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知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7:01:40
什么是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臭氧层保护 陆地“杀手”——沙尘暴 不可忽视的水污染 什么是绿色产品我市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基本实现提前一年实现污染源达标排放 我市环境功能区质量达标任务艰巨
什么是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术的、行政管理的,也有法律的、经济的、宣传教育的等。
其内容主要有:
(1)防治由生产和生活活动引起的环境污染,包括防治工业生产排放的“三废”(废水、废气、废渣)、粉尘、放射性物质以及产生的噪声、振动、恶臭和电磁微波辐射,交通运输活动产生的有害气体、废液、噪声,海上船舶运输排出的污染物,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使用的有毒有害化学品,城镇生活排放的烟尘、污水和垃圾等造成的污染;
(2)防止由建设和开发活动引起的环境破坏,包括防止由大型水利工程、铁路、公路干线、大型港口码头、机场和大型工业项目等工程建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农垦和围湖造田活动、海上油田、海岸带和沼泽地的开发、森林和矿产资源的开发对环境的破坏和影响,新工业区、新城镇的设置和建设等对环境 的破坏、污染和影响;
(3)保护有特殊价值的自然环境,包括对珍稀物种及其生活环境、特殊的自然发展史遗迹、地质现象、地貌景观等提供有效 的保护。
另外,城乡规划,控制水土流失和沙漠化、植树造林、控制人口 的增长和分布、合理配置生产力等,也都属于环境保护的内容。环境保护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行动和主要任务之一。我国则把环境保护宣布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并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以保证这一基本国策的贯彻执行。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由挪威前首相布伦特兰夫人领导的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87年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指出,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发展”。这一概念包含的基本内容,为世界各国所接受和运用。
1996年3月,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央计划生育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要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
可持续发展是生态、经济、社会三位一体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指生态、经济和社会三者的协调发展。
一、生态可持续发展 以保护自然为基础,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相适应。在发展的同时,必须保护环境,包括控制环境污染和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地球生态的完整性,保证以持续的方式使用可再生资源,使人类的发展保持在地球承载能力之内。
二、经济可持续发展 鼓励经济增长,以体现国家实力和社会财富。它不仅重视增长数量,更追求改善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
三、社会可持续发展 以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应包括改善人类生活质量,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创造一个保障人民享有平等、自由、教育、人权免受暴力的社会环境。
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三者不可分割。人类共同追求的应是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臭氧层保护
 
一、什么是臭氧
太阳是一个巨大的热体,表面温度高达6000℃,是地球取之不尽的能量来源。我们都知道,人类肉眼可以看到的“赤橙黄绿青蓝紫”的七彩光是可见光范围的太阳辐射,实际上到达地面的太阳光还有红外线和紫外线等。太阳辐射的紫外光中有一部分能量极高,如果到达地球表面,就可能破坏生物分子的蛋白质和基因物质,即我们所熟知的DNA,造成细胞破坏和死亡。然而,自然的力量改变了这一过程,地球的大气层就像一个过滤器,一把保护伞,将太阳辐射中的有害部分阻挡在大气层之外,使地球成为人类可爱的家园。而完成这一工作的,就是今天已经妇孺皆知的“臭氧层”。
臭氧与我们熟知的氧气是“亲兄弟”,只是臭氧由三个氧原子构成,而氧气由两个氧原子构成。由于臭氧和氧气之间的平衡,大气中形成了一个较为稳定的臭氧层,这个臭氧层的高度大约在距离地面表面15~25千米处。生成的臭氧对太阳的紫外辐射有很强的吸收作用,有效地阻挡了对地表生物有伤害的紫外线。因此,实际上可以说,臭氧层形成之后,才有了生命在地球上的生存、延续和发展,臭氧层是地表生物系统的“保护伞”。
二、南极臭氧空洞
臭氧层在大气中是极其脆弱的一层气体,如果在零度的温度下,沿着垂直的方向将大气中的臭氧全部压缩到一个大气压,那么臭氧层的总厚度只有3毫米左右。
科学家在南极地区最早发现了严重的臭氧层破坏。南极是一个非常寒冷的地区,终年被冰雪覆盖,四周环绕着海洋。在过去10~15年间,每到春天南极上空平流层的臭氧都会发生急剧的大规模耗损。极地上空臭氧层的中心地带,近95%的臭氧被破坏。从地面向上观测,高空的臭氧层已极其稀薄,与周围相比像是形成了一个“洞”,直径上千千米,“臭氧洞”就是因此而得名的。臭氧洞可以用一个三维的结构来描述,即臭氧洞的面积、深度及延续时间。1987年10月,南极上空的臭氧浓度下降到了1957~1978年间的一半,臭氧洞面积则扩大到足以覆盖整个欧洲大陆。从那以后,臭氧浓度下降的速度还在加快,有时甚至减少到只剩30%,臭氧洞的面积也在不断扩大。1994年10月观测到臭氧洞曾一度蔓延到了南美洲最南端的上空。近年臭氧洞的深度和面积等仍在继续扩展,1995年观测到的臭氧洞的天数是77天,到1996年几乎南极平流层的臭氧全部被破坏,臭氧洞发生天数增加到80天。1997年至今,科学家进一步观测到臭氧洞发生的时间也在提前,1998年臭氧洞的持续时间超过100天,是南极臭氧洞发现以来的最长记录,而且臭氧洞的面积比1997年增大约15%,几乎可以相当三个澳大利亚的面积。这一迹象表明,南极臭氧洞的损耗状况正在恶化之中。
三、臭氧洞是怎样形成的
臭氧洞一经发现,立即引起科学界及整个国际社会的震动。最初对南极臭氧洞的出现有三种不同的解释。一种认为是底层含臭氧少的空气被风吹到平流层的天然结果;第二种解释认为,南极臭氧洞是由宇宙射线在高空生成氮氧化物的自然过程;但是,美国的两位科学家Monila和Rowland指出,正是人为的活动造成了今天的臭氧洞。元凶就是我们现在所熟知的氟利昂和哈龙。
越来越多的科学证据否定了前两种假说,而证实氟利昂和哈龙产生的氯和溴在平流层通过化学过程破坏臭氧是造成南极空洞的主要原因。那么氟利昂和哈龙是怎样进入平流层,又是如何引起臭氧层破坏的呢?我们知道就重量而言人为释放的氟利昂和哈龙的分子虽然都比空气重,但它们在低层几乎不与任何分子发生反应,因此不能通过一般的大气化学过程去除。经过一两年的时间,这些物质于全球范围内在对流层分布均匀,然后主要在热带地区上空被大气环流带入平流层,风又将它从高纬度地区向低纬度地区输送,在平流层内混合均匀。在平流层内,强烈的紫外线照射使氟利昂和哈龙发生分子解离,释放出原子状态的高活性的氯和溴,生成破坏臭氧层的主要物质,它们对臭氧层的破坏是以催化剂的方式进行的。据估算,一个氯原子可以破坏104----105个臭氧分子.而由哈龙释放的溴原子对它的破坏能力是氯原子的30~60倍。而且,氯原子和溴原子还存在协同作用即二者同时存在时,破坏臭氧的能力要大于二者的简单加和。
南极臭氧空洞的形成是包含大气化学、气象学的三维复杂过程,但根源是地球表面人为活动产生的氟利昂和哈龙,氟利昂和哈龙在大气中的寿命很长,一旦进入大气就较难去除,这意味着它们对臭氧层的破坏会持续一个漫长的过程.
四、臭氧层保护
氟利昂是美国杜邦公司30年代开发的一个引为骄傲的产品被广泛用于制冷剂、溶剂。塑料发泡剂、气溶胶喷雾剂及电子清洗剂等,哈龙在消防等行业发挥着重要作用、当科学家研究令人信服地揭示出人类活动已经造成臭氧层严重损耗的时候,“补天”行动非常迅速。实际上.现代社会很少有一个科学问题像“大气臭氧层”这样由激烈的反对、不理解,
迅速发展到全人类采取一致行动来加以保护。
1985年,也就是Monlina和Rowland提出氯原子臭氧层损耗机制后11年,同时也是南极臭氧洞发现的当年由联合国环境署发起.通过保护臭氧层的维也纳公约.首次在全球建立了共同控制臭氧层破坏的一系列原则方针。
1987年,大气臭氧层保护的重要历史性文件《蒙特利尔议定书》通过.在该议定书中,规定了保护臭氧层的受控物质种类和淘汰时间表.要求到2000年全球的氟利昂消减一半,并制定了针对氟利昂类物质生产、消耗、进口及出口等的控制措施。
由于进一步的科学研究显示大气臭氧层损耗的状况更加严峻,1990年通过《蒙特利尔议定书》伦敦修正案。1992年通过了哥本哈根修正案,其中受控物质的种类再次扩充.完全淘汰的日程也一次次提前。
从这里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人类日益紧迫的步伐,而目也发现,即使如此努力地弥补我们上空的“臭氧洞”,但由于臭氧层损耗物质从大气中除去十分困难.预计采用哥本哈根修正案.也要在2050年左右平流层氢原子浓度才能下降到临界水平以下.到那时,我们上空的“臭氧洞”可望开始恢复。臭氧层保护是近代史上一个全球合作十分典型的范例。这种合作机制将成为人类的财富,并为解决其它重大问题提供借鉴和经验。

陆地“杀手”——沙尘暴
沙尘暴是一种风与沙相互作用的天气现象,即由于强风将地面沙尘吹起,使大气能见度急剧降低的灾害性天气。形成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象地球温室效应、厄尔尼诺现象、森林锐减、植被破坏、物种灭绝、气候异常等因素。其中,人口膨胀导致的过度开发自然资源、过量砍伐森林、过度开垦土地是形成沙尘暴的主要原因,并加重了其强度和频度。
沙尘暴作为一种高强度风沙灾害,并不是在所有有风的的地方都能发生,只有那些气候干旱、植被稀疏的地区,才有可能发生沙尘暴。
沙尘暴多发生在每年的4—5月,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每年此时,在太平洋上形成夏威夷高压,亚洲大陆形成印度低压,强烈的偏南风由海洋吹向陆地,控制大陆的蒙古高压开始由西向北移动,寒暖气流在此交汇,较重的西伯利亚寒流自西向东来势快,常形成大风。形成沙尘暴的风力一般8级以上,风速约每秒25米。此外,沙尘暴形成需要有充足的沙源,沙尘、沙粒能被风吹离地面。 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森林覆盖率不高,大部分地表为荒漠和草原,沙荒地多,为沙尘暴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况且,贫穷的西北人民还想靠挖甘草、搂发菜、开矿发财,这些掠夺性的破坏行为更加剧了这一地区的沙尘暴灾害。裸露的土地很容易被大风卷起形成沙尘暴甚至强沙尘暴。
在自然状态下,沙尘暴一般规模小。但由于人们乱垦草地和超载放牧,使大片草地变为荒地,加大了沙尘暴发生的频度和强度。本世纪30年代,美国在向西部大平原开发过程中,大量伐林毁草,致使大片草地沦为荒漠,导致了3次著名“黑风暴”的发生。据1934年席卷北美大陆的一次黑风暴事后估计,当时约有3亿吨沃土被吹走,其中芝加哥一天的降尘量达1242万吨。
沙尘暴的危害有很多:1、人畜死亡、建筑物倒塌、农业减产。沙尘暴对人畜和建筑物的危害绝不亚于台风和龙卷风。1993年5月5日,我国西北4省,曾发生一次特大沙尘暴,死亡85人,失踪31人,直接损失高达5.4亿元。1999年8月14日清晨开始,甘肃河西走廊的敦煌等地区发生中等强度的沙尘暴,瞬间风速达每秒14米,能见度在200至300米之间,飞沙走石,形如黄昏,(目前人员伤亡尚在统计之中)。近5年来,我国西北地区累计遭受到的沙尘暴袭击有20多次,造成经济损失12亿多元,死亡失踪人数超过200人。
2、大气污染、表土流失。沙尘暴降尘中至少有38种化学元素,它的发生大大增加了大气固态污染物的浓度,给起源地、周边地区以及下风向地区的大气环境、土壤、农业生产等造成了长期的、潜在的危害。特别是农作物赖以生存的微薄的表土被刮走后,贫瘠的土地将严重影响农作物的产量。
防治沙尘暴最主要的方法是增加地表植被覆盖。具体为植树种草,固结泥沙。建国以来我国已建成的连结东北、华北和西北的三北防护林,以及在沙漠边缘植树种草等工程,对防治沙尘暴的发生起了重要作用。据地处陕西省北部的榆林市统计,多年植树种草的结果,使沙尘暴从50年代的每年66天减少到现在的每年5天。

 
不可忽视的水污染
水是生命的源泉,人和水是分不开的。成年人体内含水量约占体重的65%。人体血液中80%是水,每人每日的用水量为2~3升。人体一切生理活动,如体温调节、营养输送、废物排泄都需要水来完成。如果人体减少水份10%,便会引起疾病,减少20~22%就要死亡。生活中人们一天也离不开水。水对生命来说是必需的,然而,水也是疾病传播的重要媒介。
水污染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当人体受到化学有毒物质污染后(如666),会引起人的急性或慢性中毒。如果汞、镉、砷、氰化物、农药、多氯联苯等侵入人体后,都可以引起人体中毒。污水中有害物质在土壤中积累并被植物吸收,加上不适当地使用化学农药,会使大量残留的有害物质散布到田间,继而污染粮食、蔬菜、烟叶等农副产品,引起疾病。另外,水污染还会引起水媒介的传染病,如人畜粪便等生物性污染,可以引起细菌性肠道传染病,如伤寒、痢疾、霍乱等。
总之,水污染已成为人类自己的大敌,如果忽视了对水污染的防治,终有一日人将难以在地球上生存。保护水资源、防止病从口入,人人尽一份力,我国的水环境一定会好起来。

什么是绿色产品
绿色产品是指生产过程及其本身节能、节水、低污染、低毒、可再生、可回收的一类产品,它也是绿色科技应用的最终体现。绿色产品能直接促使人们消费观念和生产方式的转变,其主要特点是以市场调节方式来实现环境保护为目标。公众以购买绿色产品为时尚,促进企业以生产绿色产品作为获取经济利益的途径。
为了鼓励、保护和监督绿色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不少国家制定了“绿色标志”制度。我国农业部于1990年率先命名推出了无公害“绿色食品”。1995年,“绿色食品”数量增至389种。在工业领域,我国从1994年开始全面实施“绿色标志”工作,至今已有低氟家用制冷器、无铅汽油、无磷洗衣粉等8类35个产品获得了“绿色标志”。

我市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基本实现
提前一年实现污染源达标排放
1996年8月,国务院在《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明确要求:1、2000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使本辖区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国家定排放总量指标内;2、 全国所有工业污染源排放污染物要达到国家或地方定的标准;3、直辖市及省会城市、经济特区城市、 沿海开放城市及重点旅城市的空气环境质量、地面水环境质量,按功能分区分别达到国家规定的标。简称为“一控双达标”。
根据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国家要求进入2000年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剧的趋势要得到基本控制;东部地区2000年污染物排放总量要比1995年实际排放量减少。
国家计委、国家环保总局下达给天津市2000年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是:烟尘19万吨/年、二氧化硫33万吨/年、工业粉尘4.8万吨/年、COD 30万吨/年、废水中石油类0.14万吨/年、废水中六项有毒污染物26吨/年,业固体废物45.8万吨/年。预计到2000年底,津市将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
三年来,天津市分期分批对2782项超标污染源下达了限期治理计划(其中工业污染源为1816项)。截止到1999年12月31日,2521个污染源按期完成限期治理,实现达标排放,占90.62%;123个超标污染源停产、停用, 并依法履行了报批手续,占6.22%;22个超标污染源被责令取缔、关闭,占0.97%;65个超标污染源被责令停产治理,占2.34%;1个超标污染源正在研究淘汰停用措施,占0.036%。三年来,全市累计投入污染治理资金7.86亿元,实现污染物削减:COD 7.0386万吨/年、烟尘23950吨/年、工业粉尘21497吨/年。
今年初,国家环保总局专家组对天津市工业污染源达标情况进行核查,认为天津市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了国务院的《决定》,提前一年基本实现了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并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的汇报中,对天津市工业污染源达标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我市环境功能区质量达标任务艰巨
根据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的精神和国家环保总局的要,2000年7月1日国家开始对重点城市的环境功能区质量达标情况进行考核。
目前,天津市的环境质量状况与国家的考核要求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环境质量达标工作不容乐观。1.水环境质量状况:2000年国家考核的地面水9个断面(引滦于桥水库出口、宜兴埠、海河三岔口、柳林、北运河屈家店、蓟运河江洼口、大清河台头、水上公园东、西湖)基本能够达到2000年阶段性考核要求,其中江洼口、台头断面基本无水,北运河屈家店断面达标率较低,只有82%。就全市水环境质量整体状况而言,引滦水源水质达标和海河水质基本达标外,全市18条主要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独流减河、大清河已经达到严重污染程度,南运河、永定新河等5条河流属重度污染,只有河水质属轻度污染,其余10条河流均属中度污染。2.大气质量环境状况:1999年度,我市总悬浮颗粒物(TSP)的年均值达到348微克/立方米, 高于国家环境功能区年均值二级标准(200微克/立方米)74%,全年日均值超标率为54.3%,为近十年最高值;二氧化硫年均值为68微克/立方米,比上年度下降了17%,特别是采暖期明显好于历史同期水平,但仍超过国家年均值二级标准(60微克/立方米)13.3%;氮氧化物年均值为 55微克/立方米,高于国家二级标准(50微克/立方米)10%,而且,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增加,氮氧化物污染呈现连年加重趋势。
从以上情况可见,天津市环境质量达标工作还是一项相当艰巨的任务,由于环境质量受到城市自然条件、环境建设与城市管理的多方面的综合影响,所以实现环境质量的达标需要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目前我们还存在着较大的困难,形势也不容乐观。只有加强宣传、加强管理、加大执法力度,提高各级领导和全体公民的认识水平,才能确保环境质量的达标,确保“一控双达标”任务的完成,确保天津市向国务院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