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穷不是要挟社会的理由——也说杨元元事件 - 左黎的博客 | 左黎的博客 | 博联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3:40:14
贫穷不是要挟社会的理由——也说杨元元事件
作者: 左黎 | 2009年12月14日 09:08 | 栏目:随笔
(331) 点击  |  (30) 评论 | 本文地址:http://zuoli.blshe.com/post/788/478427
首先要向我的读者和事件中的逝者杨元元道歉,因为我用了这样一个干硬而缺乏人情味儿的词:“要挟”。然而就我有限的词汇量搜肠刮肚,并未找到可以替代者,至少这个词比较接近我在该文语境中的含意,所以,先致歉了!
然而,尽管有“干硬”之嫌,我还是不得不转入正题。
从相关报道看,杨元元以死抗争,或者说促使她对于这个社会绝望、厌弃的原因有二。
第一个原因,是所谓“知识改变命运”。杨元元想不通,她费力考上了研究生,为何还不足以改变命运。
这里我想谈两点。首先,“知识改变命运”是相对的,尤其是把其片面理解为“学历改变命运”、“高学历改变命运”,只能说是一种偏狭乃至无知。在当前的社会,无论国内国外,除非从事极少的专业研究和教学工作,本科学历基本就可以满足一个人的谋生和各类发展之需。也许有人说,那我也是本科学历,为啥我没有过上好日子呢?这要问问你自己。另外,基本上我认为,一个持本科学历过不上好日子的人,抱着所谓“学历改变命运”的心思而去读硕博的,大致可以肯定,即便读下来,那个学历对于改变其命运的作用将极其有限。
其次,可以说是一个常识问题:“知识改变命运”不仅是相对的,且是一个长期的、人生总结意义上的概念。我不可能坐在校园里,一边哀叹:咋还没看见命运有何改变呢?!这种想法简直是荒谬的,杨元元考上研究生了,SO WHAT(那又怎么样呢)?难道因为她获得了研究生这样的一个“身份”,便希望看到什么“改变”吗?这简直不止是奢望,我以为,仍然暴露了其读研的盲目和无知。换句话说,她是一个拥有高学历但却极其无知的人,而我以为,这种对于社会生存、学习的目的和作用,以及人情世态的无知,和建立在无知基础上不切实际的幻想,以及由此对于学校、社会的不当期望,恰恰是将其送入绝路的原因。再换句话说,在杨元元的自杀之责任上,其本人应该承担绝大部分责任,而不应归咎于社会、“知识改变命运”的理念,或者学校的制度等等。
杨元元自杀的第二个原因,是上海海事大学拒绝了杨母随其住在学校宿舍的要求。
我阅读的报道有限,不知道杨母何以要随其读研的女儿住宿学校。不过,我本人就读大学五年的过程中,的确也遇到过同学母亲短暂住校的特殊情况。当时,某家乡在河南农村的男同学,其母突然检查出患有癌症,同学将其母亲接来学校,因为家庭贫困,租不起房子,便找了同班的女生宿舍帮助安排,女生们出于同情,有人想办法去朋友处借住,总算腾出了一个床位。然而,时间长了,同住的几个同学生活、学习多有不便,尤其是出去借住的女生,不可能长期坚持打扰本不相干的同学,这时候女生宿舍的管理方提出不满,这位同学的母亲不得不搬出。幸亏,他的一个老师体谅其困难,将自己的宿舍腾出,总算解决了其母住宿的要求。
在杨元元事件中,我不想一味指责学校的“无情”。如今的院校扩招,学校同时聚集了数以千计、万计年龄相差不大的年轻人,校方的管理难度可想而知。加之学校不似普通单位,几乎没有单人宿舍,一般都要住宿4-8人,甚至是6-10人。校方的管理制度“生硬”,其对于学生总体的助益是明显大于弊端的。当然,如果杨元元确实有其母住校的不得已理由(在相关报道中,我没有看到这样的理由),此非常情况,或许可能像我们那位同学,依靠个人的关系和周围友情的帮助得以解决,然而无论如何,她却没有理由指责学校。更不能以曾经在武汉大学获得的特别对待作为理由,来要求海事大学的同样待遇。
这里面隐含的思维是:恩惠本身不是用来感激,而是作为进一步要求“施与”的理由——哪怕当其作为非必要的恩惠!这样一种理解“感恩”的心理,恰恰是最不懂得感恩为何物的人,其基本出发点是:我是贫困者,我是弱者,我要求同情,要求施与,要求社会的付出和“补偿”。因为你是贫困者或者弱者,社会(或者他人,或者学校、单位)便欠你的吗?
除了引致杨元元自杀的这两个直接原因,我也想谈谈对于研究生深造、教育制度等的看法,因为这些看法与该事件是紧密相关的,甚至可以这样说,与媒体热议的“表面原因”相比,其相关度更大,且涉及本质问题。前面所述的两点理由,或许仅仅是导火索,而这些看法,可能更触及最终导致杨元元事件的真实情由。
在对于杨元元事件的看法中,有人抬出了“义务教育”、“中国的教育制度”等等问题,作为该事件的宏大背景。首先,我不晓得一个30岁的成年人,完全出于个人意愿选择的研究生深造,竟然也可以扯上“义务教育”的范畴。其次,我们来看看,先进国家的教育制度又如何?世界上是否存在一种教育制度,需要保障研究生阶段,人人上得起学的“教育公平”?
我的许多同学在美国,因为专业的要求(基础理论研究),他们基本都在那边完成了硕博的攻读。我曾经问过一个朋友:某某某(我们共同的一个朋友)为什么不回国,听说国内提供了她很好的位置。朋友笑曰:她怎么回国?她读硕士博士欠了美国政府多少钱?这边挣美元还可以还得起,回国了怎么还?
国外留学表面风光,其实为了读书四处筹钱,洗盘子送外卖做侍应生,“十八般武艺”样样齐全,不要说中国留学生,美国本土学生也是极大的负担。即便费劲巴力地读完,因之而欠了一屁股债的也是常事。如果说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本科教育是现代社会成就“人上人”的必备素质,那么,研究生教育的目的和作用,则仅仅适合于少数人的特殊要求,比如从事研究、教学、理论工作等,或者的确出于自身的兴趣和爱好。把“知识改变命运”偷换概念成为“读研改变命运”,这样的人大概有两种,一种是高学历崇拜症,其底层心理是无知;一种是本科毕业,到社会上怎么也混不好,于是怪咎于学历不高,假想学历高了,那么就可混得不错,这后一种心理同样出于无知。而我以为,杨元元的情况大致属于后者。
归纳我的观点,表面上看,杨元元死于对“知识改变命运”的迷信和其母住宿学校的被拒,而从根本上,杨的悲剧有两层。第一层是在表面高学历的背后,对于学历教育的无知和误读,对于“知识”含义的无知和误读。这种缺乏常识的糊涂观念,可以说大量存在于国内高学历的追求和拥有者之中。杨的第二层悲剧,以及大量对杨同情者的潜台词是:弱者可以以其高于基本生存和教育公平之上、并非出于必需的原因,来要求这个社会超出常理的供给和“补偿”,换言之,贫困和弱者本身是一种要挟的理由。这让我记起一位哲人的话,大意是:我们这个社会是格外容易同情弱者的,同时,还格外容易把贫穷和弱者无限拔高,而以为他们占有道德的高度和更加接近真理的荣誉,然而,事实往往并非如此。
中国现代史的暴力革命就具有这样的心理基础:穷人闹革命,革富人和有知识者的命。“工人阶级是领导阶级”,如果这个社会真的由工人阶级领导了,会变成什么样子了呢?所以,我个人以为,社会有帮助、给予贫困和弱者基本生存和公平教育的义务,但这种义务不是无止境的;而贫困和弱者本身,并不构成以超出常情的不合理愿望,要求乃至要挟社会的理由。
最后的这段话,可能扯得远了,然而我个人以为也是理解该事件的出发点之一,而且是必要的出发点之一。如果明白了这一点,杨元元不会走上自杀之途,她——包括她的母亲、家庭——本来应该拥有一种有自尊、有尊严的,以其智力和努力完全可以达致的美好生活。然而遗憾的是,在无知和盲目之外,他们最大的错误,在于放弃了尊严、感恩和对于社会、自身的责任,而代之以一而再、再而三的要求、要挟和弱者自居的心理,而这种“受害者心理”最终害了他们自己。
30 条 关于 "贫穷不是要挟社会的理由——也说杨元元事件" 的评论
评论
[回复]
左伟健 | IP地址: 117.69.168.* | 2009/12/14, 13:07
替这个姑娘惋惜,她本来有另种选择。人们要求她坚强,但她却不是。
同意博主的部分观点,但不太同意用“要挟”的字眼,尽管是声明没替代的。
能否先研究一下她的生活经历及其它,试着站在它方角度去理解其思想规迹和当时的心境。一个孤苦伶仃人面对缺少温暖整个冷漠的社会环境,选择极端是她一个重要的考量。
我说的是这个可恶社会环境是造成悲剧的很重要原因。
愿她可怜的母亲保重。
[回复]
刘侠 | IP地址: 125.34.161.* | 2009/12/14, 13:03
从学生的角度:学习必须贯穿一个人的一生。生存与教育可以分阶段进行。研究生、博士生,他们所学的专业真是他们自己喜欢的吗?还是社会错误价值观下的牺牲品?即便去个餐馆打工,至少也能养活自己,再勤劳些,养活母亲也不成问题。当文凭不那么重要的时候,生命才会更有价值。
从父母的角度:依旧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错误观念指导。
从社会角度:问题最多,责任最大。保障制度缺失、生存空间恶劣、公平机遇稀缺只能导致大家更往国企和公务员队伍里挤,造成更大的恶性循环。错误的价值观引导,把高等教育当成终极目的。贫富两极分化严重......
[回复]
访客:台州倔老头 | IP地址: 125.127.72.* | 2009/12/14, 12:58
假如因社会不公造成的贫穷,要挟社会就会是个客观存在、难以避免的常态。 问好左黎!与您分歧的是,俺认为要挟一下又何妨?
[回复]
冯波 | IP地址: 222.129.39.* | 2009/12/14, 12:35
““知识改变命运”是相对的,尤其是把其片面理解为“学历改变命运”、“高学历改变命运”,只能说是一种偏狭乃至无知。”我对此观点很认同。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给人的都是一种线性的思维方式,太单一了。其实,人的命运是很多综合因素起作用的,高学历只是其中一个因素而已,有了它,没有相应的东西配合,也不会有好的命运。古人还讲天时、地利、人和呢。尤其现在的社会,知识对命运的改变作用实在是可怜,但没有也不行。所以我觉得教育者和家长应该从小向孩子灌输好好学习只是一个基本前提,人的命运受很多因素制约。社会进化论之所有遭人诟病,就是因为它简单地在人类社会运用了进化的法则。单线进化、多线进化、退化,一切皆有可能。
[回复]
刘佳怡 | IP地址: 221.221.37.* | 2009/12/14, 12:10
说得很有道理!但对逝者的道歉就免了吧,她生前已经承受不少不对等的东西。每种请求,只有在具备被答应和回绝两种条件下才真正成立。也就是说,理智和善良你通常只可选其一。
[回复]
徐唯辛 | IP地址: 115.171.51.* | 2009/12/14, 12:05
独立思考,赞赏。
[回复]
访客:访客 | IP地址: 125.109.22.* | 2009/12/14, 11:58
你根本就不知道贫苦的艰难,艰难,艰难,请问作者,你懂什么叫艰难吗?你知道艰难的情况下是怎么样的吗?你了解吗?你如果没有经历过你根本没资格出来说,我想说的是杨元元其实已经很了不起了,她是个负责任的人,带着母亲求学,为改变命运而努力。你行吗?你有本事给我一个人去大城市靠自己生活两年,你就知道了。废话我也不说。
[回复]
万宇 | IP地址: 119.132.85.* | 2009/12/14, 11:31
依常理,为逝者讳,我不忍再评价杨,但看到这事的报导,首先想到的又是我一直以来的观点:苦难和困苦并不总是导致伟大。相反,在很多情况下,它毁坏了人的尊严,伤害了人的心灵,扼杀了天才的创造力,对生命有绝对的损耗与创伤。
所以,第一,社会体制不要成为制造灾难困苦的基础,第二,承受灾难与困苦的人不要以不幸为资本,(此点我国的灾难美学教育难辞其咎)“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上帝只救自赎之产人,任何不切实际的幻想都不要存,困苦不与压力不是改变命运的资源,自强自立才有可能自救。
其实,杨元元如能理性对待困境,毕业后还是有可能改变命运的。说句题外话,她所学业与我外甥女一样,而且是同一所学校毕业。我国海商法专业人员稀缺,以她的学历,毕业后在外企,国家机关都能顺利谋得一个非常好的职位。
[回复]
冯波 | IP地址: 222.129.39.* | 2009/12/14, 12:38
实际上,压力太大和太小都不好。元元属于承受的压力太大了。压力太大,把人压跨了。压力太小,容易助长安逸心理。不是太大,大到难以克服。不是太小,小到可以忽略。这样,人既有前进的动力,又不至于被压跨。悼念元元!
[回复]
诸华丰 | IP地址: 123.96.48.* | 2009/12/14, 11:50
诚如万宇所说的那样,不忍评价杨个人。
我想说的是:这是扭曲的社会、扭曲的教育和丑陋的社会DNA所导致的悲剧。
做一个补充 [回复]
诸华丰 | IP地址: 123.96.48.* | 2009/12/14, 12:01
在缺乏好的义务教育的情况下,一个家庭的主体(指起主导作用的家长)意识,(将对其孩子的品格和思考方式的形成起主导作用。
可悲的是,认识到这一点的人不是多数。
[回复]
李代祥 | IP地址: 202.84.17.* | 2009/12/14, 11:06
本来想说点什么的,逝者长已矣。还是选择沉默。
[回复]
章因之 | IP地址: 81.70.209.* | 2009/12/14, 10:57
“我们这个社会是格外容易同情弱者的,同时,还格外容易把贫穷和弱者无限拔高,而以为他们占有道德的高度和更加接近真理的荣誉,然而,事实往往并非如此。”:当今的中国社会恰恰相反!在一个崇尚权势、财富、成功的不公平的竞争社会,对弱者只有轻视和蔑视。同意你对于学位高低和改变命运间关系的看法,但是这样的认识也是社会造成的。我不明白中国人如今也常常搞所谓慈善,开着车甚至坐着飞机跑到偏远山区去送爱心送温暖,可当身边出现需要拉一把的人的时候却能以堂而皇之的理由不管不顾。
[回复]
李仝子 | IP地址: 123.163.151.* | 2009/12/14, 10:51
首先是社会救助体系的缺失。
其次是自身的问题。
我不明白杨元元母亲并没有到不能自理的程度,为什么要如影随形地跟着上学的女儿生活?
反感自杀,反感不为家人着想 [回复]
于向真 | IP地址: 125.34.212.* | 2009/12/14, 10:50
这女孩儿都读研三了,真不算小了,遇到挫折就受不了,这哪成啊!最起码表明家庭教育的严重失败。
她家教育的失败还表现为她妈妈的不正常,她妈妈比我还年轻呢,我退休后完全可以在家享清福,但我为了再帮我儿子一把,还是尽量忙着挣点钱,争取明年春天帮着儿子工厂买一辆面包车方便运货,心中暗自希望这笔钱由老妈我来出。而杨元元的母亲莫名其妙地整天傍着女儿,不讲理地硬要住进学校宿舍,给女儿添堵,这算咋回事呀?我妈妈80岁了,完全自理还老帮着别人干活呢。要是我处在杨元元母亲的境遇,可能会去找一份帮工的活儿,哪怕在大街上捡瓶子也不能给女儿添麻烦。其实每个家庭首先把自己过好了,每个人自己先要自强,这个社会才能更好。
[回复]
左伟健 | IP地址: 218.22.223.* | 2009/12/14, 11:00
于老师的观点部分同意
人与人其实差别很大的,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有时我们以为这样,其实不是。
[回复]
访客:访客 | IP地址: 125.45.64.* | 2009/12/14, 10:35
贫穷不是要挟社会的理由? 不公不是要挟制度的理由?
[回复]
访客:过路人 | IP地址: 218.1.239.* | 2009/12/14, 10:33
很佩服作者如此鞭辟入里的分析。这是我迄今所见关于杨远远问题的议论中说理最为透彻的一篇。深表同感。
[回复]
访客:唏綺 | IP地址: 116.235.143.* | 2009/12/14, 10:27
个人因素----心理,社会因素----关怀,综合因素----信仰缺位。
[回复]
朱海波 | IP地址: 122.240.158.* | 2009/12/14, 10:23
人家又要挟吗?人家是说,学校不给解决困难,就跳楼吗?
人家也是打了7年多的工,吃了很多苦,人家没有要挟,只是自己选择离开世界?没看得出要挟谁?
搞得你自己很....
[回复]
访客:成子 | IP地址: 123.5.43.* | 2009/12/14, 10:21
“贫穷不是要挟社会的理由”。这样的问题,的确值得整个社会来思考。
同感 [回复]
访客:访客 | IP地址: 112.111.91.* | 2009/12/14, 10:18
不能因为人同情就要挟 居然有要求30万为其母买房子!
[回复]
范国华 | IP地址: 60.20.196.* | 2009/12/14, 10:02
不平等环境下的心态失衡
[回复]
文命裔 | IP地址: 222.72.248.* | 2009/12/14, 09:59
完全同意你的观点.
[回复]
访客:访客东辉 | IP地址: 219.145.122.* | 2009/12/14, 09:46
说的没错啊,人要有自尊、有尊严,可我们的社会常常也是最不喜欢人有自尊、有尊严。
[回复]
刘幼华 | IP地址: 98.199.206.* | 2009/12/14, 09:39
贫穷的确不能作为一种要挟。可以作为同情的引子,但同情是不能强迫的。
学历与生活预期的矛盾可以说是老生常谈,总之知识或者学历,必须转化为才干,而才干必须为社会承认才有价值。
自杀不管怎样是一种下下策。其实,如果有对生命、生活存有感恩的心,不但不会自杀,而且在相对的贫穷中还可以过上一种有尊严的生活。
[回复]
赵国富 | IP地址: 221.215.212.* | 2009/12/14, 09:33
还别说,您说的这个问题我还真考虑过,我也同情杨元元,也很怨恨这个社会世态炎凉。但应该和博主那样反思一下,难道就因为穷就可以“要挟”社会?如果那样的话,大家都可以不劳而获,重演早些年“谁穷谁光荣”的闹剧了。作为一个成年人应该学会生存了,既然认识到知识不能改变命运,那就应该学会不要去用知识改变命运,用自己的普通劳动,不妨学习一下进城务工的兄弟们。
[回复]
牟丽萍 | IP地址: 222.28.239.* | 2009/12/14, 09:24
冷静读完 突然想起曾经的一句话“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但愿她缺 的是被人授之以渔而不是嗟来之食 您的分析跳开了学生学校老师 大概是从市场经济的生存角度的客观分析了 呵呵 我不认可的是她死后其家人的挟尸要挟 认真读了您的观点 才发现这样也许也是一种分析角度 是残忍残酷了些 但也许确是真实解决问题的方案 还会认真考虑您的这些观点 拜读
[回复]
访客:访客 | IP地址: 221.195.80.* | 2009/12/14, 09:13
拜读
[回复]
访客:访客 | IP地址: 221.195.80.* | 2009/12/14, 09:12
沙发,有同感,30岁的成人,该有清醒的认识。
[回复]
左伟健 | IP地址: 117.69.168.* | 2009/12/14, 13:07
替这个姑娘惋惜,她本来有另种选择。人们要求她坚强,但她却不是。
同意博主的部分观点,但不太同意用“要挟”的字眼,尽管是声明没替代的。
能否先研究一下她的生活经历及其它,试着站在它方角度去理解其思想规迹和当时的心境。一个孤苦伶仃人面对缺少温暖整个冷漠的社会环境,选择极端是她一个重要的考量。
我说的是这个可恶社会环境是造成悲剧的很重要原因。
愿她可怜的母亲保重。
[回复]
刘侠 | IP地址: 125.34.161.* | 2009/12/14, 13:03
从学生的角度:学习必须贯穿一个人的一生。生存与教育可以分阶段进行。研究生、博士生,他们所学的专业真是他们自己喜欢的吗?还是社会错误价值观下的牺牲品?即便去个餐馆打工,至少也能养活自己,再勤劳些,养活母亲也不成问题。当文凭不那么重要的时候,生命才会更有价值。
从父母的角度:依旧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错误观念指导。
从社会角度:问题最多,责任最大。保障制度缺失、生存空间恶劣、公平机遇稀缺只能导致大家更往国企和公务员队伍里挤,造成更大的恶性循环。错误的价值观引导,把高等教育当成终极目的。贫富两极分化严重......
[回复]
访客:台州倔老头 | IP地址: 125.127.72.* | 2009/12/14, 12:58
假如因社会不公造成的贫穷,要挟社会就会是个客观存在、难以避免的常态。 问好左黎!与您分歧的是,俺认为要挟一下又何妨?
[回复]
冯波 | IP地址: 222.129.39.* | 2009/12/14, 12:38
实际上,压力太大和太小都不好。元元属于承受的压力太大了。压力太大,把人压跨了。压力太小,容易助长安逸心理。不是太大,大到难以克服。不是太小,小到可以忽略。这样,人既有前进的动力,又不至于被压跨。悼念元元!
[回复]
冯波 | IP地址: 222.129.39.* | 2009/12/14, 12:35
““知识改变命运”是相对的,尤其是把其片面理解为“学历改变命运”、“高学历改变命运”,只能说是一种偏狭乃至无知。”我对此观点很认同。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给人的都是一种线性的思维方式,太单一了。其实,人的命运是很多综合因素起作用的,高学历只是其中一个因素而已,有了它,没有相应的东西配合,也不会有好的命运。古人还讲天时、地利、人和呢。尤其现在的社会,知识对命运的改变作用实在是可怜,但没有也不行。所以我觉得教育者和家长应该从小向孩子灌输好好学习只是一个基本前提,人的命运受很多因素制约。社会进化论之所有遭人诟病,就是因为它简单地在人类社会运用了进化的法则。单线进化、多线进化、退化,一切皆有可能。
[回复]
刘佳怡 | IP地址: 221.221.37.* | 2009/12/14, 12:10
说得很有道理!但对逝者的道歉就免了吧,她生前已经承受不少不对等的东西。每种请求,只有在具备被答应和回绝两种条件下才真正成立。也就是说,理智和善良你通常只可选其一。
[回复]
徐唯辛 | IP地址: 115.171.51.* | 2009/12/14, 12:05
独立思考,赞赏。
做一个补充 [回复]
诸华丰 | IP地址: 123.96.48.* | 2009/12/14, 12:01
在缺乏好的义务教育的情况下,一个家庭的主体(指起主导作用的家长)意识,(将对其孩子的品格和思考方式的形成起主导作用。
可悲的是,认识到这一点的人不是多数。
[回复]
访客:访客 | IP地址: 125.109.22.* | 2009/12/14, 11:58
你根本就不知道贫苦的艰难,艰难,艰难,请问作者,你懂什么叫艰难吗?你知道艰难的情况下是怎么样的吗?你了解吗?你如果没有经历过你根本没资格出来说,我想说的是杨元元其实已经很了不起了,她是个负责任的人,带着母亲求学,为改变命运而努力。你行吗?你有本事给我一个人去大城市靠自己生活两年,你就知道了。废话我也不说。
[回复]
诸华丰 | IP地址: 123.96.48.* | 2009/12/14, 11:50
诚如万宇所说的那样,不忍评价杨个人。
我想说的是:这是扭曲的社会、扭曲的教育和丑陋的社会DNA所导致的悲剧。
[回复]
万宇 | IP地址: 119.132.85.* | 2009/12/14, 11:31
依常理,为逝者讳,我不忍再评价杨,但看到这事的报导,首先想到的又是我一直以来的观点:苦难和困苦并不总是导致伟大。相反,在很多情况下,它毁坏了人的尊严,伤害了人的心灵,扼杀了天才的创造力,对生命有绝对的损耗与创伤。
所以,第一,社会体制不要成为制造灾难困苦的基础,第二,承受灾难与困苦的人不要以不幸为资本,(此点我国的灾难美学教育难辞其咎)“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上帝只救自赎之产人,任何不切实际的幻想都不要存,困苦不与压力不是改变命运的资源,自强自立才有可能自救。
其实,杨元元如能理性对待困境,毕业后还是有可能改变命运的。说句题外话,她所学业与我外甥女一样,而且是同一所学校毕业。我国海商法专业人员稀缺,以她的学历,毕业后在外企,国家机关都能顺利谋得一个非常好的职位。
[回复]
李代祥 | IP地址: 202.84.17.* | 2009/12/14, 11:06
本来想说点什么的,逝者长已矣。还是选择沉默。
[回复]
左伟健 | IP地址: 218.22.223.* | 2009/12/14, 11:00
于老师的观点部分同意
人与人其实差别很大的,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有时我们以为这样,其实不是。
[回复]
章因之 | IP地址: 81.70.209.* | 2009/12/14, 10:57
“我们这个社会是格外容易同情弱者的,同时,还格外容易把贫穷和弱者无限拔高,而以为他们占有道德的高度和更加接近真理的荣誉,然而,事实往往并非如此。”:当今的中国社会恰恰相反!在一个崇尚权势、财富、成功的不公平的竞争社会,对弱者只有轻视和蔑视。同意你对于学位高低和改变命运间关系的看法,但是这样的认识也是社会造成的。我不明白中国人如今也常常搞所谓慈善,开着车甚至坐着飞机跑到偏远山区去送爱心送温暖,可当身边出现需要拉一把的人的时候却能以堂而皇之的理由不管不顾。
[回复]
李仝子 | IP地址: 123.163.151.* | 2009/12/14, 10:51
首先是社会救助体系的缺失。
其次是自身的问题。
我不明白杨元元母亲并没有到不能自理的程度,为什么要如影随形地跟着上学的女儿生活?
反感自杀,反感不为家人着想 [回复]
于向真 | IP地址: 125.34.212.* | 2009/12/14, 10:50
这女孩儿都读研三了,真不算小了,遇到挫折就受不了,这哪成啊!最起码表明家庭教育的严重失败。
她家教育的失败还表现为她妈妈的不正常,她妈妈比我还年轻呢,我退休后完全可以在家享清福,但我为了再帮我儿子一把,还是尽量忙着挣点钱,争取明年春天帮着儿子工厂买一辆面包车方便运货,心中暗自希望这笔钱由老妈我来出。而杨元元的母亲莫名其妙地整天傍着女儿,不讲理地硬要住进学校宿舍,给女儿添堵,这算咋回事呀?我妈妈80岁了,完全自理还老帮着别人干活呢。要是我处在杨元元母亲的境遇,可能会去找一份帮工的活儿,哪怕在大街上捡瓶子也不能给女儿添麻烦。其实每个家庭首先把自己过好了,每个人自己先要自强,这个社会才能更好。
[回复]
访客:访客 | IP地址: 125.45.64.* | 2009/12/14, 10:35
贫穷不是要挟社会的理由? 不公不是要挟制度的理由?
[回复]
访客:过路人 | IP地址: 218.1.239.* | 2009/12/14, 10:33
很佩服作者如此鞭辟入里的分析。这是我迄今所见关于杨远远问题的议论中说理最为透彻的一篇。深表同感。
[回复]
访客:唏綺 | IP地址: 116.235.143.* | 2009/12/14, 10:27
个人因素----心理,社会因素----关怀,综合因素----信仰缺位。
[回复]
朱海波 | IP地址: 122.240.158.* | 2009/12/14, 10:23
人家又要挟吗?人家是说,学校不给解决困难,就跳楼吗?
人家也是打了7年多的工,吃了很多苦,人家没有要挟,只是自己选择离开世界?没看得出要挟谁?
搞得你自己很....
[回复]
访客:成子 | IP地址: 123.5.43.* | 2009/12/14, 10:21
“贫穷不是要挟社会的理由”。这样的问题,的确值得整个社会来思考。
同感 [回复]
访客:访客 | IP地址: 112.111.91.* | 2009/12/14, 10:18
不能因为人同情就要挟 居然有要求30万为其母买房子!
[回复]
范国华 | IP地址: 60.20.196.* | 2009/12/14, 10:02
不平等环境下的心态失衡
[回复]
文命裔 | IP地址: 222.72.248.* | 2009/12/14, 09:59
完全同意你的观点.
[回复]
访客:访客东辉 | IP地址: 219.145.122.* | 2009/12/14, 09:46
说的没错啊,人要有自尊、有尊严,可我们的社会常常也是最不喜欢人有自尊、有尊严。
[回复]
刘幼华 | IP地址: 98.199.206.* | 2009/12/14, 09:39
贫穷的确不能作为一种要挟。可以作为同情的引子,但同情是不能强迫的。
学历与生活预期的矛盾可以说是老生常谈,总之知识或者学历,必须转化为才干,而才干必须为社会承认才有价值。
自杀不管怎样是一种下下策。其实,如果有对生命、生活存有感恩的心,不但不会自杀,而且在相对的贫穷中还可以过上一种有尊严的生活。
[回复]
赵国富 | IP地址: 221.215.212.* | 2009/12/14, 09:33
还别说,您说的这个问题我还真考虑过,我也同情杨元元,也很怨恨这个社会世态炎凉。但应该和博主那样反思一下,难道就因为穷就可以“要挟”社会?如果那样的话,大家都可以不劳而获,重演早些年“谁穷谁光荣”的闹剧了。作为一个成年人应该学会生存了,既然认识到知识不能改变命运,那就应该学会不要去用知识改变命运,用自己的普通劳动,不妨学习一下进城务工的兄弟们。
[回复]
牟丽萍 | IP地址: 222.28.239.* | 2009/12/14, 09:24
冷静读完 突然想起曾经的一句话“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但愿她缺 的是被人授之以渔而不是嗟来之食 您的分析跳开了学生学校老师 大概是从市场经济的生存角度的客观分析了 呵呵 我不认可的是她死后其家人的挟尸要挟 认真读了您的观点 才发现这样也许也是一种分析角度 是残忍残酷了些 但也许确是真实解决问题的方案 还会认真考虑您的这些观点 拜读
[回复]
访客:访客 | IP地址: 221.195.80.* | 2009/12/14, 09:13
拜读
[回复]
访客:访客 | IP地址: 221.195.80.* | 2009/12/14, 09:12
沙发,有同感,30岁的成人,该有清醒的认识。
发表评论
贫穷不是要挟社会的理由——也说杨元元事件 - 左黎的博客 | 左黎的博客 | 博联社 白桦:从秋瑾到林昭 - 左黎的博客 | 左黎的博客 | 博联社 贫穷不是自卑的理由 哲学上的第一因,喀左博客,喀左在线 PR值为7的一些博客 - 左岸读书 WEB交互设计步骤 - 交互设计 - 左游的博客 左岸 的 桌面 左岸的音乐 相遇不是用来生气的 - 左岸读书 好牛的速写,即将失去的胡同! - 左使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测试你左右脑切换能力的舞女图 - 墨海雪浪的日志 - 网易博客 网页设计师的职业规划和找工作问题 - 设计这点事儿 - 左游的博客 精美网页专题页面设计的经验总结 - 视觉冲击 - 左游的博客 第一财经博客-左安龙-“流动性泛滥”是中国和平崛起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 官方网站披露大跃进纠“左”内幕! - 古彭万俟轩的日志 - 网易博客 猪八戒当领导的十大理由(搞笑) - 中左论坛 - chenshaohua - 和讯博客 官方网站披露大跃进纠“左”内幕! - 古彭万俟轩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性在左 情在右(漫画) - 渴望美好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左思的主要作品 左栏书架的安装 左左的话语神经越来越发达了 怎么看“左联”的“左”--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网【中国社科院】 对冲流动性股市必为提款机 - 左安龙的博客 - 东早论坛东早博客 - Powered by... 对冲流动性股市必为提款机 - 左安龙的博客 - 东早论坛东早博客 -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