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应届大学毕业生的一封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8:08:09
2006-05-16
各位同学:
你们好,我叫柏群,现任《中国广告年鉴》编辑部主任。作为同时代的年青人和你们的兄长,我非常愿意把这几年在招聘同学时的一些心得,和我们招聘工作的一点经验,以及应届毕业生在求职时需注意的几点事项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以求能够对大家未来的求职、就业和生活有一点指引和帮助。
近几年来,我们每年都有计划录用应届的大学毕业生,安排到部门工作的第一线。我每年也都面试许多的应聘同学。所以,我比较了解应聘同学的所想、所需、所求:第一、这几年,随着竞争的加剧和就业压力的加大,许多同学特别是女同学在应聘时首先考虑的是工作的稳定性;第二、在考虑工作稳定性的基础上,更多的同学开始关注职位未来的发展潜力和职位所带来学习新知识的机会;第三,非京籍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如有机会还是希望能够入籍北京;第四,多数同学期望起薪能够达到2000元或以上;第五,同学普遍对自己在学校的成绩和所学的专业知识水平非常自信,但对未来的求职趋向比较茫然,不知道什么样的职位适合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究竟能够胜任何种工作。尽管如此,多数同学还是自信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并且在工作中能够发挥自己的能力和特长,为企业创造佳绩。
根据同学们的期望和愿景,并结合这几年我在录用和培养新人时的一点经验和感受有如下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一、工作的稳定是相对的,风险和变化是永恒的。
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市场越来越趋于多元化,就业的机会也越来越多。但同时众多的企业为了应付日益增加的竞争压力,为了能够在与对手的博弈中抢占先机和立于不败之地,不得不对求职者提出包括学历、能力、工作经验、既往业绩等非常具体甚至是近乎苛刻的要求。其实,稍加思索我们就不难理解他们的良苦用心。因为这是时代对所有人提出的生存要求,那就是不停的进步,不断的前进!无论是在企业或是事业单位,只要是"做事",那都是逆水行舟,不进就一定会退。
所有工作的稳定都是相对的,风险和变化是永恒的。今天的企业经营者和事业单位的管理者都已清醒认识到,他们每天所生存的稳定环境并不是绝对的,企业随时都可能因为一个失败的决策而全军覆没,而在事业单位也会因没有作为而面临淘汰。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作为今天的应届毕业生,我们应该感到骄傲和庆幸,因为我们赶上了这个变化的时代。我们离开校门就进入了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时代要求我们,用最短的时间去认识他、了解他和适应他。而在此过程中,相信我,通过不懈地付出和努力,你已经了解所谓的稳定是相对的,你已经不再害怕变化,因为你在应对复杂变化时已经将自己的生存能力、工作能力、沟通能力和领导能力淋漓尽致的激发出来了。这些才是你未来稳定的真正基础,是谁都取不走的只属于你个人宝贵"财富"。拥有了这些"财富",你就不会再惧怕变化,因为你已知道,只要勇于面对,变化不仅会提高你应对它的能力,而且会增长你的 "财富",这些"财富"最终会在纷繁的变化中为你带来属于你个人的稳定空间,还会帮助你找到自身的价值,创造未来的事业,实现自己的梦想。
到此,大家已经能够理解了吧,在选择第一份工作时不必过多考虑稳定,他不一定是你一生的职业,因为今天你都不一定了解自己究竟喜欢做什么,能做什么和能够做好什么。你也不知道你所选择的职业未来的"稳定性"究竟如何,所以,不要顾虑,选择好切入点就一如既往的干下去,只要你不断努力和用心积累,任何的岗位都会给你带来你现在所最需要的"生存财富"。
二、户籍不应成为求职的障碍。
我国的户籍制度,已执行了几十年,形成了一套科学、系统的体系。这套相对完整的户籍制度,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适应了我国的国情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今天,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户籍制度也在逐步改革和完善,在此我们不作过多分析。我只想告诉大家,这些都不应是你成长和进步的障碍。
根据我们编辑部目前的具体情况,一般不承诺解决同学"留京"指标。在我们内部,京籍和非京籍的同学,在福利待遇、工作安排、保险、晋升等方面都完全一样。一些本科毕业的非京籍同学,非常渴望能够有一个北京户口,有的同学在跟我聊天时告诉我,为了能够"留京",他们不但在校内学习非常努力,争取"留京"指标,甚至不顾自己所学的专业和特长,只要是能够找到接收单位,无论岗位是否适合自己,单位提出多么苛刻的条件,签几年的合同,什么样的违约条件等等,都统统答应下来,只求能有一个北京户口。
同学的期望是可以理解的,奋斗了很多年,考到了北京,能留在北京发展当然是最理想的。但就像我们一样,很多的企业已经不把户籍作为限制人才的条件,只要你有能力、肯努力,你发展的机会和京籍同学是完全一样的,户口已经不再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障碍,也不应是限制你未来发展的条件。今天的世界分秒都在发生着变化,从"神州五号"的传奇,到"神州六号"的升空相隔仅仅两年,从一个新的创意点子到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成为拥有8亿美元上市公司的董事局主席,江南春也只用了3年多时间。也许为了"留京"而签的一份三、五年合同,会影响第二个"江南春"或"马云"的诞生。几年的时间,完全可能缔造又一个传奇故事,而故事的主人公也许就是你。
所以,不要花费太多时间去分析户籍对你发展的利弊,不要过多思考户籍给你未来带来的所谓安定,因为那已经不是决定因素,真正的决定因素是神圣的、与众不同的你自己。
三、在提出薪资要求时,应考虑责、权、利的平衡。
我们接触的应届毕业生中,许多本科毕业的同学,期望底薪从1500元至1800元起,最好底薪是2000元。而研究生多数期望3000至4000元起,这些实际反映出在同学的思想中有一个误区,或者说有一个道理同学还没有完全想明白,那就是责、权、利平衡的道理,即你的收入和你为企业创造的效益和价值成正比。
其实,无论是2000元还是4000元,我认为都不算很多,应该是同级别人才需求单位所能接受的,但接受的前提是你能否给企业带来支付这些薪水所需要创造出的效益。许多同学忽略了这一重要原则,他们在提出薪水要求时,依据的是自己的学识、能力和知识水平。但大家能否肯定的回答出,你的专业知识是否是企业招聘岗位所需要的?你的能力能否给企业创造出他们期望的效益和价值?你若能肯定的回答出这两个问题,并且要求的薪水和你创造出的价值比例合理,那么你就可以直接提出具体数字。可刚刚走出校门的同学,有多少敢肯定地说,能立即在新的岗位上为企业创造效益呢?我看最快也需要几个月的时间,而真正的融入企业,取得成绩,快速发展大概要一两年以上的时间。
而且,大家可以不妨看一看周围的成功者,李嘉诚、曾宪梓;黄光裕、陈天桥……,有多少在刚进入社会时是2000元或4000元起薪,他们多数都是白手起家,靠的是自己的头脑和智慧,凭的是个人的用心和努力。所以,我有时跟我的同事们开玩笑,如果当年我有机会加盟李嘉诚先生的长江实业集团,跟随一个精明干练的老板,我只会要求一份最低生活保障的薪水,我认为依照今天的消费水平,几百元应该就能够。因为在这样的企业中,只要你用心,你学到的东西,远远不是那点工资所能衡量的,而这些学到的知识和提高的能力会"立方"增加你将来的收益,或许还能帮助你在未来创造奇迹。
我是1993年12月参加工作的,开始是部门聘用的临时工,第一年每月工资是300元,第二年每月工资是490元,但我所在的是有着"广告界的黄埔军校"之称的新华通讯社所属中国广告联合总公司(简称"中广联")。那时公司的传真机几乎每天都收到全国各地各种单位发过来的合作项目,几乎每个项目都有独到的优势。有些项目被分到我们部门,只要看一遍这些策划案,马上就会觉得自己思路拓宽了许多。因为每个项目都是许多精英人士智慧的结晶,所以直到今天我都非常感激我的第一份工作,留恋我的第一个岗位。尽管那时收入不高,但它绝对为我们今天的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为中广联服务了10年,于2003年离开公司,离开公司时每月收入是6000元)。
所以依我的经验。对于刚刚毕业的同学来说,第一份工作的薪水高低,并不重要。若我是你提都不用提,要是应聘单位主动提出,你就回答最低标准,几百元就够。因为你今天需要的并不是多挣那几百、几千元,而是在适合的岗位上,学习和掌握能够创造更大效益的知识和能力。而一旦你具备了这些知识和能力,放心,不用你提,你的待遇会自动涨上来。也许你会说,若是碰上个不太明事理的老板怎么办?你具备那样的能力了,他也不给你涨薪水。我认为那就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年青时遇到困难和变化是好事。若全是顺境你又怎么能提高呢?若没有高手过招,你怎么长本领呢?遇到这样的老板你会成熟的更快,他会让你明白生存的不易和社会没有绝对的公平,也只有明白了这些道理你才能知道"成功需要忍耐,机会需要等待",才懂得成长的艰辛和学会把握每一个来之不易的机会,将来也才有可能取得更大的成就。而且,不珍惜人才的单位,是不会有太大发展的,所以如果和老板沟通没有结果,离开也无妨。而那时的你,和今天已经不同了。你已经具备了更高待遇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但即便如此,你也还要用正确地方法,那就是如果你想做可口可乐公司的销售经理,想办法让这个销售经理的老板,给你一个和他平等的销售机会,如果你卖的可乐比那个销售经理多,而你只要求他一半的薪水(那也比你现在的收入多很多了,别着急,慢慢来。),你想那个老板不答应你的可能性有多大。
说到这儿,大家应该明白了吧,企业都是现实的,它可以给你任何你要的福利和待遇,但条件是你需要为企业创造出和这些福利、待遇对等的价值。责、权、利永远都是平衡的。你的待遇最终一定和你创造的效益成正比,但在开始时不要要求过高,那可能会让你错过好机会。
四、开始工作时,要从基层作起,积累一线的经验。
有很多同学,希望能够凭借自己所学的知识,一毕业就想直接做管理或是有个什么样的头衔和职位。我告诉你,千万别,那只会害了你。"万丈高楼平地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就像薪水不是别人发的,而是自己干出来的一样。职位也不是别人给的,那是自己拼出来的。越高的职位,往往越需要有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这一点我有一定的发言权,在中广联工作的10年中,我一直"战斗"在第一线,20几岁的时候已经是公司市场发展中心的主任(当时是公司最年轻的中心主任)。这些都得益于我在基层积累的丰富工作经验。在公司内部,如何认真细致的完成公司领导及部门领导安排的工作;如何创造出领导期望的多重效益;如何和本部门及其他部门的同事搞好关系……。在公司外部,如何洽谈客户和帮助客户解决难题;如何在留住老客户的同时继续开发新客户;如何做好政府主管部门的公关,以及和相关职能部门保持良好关系等等。以上这些事做都不难,大家都能做,难的是如何做好。什么样级别的客户我们怎样接待?公司应该由何级别的领导接待?(当然好事可由高一级的公司领导接待,坏事就一定我们先上,而这些都是需要提前制定方案和请示汇报的。)在为客户订宾馆时的要考虑客户的级别和喜好,在请客户用餐时要考虑客户的口味和档次。口味不对,那只能证明你没用心。如果接待你的"上帝"都能不用心,那么客户质疑你的服务能力,也就没什么好说了。点菜时如果点的档次低,客户虽不直接说出但也可能会不满意,认为你小气,严重了甚至会影响到合作;菜点的档次高,客户满意了,回公司报销时可能会有困难,你需要有合情合理的解释,不然认为你浪费是小,如果认定你是有意挥霍、挖公司墙角,将来你晋升时,可能就会遇到麻烦。总之要学会用最小的投入创造最大的效益。这些东西很多是书本上没有的,有些是"职场天机",大家只有意会却都不言传,唯有靠自己一点一滴的用心去积累。而只有经过"九九八十一难",你才可能到达西天,取得真经,完成"蛇龙之变"、"僧佛之修"。
再有,你也只能是具备了上述这些经验之后,才可能去管理别人。不然你都没有下属明白,怎么能指导他的工作,怎么能在他的报告上签"同意"或"暂缓"呢?这也就是为什么水浒中的卢俊义在破了曾头市后将梁山第一把交椅拱手让于宋江。因为精明的"玉麒麟"知道,他当时的时机和条件都不成熟,勉强为之也许会给自己引来杀身之祸。明代朱元璋也正是真正领悟了"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九字箴言的精髓,并加以实践,才最终创建了大明王朝。所以,人虽然都想称"王",做"劳心者"去领导别人,但事物的发展都有它既定的规律,我们要遵循这些规律,凡事循序渐进,要知道没有做士兵的经验,怎能成为将领?不是出色的将领又如何担当元帅。
所以,别怕吃苦,别怕挑战,从最基层做起,别人不愿做的事情我来做,别人害怕退缩时我来上。无论多大的困难和风浪都会过去,而所有经历过的人,都会长进。
五、针对目前就业困难的现状,我们愿为大家提供持续的帮助。
今年,各方都感觉到了应届毕业生就业的压力,我们也一样。我们招聘的几个职位,居然来了数百份高水平的简历,而且一半以上都是研究生。可是,毕竟我们每年需要的职位有限,多数应聘同学还需要继续去完成自己的求职之路,这也是我尽管工作非常忙,但也一定要给所有寄过简历的同学回一封信的原因。如果最终我们暂不能合作,我也希望你能从上文中得到一些启发,去指导你未来的工作和生活。如果读过此信后,真的能有一些收获,那将是我最大的欣慰。
同时,针对今年就业的紧张局面,我和我的同事们,包括一些其他企业的负责人决定尽我们的最大努力,共同为应届和现在在校,未来面临求职的同学们做件实事。我们注册了一个新的网站,将于4月底正式启动,名叫"爱工作(www.iworking.com.cn)", 在这个网站里我们将每天抽出一定时间,专门回答应届毕业生在求职中和初入职场时遇到的各种问题,而且这些服务全部都是免费的。特别要提醒大家的是:我们并不是"人力资源专家",我们只站在企业的立场上,从你们大哥哥、大姐姐的角度,以过来人的身份告诉大家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员工,企业愿意看到什么样的简历,企业不希望听到的条件,和初入职场时应如何待人、处事等等,能够帮助同学在尽量短的时间找到一个称心的工作是我和我的同事、朋友们的最大心愿。
我们在爱工作网站里开辟了三个专栏:一、现在我求职(主要回答同学们在求职中的各种问题);二、今天我上班(主要回答同学们上班后,初入职场时的各种问题);三、求职面面观(是专为同学交流求职的经验、心得设立的专栏)。因为我们平时工作都非常忙,每天只能抽时间回答大家的问题,所以在大家提问前,请先查看以往的问题和答案,如果能直接从中得到启发就最好了。对于需要及时得到帮助的同学,请登陆每一个专栏中的紧急求助专区,我们将争取在第一时间回答你的问题。所有求职的同学,此时应该携起手来,大家来帮助大家,让我们在求职时,都能够少走弯路,早日获得成功。
好了,读了这么久的信,大家也一定都累了,就先写到这儿吧。我在爱工作网站上也设了一个个人邮箱:baiqun@iworking.com.cn.如果读了此信有何感想或问题,包括将来在工作中遇到开心或不开心的事,都可以写信给我,我们共同来探讨,与你分享和帮你支招。也希望我们将来能够成为朋友。
再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