也被重叠交错的阳台、花草、衣衫分得七零八落,现出几点、几丝阳光。这些房子从砖色判断,大部分已有二三十年的历史。有一座紧靠东巷口的四层小楼,仔细看很不“和谐”,墙面均涂成灰白色,三楼悬着三个容一人宽畅、容两人够呛的小阳台,精精致致,饰线考究。奇怪,怎么会有这样一栋没落贵族模样的建筑藏于普通民居之中?

李白巷其实是以卖桌球用品闻名。


        在这栋建筑紧靠巷口的一楼,有个小小旧旧的发廊,因为直对着巷口打横通道,发廊门檐下挂着两面镜子,若真有个大鬼小鬼的路过,顾影自惊,跑都来不及,当然没精力打扰主人家。这主人家姓李,叫李进文,从祖辈起迁居此巷,生于斯长于斯,对小巷“春秋”了如指掌。此时,他正舒舒服服地坐在铺门口看报纸,享受着周末午后的休闲时光。忽然看见两个外“巷”模样的人,一个挂着相机四处拍,一个拿着小本一脸茫然,显然是在巷子里找不到料的记者。于是李先生慷慨相助,一张破旧宣传画上的草图,一番从不用记起、永远也不会忘记的回忆,帮助记者打开了通往昔日李白巷的时光隧道。

私家手绘地图:李白巷的过去   制图/章宁

私家手绘地图:李白巷的现在  制图/章宁

 

         民间传奇

        这实在是一条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小巷,它不像三家巷,没有哪个文人在小说里把它详细描述,更没有赋予它动人的故事。幸而在李进文先生的相助下,记者得以了解李白巷的民间传奇。这些故事就像古老的印第安人记事一样流传下来,没有任何文字记载。至于其真实程度,就无从考证了,记者也只能在老街坊的点头中去相信。
巷尾的地原是军阀助学用的
        清末民国初,巷口这条北京路还叫“汉民路”,为表彰胡汉民吧。明眼人看位置也猜到,靠近“领导”的李白巷,怎么也是个富人巷。麻石铺地,干干净净,优优雅雅。巷子里时不时有高级军车出入,这是因为里面住着一个李姓的大军阀,据说起码是个旅长,那栋没落贵族模样的建筑就是他的私宅。他家里养着6个小老婆,从阳台数量估计,李旅长应该是个会算计的小气鬼,3个阳台6个女人,就是为了上阳台看风景而争风吃醋,也刚好势均力敌,不必旅长亲自出来主持公道;但从小楼东手的李家大祠堂看,他实在大方,曾出资不少加以修葺。李家祠堂起于清代,建在现今巷尾那座商品楼的位置,当时台山、开平一带的李姓族人进京赶考纷纷来这里落脚,然后到附近(府学西街一带)的书院初试。初试过关,学子去城隍庙里拜神,之后直接搭船进京,当时海岸线就在文明路附近。祠堂年代久了,自是需要些费用修葺,李旅长据说就是做了这好事的李姓族人之一。不久硝烟又起,他于是带着老婆们走向战场,人去楼空,从此杳无音信。一些李氏族人从乡下迁入,将大屋分住。李进文的爷爷就是这样来到旧屋的族人之一,由于他家地处交通要穴,李姓众人常围坐在家门口的一圈麻石上聊天,许多故事就这样传到李进文耳中。
       每逢初一十五,李进文的母亲便带着他去祭祀先人。祠堂高高的院门,一进去很宽畅的院子,两厢是书院,中间大堂,很漂亮。解放初期,祠堂改为“北联中学”,后又改为“抗美战校”,再后来变成“九十九中学”、“教育局宿舍”,再再后来,至上世纪80年代,终于寿终正寝,拆了,麻石路面也改铺水泥路面。不知是怕费事还是别的原因,巷口横街车棚下还保有一溜麻石,它们是幸存下来的“麻脸石头”,有机会与新式交通工具见个面。
李旅长的旧屋内,当年装饰风格保持得最好的是三楼住户。敲开房门,一位老者满脸警惕挡在门口,随着来意的慢慢说明,屋门越关越小,最后“砰”的一声,关闭,我们只好作罢。
巷口的地皮是孙科划给高剑父的
       紧挨着李旅长豪宅,曾有一栋非常漂亮的西式别墅,里面住着陈家,整个李白巷内就这么两户主要人家。
       陈家祖辈是御用大律师。陈大律师不比土军阀,多喝了几口洋墨水,连家宅也带上洋气。走入院门,是一个漂亮的小花园,种满花草和两棵两三个人抱不拢的大木棉树,初春一树艳红,春夏之交,落英缤纷,香红满地。据说某年某月某天,忽刮起一阵台风,吹倒了一棵大木棉,只好出动吊车,勉强扶起大树。门前铺几级青石台阶,一入内,完全的日式装饰,清一色的木隔板,漂亮得耀眼。
       听李进文说,房主人陈律师国字脸,英气儒雅。毕竟还是旧式中国男人,陈律师不仅经常一袭唐衫,黑色抽纱翻白袖口,最重要的传统也没舍得丢,娶了四房太太,出入靓屋的女人们,着高领斜襟盘扣褂子,打点家务照料孩子。如今住在巷子里的是陈家第三代,祖屋早被拆了,换成一溜民房和居住其中的百家姓。记者和李进文聊天时,陈家后代就立于巷口,边听,边插话,并坚持自己的父亲是大太太生的,想来应该是事实。
        巷子附近,知名的还有高家。走出巷口向东拐,才几步,看见一家卖照相器材的铺头,属岭南画派创始人高剑父,一段时期曾收公有,最近又归还高家。这块地的来历,也有个较民间的说法。早期,高剑父还没那么威水,在天字码头卖挥春。一日,天降大雨,水雾中驶来一条渡船,船上走下俩黑衣人,均没有雨具,于是一起在高的伞下避雨聊天,很投缘,高还请黑衣人到家里坐。原来两个黑衣人乃孙中山和孔祥熙,当时不便暴露身份。后来孙中山的儿子孙科找到高剑父,不仅给他批了块地方做画室,还特别将李白巷巷口的一块地划给高做店面。

曾经同名

广州本来至少有4条李家巷,最后只有这条保留原名,其中一条就改成李白巷。

        李家巷
        李家巷本来应该是李氏巷中最出名的,因为名人李昂英曾归隐于此,可如今文溪没了,“李文溪书室”的石匾没了,巷子里既无漂亮的建筑又有些古怪,除了街口一群卖菜的小农,许多人都怪警惕地盯着你,眼神里藏着鬼祟。记者不明就理,匆匆撤退。

        李靖巷
        李靖巷更加是竹篮子打水,记者事先还温习了“红拂夜奔”的故事,李靖嘛,总是个响当当的大人物,然而再响当当的人物也有告别尘世的时候,虽然在地图上是硬硬的还在,现实中,李靖巷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一栋单位宿舍楼,还好,比较高大雄伟。

         李家园
         广州旧城池的西门一带现叫西门口,走出西城门就是现在的中山七路,过去的烂马路。烂者,既因为附近全是卖“破烂”(如今时髦的叫法是二手货)的,又因路上随便地铺了些砖头垫脚。当时附近居民踩着木屐,以极高的着鞋技术走过高低不平的街道,天未亮就赶过来买些旧货,待到东方发白,买者卖者马上作鸟兽散,故名“天光墟”。买者中最得地利的是住在李家园的居民,很近,木屐只需走不到百米的烂砖地,马上就可以踏回那条附近最靓的麻石路,不过后来“炮换鸟枪”,最靓的麻石全被高级些的地方征用,换回些次等的,保持至今。
       李家园呈L形,不仅是李氏族人聚居地,也是尼姑的集中地,共有3个尼姑庵——永善庵、永庆庵和积山庵。民国四年,李家园遭水浸,水直漫过膝盖,庵里尚未落发的年少小尼姑把门板漂在水上,当船划着玩。告诉我们这些故事的林老太并没亲眼见到这一幕,听上辈人讲起而已。上世纪40年代林老太租了陈家宅子,迁入李家园,左邻永庆庵,右舍永善庵,屋前是一大片空地,种着几株大榕树。
        巷子里很安静,每户门口都摆着些花草,米兰、万年青、小松树等等。这米兰,两三岁时香味最浓,入秋时,花开最盛,想想初秋傍晚,斜阳西照,花香如微风般穿巷人户……

        寻根问祖
        李姓

        李姓占汉族人口的7.9%,为百家姓之首。李姓以皋陶为血缘始祖,因任理宫(相当于现在的司法部长),按照古人以官名为姓的传统,得“理”姓。至商纣时期,皋陶子孙理征秉公执法,遭杀身之祸,其妻契和氏带子逃亡,饥饿之时,采树上之果裹腹,得以活命。为感“木子”之恩,又为避昏君追斩,不敢姓理。故得“李”姓,是为“指树为姓”的历史典故。到唐代时,国力强盛,李家皇帝一高兴就赐姓,于是人丁兴旺。从地域上讲,李氏宗族源于陕西,所以有凡李姓者必出于陇西的说法,那么何时又为何迁到南方了呢?唐末农民战争之后,还是为避难,李唐宗族子弟南迁,福建是一大聚集地。有个叫李火德的人,是后世公认的南方李氏大始祖,广东、福建等地的李姓人大多是他的后人。

      相关链接

       广州与李姓有关的地名

        李家巷
        位于市政府东部偏南,是中山四路西段内街东起大塘街,西至长塘街。因街内原为李氏聚居地而得名,长65米,宽1.8米,花岗石路面。内多为混合结构居民住宅。巷口东边路上曾有“李文溪书室”石匾,现无存。

        李靖巷
        市政府西南,海珠中路西侧,东接甲里。因曾是李氏聚居曾取名李家巷,后改名李靖巷,原长25米,宽4—6米,现无存,原址建楼。


        李白巷
        市政府东南,北京路东侧。原名李家巷,因曾是李氏聚居地而得名,1931年为避免重名,更为李白巷。长177米,宽3.5米,现为居民住宅地和商业批发零售点。并以可以定购正版CD而知名于音乐发烧友。

        李家祠道
         市政府西南,文昌南路东侧,东起庆寿路,西至文昌巷。因原为李家祠前干道得名。长40米,宽4米,花岗石板路面,内多为砖木结构的古老大屋,均为居民住宅。

        李家园

李家园


        市政府之西,中山七路南侧,南至王家园下街,因曾是李氏聚居地得名。长252米,宽4米。内有李家园一、二巷,均为砖木结构居民住宅地。

        李巷
          市政府之南,同福中路东端南侧,东接同龙里。清代为李氏聚居地,得名。长145米,宽3.5米,混凝土地面,多为居民宅。 

        注:市内的几条李氏路都围着市政府,或远或近,也许会以为这一带曾是李家村,不过据廖汝忠老师讲并非如此,具体什么原因,尚无考证与记载。

        名人

       李家巷与李昂英


        李昂英乃南宋时期番禺人士,字俊明,号文溪,是广州历史上第一位探花,历任大学博士、吏部侍郎等职,为人刚正不阿,敢于扯着皇帝的衣裾进谏。后隐居于广州文溪畔李家巷,当时广州城内文溪少桥,行人不便,李昂英于溪上筑文溪桥(今仓边路、中山四路交汇处)、状元桥(今小北路与法政路交汇处)、狮子桥(今小北路大石街内),还曾捐资在海珠岛上建慈度寺。李昂英于1257年农历八月去世,死后为后人所尊,广东有8处祠祀之,自宋至清末600余年香火不断。 

        本版执行/本报记者  章宁
        本版摄影体报记者  黄皓

        下期预告
          因为战乱,北方汾阳郡郭氏家族迁居广州,从此广州就有了汾阳里。敬请关注下期广州地理。

来源: 南方都市报 2002-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