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汉学家眼中的邓小平与邓小平的十大警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2:46:15
2009-12-01 16:31:39
浏览 8060 次 | 评论 54 条
据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报道,在英语世界,没人比美国耶鲁大学教授史景迁写出“更好看”的中国研究作品;“中国学研究领域的毕加索”,一份报纸曾这样评价著名的汉学家史景迁(Jonathan D. Spence)。据说史景迁教授是在咖啡馆中撰写那些历史著作的,浸泡在历史灰尘中的人物都重新获得了生命力。事实上,他的中国历史作品就像小说一样精彩,它们不仅要接受来自同行的由衷赞扬,还登上了《纽约时报》畅销书榜。
出生于1936年的史景迁相信,历史并不仅仅是由枯燥的数字与冰冷无情的事实组成,而是那些活生生的个人,他们的喜怒哀乐、雄心与感伤,才是理解历史的关键。他对于中国的历史描述也尽量超越地域所限,而将之置放于人类普遍的经验与情感中。他更看重历史的连续性,在《追寻现代中国》中,他将现代中国的形成上溯于明代晚期,直到今天,中国仍在向一个现代国家的转变过程中。
在他的新书《醒来——从甲午战争到镀金年代》中,有一段对话。这篇对话发生于2004前,那是邓小平诞辰100周年,人人认定正是这位杰出人物把中国引入了正确的航道。如今,5年过去了,由邓小平倡导的改革却陷入了某种停滞,实验精神正让位于一种新的僵化,浓重的意识形态色彩卷土重来。此刻重温,或许能够提醒我们,中国发展本应有的轨迹。
史景迁在一篇悼念邓小平的文章中将邓小平时代与晚清时代相比较,他认为在这两个时代都出现了中国的“洋务派”,他们在接触外界、在改革内部构架、进行经济和政治变革时面临同样的困难。邓小平的作用在于推动他周围的人,让他们更加灵活。所以,他认为现在仍然是中国现代化过程的一个延续。从晚清到邓小平时代之间发生了那么多事情,那么多的动乱,在世界其他地方几乎找不到同样的例子,再没有比这更难回答的问题了。整个世界都在重新审视“现代化”这个词的意义,因此不能说中国已经完成了变化的阶段,这是不可能的。中国在不同层面、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中还有不同速度的发展需要完成,中国的构造中仍然存在巨大的断裂。史景迁在英国和美国居住多年,这两个国家也存在巨大的断裂,也还有很多发展没有完成。中国在经济上的发展是惊人的,从它的整个外观面貌来看非常明显,中产阶级的收入增长等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仍然在寻求许多关于社会和经济方面问题的解答。
中国的历史总是在不断循环。今天中国内部经济的联系当然是在不断加强,中国有很多很多的道路可以走。但中国现在并不处于一个恒定状态,而是处于一个重组构架的巩固阶段。它仍然在扩展、在实验、在探索阶段,充满了机遇,也充满了风险。它需要一个能够面对这些挑战的领导层。中国历史上就有过这样的相似阶段,1905年到1920年之间有过这样的时候,中国人开放心胸,准备改变组织规则、改变行为准则甚至在某些方面改变语言,从外国引入词语、不停地探索世界。那时,中国处于困境之中,人们充满实验精神,显示出愿意在某些方面抛弃过去的意愿。如果看看其它时期的中国,比如康熙时代,人们也同样显示出灵活性;晚明时代也是一个充满质疑精神的时代,当时的学者开始与西方学者对话,开始接受一些科学的新观念,西方也开始从中国接受一些新想法。今天的中国与历史上的某些时段相比,不是那么独特,但是它的独特性在于变化的规模。因此中国今天变化的规模是史无前例的,如果按照过去的速度,这样的变化可能需要整个宋王朝的时间才能完成。
史景迁曾经写过关于康熙、毛泽东和其他一些重要的中国历史人物传记。他认为邓小平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他给自己建立了一个很强的地位。他说。作为一个外国人,评价他是件困难的事。“但是我认为,他是一位非常忠诚的中共党员,但与此同时,他坚信中国必须从毛泽东时代的经济和政治束缚中摆脱出来。在毛泽东去世后他对当时情况作出的反应是非常精明灵活的,包括在党内团结哪些人,如何巩固自己几度不牢固的地位”。邓小平的信念就是通过结束束缚来解放中国人的力量,包括缓慢地关闭一些国有企业和集体农庄。这些信念大概是他在后期逐渐形成的。在1978、1979这两年里,中国人需要更新思想,党的领导人也必须考虑如何迎接这一新的挑战。当时发生了很多事情,包括吉米·卡特访华,后来邓小平访美。他在党内团结支持自己的力量方面一定是非常有技巧的。至于关于邓小平的传记,史景迁认为很难得到邓小平在私人生活方面的资料,很难在他身上挖出更深的东西,只能通过他制定的政治经济政策,而不是私人生活来了解他。关于他的个性我也只能凭猜测,除了他有很强的个性、很有政治技巧之外,“我对他一无所知。我曾经在华盛顿见过他一面,他是一个充满了力量的人,成百上千的人蜂拥而至,只为一睹尊颜。他毫无疑问是个强者”。
史景迁说,在过去300年中,他所能想到的中国领袖包括康熙、雍正,然后就是一个大跳跃:曾国藩,他也是一个非常灵活的人……邓小平的强大影响持续了25年,比雍正和曾国藩还要长。邓小平的经历是非常独特、非常有趣的,他比戈尔巴乔夫要有力得多。
史景迁开始注意邓小平是在1966年,但当时并没有特别注意他,认为他只是一个党内的组织人物。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才开始真正注意到他,那时他是作为一个强硬人物引人注意。邓小平的改革也引起了很多关注,但是当时的改变是非常缓慢的,偶尔有一些外国企业进驻,但是不像今天这种速度。在后来那些年里,史景迁对邓小平的看法随着改革的进程而改变,邓小平的长寿起了一定作用——活得越长,得到注意的机会就越多。但对史景迁来说,值得注意的是,在他生命中的最后年份里,他已经不太出现在公众场合,也不太出来说话,但是他的政策依然继续。这体现出政策有自己的动力,即使领袖本人已经不再推行它们。在人类历史上这样的事情经常发生。
如今,中国与历史的割裂程度是前所未有的,来自外国的意识形态将一些中国的传统价值观割断了。但是与此同时,中国的历史研究又是如此发达;真正可能的结构性变化是中国人的开放心态,他们准备接受如此之多的外来事物:外来文化、外来制度、实用主义、计算机世界、经济理论……诸如此类。但对史景迁来说,似乎传统的价值观仍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假如邓小平依然在世,史景迁认为他大概会把握住主要的概念,今天的技术发展、能源问题等等,因为他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而且他善于把握中国的强国之道和弱点所在。邓小平是一个非常善于与时俱进的人。
在史景迁看来,今天的中国与邓小平去世之际,人们在讨论问题方面更为坦率和开放了,束缚似乎更少了,行动更为自由了。外国人可以跳上飞机就来到中国,可惜仍不能随便来美国。邓小平的改革,不仅仅只局限在经济领域,他的改革也延伸到了教育和军事领域。在一个曾经如此中央集权的、中央计划经济的国家,经济改革的内涵是非常复杂的,它必然伸向不同方向包括政治。它一定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一定会影响家庭、父母对孩子的态度、新一代对世界的态度,这些东西都是会变化的。
邓小平去世已经12年了,但他仍然对当代中国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而邓小平在世时,给后任留下的10大警告,高瞻远瞩,至今仍然有着非常的意义,警示着包括当权者在内的中国人。
警告一,国民收入分配要使所有的人都得益
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国民收入分配要使所有的人都得益,没有太富的人,也没有太穷的人,所以日子普遍好过(《争取整个中华民族的大团结》1986 年)。
警告二,如果搞两极分化,中国就会发生闹革命的问题
共同致富,我们从改革一开始就讲,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如果搞两极分化,情况就不同了,民族矛盾、区域间矛盾、阶级矛盾都会发展,相应地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也会发展,就可能出乱子(《善于利用时机解决发展问题》 1990 年)。如果搞资本主义,可能有少数人富裕起来,但大量的人会长期处于贫困状态,中国就会发生闹革命的问题(《吸取历史经验,防止错误倾向》1987 年)。
警告三,如果改革导致两极分化,改革就算失败了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就是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搞资产阶级自由化就是走资本主义道路》1985 年)。如果导致两极分化,改革就算失败了(《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1985年)。现在我们搞四个现代化,是搞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不是搞别的现代化。……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我们提倡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是为了激励和带动其他地区也富裕起来。……提倡人民中有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也是同样的道理(《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1985年)。
警告四,20世纪末,就应突出解决两极分化的问题
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的构想是这样提出的: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而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什么时候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在什么基础上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要研究。可以设想,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992 年)。
警告五,城市搞得再漂亮,没有农村这一稳定的基础是不行的
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住在农村,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要看这百分之八十稳定不稳定。城市搞得再漂亮,没有农村这一稳定的基础是不行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84年)。对内经济搞活,首先从农村着手。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在农村。中国社会是不是安定,中国经济能不能发展,首先要看农村能不能发展,农民生活是不是好起来。翻两番,很重要的是这百分之八十的人口能不能达到(《我们的宏伟目标和根本政策》1984 年)。
警告六,思想文化教育卫生部门,都要以社会效益为一切活动的唯一准则
这种“一切向钱看”、把精神产品商品化的倾向,在精神生产的其他方面也有表现(《党在组织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的迫切任务》1983年)。思想文化教育卫生部门,都要以社会效益为一切活动的唯一准则,它们所属的企业也要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1985年)。
警告七,如果教育问题解决不好,就会误大事,应要负历史责任
我们多次说过,我国的经济,到建国一百周年时,可能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我们这样说,根据之一,就是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完全有能力把教育搞上去,提高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培养出数以亿计的各级各类人才。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有了人才优势,再加上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目标就有把握达到。……中央提出要以极大的努力抓教育,并且从中小学抓起,这是有战略眼光的一着。如果现在不向全党提出这样的任务,就会误大事,就要负历史责任。……还有相当一部分同志,包括一些高级干部,对于发展和改革教育的必要性,认识不足,缺乏紧迫感,或者口头上承认教育重要,到了解决实际问题时又变是不那么重要了。……忽视教育的领导者,是缺乏远见的、不成熟的领导者,就领导不了现代化建设。各级党委和政府,对教育工作不仅要抓,并且要抓紧、抓好,严格要求,少讲空话,多干实事(《把教育工作认真抓起来》1985 年)。
警告八,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
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992年)。
警告九,所有的改革最终能不能成功,还是决定于政治体制的改革
不搞政治体制改革不能适应形势。改革,应该包括政治体制改革,而且应该把它作为改革向前推进的一个标志(《在听取经济情况汇报时的谈话》1986 年)。政治体制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应该相互依赖,相互配合。只搞经济体制改革,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搞不通,因为首先遇到人的障碍。事情要人来做,你提倡放权,他那里收权,你有什么办法?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所有的改革最终能不能成功,还是决定于政治体制的改革(《在全体人民中树立法制观念》1986年)。要得到发展,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对内改革,包括上层建筑领域的政治体制的改革(《加强四项基本原则教育,坚持改革开放政策》1987年)。
警告十,政治体制改革会触及许多人的利益,会遇到很多障碍
我们提出改革时,就包括政治体制改革。现在经济体制改革每前进一步,都深深感到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不改革政治体制,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不能使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前进,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障碍四个现代化的实现。……政治体制改革……触及许多人的利益,会遇到很多的障碍。……要通过改革,处理好法治和人治的关系,处理好党和政府的关系。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难于贯彻(《关于政治体制改革》 1986 年)。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相应的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的每一个措施都涉及到千千万万的人,主要是涉及广大干部,不仅是我们一批老人(《改革的步子要加快》1987)。
推荐阅读(点击标题):1)要解放思想,不要反右以后的毛泽东思想
2)谁造就了华盛顿的不朽英名?
3)大陆应正视政治责任与反思道德罪恶
4)崇拜毛泽东的台湾人
5)称呼一声“马总统”又有何妨?
6)奥巴马访华应取得什么样的成果?
7)奥巴马访华,对两国现状不会有任何影响
8)“楼威威”嘲讽深圳司法为官权“非正常行为”保驾
9)澳门,如何再赌下去?
10)为官媒替老百姓说话喝彩!
11)“政府贴金、老百姓贴钱”的勾当可以休矣!
12)当代中国,呼唤什么样的知识分子?
(提示:一些文章在本博未能显示,或可在http://bigtigeryan.blog.163.com/edit/?setNone163Cookie=true中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