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金刚钻”,就不要揽华为的“瓷器活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21:29:46
在三毛自杀以前,李敖曾经写过一篇名为《三毛式伪善》的文章,其中有这么一段很令人回味:

    三毛很友善,但我对她印象欠佳。三毛说她:“不是个喜欢把自己落在框子里去说话的人”,我看却正好相反,我看她整天在兜她的框框,这个框框就是她那个一再重复的爱情故事,其中有白虎星式的克夫、白云乡式的逃世、白血病式的国际路线,和白开水式的泛滥感情。如果三毛是个美人,也许她可以以不断的风浪韵事传世,因为这算是美人的特权,但三毛显然不是,所以,她的“美丽的”爱情故事,是她真人不胜负荷的,她的荷西也不胜负荷,所以一命归西了事。我想,造型和干哪一行还是很重要的。前一阵子林青霞同我晚餐,餐后在我家谈了十小时,我仔细看了她,我看她就是明星造型,正好干明星;美丽岛军法大审时,陈菊在电视里出现肉身,面目坚毅肃杀,我仔细看了她,我看她就是政治造型,正好搞政治。如果林妹妹搞政治,陈姐姐干明星,我想就说不出来的不对劲。

    撇开李敖的题目,这段话至少还可以总结出这么一个道理:做哪一行你都得有一定的资本。林青霞所以是明星,因为人家有明星的胚子,陈菊所以去搞政治,也是因为陈菊有这方面的潜质。所谓没有那个金刚钻,就不要揽那个瓷器活儿,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可三毛就不信这个邪,非要以自己平平的相貌为自己营造美女的情感世界,于是最后不胜负荷,加上工作中的自我评价跟外界评价有落差,遂以自杀辞世。这应该说是没有金刚钻,还偏要揽瓷器活儿所付出的惨痛的代价。

    说白了,就是撑不下去了,于是只好自己把自己结果了。

    可回过头想一想,如果最初三毛选择了另外一条路,即不在李敖所概括的那个“框框”里纠缠,别兜售她臆想中的那些爱情故事,她又会是一个怎样的结局呢?

    这一点,我觉得洪晃女士就做得很好,她知道自己丑,所以从来没有在文字中流露出对自己相貌的孤芳自赏,人家就把自己往才女上靠,因为少了丑人多作怪式的做派,倒反而活的挺滋润的。

    所谓:我知道自己的金刚钻放在哪里合适,我就只揽那些我应付的来的瓷器活儿。这态度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负责。

    可惜,不是人人都清楚这一点。

    例如,那些加入华为后选择自杀的人。

    如果原因真如媒体所说是由于不堪工作重压的话,那显然,华为的“瓷器活”已经超出了这些自杀者的应付能力。如果没有证据证明这些人是在被逼迫的情况下加入华为的,那么也就没有任何理由把这些人的自杀的原因归结为华为。

    我倒是认为,正是由于这些自杀者当初缺少对自己能力的正确估价,选择了一个超出自己应付能力的工作环境,才造成了如今的不胜负荷,撒手而去。

    如果说这也要华为负责的话,真的是不讲道理了。

    因为作为一个成年人,要是连量力而行的道理都不明白的话,由此造成的悲剧怎么应该由他人买单呢?

    有人会说,这是生存的压力造成的。这不错,可是现在有几个人可以没有压力的活着?话说回来,这其中的压力又有多少是因为人给自己定位过高或者目标太远大而自作的?

    这些,怪的了别人吗?

    所以关于华为员工自杀的事情,我的总结如下:

    1、没有金刚钻,不要随便揽那个瓷器活儿。

    2、既来之,则安之,若不安,可离之。

    3、别指望别人对你的爱会超过你自己。

    4、要学会正确的定位自己的能力以及人生目标,这样不会硬撑,也就没有撑不下去的结局。

    附:华为两年来自杀事件

    2007年7月18日下午,年仅26岁的华为员工张锐在深圳梅林某小区的楼道内自缢身亡。进入华为只有60多天的他,生前曾多次向亲人表示工作压力太大,并两度想要辞职,为此父亲两度来深看望劝说。但在父亲第二次来到深圳时,张锐选择了以这种方式与亲人告别。

    2007年8月11日17时30分左右,在长春市国联小区,华为长春办事处员工赵炳与人在电话里争吵20分钟后,纵身从7楼跳下身亡。

    2008年2月26日中午,成都华为研究所,刚进入华为不久的李栋兵从天府软件园B7栋4楼跳下,当场死亡,原因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