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万多个机关小金库"查抄"被现形 涉金额超百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1:50:28
2009-12-18 02:30:09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上海)跟贴 167 条手机看股票截至11月底,从今年5月开始的小金库治理行动,共发现“小金库”22884个,涉及金额101.58亿元,81人移交司法机关。
第一财经日报12月18日讯 财政部部长谢旭人昨日在《人民日报》撰文透露,截至11月底,从今年5月开始的小金库治理行动,共发现“小金库”22884个,涉及金额101.58亿元。
谢旭人表示,在全国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开展专项治理之后,下一步将积极研究社会团体、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小金库”治理工作,并形成具体实施方案,经中央批准执行。
81人移交司法机关
此次治理行动从今年4月份开始,4月底,中纪委、监察部、财政部、审计署联合印发了《关于在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开展 “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的实施办法》,持续时间长达八个月。
四万亿刺激计划出台之后,政府投资项目增加和部门手中资金增多之时,小金库治理行动的出台尤为关键。此次小金库专项治理范围包括违反法律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应列入而未列入符合规定的单位账簿的各项资金及其形成的资产。
2007年以来各项小金库资金的收支数额,以及2006年底 “小金库”资金滚存余额和形成的资产成为治理的重点。
谢旭人披露,截至11月底,全国自查自纠和重点检查共发现“小金库”22884个,涉及金额101.58亿元。
其中,一批典型案件被处理,截至11月底,全国因设立“小金库”和使用“小金库”款项受到行政处罚270人,组织处理147人,党纪政纪处分298人,移交司法机关处理81人,通报案件312起,曝光案例28件。
“小金库”案件频发
小金库又称账外账,指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化大公为小公、化小公为私有,未在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列收列支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私存私放的各种资金。
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国务院先后11次清理小金库。1998~2006年上半年,全国审计机关共查出“小金库”(含挤占挪用)金额1406亿元,其中机关事业单位730亿元。
按不同类型的单位来看,机关事业单位730亿元,企业396亿元,金融机构25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单位17亿元,专项资金使用单位8亿元。
在历年的专项检查和审计署审计中,大量的小金库的案例被曝光:四川某证券公司,私设“小金库”103个,隐匿资金22789万元;民航总局有关部门,私设“小金库”8784万元;江苏省46所高等院校中,有37所私设“小金库”计5096万元;郑州市中原区检察院原检察长胡志忠,官职并不算很大,但个人用公款私设“小金库”竟高达4700多万元。
预算公开才能治本
新华社曾经撰文分析, 从已被发现的情况看,“小金库”的来源和形式主要有五个方面,包括截留式“小金库”、虚列式小金库、抵消式小金库、往来式小金库以及转出转回式小金库。
业内人士分析,“小金库”的表现形式花样繁多,比如以违规收费、罚款、摊派等非法收入为来源,再比如以会议费、劳务费、培训费、咨询费等名义套取资金等等。但归结起来,无非是两种:一是从现有的政府预算资金中套取资金,二是将合法或非法收入不予入账。
有专家曾经表示,“小金库”之所以危害巨大,并不仅仅在于造成资金的损失,更在于诱使权力的堕落。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贺国强在12月11日召开的全国“小金库”治理工作阶段性情况汇报会上也表示,“小金库”的存在,危害大、影响坏,不仅扰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损害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影响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稳定,而且助长了铺张浪费、奢靡享乐歪风,往往成为消极腐败现象滋生的土壤。
有专家表示,小金库的问题之所以难以解决,根本的原因还在于我国预算公开透明方面欠缺太多,公民和社会无法对政府财政资金的流向和使用进行有效地监督,如果预算框架下的资金的使用都能够公开和接受广泛的监督,那么资金的套取就会变得困难得多。
(本文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熊剑锋)
【已有167位网友发表了看法,点击查看。】 |邮件转发
相关新闻
贺国强:努力实现中央小金库治理工作目标要求 2009/12/11四川专项治理查出712个"小金库" 2009/11/30中纪委明确小金库违纪处理依据 2009/08/24用“小金库”吃喝可开除党籍 2009/08/24国资委设奖举报“小金库” 奖金最高10万元 2009/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