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09年深圳十大事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3:03:34

NO1 许ZH事件 白天不懂夜的黑
        不知怎地,想来想去总是饶不开09年这件深圳的大事,冒着此帖太监的风险,还是先说说这个吧,斑竹要是觉得有些言语不合适,就大胆的咔嚓吧,只希望能尽量保留原本意思
        6月6日,联合早报称许宗衡许zh夫妇6月5日凌晨从家中被带走,已被中纪委双规,据悉可能是涉及经济问题。
        8日上午,中纪委做出证实,许zh涉嫌严重违纪,目前正在接受组织调查。
  一时间举国关注,世人震惊,本以为震惊之后归于平淡,事件到此为止,尘埃落定了,没想到事件发展高潮迭起,精彩不断。有好事媒体指出某女星被查带出许案,又列出女星特征及行为特点,更有甚者引用排除法,对可能涉事的女星来了个大搜查大排除,搞得一个个女星出面澄清,热闹非凡(具体精彩片断就不一一罗列了)。除此以外,关于涉许的深府高层领导的传闻也在民间传得风声水起,象模像样,搞得一个个轮番出场,以证清白。
        6月12日上午,王荣被宣布任广东省委委员、常委,深圳市委副书记。当天下午,深圳市人大常委会举行临时会议,表决通过了任命王荣为深圳市副市长、代理市长两项议案。
        10月24日,龙岗区召开全区干部大会,宣布了深圳市委对龙岗区主要领导干部的有关任免决定:免去余伟良的中共深圳市龙岗区委员会书记、常委、委员职务,陈胜兴不再担任深圳市龙岗区政协主席职务。未经证实,余伟良涉嫌许案。10月25日,深圳市委任命蒋尊玉为龙岗区委书记。
        以上两条算是许事件的余波了,一个来一个走,从此,深圳进入“代”王时代,龙岗进入了“老蒋“时代。
许事件,造就了官chang事件与娱乐圈风云结合的佳作,创出了深圳一大不太好的记录。有时突发一个念头,是谁给了许如此机会,是谁造就了许的今天,让许能插手这干预那,后面是否有一个支援团?地震还有吗?余波还会来吗?仍不得而知,对于生活在深圳的尔等虾米来说,说实话,我不想看到这样的震动,也不期待这样的震动,我更期待深圳特区更特的余波,更期待特区惠我的余波,更期待特区有我的余波。想起一个博客里说得话,深圳始终是深圳人的深圳,一个沉浮,奈何它也,期待你我所在的深圳能更好吧。

NO2 桃源村三期经适房,你经适宜了谁?
        2006年,桃源村三期开工建设,于2008年底交付使用。由于是第一批保障性住房项目,这项政府投资的民生工程备受关注。然而,业主入住后不久就发现,这项民生工程竟然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渗水,豆腐渣,偷工减料,建筑腐败等层出不穷。在业主们一次次投诉、上访、抗议之中,千余户业主与政府有关部门的展开了一场持久战。
        2月18日,政府成立现场工作组,市建筑工务署开始派人进行挨家挨户的回访和维修,并表示今年6月底前完成全部的维修工作。 
        4月8日,桃源村现场工作组向业主发出通告,称给予每户一次性赔偿(补偿)人民币1.2万元。
        4月28日,市委常委、副市长吕锐锋与部分业主代表在南山区信访办再次召开对话会,会上确定三个具体问题解决小组,与业主们对接,但没有与业主们达成一致意见。
        10月23日,吕锐锋携国土规划、住房建设、审计及物价等多部门相关负责人在南山区信访局与桃源村三期的20多名业主代表举行了座谈会。业主代表们与吕锐锋及各部门人员就成本审计、主体检测、房屋维修及土地使用年限等多方面问题也进行了沟通,其中有共识,有交锋。同时公布处罚结果,项目组原主任史绍武等三人被行政处罚、一人被解聘,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及具体负责人被罚款共计260多万元。
        以上只是关于桃源村的几个片段,关于桃源村三期问题,双方还在博弈,平均售价?建筑成本?补偿标准?后期维修?信息公开?近期,有关桃源村三期的话题淡了下去,问题似乎得到了解决,但引发的一连串的质疑至今还在回响。
        民心工程,做的是为民,要的是真心,经济适用,本来就是适用于经济不太富足的人的,保障房,就是保障一些人的住房需求与权利。在我等虾民眼里,经适房,是政府投资的,用的是纳税人的钱,建的怎样,住的怎样,自然住在里面的人最后发言权,政府投资自然要有政府的样子,保障住房自然要有能保障的空间,看似是业主对建筑质量的投诉,看似是业主与建筑商之间的关系,多次投诉多次协调,诉的是苦,下调的却是信心、公信力,引人深思。政府作出的承诺,希望能尽快实现,政府投资的工程,希望能多些阳光吧

NO3 信访十四条 动了谁的奶络
        11月11日,光棍日,深圳法院、深圳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联合发布《关于依法处理非正常上访行为的通知》,通知共有十四条,被简称“信访十四条”,明确列出包括在市委市政府办公场所外聚集、滞留等14种非正常信访行为。对于多次非正常上访行为人,除予以行政拘留、追究刑事责任等之外,《通知》规定,符合劳动教养条件的,将予以进行劳动教养。
        这是一个还没有开始实行就引起社会巨大反响的通知,媒体介入,专家发言,网络沸腾,一时骂声四起。
在通知中强加于“十四种非正常上访”属违法行为,不知有何法可依?有何法可循?倒是有这样的嫌疑:他们公布的通知就代表了国家的法律?
        对上访者的正常上访,常见的采取拖延、推委、敷衍、隐瞒等行为,又承担了什么违法责任呢?若按照他们这种执法,就会造成“有理”上访不理,“非常”上访治罪的结局。在群访中,有的确实有冤有屈,特别是那些弱势群体,将上访作为一种最好的“自救”“救助”方法,从“开胸验肺”到“断指自证”,这种为讨回法律公平,公民付出如此惨重代价,还不能感动你我吗?在此风口浪尖下,联合发布的两个部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均称不了解详细情况,那到底是哪个部门“被代表”联合发布了信访十四条通知?这个通知还能不能贯彻执行?目前,深圳政府相关部门没有进一步的说法。而据传,近日有北京的上千名市民签名的反对信访十四条的信件已经发出。
 
NO4 锤子事件 锤痛谁的神经?
        56岁下岗工人倪顺义在符合提前退休条件下,多次要求深圳社保局办理提前退休手续被拒后,拿起锤子砸向正在办公的养老保险处副科长李某,其后脑勺被砸开7厘米口子,简称为锤子事件。
        这个锤子的分量真不轻,一锤子下去,锤出社会新闻,锤出制度弊端,锤出人情冷漠,当然,更锤得网络火星四射。
因为此事涉及到了百姓和政府的利益纠纷,从而引发各大媒体、网站及社会的轩然大波,事件的严重性不在于锤子事件本身,而在于锤子事件过后的一边倒舆论。事件发生后,绝大多数网民不是严厉谴责“行凶者”,而是同情“行凶者”,对受害方人女科员和社保局大加鞭挞,这和原来几起公务员或临时工伤民事件,遭到社会一致的口诛笔伐,形成极其强烈和鲜明的对比。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位女科长还真是冤枉,替整个群体挨了锤,替僵硬的、死板的制度挨了锤,替盛气凌人的政府办事作风挨了锤。作为个体,她有些冤枉,作为群体,又有些不冤枉,这也就是为什么网络一片叫好之声的原因。
        一锤子下去,新闻出来了,社保局重视了,问题解决了。如此看来,这个一锤子买卖还是可以做的,至少,倪顺义就通过这一锤子顺利解决了自己的社保问题。只是我们不知道,是不是以后到政府办什么事情,都需要带一把锤子?
 
NO5 出租车调价 到底忽悠了谁
        深圳的出租车价格,不敢说是全国最贵的,但也可以排到前三,这可以用深圳人和外地人坐出租车的感受来形容。深圳人到外地出差,坐出租车,一个感觉是便宜,觉得跑了那么远怎么那么便宜,于是不免感叹一番。外地人到深圳坐出租车,从一上车开始,就死死看着表上的数字突突往上跳,一路心惊肉跳。下车,买单,感受也是两个字:肉疼!狠狠的!!
        让本地人外地人肉疼了五年期待了五年的出租车运价调整新方案出台的那一刻,吸足了眼球和谈资,大家上下班都在兴高采烈地讨论出租车价格该大幅度降价了。结果,听证会是像模像样地开了,但连参加的代表会后都说被忽悠了。
        按照深圳市8月公布实施的出租小汽车价格优化调整政策,此次出租车新运价政策采取分步实施,8月15日至9月10日为绿的(特区外行驶)调表期,10月8日至11月25日为“红、黄的”调表期。此前全市2400多辆绿的已分批完成调表并执行新的起步价,即由原来的7元/2公里(另加收1元/车次燃油附加费)调整为6元/1.5公里。数字看起来眼花缭乱,也不好计算,据称,一般、几乎、好像没有什么变化,虽然起步价便宜了,但到3公里的时候,计价表已经跳到12.4元,只比原来便宜了0.1元,令我等激动不已、感动万分,花了五年时间等待的出租车价格调整,只调整了一毛钱。想笑乎,其实更想哭,可惜哭不出声。以后,起步价为10元,大家超过10元的就下车换11路车吧,省钱还锻炼身体。

NO6 深圳综改方案获批 特区内外一体化?
        2009年的深圳,负面新闻甚多,而深圳综改方案获批,却是为数不多的亮点之一。5月6日,国务院的56号文件正式批准了深圳综改方案,这标志着深圳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意味着深圳迎来重大的历史发展新机遇。
在综改方案中,深圳被定位为“六区四市”,即争当科学发展的示范区、改革开放的先行区、自主创新的领先区、现代产业的集聚区、粤港澳合作的先导区、法治建设的模范区,强化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地位,加快建设国际化城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
        而令深圳市民最关心的是,一市两法以及特区内外一体化的问题。因为历史的原因,每个人对深圳关内外的不同都深有体会,有人形象地说,看关内是中国最漂亮的特区,看关外,就是一山区小城镇,关内关外两重天。这具体体现在关内治安、环境、城市规划、交通、文化、人口构成等方面。治安方面。由于关外本身地理及社会环境复杂,人口繁杂,面积大,但关外的警力和小小特区内警力配置差不多,这导致关外的治安压力很大。环境方面。很少有在关内住久的人能习惯关外的环境。深圳在特区内地盘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建设,所以有了花园城市称号,对比关外,就象没娘的孩子,基础建设长期没人管,没有投入或者说很少投入。可以说,关外这么大地盘,深圳市对关外的投入没有仅占全市面积1/10多一点的特区多。长期这么失调的投入,就带来现在这种城乡差距一样的关内关外差距。城市规划方面。关外几乎没几条象样的道路,象样的小区也少。在城市规划上至少落后关内10年。因为缺乏统一规划与管理,各区、各镇甚至各村各自为政,按照自己喜好上马,低素质、低水平的建筑层出不穷,重复建设现象严重。交通方面。关外的交通远没有关内发达,所以黑的、摩的满天飞,与交通有关的车祸、飞车抢夺也屡见不鲜。人文素质。深圳一直以移民文化而自豪,深圳人的素质因该是所有城市中最高的,但别忘记在深圳后面加上“特区内”的注释。在目前深圳800多万人口中,至少有600万是生活在关外的。而这600万人口中大部分是属于那种年轻的外地来深务工的外来工群体。这是与关内最大差别的地方。
        而深圳市民终于迎来了改变的一天。综改方案提出,要整合立法资源,实行政府规章的集中起草,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同时,积极研究将经济特区范围延伸至深圳全市,解决“一市两法”问题。
        特区版图扩张是深圳推进特区内外一体化的客观要求,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深圳特区内的发展空间已经受到了制约,而特区外的发展状况又明显与特区内有落差,扩张将有利于深圳充分发挥特区的整体功能。深圳综合配套改革如果能够更好地融合特区内外,将进一步突出深圳大特区的功能。
        寄望深圳市政府借助办大运东风,拿出敢为人先的魄力,早日理顺体制,加快特区内外一体化的建设,让深圳真正成为国际大都市,改革排头兵。
 
NO7 深圳大部制改革 深圳速度的再体现?
        深圳大部制改革,又一次把深圳推向改革排头兵的位置,中央把这个试验的权利给了深圳,既是对深圳的高看一眼,也显示出对深圳的信心。而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改革的方案一直秘而不宣,只有省里的几个头头和深圳的市委书记、市长知道,连副市长以及常委都不知道这个大部制改革怎么改。而按照深圳的说法,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排除各种干扰,免得节外生枝。报密工作做到这种程度,只能套用一句话:悄悄进村,打枪的不要。但表面的平静掩盖不了内在的暗流,特别是涉及到的局级部门,更是通过各自的信息渠道打听报中央审批的改革方案到底涉及到什么部门什么人。这也不难理解,因为改革,总是要牺牲一些部门一些人的利益。
        而从7月30日深圳市公布政府机构改革方案,到9月8日精简后的31个工作部门正式挂牌,再到10月各个部门工作人员基本就位,不到3个月时间,深圳建市以来最大规模、最大力度的政府机构改革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深圳速度”在这次大部制改革中又一次表现的淋漓尽致。
        此次深圳行政机构改革,力度之强、范围之广、进度之快,前所未有。原先46个政府工作部门减为31个、“瘦身”近1/3,80%的工作部门纳入整合范围,涉及的600多项行政审批事务减少近200项。实行“大部制”后,大大减少了原先各个部门职能交叉、政出多门现象。深圳此轮机构改革核心就是对行政权进行“三分”改革,分别设置委、局、办三种机构。其中“委”主要承担制定政策、规划、标准等职能并监督执行的大部门;“局”是主要承担执行和监管职能的机构;“办”是主要协助市长办理专门事项,不具有独立行政管理职能的机构。“委”“局”之间最终将形成“行政合同制”,以此来考察绩效,实现行政权力间的相互制约。
        深圳此次共成立了7个 “大部制”的委员会。其中,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划入价格综合管理、国民经济统计分析等职能;规划与国土资源委员会由规划局和国土资源和房产管理局合并而成。此外还设立了财政委员会、科技工贸和信息化委员会、交通运输委员会、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人居环境委员会。
        全国上下对深圳的改革都给予了谨慎肯定,也有人认为,深圳的改革没有触及到核心利益,看似部门少了,但领导干部却多了,撤销的部门的领导干部全部安排到新设立的部门当领导干部了。看到某部门1正11副,全国人民笑了,这说明深圳还是保守而谨慎,魄力不够,特别是对比之后的顺德改革,更显得深圳瞻前顾后的心态。当然,深圳是不认同这样的说法的,深圳政府的回答是,这次改革,不是增减人员那么简单,改革的目的是增加政府的效率。
        对深圳而言,此次“大部制”改革是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以来的第7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也是“行政权三分”的“深圳模式”继2003年之后再次上路。作为老百姓,我们只希望,深圳的改革要多关注民生,更好地服务于它的纳税人,少一些无谓的折腾。

NO8 城管队员遭“暴力”抗法,替谁背的黑锅?
        4月8日,福田区园岭街道执法队在园岭中路查处占道经营行为,城管队员位发兴与两个卖麻辣烫的小贩发生冲突,随后在吃饭的餐厅内被尾随而至的小贩刀捅至死。4月26日,在宝安区前进一路的一座过街上发生了一起小摊贩刀捅城管队员的流血事件。当时,宝安区新安街道办的城管队员练士滔等人劝阻一对贩卖服装的夫妻停止乱摆卖行为。僵持中,男摊贩突然掏出尖刀朝练士滔狠刺两刀,从城管队员现场抓拍到的视频来看,第一刀从练士滔的背后刺穿到前胸,就在练士滔转过身要看看发生了什么的时候,第二刀从右胸刺入。
        以上的暴力抗法事件,可以说是事实很清楚,小贩是凶手,城管队员是受害人。但事件发生后的网络舆论几乎一边倒,大家把同情给了行凶者。这个社会到底怎么了,难道人们的道德观念发生了改变,变得是非不分了。显然不是。它凸现的是,现有城市管理模式陷入困境的现实写照。
        作为全国第一个率先在政府设立行政执法机构并与城市管理机构合署办公的城市,深圳是我国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的试验区,2006年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全面推进街道综合执法工作的决定》,街道综合执法工作在深圳市各区全面推开。1500多名经过考试进入的在编城管队员和数万名城市协管员,构成了深圳现有的城管队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管与流动商贩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城管在执法过程中与街头小贩不断发生的冲突事件,让人反思城管的制度设计,一位网民撰文分析道,城管问题体现了城市化进程中各阶层复杂的利益关系:一是地方政府的利益,需要美化城市形象;二是城管的利益,需要体现自身“作为”;三是小商小贩的利益,需要谋取生计;四是群众的利益,需要一个优美的环境。几种复杂的利益纠缠在一起,最终通过城管与小商小贩的“接触”爆发出来。
        于是,有人提出,变“堵”为“疏”、变“管”为“扶”,给小商贩“出路”才是解决当下“城管困境”的关键。 但怎么疏,怎么扶,怎么给出路,当局至今还没有说法,更加不要说出台什么条例了。当然,这不仅仅是深圳面临的问题,在全国,城管与小贩的冲突也不时见诸报章。我们只是希望,让城管不再替缺陷的制度背黑锅,让小贩能有一席合法的生存之地,让我们的城市变得温情一些,人性一些。
 
N09 代课老师的命运大考 几人欢喜几人忧
        同工不同酬,随意被辞退,2009年的深圳代课老师,经历了冰火两重天,只是,不知道哪里是海水,哪里是火焰。
        代课老师的遭遇,其实不仅仅在教育界,在各个行业,临时工都是备受歧视的。这种歧视不是言语上的歧视,但却更伤人。干一样的活,拿正式工不到1/3的工资,没有福利。好象正式工一顿吃2碗饭3个菜,临时工只要一个馒头就可以填饱,又像正式工都多子多女,临时工就一人吃饱全家不饿似的。制度性的歧视比任何歧视更让人感到心寒,因为它总是摆出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冷血而又无情。
       鲁迅说过,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深圳的代课老师,显然不想任韶华远去,自己无声地死亡。自2008年新的劳动法公布后,很多深圳的代课老师被辞退,有的已经工作了十几年了,辞退的原因就是学校为了规避与代课老师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才将已经代课年满或超过10年的代课老师清退。2009年,长期遭遇的不公待遇终于使我们这些“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无法再选择继续沉默,他们写信给省委书记汪洋,要求解决代课老师的问题。
        在省委书记的重视和指示下,一场涉及代课老师命运大考的代转工考试拉开了序幕,10月18日 深圳面对公办中小学雇员及临聘教师公开招考职员,笔试举行。考试结果出来后,有人欢喜有人忧,南山一位女老师看到自己的成绩入围的当天,在自己的博客上写下自己的心情:手舞足蹈,范进中举一样,好想狂笑三声。而没有考上的,只有咬落牙往肚子里吞,有些比较脆弱的老师,选择了轻生,令人为之叹息。
         而对一次考试定终身的做法,社会从来没有停止过质疑,但在目前的情况下,这只能是通往光明的唯一通道。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多少悲沧尽在其中。
        同工同酬,是让多少人憧憬的梦,然而,在现行的体制下,却更像一个美好的空中花园,一字之差,身份之别,让多少人相隔万里,代课教师,或许上岸了,医生呢?协管员呢?临聘人员呢?每当想起这样,让人感觉相当的纠结。
 
NO10 网络问政 是虚心求教还是一场“秀”?
        自从我们敬爱的胡总到人民网做客后,全国各地开始重视起网络民意,省委书记汪洋上任不久,就率领省里相关部门的领导,邀请网民面对面交流,从网络问政到线下直接倾听网民对政府的意见建议,开风气之先,引来一片叫好声。
        之前的深圳市委书记于幼军有接见网友畅谈政事的先例,12月1日,当刚来深圳不久后的省委常委、深圳市代市长王荣,邀网友为2010年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建言献策的《我们一起当市长》的帖子出现在深圳新闻网和奥一网的论坛上,当即引起了一阵网络旋风。
        深圳网民从来不缺乏参政议政的热情,也涌现出不少知名网民。而且深圳的网民一向以直率而著称,他们从不掩饰自己对这座城市的热爱,但从来也不隐瞒自己对这座安身立命的城市的抱怨。抱怨是因为渴望改变,渴望这个特区的榜样城市能够做的更好。既然市长邀请网民一起当市长,那网民自己不感不把自己当回事,总得拿出一点主人翁的精神来。
         网友拉开架势,在两个网站广泛回帖,回帖涉及话题非常广泛,既有涉及民生的地铁建设、房价、外来工子女入学、医疗改革、治安提升、环境保护等话题,也有涉及产业发展的传统产业集聚基地建设、企业转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等内容,还有对改革的期待,如公务员制度改革、公车改革、珠三角一体化、反腐倡廉体系建设等。在这些留言中,房价仍是网友关注最多的话题。有网友直呼:“迪拜危机是全球房产泡沫的冰山一角,深圳房地产市场应该从中汲取教训。”网友“思梦高楼”也表示:“我很自信我的收入在深圳是属中等偏上那一类的,可是我还是买不起房,所以我建议政府能让更多的百姓买得起房,我渴望自己有房子。”
        除了强烈呼吁政府关注房价外,也有不少网友给出了建设性意见。网友“流浪星空”建议深圳借鉴香港经验,通过政府招标建设或通过退还地价方式,收购现有商品房,加快廉租房建设,适当降低经济适用房的标准———对夫妻双方有一个拥有深圳户籍就可以申请。
        网友问政的热情有多高?据统计,截至6日21时30分,《我们一起当市长》的跟帖已达1670多条、网友点击近6万次,成为了奥一论坛和深圳论坛的“最红帖”。
        可以说,这次市长邀请网友一起当市长问政,是真正了解了深圳市民的心声,了解了市民对政府的期望。接下来,就看我们的代市长如何重视并落实网民的意见和建议了。希望这不是一场为了秀而秀的“问政”演出,网民们希望看到当帖子沉下去后,建议提上来,提在政府的桌面上来,提到落实上了。如是,则是这座城市的800多万市民之福。

        总结:好不容易写完2009年深圳十件事,放下了心头的担子。2009年的深圳,有太多难于忘记的事件,我写了自己认为的比较重要的十件事,网友可能不一定赞同,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标尺,我认为重要的,别人不一定也这样认为,只能求同存异了。
    把代市长问政的内容放在最后,我有自己的考虑。从许ZH开头,他在出席深圳市四届人大六次会议记者招待会,就政府工作报告中说的“不飘浮、不做秀、不忽悠”的“三不”三字经,至今还在耳边回响。但现实是多么的讽刺,他不但做秀给我们看,还忽悠了全市的老百姓,当然,最后把自己也忽悠进去了。对于省委常委、深圳市代市长的王荣,一个从“苏州模式”的长三角到“深圳模式”珠三角任职的高级领导干部,我对他充满期望。我相信,全市的老百姓也一样,对他充满期望,这从1000多条回帖已经可以看出。本文的结束,我希望,是许ZH的结束,王荣的新开始,希望他带领深圳人民,不折腾,低调实在地做事,创造深圳更加辉煌的明天,让这里的人民安居乐业,和谐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