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北京故宫馆藏金银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21:19:36
北京故宫馆藏金银器
金银器在历史文物中占有重要位置,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载体。金银是贵重金属,硬度适中,具有延展性,易锤打成形,又有亮丽的天然色泽,且不易氧化变色,是制作工艺品的良好材料。自从人类发现、认识了金银之后,就将其加工成为各种金银制品。从出土的金银器可知,我国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就已有了金器,历经各代王朝,金银器的制作和使用久盛不衰。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大量金银器中,以清代皇帝和后妃御用的金银器最为丰富,其中有礼乐器、生活用具和各种陈设器,也有宗教文物中的佛像、龛塔、供器、法器等(宗教文物中的金银器另有介绍)。这些器物的工艺制作采用了铸造、锤鍱、錾刻、累丝等多种技术,还有许多金银器镶嵌着珍贵的宝石、美玉、翡翠、碧玺等。这些金银器大多造型别致,纹饰精美,极富宫廷特色,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八成金累丝万年如意,清,长42.7cm,柄宽5.4cm,头最宽11.3cm
如意为木胎,其上采用八成金质累丝工艺。如意头的正面为累丝古钱纹,中心嵌绿松石“乙酉”二字,背面为镂空的古钱纹并露出木胎。柄的正面亦为累丝古钱纹,镶嵌绿松石“万年如意”四字,背面为累丝六角锦纹。如意的侧边以卷草纹为饰。
此如意为一套60柄之一,是乾隆皇帝六十寿辰时王公大臣们的进献之物。各如意头正面分别镶嵌“甲子”、“乙丑”、“癸亥”等干支记年字样,正合六十甲子一周。
如意的做工精湛、细腻、繁复,是清代乾隆时期的典型作品。

九成金方瓶,清,高20.5cm,口径9.2×7.3cm,足径9.7×7.7cm
瓶九成金质,长方形,撇口,短颈,束肩,腹下敛,足外撇。瓶身纹饰仿青铜器花纹:通体錾刻回纹锦地,正、背面的腹部主题纹饰为錾花饕餮雷纹,口沿下、足上部及两侧面錾刻变形的兽面纹等。
此器形制规整庄重,其上所刻纹饰为清代典型的仿古青铜器纹饰,充分显示出宫廷皇家所用器物的气派。

金镶九龙戏珠手镯,清,一对,外径8.7cm,内径5.8cm,厚1.6cm
手镯为金质,圆形,以金栏划分成九格,每格中各錾一团龙,龙口衔珍珠一。手镯边沿錾刻海水纹,内壁刻有“聚华足金”戳记。
从此对手镯所刻的戳记上看应为晚清制作,做工精致,具有很强的浮雕效果。
清代晚期,由于财力不足,宫廷造办处的规模缩小,许多金器珍宝只得委托民间金店制造或购买,如“聚华”“宝华”“义和”“宝源”等民间金店,都曾为宫中制造金银器皿。

金累丝镶珠石香囊,清,长7.2cm,宽5cm,厚2.2cm
香囊九成金质,长方委角形,周身由镂空的累丝花瓣组成。两面均有嵌珍珠花树,叶为点翠,边沿镶嵌绿松石珠一周。香囊上下均有丝绳及红色珊瑚珠为饰。中空,一端有一活动插钮,可启闭。
清代香囊的种类很多,金质香囊有圆形和长方形,一般多镂空,可放入香料或鲜花的花瓣,系于腰间,是清代的服装佩饰之一。

五成金錾花执壶,清,高30.8cm,宽27cm
执壶为五成金质,直口,直颈,壶身呈葫芦形,象首流,龙首柄,高圈足,有双层莲瓣纹盖。通体錾刻缠枝莲花纹。
此执壶造型优雅,线条流畅活泼,錾刻的纹饰极其精细繁复,金色的质地与精美的纹饰相得益彰。此种执壶即可陈设也可使用。

八成金印匣,清,匣高27.6cm,腹径24.5cm,池高9.7cm,径20.3cm
印匣内置印池,合为一套,均为八成金质,成色尚好。匣体呈方形,盖面呈拱起的梯形。印池边沿外折,置于印匣之中,为存放印玺之用。印匣正面有扣别以供开合,两侧各备有四个提手,可系绳。
清代帝后的印玺皆备有印匣、印池作为存放印玺之用。印匣外再套用贵重木质印玺盒成为一套印玺存放用具。

八五成金弥勒菩萨像,清,高48cm,宽18cm

金镶珠石点翠簪,清,长24cm,最宽7.5cm
簪为金质。簪体镂空累丝,一端呈长针状,另一端作精心的装饰:錾刻加累丝五朵灵芝,构成一朵梅花形,每朵灵芝嵌一块红色碧玺。梅花形的中心部位为累丝篆书“寿”字,寿字中间嵌东珠一粒,松枝及竹叶点缀于寿字周围。灵芝、寿字、松竹上均有点翠。
此簪造型生动,累丝工艺细腻精工,纹饰寓意吉祥。

金镂空蝠寿扁方,清,长32cm,最宽4.3cm
扁方长形,金质,成色上佳。两端镂空錾刻古钱纹,镂空处分别嵌翠玉及碧玺的“富”“贵”“吉”“祥”四字。中部錾刻三个“寿”字及两只蝙蝠,寿字与蝙蝠一一相间。扁方的一端头嵌翠玉蝙蝠及两枚碧玺花朵。
扁方为清代后妃喜爱的头饰。满族妇女有一种特殊的发式名曰两把头,扁方即用来贯连固定这种发式的饰物。在清宫,扁方的种类和数量都很多。

金鹤式香熏,清,一对,通高98cm,底座33×21cm
鹤为金质,呈昂首站立鸣啼状,通身錾刻羽纹。腹部内空,可贮香料,其上履羽翅为盖,香气通过张开的鹤口飘出。底置一山石形铜铅座,鹤之双足底出榫,可插于底座之上。
此对香熏錾刻细腻,鹤身的羽纹、腿部关节、爪部指甲都力求写实。整体比例合理,姿态挺拔。
香熏为清代宫廷的陈设用品,置于宝座地平上的两侧。清代香熏的样式很多,由不同材质制作,如珐琅,玉质等等,是大殿堂中的重要陈设品。

九成金嵌色石宝塔,清,通高82cm,底径36×36cm
宝塔九成金制,为藏传佛教塔式。底为正方形须弥座,四周錾刻铃杵纹、莲瓣纹及双狮纹。须弥座上是四层圆台,台周边饰莲瓣纹并錾刻满文。塔腹以八个口含缨络的兽头为饰,缨络皆为绿松石珠镶嵌而成。塔身正中有龛门,外有玻璃罩。塔刹十三层,錾刻满文,四竖行绿松石珠镶嵌其中。塔顶上为黑、白玉石装饰的日、月及嵌红宝石的宝珠。整个塔身还嵌有碧玺、青金石、珊瑚石等各色珠石。
此宝塔金壁辉煌,錾刻的纹饰精美,加之各色石料镶嵌其间,美观而华丽。

九成金嵌色石宝塔,清,通高82cm,底径36×36cm
宝塔九成金制,为藏传佛教塔式。底为正方形须弥座,四周錾刻铃杵纹、莲瓣纹及双狮纹。须弥座上是四层圆台,台周边饰莲瓣纹并錾刻满文。塔腹以八个口含缨络的兽头为饰,缨络皆为绿松石珠镶嵌而成。塔身正中有龛门,外有玻璃罩。塔刹十三层,錾刻满文,四竖行绿松石珠镶嵌其中。塔顶上为黑、白玉石装饰的日、月及嵌红宝石的宝珠。整个塔身还嵌有碧玺、青金石、珊瑚石等各色珠石。
此宝塔金壁辉煌,錾刻的纹饰精美,加之各色石料镶嵌其间,美观而华丽

金嵌珠杯盘,清,通高7.3cm,杯口径7.1cm,盘高2.2cm,盘径18cm
金杯为圆形,敞口,圈足。内壁光素,外壁錾刻双龙,间饰宝相花,近底处有海水纹一周。杯两侧分别镂空透錾篆书“万寿”、“无疆”为耳,双耳顶端均饰莲花托,上嵌东珠。金盘亦为圆形,折沿上錾宝相花一周,等距嵌饰东珠4颗。盘内錾朵云纹、莲花纹,嵌珍珠4颗。盘心起杯托,其上錾刻云龙纹。
此杯盘金质上乘,造型端庄,装饰华丽,工艺极其精湛,应是清代中期皇帝寿辰时所使用的酒具。

金立双凤盥盆,清,盆边径43cm,底径32.7cm,高9cm。清宫旧藏

金立双凤盥盆,清,盆边径43cm,底径32.7cm,高9cm。清宫旧藏

金发塔,高147cm,底座70×70cm
塔由下盘、塔斗、塔肚、塔颈、塔伞及日月6部分组成,各层均于适当部位嵌珠宝、绿松石、珊瑚等。塔肚内供佛后置一盛发金匣,金匣正面饰六字真言、匣墙有八吉祥纹饰,下配白檀香木座。塔下承以紫檀木莲花瓣须弥座,塔座前正板上贴有“大清乾隆年敬造”款。
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乾隆帝的生母崇庆皇太后病逝于圆明园长春仙馆。乾隆帝为表示对已故母亲的孝敬,在其母去世不到一月时,即下诏制作金塔一座,专盛皇太后御发。
金发塔共用黄金三千多两,由清宫造办处承做,并派遣大臣福隆安、和珅等督办。金发塔设计式样经乾隆帝钦定,而后经过三个多月的紧张赶制而成,安放在崇庆皇太后生前居住过的寿康宫东佛堂内。金发塔以盘纹焊接和锤胎錾花工艺制作,纹饰精美,造型高峻而玲巧,反映了清乾隆朝金属工艺的水平。

金累丝嵌宝石八宝,高49cm,长15cm,宽12cm

鎏金杯,高7.5cm,口径7cm,足径3.4cm。清宫旧藏
杯撇口,形如倒钟,高圆足。杯身鎏饰金水,通体光素,只在杯身上部饰弦纹一道。
唐代金银器的制作颇为考究,多数作品上饰有精湛的动物或花卉纹样,但此杯通体简洁,无繁复的纹饰,这在传世的唐代金银器中是不多见的。此杯器形明显受到西方风格的影响。

鎏金刻人马狩猎纹杯,高7.5cm,口径5.9cm,足径3.5cm
杯铜质,通体鎏金,高圆足。杯身以细线刻人马狩猎图,近口处饰弦纹一道。
唐代酒器多以金、银制品为首选,此缘于统治者对金、银制品的偏爱和社会的富足使得当时金、银铸造业空前发达。此杯镌刻精致,纹饰生动,且受到西域工艺风格的影响。

金嵌宝“金瓯永固”杯,高12.5cm,口径8cm
杯金质,鼎式,圆形,直口。口沿錾回纹一周,一面中部錾篆书“金瓯永固”,一面錾“乾隆年制”四字款。外壁满錾宝相花,花蕊以珍珠及红、蓝宝石为主。两侧各有一变形龙耳,龙头上有珠。三足皆为象首式,象耳略小,长牙卷鼻,额顶及双目间亦嵌珠宝。
乾隆年间,清宫造办处制造了各式酒杯,其中不乏龙耳作品,且式样颇多,但这种以象鼻为足的作品却很少。这件金杯的设计及加工皆属上乘,是皇帝专用的酒杯。

金嵌珠錾花杯、盘,通高7.5cm,杯径7cm,盘径19cm
杯略高,筒状,圆口,上大而下小。杯外壁錾行龙,龙身侧为缠枝莲纹,近足处有海水纹。杯两侧各有一耳,耳上部为莲花托,托上嵌大珍珠一颗,其下为镂空篆字,一耳为“万寿”,一耳为“无疆”,字下有灵芝纹。杯底圈足。
托盘较阔,宽沿,其上錾缠枝莲,四方嵌珍珠4颗。盘内平底,錾8朵莲花,其间4朵嵌珍珠为花心。中部隆起圆形杯座,其上饰龙纹。
这套金质杯盘为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所制,豪华富丽,是宫廷举行大宴时供皇帝使用的。带有“万寿无疆”赞词的清代金质酒杯目前还很少见。

金錾云龙纹执壶,高31.5cm,腹径16cm
壶金质,身较高,撇口,细颈。壶口上有一锥形盖,盖面自上而下分为四层,每层亦錾云龙纹,盖下有一锥形榫,插入壶口。颈中部饰一周素箍,其上呈条状分割,内饰云龙纹。壶腹呈球形,以纵向条纹分割,其间亦饰云龙纹,龙尾向上,头朝下,与颈部云龙图案方向相反。壶足似倒置漏斗,圆形,上细而下阔,饰云龙、海水、火焰纹。壶流细而长,整体光素,口沿处錾花,下部饰兽面纹。
这件金执壶的造型借鉴了其它种类的器物,纹饰为浅浮雕,细密而少变化,具有稳定感,是宫廷使用的酒具。

金錾花高足白玉盖碗,高26cm,口径14.5cm
器由金托、玉碗、金碗盖三部分组成。托较高,下足圈筒式,下粗上细,其外饰凸起的勾莲纹和数排如意纹,并嵌有松石海棠花、如意云。足上为圆形托盘,边沿饰连球纹并嵌松石边线,盘内壁开光,开光内饰缠枝纹并嵌松石花。盘中部泛起圆形碗座,其壁錾勾莲纹并嵌松石梅花。
碗为白玉质,洁白如脂。圆形撇口,外壁素无纹,内壁琢藏文。碗底有“乾隆年制”四字款。碗盖略高,宽沿,中部隆起,饰勾莲纹并嵌松石饰片,上部锤錾莲瓣纹,顶部有花蕾式纽。
清代宫廷使用的盖碗种类很多,金、玉组合的作品则较少。这件盖碗的金工精致,玉质绝佳,托、盖、碗浑为一体,既实用又有很好的陈设效果。

金镶珠宝松鼠簪,长13.5cm,宽2cm
簪金质,两端各嵌饰红宝石1粒,较粗的一端錾雕出松鼠和树枝的形状,并嵌碧玺1粒、珍珠2粒。
此金簪造型简洁,构思巧妙,在清宫金镶宝石簪中属于较为简洁的一种。

金镂空镶珠扁方,长34.7cm,宽4.7cm
扁方饰镂空花叶纹,两端在镂空处分别用翠、碧玺和珍珠填嵌枝叶、花瓣及花蕊,周边嵌以珍珠,全器共镶嵌珍珠100粒,断接处包以银箍。扁方背面有“宝华13”、“华13”两方戳记。
此扁方形体轻盈剔透,颜色搭配和谐,表现了清代宫廷流行的审美情趣。

九成金雕花嵌宝石八角盒,高6.9cm,长15cm

錾花金执壶,通高30.4cm,柄流最宽处27cm,足径10cm
壶呈葫芦形,兽吞式流,龙形柄,扁圈足。盖上饰花蕾形钮。器身上以錾刻和镂雕的技法雕刻云龙纹,器底刻铭文“四十六两六钱五分”。
此金执壶是清代皇帝的御用酒具,其上錾刻的图案豪华富丽

双喜字錾金扳指,高2.6cm,直径3cm,厚0.5cm
扳指里外层皆纯金质,中间夹以木质内胆。外层环绕金圈镂雕5个双喜字,均匀排列,上下边沿各饰一周回纹;内层金圈刻有“义和”、“足金”两戳记。

金錾花镶碧玺翠珠扁方,长31.1cm,宽4.2cm,厚0.4cm
扁方金质,单面饰纹。正面在錾刻的席纹地上用翠和碧玺嵌成相间的花与蝴蝶,寓意花耋绵绵。上下边沿分别錾饰梅花纹和绳纹。扁方头部两侧各镶1颗珍珠,正中嵌饰1只翠蝠,其下有“粤东新长兴足金”戳记。
扁方是清代后宫中流行的发饰,其数量与材质繁多。此件为扁方中的精品。

朱碧山银槎,高18cm,长20cm
此槎白银制。槎周身作桧柏纹理,形如老树杈枒,屈曲之致,一道人斜坐槎上,道冠云履,长须宽袍,双目凝视手中书卷。正面槎尾上刻“龙槎”二字,杯口下刻行楷“贮玉液而自畅,泛银汉以凌虚。杜本题”十五字,槎下腹部刻楷书“百杯狂李白,一醉老刘伶,知得酒中趣,方留世上名”廿字,槎尾后部刻楷书“至正乙酉,渭塘朱碧山造于东吴长春堂中子孙保之”廿一字,并篆书图章“华玉”二字。
此银槎杯为铸成后加以雕刻,头、手、云履等部分是铸成后接焊的,接焊处混然无迹。这件兼有传统绘画与雕塑特点的工艺品,标志着元代时期铸银工艺的技术高度与艺术水平,对于研究元代艺术发展的历史有很大意义。